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叱道:“大将军,罗境兵力不足,守不住整个冀州,我只有八千余兵马,我也守不住冀南。”
澹台器叹了口气,想着确实如此,李叱若有几万人马的话,分得冀南,只需一年便可让实力翻倍。
所以他点了点头道:“正因为自己的力量还没有那么强大,所以你才会只要冀州的一些粮食,有了粮食,再扩充队伍,徐徐图之。”
“不”
李叱摇头:“我要粮食不是给我自己要的,如今北疆一线,边军太苦,我只要冀州钱粮,钱是用来招募民工在山北关以南修建一座粮仓,这样一来,北境边军就不用再看冀州的脸色,粮是用来充盈粮仓。”
“将来不管是谁得冀州,北境边军也不用去低头求人要粮食,他们为民守边关,为中原戍外敌,可是却因为一口饭而向人低头,若乞讨一般。”
李叱缓缓吐出一口气,摇头道:“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该是边军将士们应该做的事,他们应该高昂着头,也挺起胸膛。”
李叱道:“我要冀州钱粮在边关造一座粮仓,以后若我领兵离开,心里也稍稍踏实些。”
听到此处,澹台器已经动容。
良久之后,澹台器起身,后退了几步,忽然就弯腰给李叱行了个大礼。
李叱吓了一跳,连忙去扶澹台器,澹台器却不许。
澹台器道:“我不是北疆边军,但我们都是边军,我知道边军有多苦,有多难,也知道边军有多凶险,你能有如此想法,我替所有边军将士谢谢你。”
李叱道:“大将军快请起身,我这也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力所能及。”
李叱要图谋冀州,他至此为止,也不是在为自己谋,而是为边军谋粮仓。
这件事,让澹台器不能不触动,不能不震撼。
“我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何境儿说,若说你是叛贼,便为天道不公。”
澹台器道:“站在朝廷那边来说,你的队伍就是叛军,然而自古以来,有史记载,我从没有见过叛军养边军的事。”
李叱道:“大将军,因为边军不一样。”
澹台器问:“那你说,何处不一样?”
李叱回答道:“除去边军之外,所有的官军队伍,都只是朝廷的队伍,而边军,是所有人的队伍,是中原人的队伍。”
澹台器深呼吸。
他在今天之前,只是认可也尊敬李叱的学识见解,可是现在,他尊敬的是李叱的胸怀气度。
这样的人,已经站在比所有人都要高的地方。
澹台器沉默了许久,他看向李叱说道:“我我替北疆的边军兄弟们给你还个礼,本来这礼物是我想赠送予你,可是现在,必须算作是边军兄弟们的回礼。”
澹台器转身离开:“你且稍等我片刻。”
李叱看着澹台器大步出去,一时之间有些懵了,他确实没有想到大将军会如此反应,他也只是说了自己的想法。
不多时,澹台器带着人回来,抬着一口大箱子。
李叱出门,澹台器让人把箱子打开,指了指箱子里边说道:“这就是那日刺杀我的人所穿戴的金甲,虽然我不知到底是何材质打造,但我知道它刀枪不入。”
他看向李叱道:“这金甲,我代表所有边军兄弟送给你,你若不收,边军都不会答应。”
李叱张了张嘴,却不知道如何婉拒,这金甲名贵,确实刀枪不入,他觉得应该留给澹台器这样的人穿。
“收下!”
澹台器道:“既然你觉得我是长辈,那这也是长辈之命,你不可违逆。”
那日一场厮杀,金甲武士被杀,那头盔被砸瘪了,难以修复,后来不慎又点燃了地上的酒,金甲烧过之后,变成了暗金色。
澹台器坚持,李叱实在推脱不掉,只好把这金甲收下。
澹台器转身又取过来一把刀递给李叱:“这是与铠甲相配的弯刀,我那日就想送给你了,可是觉得弯刀配不得你身份,所以让人重新打造。”
他将刀双手递给李叱,这等尊重,李叱连忙双手接过来。
“刀已经重新打造,改成了咱们楚人善用的横刀。”
澹台器道:“甲予你,刀予你,你就把这看成是西疆予你的祈福,愿有西疆之力的这刀与甲,护你百战不殆,天下无敌。”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二章 金甲与金牌
李叱确实觉得受之有愧,这两件礼物着实贵重,他作为晚辈,又作为客人,这样受礼会让他心中不安。
然而澹台大将军态度更为坚决,所以李叱也只好暂时答应收下来,大将军如此执着,他若再拒绝,就是伤了老人的心意。
“咦?”
