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日不落-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非常程式化的寒暄之后,苏禄东王向白明修说道:“……太子殿下,苏禄世代向大明朝贡,尊崇中国。可是自几十年前开始,西班牙人屡屡进攻我们,杀伤了我们许多的人,抢夺了我们许多的财物。我们想要请求威能的大明王朝能够体察小国苏禄的痛苦,帮助我们打败西班牙人,恢复这片土地的宁静,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白明修倒是有些意外了,不过心中也有几分了然。苏禄以前对于大明的认知就是处于大陆上的强大国家,不过朝贡本身也就是讨好一下,顺便从中原王朝拿一些好处罢了。永乐年间的苏禄王访问中国的情况,想必也是苏禄看到了强大的郑和舰队,从而心生仰慕和敬畏了。
    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间,苏禄再没有进行过朝贡,这件事也就放下了。不过现在正好大明太子带领强大的军队路过,就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白明修稍作思考,说道:“诸位,大明虽然处于天下之中央,以王道教化人民,以威德震慑外藩,苏禄也确实曾向大明朝贡,但百年来并未再朝贡过,你们的封诰仍旧是我朝永乐皇帝时期的。欲获得我大明的保护,首先要在地位上进行明确。苏禄需重新取得我大明外藩朝贡国的地位,与我国签订正式的盟约,并得到我大明皇帝新的封诰,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我大明才有相应的义务来保护自己的外藩朝贡国。”
    苏禄东王忙道:“要签订盟约吗?我们愿意的!”
    白明修微笑道:“先不忙,这朝贡盟约是比较复杂的,你们先一桩桩一条条地看完里面的内容再做决定吧。我也不回在苏禄停留太久,不过其后我国的商船会来苏禄进行贸易,礼部的使节会跟你们进一步商讨。”
    白明修早在澳洲的时期,其实就已经开始设计大明新的外交模式了。许许多多的明穿着眼的,更多就是杀鞑子、当皇帝一类的事情,想到开殖民地的人也不少,但是白明修却具有更大的格局,他希望建立的是以大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就如当年美国在二战之后做到的一样。
    他没有理由去建立一个类似后世那种联合国架构下各国一律平等的世界体系,因为这根本就不适用于当前的形势。很多地方都没有国家,而且统治方式也很原始。西方的征服者们听不懂人话,只懂得黄金和大炮。
    所以在白明修看来,朝贡体系其实还有自己的生命力,是可以进一步发挥的。
    如缅甸这样的殖民地,属于跟大明看不顺眼直接被灭掉的。白明修可以直接建立宣慰司进行治理,在良好的秩序和善政的情况下,也能取得发展和慢慢融入大明的体系。至于像苏禄这种吃了还嫌费事的国家,让其成为外藩倒也很合适。
    白明修设计的朝贡体系拥有非常多非常多的规定,与旧有的朝贡体系几乎完全不同了:
    首先,朝贡国承认大明帝国为其宗主国,其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更替必须得到大明的封诰和认可。而且大明的宗主地位、对朝贡国朝政的指导,要入宪。没有宪法的话,大明可以帮着搞一部。
    其次,大明国民可自由进出朝贡国,在朝贡国经商、生产、生活、置业。大明商旅在朝贡国的贸易,朝贡国关税由大明海关协助订立。未来如果有大量的统一在大明帝国的朝贡国,可以建立关税同盟,执行统一的关税和形成统一市场。
    相对地,朝贡国居民也可来大明进行经商、生产、生活和置业,贸易时关税优于普通外国。
    再次,大明军队有权使用朝贡国的后勤设施,并进行驻扎、演练等行动。朝贡国有义务协同大明进行军事行动,大明也承担对朝贡国的保护。
