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让江山-第1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武人对于阶级等级的划分,比中原还要严苛的多。

    他们对于贵族血统的看重,更是远远高于中原人对于贵族血统的看重。

    或许,在中原人形成贵族阶层的时候,黑武人还处于半茹毛饮血的时代。

    因为受中原化影响,学到了一些,反而比中原人做的还要明显,还要过分。

    户陀血统没有问题,最起码出自鬼月八部,但并非贵族血统。

    所以他这样的出身加入青衙没问题,但想任职高官却几乎没有可能。

    好在是,谁有能力,上层还是知道的。

    元桢对户陀说道:“你挑几个精干得力的人,去附近村子里转转,不要抓老人,不要抓壮年,找中年妇人或者是十岁以上十四五岁以下的孩子。”

    户陀俯身:“遵命。”

    虽然态度上没问题,可实际上,他们这些正经的黑武人,对元桢的出身当然也看不起。

    户陀带着几个手下离开,朝着不远处的村子悄悄摸了过去。

    一个手下人好奇的问:“大人,元桢大人交代说要抓中年妇人,或者是半大的孩子,这是为什么?”

    户陀道:“不抓老人,是因为老人狡猾,且已经年纪大了,他们会骗人,有些时候还不怕死,不抓壮年男人,是因为会很麻烦,哪怕他们一定不是我们的对手,但壮年男人骨气也正壮。”

    “抓中年妇人,她们已经是母亲,所以可以轻松的找到她们的弱点,至于半大的孩子,是因为他们扛不住逼问。”

    手下人点了点头,这才明白过来。

    元桢和韩飞豹带着斥候在龙头关外边又观察了一会儿后,返回了他们的营地。

    大概两个时辰之后,户陀带着几个被抓来的村民也回到营地里。

    元桢听闻户陀回来,亲自过来审问。

    “分开问。”

    元桢交代了一句。

    他又看向户陀:“抓他们回来的路上问过了没有?”

    户陀道:“大概问了几句,可是这些人在一起,也就谁都不肯开口。”

    元桢问:“那妇人和那个半大的孩子,是母子?”

    他观察到,在人群里有两个人看起来就有些特殊,那个男孩子大概十四五岁左右,依然稚嫩,却勇敢的挡在母亲面前。

    而那个母亲,则极力的想把孩子保护在自己身后。

    元桢沉默片刻后指了指:“把他们两个拉过来,一起问,其他人分开问。”

    不远处,那位看起来三十几岁的妇人脸色很白,她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早已经吓得心都在颤抖。

    可是她却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的儿子,声音很轻,但格外坚定。

    “不要说,不管他们问你什么都不要说。”

    “娘,我知道。”

    “他们或许会打你,或许会打娘,但只要我们咬着牙什么都不说,他们也没办法。”

    其实她知道,这些坏人有的是办法。

    “娘,你说过,做人得先有良心。”

    这个嘴唇上才刚刚冒出来一层绒毛的少年,拉着母亲的手:“娘,我知道。”

    他爹在队伍里。

    元桢让人把那母子带到一片空地上,他笑呵呵的看了那位母亲,从亲兵手里要过来一壶水,递给她:“先喝口水吧。”

    妇人看了看元桢,又看了看那水壶,没说话。

    “给我吧。”

    那少年伸手:“我渴了。”

    妇人和元桢同时看向那少年,妇人的眼神里是惊讶和不可思议,而元桢眼神里则带着些笑意。

    他把水壶递给那少年:“给。”

    少年接过水壶,咕嘟咕嘟的灌了一气,然后擦了擦嘴角把水壶扔在一边。

    元桢刚要问那少年什么,少年道:“我饿了,我要吃饭。”

    元桢微微皱眉,但很快笑起来:“行。”

    他吩咐道:“去那些干粮来给他。”

    少年摇头:“我才不吃什么干粮,那种东西难吃的要命,我要吃肉,没有肉不行。”

    元桢眉头皱的更深了些。

    “不能烧火做饭,所以你就委屈一下吧。”

    “委屈?”

    少年人哼了一声:“你们把我和我娘抓来,必然是要问我们些什么,这是有求于人,你们有求于人还要让人委屈一下?”

