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种-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赵楷的脸色,童贯、吕颐浩、刘韐三人的心都提起来了——这个疯王该不是想要起兵夺位吧?现在大宋国难当头,外敌入侵,可不是兄弟阋墙打内战的时候啊!
    想到这里,吕颐浩、刘韐两个人赶紧给童贯打眼色,童贯则掏出赵桓给赵楷的诏书,双手递了过去。
    “大王,这是太子殿下以监国的名义给您下达的诏书他封您当了河北、河东兵马大元帅,晋王,并实封太原三万户,其实也不错啊。”
    吕颐浩说:“大王,咱们现在实际控制的地盘只有河东、河北的一小部分州府,如果呢借着这道诏书拿下整个河北、河东,至少拿下整个河东和半个河北,也算一件美事儿。”
    刘韐也道:“只要能把金贼赶出大宋的疆土,大王您还怕拿不回皇位吗?”
    听了吕颐浩、刘韐二人的话,赵楷的脸色更加铁青,只是一声不吭的看着他们。这模样真有点可怕,吓得吕颐浩、刘韐二人都不敢言语了,童贯也同样不敢说话。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响动,刚才一句话都没说过的陈记,这个时候忽然开了口:“大王,韩良臣、岳鹏举们来了您还是先听听他们的意思吧!”
    原来是韩世忠、岳飞、黄无忌、向克、董金刚、张俊、刘锜、李孝忠、何蓟、何藓等人陆续奉命而来了。
    还有三天就是一月一日了,先祝大家元旦快乐,新年快乐,在2021年万事如意!
    然后再求一下订阅和月票!

第141章 ?大宋没了,咱们就重开一个
    大宋宣和八年六月十三日,下午,河东代州,风和日丽。
    一场关系到天下兴亡,也关系到赵楷领导的这个军政集团的前途命运的会议,就在代州雁门县境内的一处小树林中召开了。
    郭天女带着赵楷的十几个亲兵拿来了一些马鞍,在树林里面找了一块树木比较稀疏的地方,把马鞍摆成了一圈,然后就带着人去外围守着了。
    而赵楷、童贯、陈记、吕颐浩、刘韐、韩世忠、岳飞、黄无忌、向克、董金刚、张俊、刘锜、李孝忠、何蓟、何藓等十五人,则围坐了一圈。
    赵楷先让童贯把赵佶壮烈牺牲并遗命让赵楷即位,以及赵桓弃开封府而走并“篡夺”皇位,还试图用册封赵楷为河北、河东之主来麻痹赵楷的事儿,又说了一遍,让后来的那些武将都听了。
    “哼,河北、河东兵马大元帅,”赵楷冷冷道,“诸位以为如何?”
    “大王,既然先帝遗命您即皇帝位,那您就应该即位,否则就是忤逆不孝啊!臣张俊,恭请大王遵先帝遗诏,早正大位!”
    赵楷的话刚一说完,就有人跳出来劝进了,这人居然是才加入赵楷集团不久的张俊!
    赵楷心说:怪不得你能位列中兴四将看来还是懂点道理的!
    “大王,臣也觉得您应该奉先帝遗诏,即位称帝!”
    紧接着表态的是韩世忠——他刚才正在盘算应该先打金贼还是应该先打赵桓,结果在劝进的问题上慢了半拍
    “大王,先帝既然有遗诏,您还犹豫什么呢?即位吧!”接着说话的是董金刚,在拥戴赵楷当皇帝的事情上,他一直表现得很积极,就差找一件龙袍来赵楷披上了。
    “大王,大义名分可不能让啊!一旦让出了大义名分,大王就会被人看成是乱臣贼子!”
    “是啊本朝君威极重,而且从没有藩镇割据之事!大王若是拿不到这名分,只怕早晚为人所害!”
    现在说话的是黄无忌和向克。
    这二人在拥立赵楷的问题上也极为坚定,远远超过童贯、吕颐浩和刘韐三人倒不是童贯、吕颐浩和刘韐有什么贰心,而是这三人要么是宦官,要么是文官,都不是夹起尾巴当官的武将。所以他们对于在宋朝搞武人割据的难度并没有真正深刻的认识啊!
    黄无忌和向克这两个西军出身的武官,当然知道大宋的那些武官被朝廷拿捏得有多死赵楷这个疯王之所以能干出那么大的世面,不仅是因为他够疯够猛,还因为大宋朝廷一直被金贼困在开封府!