    倒是好像最核心的朝贡这个过程,在整个盟约中就不重要了。白明修也不会让大明吃亏,朝贡国进行进贡,大明在物品上的回礼要等值,就算超过也不能超过许多。
    人们常认为朝贡中国是一只吃亏的,但实际操作中,中国皇帝总是让朝贡国少来,还美其名曰体恤舟车劳顿路途遥远,实际就是为了少给钱。实际上,就算回赠,其实也是样子货多一些。
    时人曾曰:“今诸夷所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朝廷给点丝绸绢织,意思一下就完了。
    到了白明修这里,彻底就将朝贡变为了一件礼仪上的事情。

080 南沙
    离开苏禄之后舰队仍旧向北,经过南沙群岛的时候,白明修有了一个奇特的发现。
    “居然跟澳洲一样,地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吗?”白明修望着眼前星罗棋布的群岛,发出了感叹。
    “这里是南沙群岛了吧。”狮姐站在他身边问道。
    白明修点头说道:“经纬度上看,没错了,就是这些岛有点大了些。”
    也不怪白明修奇怪,他缩减到的南沙群岛个头都似乎大了不少。舰队进行了一番大致的测绘,发现面积最大的美济岛、渚碧岛等,面积都在一千多平方公里,南沙诸岛加起来的面积比夏威夷群岛还要大了。
    在这些岛上,白明修还遇上了来自大陆上的大明渔民,他们都没有剃发,当发现官兵上了岛,都一个个十分害怕。当发现这些军爷是太子殿下带领的明军时,有一些人甚至还痛哭流涕。
    白明修才知道,有一些人其实也根本不是渔民,就是不愿意受满清通知出逃到这边的,很多人就直接在在南沙这些岛屿上结庐为居,最远的有人跑到了曾母岛,也就是纳土纳大岛。
    这些人里面还有一些读书人,其中有个叫周慎思的举人,是佛山人士,说是不愿意委身鞑子做官,带着全家老小坐船跑到了美济岛上。
    周慎思得见太子殿下,长泪沾襟,三跪九叩,说道:“闻听太子殿下率王师,兴舟海外,匡扶社稷,重造大明,喜不自胜。学生周慎思身无长才,愿奉殿下之令驱驰,随殿下驱逐鞑虏,还我汉家山河。”
    白明修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逃出故土,来到南海,打算不食周粟的读书人,瞧他卖相倒是还挺一身正气的,就是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学问。不过这会儿白明修是很乐意来者不拒,收纳人才的。
    他不会去问一些什么之前为什么不参加反清义军之类的怪话,这个时候不剃头的人,白明修都要高看几分。这周慎思言谈做对还算不错,年纪也不算大,三十出头,白明修也就顺手收入队伍中,看看以后用不用得上。
    这次北伐行动中,白明修本身就带了一批行政官员,除了少量是从缅甸带出来那一批咒水之难的幸存者,大部分都是澳洲人。好在白明修现在虽然开了新朝廷,以近代国家的方式去搞治理,但是新接手占领区之后,他也不可能过分的大动干戈。
    对于周慎思来说,在南海这个不毛之地居然能够遇到大明王师,还能见到太子殿下,对他而言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周慎思在粤省小有名气,素来有神童之称。只是有些恃才傲物,不屑于与朝堂衮公为伍。等到清军杀来,周慎思害怕受到波及,才带着家小出海,本想就这般清苦地度过一生,却没有想到见到了白明修北伐的舰队。
    周慎思虽然不太懂兵戈之事,但是他以前见过乱军,见过清军,此时所见的明军,纪律严明,威武雄壮,令他心折。而且他心道:“据太子说,他是得郑和遗部在海外之国所助,尽起精兵锐器,北伐复国的。仅仅是跨越大洋千万里,这份雄心和执着,就已经是行大事者。且此时中原人心未定,胡儿行恶政,百姓仍眷恋朱明,晋王仍在西南,如果太子真的能够攻略广州,那么天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我前半生太过恣意,不问国事,到最后流落如此。此刻天可见怜,蒙见英主,当出世,建功立业才是!”
