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真定府后,刘韐、刘子羽父子又带着2000真定军的精锐(主要是器械兵)加入了赵楷的队伍,到了平定军后,又从季易季太尉手中吸收了2000人(季太尉在平定军城也扩了军,约有五六千人,余下的都去了真定府和定州),入了太原后,又顺理成章的接下了张孝纯、王禀手中的万余人(其中的精锐是3000胜捷军),随后赵楷又一边招徕河东豪杰,一边从相州调来了万余新兵。
到了六月初的时候,赵楷在河东方面的军队就达到了六万之多!
这六万之众,现在就合编成了新的天策军。一军六万肯定是多了,所以天策军又被分成了天策前军、天策后军、天策左军、天策中军、天策右军、天策御帐军一共六个军,每个军都是万余人。
这六个军的编制,也都标准化了,全部变成了步骑工辎混合的合成部队——步骑工辎混合才能独挡一面嘛!
要不然集中了大量骑士的部队固然能打,但是余下的各军不就成了“拉拉队”了?
而且集中了精兵的部队能打是能打,可是却禁不住消耗啊!
如果不是完颜宗翰被“八十万禁军”的赫赫威名以及“东路军失联”给唬住了,肯拿出五千真女真的性命来和赵楷消耗,赵楷就输定了!
那种集中精锐玩命的打法,饶是疯王自己,也不敢再玩第二回了。
所以在入主太原之后,赵楷就开始和王禀、韩世忠、耶律余睹、刘晏、杨唯中、陈记等人商量改编整军的事儿了——之所以和他们商量,当然也是有道理的。
这六人中陈记本就是司马,就是管这类事儿的。而且他既是进士出身,又跟着赵楷砍过人,还是赵楷的元从心腹等赵楷黄袍加身了,他不是太宰就是元枢啊!
所以他和那些被以文御武之法拘束了半辈子的军头说话还是蛮管用的——在整军过程中,必然会有人失去兵权!
这事儿就得陈记出面去摆平了千里做官只为财嘛!拿兵权换个知州、知府做一做怎么样?
还想要上进?
没问题,就在大王身边安排个优差吧!
有儿子要培养?
好啊,给大王当“带御”,前途似锦啊!
总之,一连串的幕后交易,都由陈记去搞定。
而原本的河东兵马副总管王禀则被赵楷封为右都统制,和何灌一样,成了不直接带兵的“大神”,不过他的儿子王荀和赵楷关系很好,早年也在皇城司干过,所以不愁没有兵带。
耶律余睹、刘晏、杨惟忠三人则分别得到了军事参议官、新军统制(负责招募和训练新兵)、马场统制(负责建立和管理马场)的差遣,实际上也不再带兵。
余睹带来的契丹(其实也有汉人、奚人)兵和刘晏、郭天女带来的燕地汉儿混编,现在由刘菩萨、董金刚二人分领。
刘菩萨是刘晏的从弟,所以刘晏并不算完全失去兵权。
而杨惟忠的养子康安国(杨惟忠本名康炯)则代父掌兵,出任了正将。
只有耶律余睹这个降将真正失去了兵权。
而王禀、耶律余睹、刘晏、杨惟忠这四个老将虽然不再直接带兵,但是他们的军事经验非常丰富,熟悉宋、辽、西夏甚至金国的军制和战法,也熟知各种步骑战术。
所以他们几个加上一个很会纸上谈兵的陈记,就形成了辅弼赵楷的参谋团。
韩世忠则是赵楷的头号大将,对现下赵楷一系的军队情况最为熟悉,当然也要参与整军这样的大计划。
在这六人的合力谋划之下,到了六月,赵楷的天策六军,总算按照一套新的军制草草编成,而且还进行了一些时日的集训怎么精锐是不敢说的,但是临阵磨枪,不快也亮嘛!
至少看着有点像了!
既然有点像了,当然就要出兵去吓唬人了。
不是去吓唬金人,金人的主力早就从河东地面上撤退了,只留下少量在河东之战中投降的原宋军部队守在代州的雁门、繁時两县,和赵楷对峙,算是守着金兵再入河东的门户。
在赵楷刚入太原那会儿,他一方面要推动清田检地,一方面要整顿和扩充军队,实在也没有余力去攻打雁门、繁時。
而如今清田检地已经渐入“深水区”——因为之前被金兵赶跑的士绅地主有些个开始返回太原、汾州了。他们中的一些人想要收回土地,所以和赵楷派出的营田官发生了冲突,不少地方又搞出人命了!