在旁边的余九龄忽然咦了一声,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他站在那金甲旁边指了指:“这上面的梵人字,好像掉了一部分。”
李叱和澹台器也过来看,仔细检查之后发现确实有些不对劲,这甲胄似乎被改动过。
澹台器随即吩咐一声:“请修复这金甲的匠人过来。”
不多时,那修复金甲的匠人赶了过来,澹台器问他那掉了的字是怎么回事。
匠人回答道:“这金甲应是许久之前就被修补过,想来曾经有过战损,而且损坏颇为严重,修补的地方所用的材质和盔甲本身不同,是金。”
澹台器皱眉道:“你说的仔细些。”
匠人道:“我在修补金甲的时候,发现金甲实则为两层,也有些好奇,只是不敢轻易动手,恐毁了这件至宝。”
他指了指那字所在的位置:“这里是被黄金覆盖,然后刻上了梵,这金板是嵌在此处,之前打斗的时候又有损坏,所以金板掉落了一部分。”
李叱看向澹台器道:“下边似乎也有字。”
澹台器道:“这金甲已经是你的了,你来做主。”
李叱点了点头道:“那晚辈就放肆一回。”
他看向匠人说道:“这位师傅,请你把这甲胄上的金子全都拆下来,看看原本是什么模样。”
匠人有些为难道:“虽然是后来修补,可是这些金板做的也算极为精致,若拆掉的话,再难复原。”
“拆就是了。”
李叱心说金子拆下来也是金子,怕什么。
于是那匠人随即动手,最先是在这甲胄左右臂甲的位置,分别拆下来一层金板,那金板大概有半指厚度,分量沉重。
金板上都是梵,匠人说,他也不是看的很懂,大概意思像是一种关于封印什么的说法。
澹台器听到此处,又派人去找识得这梵的人过来,是将军府中一位主簿,姓刘。
刘主簿是个真正做学问的人,通贯古今,博学多才,对西域字也很精通。
他仔细研究了一下金板上的梵,越看越是心惊,许久之后他脸色有些异样的对于澹台器说道:“大将军,这确实像是一种封印,也可以说是诅咒。”
澹台器道:“若这金甲是当初月氏国的皇帝甲胄,为何会有不吉利的诅咒字?”
“因为”
刘主簿显然有些犹豫,他看向澹台器道:“大将军,可否等这甲胄清理之后再说?”
澹台器点头:“那就等等。”
匠人把金板都拆下来,又清洗了金板下边,外表看似金光璀璨,拆掉之后才看得出来,下边满是泥垢灰尘,毕竟已经这么多年了。
都清理之后,竟然在这甲胄左右臂甲位置上发现了篆体字,左右各有四个字。
李叱不认得梵,可却认得这篆体所以在看清楚这八个字之后,李叱的脸色也微微变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李叱读出来这八个字之后,在场的绝大部分人都被震撼,只有余九龄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大周天子甲!”
澹台器的眼睛骤然睁大。
“很多很多年前,周国力衰微,四周诸国乱我中原,西域,西北,至少数十部族大举侵入,那时候,大周的军队正全力对抗蒙帝国,无力平定西域之乱。”
澹台器道:“致使数十族百万人杀入中原,从西域杀到中原腹地,只西疆这边,就有千万人被屠。”
余九龄问:“这大周天子甲,就是那时候被抢走的?”