    而赵楷身为大宋天子实际上的次子(老二早夭),在赵佶、赵桓都遇害或是被俘的情况下,就是当然的新皇帝。
    所以赵楷在赵佶、赵桓被困而无法有效行使权力的情况下,实际上就成了大宋皇权的代表。而且谁都不知道赵楷会不会在下一刻成为大宋新一任的官家
    可如果赵楷现在承认赵桓的地位,那就等于放弃了皇权而成为了一个在大宋的政治生活中最为人所忌的藩镇之主!
    “大王,”李孝忠接过话题道,“后汉、后晋、后唐和大唐都是起于晋阳而有天下的!如今大王据有晋阳之地,且有十万大兵!
    您可以留三万人守家,以五万兵直下洛阳,再以两万人的偏师取关中并安抚西军。只要长安、洛阳、晋阳皆为王有,大王之势就相当于灭王世忠、擒窦建德后的李唐!
    便是再打一个天下,又有何难?”
    对啊!
    赵楷寻思:这个李孝忠的说法和“光荣三国”里面差不多啊!
    拿下洛阳、长安、晋阳我还有邺,南阳、襄阳、江陵也很容易能拿下的,那就是天下无敌了!他赵桓能拿多少地盘?
    “大王,臣刘锜乃是陕人,又是世将,熟悉陕西的地形和西军将门的形势,愿意领兵为大王前驱,往陕西而去!”
    好了,抢陕西的先锋都有了!
    何灌的俩儿子一看,这事儿不能落人后啊!于是也站出来请战。
    “大王,臣兄弟愿为大王取河南府(洛阳是河南府的首府)之地!”
    赵楷手下的十员大将这就有九人表了态,只剩下一个岳飞没说话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岳飞的身上!
    赵楷也在心里犯嘀咕:二圣当中的一个已经没了,就剩下一个你不会想要去迎吧?
    这可就太对不住我了!
    就在这时,岳飞终于开口了,岳飞道:“大王,您这些日子不是一直和臣等说过去的大宋不能要了,要和大家伙一块儿打个新大宋出来,然后一起共天下的吗?”
    赵楷点了点头,“没错,孤家就是这样想的!”
    岳飞道:“既然如此,那您现在就当大宋没了,咱们再重开一个吧!”
    重开一个大宋?
    赵楷顿时就觉得眼前一亮!
    重开一个大宋好啊!
    重开一个大宋,赵楷就是事实上的开国君主!就犹如东汉的刘秀,季汉的刘备一样。
    虽然还打着汉家的旗号,但实际上是重新打鼓另开张了!原来的老规矩和老的利益集团,全都可以推倒重来!新的规矩由刘秀、刘备来订。而跟随他们打天下的勋贵,则理所当然的跟着分油水把老的利益集团排挤了,他们才能多分啊!
    而且,重新开张还能促使下面的将士们加倍努力!
    这天下没有那些“老股东”的份,将来只有他们这些新贵去和赵楷一家子分红。
    这样分到的油水就多了,也更公平!
    否则那些五代十国传下来的勋臣世家还得跟着继续捞在历史上,他们一直要捞到元朝打过来!
    另外,和士大夫共天下已经入了大宋的骨髓!
    赵楷想要撼动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他想和赵桓在大宋的体制内竞争,那就更不能一脚踢开这些文人士大夫了。
    而依靠这些文人士大夫,大宋是不会在未来的乱世中取胜的!
    这一点已经被历史一再证明!
    乱世就没有考文臣的治理可以终结的,出政权的只能是枪杆子、刀把子!
    赵楷这个“中二”穿越者如果说有什么超越时代的眼光,那就是他很清楚的知道,现在已经乱世了!
    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下一个天下太平的时代,得等朱元璋来建立了。
    所以赵楷只能和武人们一起打天下!
    “好!”赵楷越想越激动,诗性就上来了,张口就吟道:“中华奄有山河地,日月重开大宋天孤家就是要重开大宋之天!”
    “可是可是原来的大宋怎么办?”童贯拧着眉头问。
    “原来的大宋?”赵楷一瞪眼,“不是让黄河大水给冲没了吗?”
    童贯愣住了,这话什么意思?
    赵楷道:“军中诸将皆知金贼欲掘万年新堤以灌开封童大官难道不知吗?”
    啊!
    赵楷要指鹿为马!