被打杀的不是“安慰奖进士”就是他们的子弟,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诗礼传家的门第,如果搁在大宋天下太平的时候,官司还不打到御前去?
现在当然没人敢去开封府敲登闻鼓了,不过还是有不少孝子抬着尸体和孔子的牌位往太原而来。
而赵楷不愿意,也不可能向他们让步。
因为赵楷根本不可能靠河东、河北部分州郡的税收去养活他的军队——如今他在河东有六万军队,在河北还有三万军队,总共有九万大军!这还不包括那些“发包”出去的州府军地面上的宋军。
那么多的军队,光是粮饷物例的开销,一年就能达到几百万贯之巨!如果还要“放赏打仗”,一年搞掉一千万都不算多——这还是打本土防御战的花销,若是要出境远征,还得算上后勤转运的巨大支出,开销再翻个几倍都是正常的!
所以原有的先“收税敛财”,再“花钱雇兵”,最后“放赏打仗”的路子,对赵楷而言是根本走不通的!
他的这个军政集团要存在下去,就必须抢了士大夫们的土地再分配给当兵的。
不过赵楷在太原、汾州这边,已经事实上占有了数百万亩田土也就没必要搞得太血腥了。
因此在和底下的将领谋臣商量之后,就有了现在这场数万之众的“武装大游行”了。
用“再败金贼”和“收复代州”来震慑人心!
雁门、繁時并无多少金兵,而且还都是“伪军”,当然不敢抵抗赵楷的数万大军。
所这一战是必胜无疑的!
但是此时的赵楷,却显得忧心忡忡,眉头微皱,哪怕听见数万大军一边行军一边士气高昂的唱起《满江红》,也露不出哪怕一丝的喜悦。
因为在五天前,也就是出兵雁门的前两日,赵楷就得到了相州元帅府的密报——知道了“万年新堤”大败的消息!
同时传来的,还有金贼扒开黄河大堤,水淹开封府的假消息。
不过当时北进雁门已经是箭在弦上,所以赵楷就命令封锁了消息,按照原计划出兵。
而随后的五天情况就更让人担心了,因为没有任何消息再从开封府方面传来!
难道开封府真的被洪水冲没了?
就在赵楷心神不宁的当口,陈记的声音忽然在他耳边响起:“大王太原方面来人了!”
太原来人?
赵楷猛的从自己的思绪中惊醒,就听见急促的马蹄声又远而近,他忙回头一看,就看见一大溜的骑士正沿着官道的边缘,飞驰而来。为首的是一个白发老翁,皮肤黝黑,胡须稀疏分明就是童贯啊!
“童贯!”赵楷失声道,“忆之,孤家好像看见童贯了!你看见他了吗?”
陈记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脸色也是骤变:“是他,是童太师他怎么来了代州?难道”
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140章 ? 疯王,你的皇位让人篡夺了
大事真的不好了!
因为来的不仅是童贯!
还有留守相州的吕颐浩和留守太原的刘韐!
如果没有天大的事情,这两位替赵楷镇守一方的文臣大佬怎么可能离开职守之地跑到代州前线来?
而这天大的事情一定就是登基当皇帝了!
一定是金贼扒了万年新堤,引了黄河大水冲了开封府,把赵佶、赵桓这两个倒霉蛋都淹死了。
赵楷寻思:这样我就是最有资格继承大宋皇位之人了看来我得披麻戴孝去登基了!
正在赵楷想着怎么登基的时候,童贯、吕颐浩、刘韐三人已经飞马到了赵楷跟前。
赵楷发现这三人的表情都极为惶恐这个演技还真不错啊!
想到这儿,赵楷连忙想想被大水淹死的开封府百万庶黎,心中顿时都是悲愤,脸上的表情看着也有点死爸爸死哥哥的样子了。
童贯等人到了赵楷跟前,却不下马行礼,而是由童贯开口对赵楷道:“大王,请借一步说话!”
然后童贯就抬手一指边上的一片小树林。
赵楷明白了要秘不发丧!
现在自己正带兵攻打雁门,可不能让下面人知道赵佶、赵桓这俩祸害都没了他们可不知道这两人对大宋的破坏力有多大!