    他直视着元桢的眼睛说道:“要么你们现在就开始打,什么言行逼供的手段就用,要么你们就去给我弄些肉来吃,对了,我还没有喝过酒,如果有酒最好。”

    “林儿!”

    妇人似乎已经明白过来,脸色悲怆的喊了一声。

    “娘,反正咱们都是要死的,他们问完了之后,必会杀了我们,不如吃一顿饱饭。”

    少年看向元桢:“你自己选。”

    元桢沉默片刻,看向户陀,户陀明白过来。

    户陀走到那少年面前,冷笑着说道:“你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是勇士了?”

    他忽然出手,一掌打在少年的脖子上,少年疼的闷哼一声后倒地。

    户陀却没有再出手,蹲下来看着那少年的眼睛说道:“你根本不知道,有些事,你反抗不了。”

    他起身走向那个妇人。

    少年试图挣扎起来,可却被户陀的一个手下用脚狠狠的踩住。

    “母子连心啊。”

    户陀抽出来一把匕首,一边走一边说道:“你不是想吃肉吗?你母亲的肉,你吃不吃?吃哪块儿?”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为什么而战

    龙头关内这方圆几十里内,就有大大小小十几个村子,这些村子里的人还大多数都不是本地人。

    冀州连年战乱,尤其是在龙头关这一带,经历了多次大战。

    最初的居民十去七八,现在村子里的人,一部分是从其他地方逃难到了此地的,一部分是曾经协助宁军作战的民勇,留在此地定居。

    就在距离龙头关大概二十六七里的地方,便是龙首山,龙首山下有四五个村子。

    在龙首山的一片林子里,武先生正在和手下人商量着军务事。

    有两名士兵从远处跑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看起来四十几岁的山村汉子。

    “大人。”

    士兵跑到近处俯身道:“这位大哥是旁边郝家村的人,他说有重要的事向大人禀报。”

    武先生看向那位山村汉子问道:“出了什么事?”

    那汉子急切道:“村子里有人被抓走了。”

    武先生立刻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可知道是被谁抓走了?”

    那汉子回答说:“我送婆娘回她娘家,距离我们屯子也没多远的西水村,进村的时候,看到几个人骑马从村子里出来,马背上还绑着几个人,我和婆娘眼尖,所以躲在墙后边,那几个人没有看到我俩,我让婆娘进村去报信,我就急急忙忙的赶到这来向大人报信。”

    武先生道:“他们是往哪个方向走了?”

    那汉子指了指道:“那边。”

    武先生沉默片刻后说道:“之前斥候回报消息说雍州军真的到了这边,看来是他们探子抓了村民逼问情况。”

    武先生帐下一名少年将军抱拳道:“大人,我带人去看看吧。”

    武先生摇了摇头:“雍州军还有数万人马,此时正是穷凶极恶之时,你带人过去也救不出百姓。”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你先去让陷阵营集合,至于怎么救人,一会儿我再告诉你们。”