李叱道:“这几十个部族的乱兵,在西北屠杀千万百姓,觉得有机会霸占中原,结果却惹怒了蒙帝国,在大周覆灭之前,蒙帝国的骑兵先击败了西域诸国的联军,杀了几十万人,于是西域联军只能认输求饶。”
他看向余九龄继续说道:“蒙帝国的人,逼迫西域诸国联军为先锋攻打大周都城,而咱们中原各地义军纷纷赶来勤王救驾,都城外,死伤百万。”
“大周都城被攻破后,传闻大周天子被保护突围而出,蒙帝国的军队进入大周都城。”
这时候,刘主簿声音微颤的说道:“这就对了这就对了,这些梵的诅咒,就是要封印这大周天子甲和中原气数。”
刘主簿道:“想来就是月氏国的人,当初得到了这大周天子甲,据我考证,当时为了救天子,大周名将杨子弋换上了大周天子甲,装作大周天子往北突围,而周天子则在众臣保护下往南突围。”
“杨子弋率军四五千人突围出十余里后就被围困,最终全部战死,无一人生还。”
刘主簿道:“这大周天子甲,大概就是那时候失落的,被月氏国的人得去藏了起来,因为后来蒙帝国的汗皇曾经派人搜寻,却无所得。”
他指着金板说道:“这些梵的意思,前边都是他们西域的神灵名号,比如这个,是太阳神,这个是沙漠之神”
“意思是,祈求得到这些神明的力量,封印中原的天子甲,以此来封印中原的气数,后边的字,是说要让中原征战不断,灾厄不断,洪水泛滥,大火焚烧”
说到此处,刘主簿摇了摇头:“月氏人的心肠,也太狠毒了一些。”
李叱却笑了笑道:“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玩意,还不如咱们这边扎小人显得有用。”
他看向那匠人问道:“这些金子可以融了重铸吗?”
匠人回答:“自然可以。”
李叱嗯了一声:“那就融了重铸。”
匠人问:“请问要做成什么?”
李叱道:“做金簪,头花,发饰这些东西,做金镯一对,反正就都做成首饰就得了,要齐全。”
匠人楞了一下,何止是他,连澹台器都楞了一下。
李叱道:“做的大一些,反正金子足够,越大越好。”
澹台器问:“你这是这是何意?”
李叱看向高希宁那边,嘿嘿笑了笑道:“备彩礼。”
高希宁脸一红,吓得连忙扭头,心里却美滋滋。
匠人道:“这么多的金子,就算都做一整套首饰,应该也有盈余,还需要做些什么吗?”
李叱思考片刻后说道:“做两块金牌,剩下的金子能做多大就做多大,金牌上刻字”
他在匠人耳边低低说了几句什么,匠人一听又懵了一下,看李叱的眼神变得格外复杂起来。
大概给人的感觉是,他觉得李叱幼稚
此时,这套大周天子甲外边的金板都已经拆掉,露出本来的模样,古朴肃穆,看着就比金甲有威势的多。
匠人仔细把甲胄清理出来,擦拭的干干净净,这甲胄上有无数的伤痕,但足可见材质之坚硬,痕迹虽密密麻麻,但却都很浅。
这甲胄上的伤痕累累,就仿佛在诉说大周灭亡的最后一战有多惨烈,也在诉说,周末名将杨子弋那一战有多决绝。
李叱看着这乌黑色的甲胄,在这甲胄胸甲左侧还有竖着的两行字,一共十个字。
李叱仔细辨认了一下,然后心里一动。
那十个字朕执天子甲,敕令天下宁。
他一怔,心里莫名震撼。
“这就是天意吧。”
澹台器看着那甲胄上的字,长长吐出一口气后对李叱说道:“这甲胄天意归你,这是天予之物。”
本来因为这甲胄左右臂甲上的字,李叱还想推辞,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分量太重。
可是因为这朕执天子甲敕令天下宁十个字,李叱决定把这甲胄留下来,不管是不是天意,都要留下来。
就这样,李叱他们在凉州城又停留了一些时日,在等澹台压境归来的这段时间,李叱每日都向澹台器请教兵法上的事。
这一老一少,经常一聊起来就忘记了时间,连吃饭都要喊他们几次才会来。
而那位匠人师傅,也趁着这段时间先把大周天子甲修复,重新穿了皮绳,镶嵌锁扣这些东西。
修复好甲胄,他又找来相熟的匠人,一起制作李叱要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