想到这里,赵楷赶紧收起悲痛的表情,对跟随在自己身后的郭天女道:“天女,去把良臣、鹏举、无忌、克之、信叔、少严、伯英、金刚和何家兄弟都叫到那片小树林里!”
“喏!”
郭天女应了一声,立即就从赵楷那里接过一袋令箭,然后招来一群传骑,向他们传达赵楷的令旨了。
而赵楷本人,则和陈记一起,领着几名亲兵,跟着风尘仆仆的童贯、吕颐浩、刘韐三人驱马入了树林。
刚进树林,赵楷还没从马背上下来,就听见童贯嚎啕大哭起来了:“呜呜呜官家没了!官家驾崩了!”
赵楷叹了口气,心说:淹死了也好,总好过在五国部喝上十几年东北风再死!
童贯接着又哭喊道:“官家战死了官家在五丈河北岸率领千余骑兵和金贼对冲,结果被数倍于己的金贼围攻,血战一夜,最后身中数十箭而崩了!”
什么?这是在说宋徽宗吗?宋徽宗那么怂,怎么可能身先士卒,带着骑兵和金贼打对攻?他是不是喝多了昏了头?
不对!难道宋徽宗的魂也换了?这还是群穿啊!还有吗?
赵楷被自己的想法给惊着了,差一点就从马背上跌下去了。还是吕颐浩机灵,早早就凑到赵楷身边,这个时候扶了他一下,才没了让这位疯王摔了。
“那,那孤家的大哥呢?”赵楷回过神,忙问,“是不是也力战而薨了?”
童贯闻言就是一叹,心说:你尽想好事儿呢!
“太子殿下没有上阵杀贼”童贯说,“当时他留守在开封府城内。”
“开封府,”赵楷想起来了,“开封府是不是被大水淹了?我大哥是不是落水而薨了!”
还在想好事儿呢!
“没有!”童贯摇摇头,“开封府根本没有被水淹,金贼也没扒开万年新堤。金贼只不过一边嚷嚷着‘大水来了’,一边发起猛攻,所以就造成了误会”
误会吓跑了?赵楷心说:二十多万军队就这样给吓得大败亏输了?
赵楷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那,那太子呢?他现在在哪儿?”
“他已经逃离开封府,逃到应天府了!”
逃到应天府?
赵楷脸色阴沉,“他,他怎么可以弃东京百万庶黎于不顾呢?”
“大王,太子是带着开封府的数十万百姓一起跑的。在太子逃跑之前,因为大水将来的消息在开封府传了好一阵,已经有许多人跑掉了。所以最后留在开封府城内的百姓寥寥无几”
百姓都很机灵啊!
“这这也不能把开封府丢给金贼啊!”赵楷一脸的怒气。
“大王,金贼并没有入开封府城。”童贯苦笑着说,“老臣从应天府过来,路过开封府时,金贼正在收兵北退。”
全世界房价第一的开封府现在没有人要了!
赵楷不要,赵桓不要,金贼也不要人都跑光了,只剩下房子,金贼要来干嘛?不当金贼改当地产商了?
“这”赵楷脸色铁青,扫了下眼前的三人——你们赶紧给赵桓罗织个罪名啊!
罪名还真有!
“大王,”童贯说,“官家崩逝前曾经传下口谕,要传位给您老臣和肃王、景王、济王、益王、祁王、仪王、徐王、沂王、平阳郡王都亲耳听见了!”
有那么多王可以作证啊!
赵楷心说:看来我不即位当皇帝也不行了!对了,这些小弟兄都在哪儿呢?难道都在太原准备拥戴我吗?
“可是,可是”童贯今儿说话有点大喘气,喘了几口气又开始说话了。
“可是什么?”赵楷有点紧张的看着童贯。
“可是,可是这些亲王薨的薨,被抓的被抓,失踪的失踪”童贯吞吞吐吐道,“所以,所以所以太子殿下不知道先帝传位给您。”
他不知道?赵楷望着童贯,心道:你也不和他说?
童贯接着道:“因为太子不知道,所以他就准备在应天府即位”
这是即位吗?
这是篡位!
赵楷那个火大啊!这个是皇位啊!不是煎饼摊
如果赵佶没有传下遗诏让他接班,赵桓即位当了皇帝他也许不会那么生气可是现在赵佶明明让他即位的,赵桓居然敢抢班夺权,这就是乱臣贼子啊!
看见赵楷的脸色,童贯、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