    那少年将军立刻应了一声,转身跑了出去。

    武先生看了看天色,此时已经快要天黑了,现在启程赶过去,到了雍州军藏身的地方天也已经大黑。

    这次武先生带着队伍从青州那边过来,是因为之前李叱派人给他送信。

    李叱在信中说,他怀疑雍州军的败兵会朝着兖州方向逃窜。

    他请武先生带青州队伍往龙头关方向过去,配合龙头关的宁军守军,将韩飞豹的残兵阻拦住。

    李叱的意思是,因为青州那边也是兵力严重不足,除去必要的驻守在各州县的人马之外,能抽调出来的兵力极为有限。

    所以,武先生的队伍到了之后,不要主动出战,因为敌情不明,难免会出差错。

    只需配合龙头关守军,死死扼住咽喉要道,让雍州军不能出关,到时候唐匹敌大军追上来,自会将韩飞豹解决掉。

    武先生从青州个州县尽力的抽调拼凑,也只是拼凑出来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队伍。

    这支队伍,半数以上还都是民勇,剩下的人,大部分都是厢兵,其中真正的宁军战兵数量很少很好。

    但武先生到了龙头关之后,没有率军进入关城之内,他把队伍带进了山中隐藏。

    武先生的考虑是,他无法得知大将军唐匹敌的队伍,是否一路追过来。

    也无法确定,韩飞豹的残兵败将会不会来龙头关,若提早进入城内的话,就容易暴露。

    大局观极为强大的武先生,必须思考在大将军追兵不到的情况下,如何歼灭韩飞豹所部。

    唯一的机会,就是他带着的人马藏身在山中,等韩飞豹猛攻龙头关的时候,他带兵出其不意的攻打雍州军后队。

    在这支不满一万五千人的队伍中,最为善战的,就是武先生亲自训练出来的陷阵营。

    可是陷阵营的兵力,一共也只有八百人。

    那个少年将军,就是武先生任命的陷阵营的将军,名为宿鸥。

    这个年轻人是个孤儿,青州战乱之眼中,其实远超冀州。

    因为当初的冀州,就算再乱,好歹还有羽亲王杨迹形在,还有节度使曾凌,大太监刘崇信的老家也在冀州。

    可是青州早早的就乱成了一锅粥,最乱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叛军队伍有千余支。

    有的三五十人就敢举起大旗,自封为王,更有甚者,占个山头就敢自立为帝。

    孤儿,孤老,这样的人在青州实在是太多了。

    十几年大乱,青州的青壮汉子,十去六七。

    到了沈珊瑚带着兖州军南下,一口气将青州收服的时候,青州人口总数,比起当初最繁华时候,减少了六成。

    而这六成,绝大部分又都是从十几岁到五十岁左右的男人。

    宿鸥的老家是在青州海边,父母是渔民,当年匪患,再加上桑国的海盗横行,村子里遭了大祸,千余口人的村子只有他和另外两个孩子活了下来。

    武先生到了青州任职节度使,到青州各地去探查民情的时候,收留了宿鸥。

    后来这几年,宿鸥一直都跟着武先生学艺,他天赋极强,虽然从开始练功和学习到现在也不过三年左右,可进境之神速,连武先生都觉得惊讶。

    八百陷阵营,是武先生为了清剿青州之内的匪患而亲自训练。

    因为沈珊瑚收服青州之后,青州已经没有大规模的叛军。

    可是小规模的匪寇却到处都是,如果是大兵团作战,其一是根本没有那么多兵力,其二是也容易被匪寇提前发现而逃脱。

    这些小规模的匪寇来去灵活,要想剿灭他们,就要有一支比他们还要灵活还要凶猛的精锐。

    陷阵营组建之后,经过了两年的训练,然后由武先生亲自带队,在之后的一年中,于青州内辗转两千余里,一年打了上百仗,杀匪寇总计过万人。

    在太阳落山之前,宿鸥带着八百陷阵营在山下集合完毕。

    武先生下山,他叫过来几名斥候,低声交代:“你们趁着夜色,去之前打探好的地方观察一下,若雍州军还在原来位置,你们就不用回报,原地等候,若雍州军不在,你们就即可回来告知。”

    那几名斥候随即应了一声,催马先行。

    武先生看向宿鸥和那八百陷阵营的汉子,缓了一口气后说道:“这次是去救人,于数万贼兵之中救出被抓走的乡亲们,我们不知道相信们是否还活着,但我们却必须要去,你们可知是为什么?”

    宿鸥大声说道:“因为我们是宁军,是宁王的兵,宁王说过,宁军不是为宁王而战,而是为百姓而战。”

    武先生点了点头:“每人双骑,随我而行,没有我的军令不可轻举妄动,怎么打,到了地方我再说。”

    “呼!”陷阵营八百汉子整齐的应了一声,随着武先生拨马而行,八百人跟了上去。

    夜色中,八百游龙。

    雍州军营地。

    其实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营地,因为只休整半天一夜,明天一早就要进攻龙头关,所以根本就没有搭建营寨。

    况且,此时的豫州军这般狼狈,也没有像样的可以搭建营寨的东西。

    在几棵树旁边,来自黑武青衙的户陀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又看了看绑在树上的那个少年。

    这少年的上衣已经被撕开了,胸膛上密密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