    童贯虽然年老,但还没有完全糊涂!
    “老臣想起来了开封府已经被大水淹了!”童贯马上就痛哭流涕地说,“金贼掘了黄河大坝,水淹开封府!官家、太子,还有百万庶黎,全都没了!”
    赵楷点点头,一脸的悲壮神色,“大宋没了,孤家该如何是好?”
    底下人怎还不明白?
    全都站起身,走到赵楷跟前,依着官阶大小排列好了,再一起行揖拜大礼。
    “臣等恭请大王早正大位,率领我等驱逐金贼,重开大宋之天!”

第142章 ?我们都是好兄弟
    太好了!
    赵楷心说:本天选之王终于找到了通向成功的路线啦不是抢救大宋朝,而是重开一个大宋朝。
    赵楷看着向自己行揖拜礼的十几个文武重臣,心里那个痛快啊!
    因为他知道自己会赢过程虽然会很曲折,但是最后一定会赢!因为他找到了正确的路线,那就是去创业!
    创业啊!听着是不是很可怕?
    但是赵楷知道自己一定会创业成功!而继承赵佶传下来的烂摊子,最后一准会焦头烂额!
    创业是从头开始,没有那么多的坛坛罐罐。而对赵楷而言,他的创业资本还是蛮大的。他现在已经有六万天策军,还牢固掌握着太原府、忻州、宪州、宁化军、半个代州、平定军、赵州、相州、怀州等八个半州府军。比开局一只碗的朱元璋可强太多了。
    而且赵楷毕竟是赵佶的亲儿子,虽然不是长子嫡孙,但是有赵佶的遗诏,号召力还是足够的。
    另外,赵楷已经有了九万天策军,这可是他自己搜罗和拉扯起来的队伍,而且还经过了一定的整编用后世的话说,他不是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有属于自己的可靠武装力量的!
    而赵佶留下的江山,看着似乎还挺光鲜的,地盘不算小,大部分地区的政府还在运转,维持下去似乎不难。但是现在的大宋有一个很大的负资产——与文人士大夫共天下!
    而共天下不是靠嘴说的,而是要有实际行动的!
    之前大宋和士大夫共天下,所以天下间的土地大半属于士大夫——或者说,大宋朝廷用考试做官的好处,换取了天下间大部分地主阶级的爱戴。
    而地主阶级又反过来依靠考试做官带来的特权,加快了兼并土地的步伐。
    这样就形成了“地主读书——读书考官——当官敛财——敛财买地——地主读书”这么一个循环。
    通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大宋一国的土地,大部分都被这些读书上进的士大夫地主给占有了。
    而号称工商业如何发达的宋朝,实际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占有了大部分的土地,也就占有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且不论科举制度主导下的这种财富分配模式是否公平,是否提供了公平的阶级上升通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读书做官发财的模式和打仗立功完全没有关系!
    而且大宋的文人士大夫们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寒窗苦读的书对于抗金抗蒙这样的事业也没什么大用。
    甚至通过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的武举考试所选拔出来的官员,通常也是转行当文官或是以武资干县尉、县令之类的官儿,真正从军入伍的那是寥寥无几。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武举考试所考得那些东西,对于实战也没什么用比如依着武经七书做文章,再比如不管能不能中靶的射箭考核。
    武举都如此了,文举出来的进士之中又能出几个军事家就可想而知了。
    也就是说,占有国家大部分财富的文人士大夫群体,既没有保卫国家的义务,也没有抗金抗蒙的能力!
    而他们对社会财富的大量占有,又对大宋的军事阶层形成了挤出效应——天下的土地就这么一点,大多给了士大夫地主,那么保卫大宋江山的厮杀汉就分不到什么油水了。
    所以大宋朝廷就没办法直接用土地去换取厮杀汉们的忠诚和武力,也没办法用当官上升去鼓励寒门地主习武从军。就只能在财政收入,而不是在整个社会财富中分出一部分给保卫大宋的军将。
    而这一部分支出本来就比较少,再给大宋的那么多青天过一下手真正可以用于军事的钱还能剩多少?
    对于打仗疯花钱更疯的赵楷而言,老祖宗留下来的分配办法根本不够开支,如果不想破产兵败,唯一的办法就是和武士共天下,得给他们分田分地,还得给他们当官的特权!
    而在赵楷看来,想要直捣黄龙成功,装备和训练几十万能战斗的大军是必须的!
    明初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