    用后世人的说法,这个周慎思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国家抱负和志向,实际就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逃离出家乡,更多是害怕遭受乱兵侵害以及家破人亡。这个时候天降机会,他自然也不会错过。
    白明修隐隐能够察觉出周慎思的想法,不过他也没什么在意。此刻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南沙群岛的事情。
    “啧啧,这片群岛景色着实秀丽,考虑到下面都是石油,未来还是大有可为的。澳洲那边已经开始研究内燃机的技术了,石油恐怕在未来十年内就要登上舞台。只不过南沙这个地方还是让人觉得鸡肋啊,毕竟澳洲、美洲大片的土地都等着占领,南沙这边这点岛屿现在找人移民开垦,都觉得没太大意思。”
    白明修索性命人刻了一些主权碑,每一个岛屿上都立了一块,虽然他不觉得这年头殖民者会对这些小岛有什么兴趣,殖民者们的目光都在吕宋岛、爪哇岛、马来半岛之类的地方。只不过白明修自己觉得,走到哪儿立一块碑是做人的好习惯,日后万一子孙们要喊点自古以来,那这些碑也有说服力。
    由于白明修这样酷爱凿石碑,砍几千个人头喜欢立块碑,开疆辟土了喜欢立块碑,取得什么大成就了也喜欢立块碑,再加上白明修国学世家出身,一手书法越练越有味道,甚至以后被人捧得自成一派,他也被后世史家称为‘立碑皇帝’,他立下的种种石碑,也屡屡被书法爱好者追捧并观赏临摹。
    后话不表,南沙诸岛上一些南逃的明人希望跟随太子殿下回归家乡,不过白明修还是安抚他们先呆在这里,毕竟他是去打仗的。只有少数如周慎思这般还有些用处的,被白明修给带上了。
    这次北伐航行,白明修也算是周折了一番,打了帝汶岛、见了苏禄王,又在南沙安抚了一下百姓,这才加紧乘季风航行去到海南岛。
    大明复的舰队直接开进了琼州海峡,目标直指琼州府府城。整个海南在这个时候,清军的守备力量薄弱至极,而清军根本也没有防备海上来的敌人,当白明修率领的大明复战舰开入南渡江的时候,清军甚至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而琼州府甚至也没有巩固的炮台之类的工事进行防御,由于事出突然,琼州知府朱之光尚未来得及做出任何准备,明军就已经发动了攻城。

081 琼州府
    明末清初时期的海南,仅是隶属于广东省的一个偏远地区,没有太强的重要性,也一直不为当权者所重视。琼州府城也是岛上唯一可以算得上是正经城池的城市了,不过在白明修强悍的大明复看来,仍旧是太孱弱。
    在白明修的计划里,原本是要炮轰琼州府城,攻破城墙杀入的。不过等到他来到琼州府的时候,发现城墙的防御非常空虚,清军的兵力不足。于是白明修找来了102团的团长商仲和,令他直接攻城。
    102团的士兵们带着攻城工具,越过护城河,并且在城墙上架设梯子。在这个时候,甚至城墙上都没有几个士兵尝试反击。等到一些弓箭手和火铳手冒出头来,城下的建立掩体的步兵们又用步枪和机枪又将这群守城士兵给打了回去。
    等到102团先锋部队上了城墙,城墙上本来就零星的守军已经一窝蜂地散掉了。待士兵们打开城门,更多的士兵杀入的时候,知府朱之光甚至还没有离开自己的府衙。
    明军的动作实在是太快,完全跟慢节奏的清军不是一种类型。正常战斗一共花了两个小时,整个琼州府城就陷落在了明军之手。知府朱之光在出府衙的时候就被102团的士兵给俘虏了。城中大部分清军在没经过什么抵抗的情况下也都望风而降,明军清点战果,发现整场战斗清军也就伤亡了三十多人,还大部分是伤,剩下有五百多人都投降了,整个城市的守军也都不足六百。
    不过考虑到琼州府本来就是穷乡僻壤的边陲之地,这种守军数量也算是正常的。当初清军夺取海南也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倒是直到今日,海南岛上仍有一些反清力量,主要是南明势力跟当地黎族相联合组成的,规模不大,声势也是有限。
    “这里即将是我们反攻光复的大本营了。”白明修在走入琼州府的官衙时,发出了一声感叹。
    白明修坐在一张圈椅里,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他入城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尽管老百姓比较惧怕军队,但是还是比较欢迎明军的。考虑到琼州这个地方在三藩之乱的时候顺便也叛清了,最终吴三桂倒台后这里又投降回了清廷,不难看出这里对于满清没有多少忠诚度可言。实际上,全国上下许许多多的州县,只要没有八旗镇压着,单纯那些汉人的官员对于再投靠回南明,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
    就像是白明修在后世根本没听说过的这位知府朱之光,被抓之后也很干脆,要了纸笔写了一封降表,求士兵用刀子割掉了他的金钱鼠尾,要“反正”。
    “真正困难的不是在战场上击败清军,不是攻占大大小小的城镇,而是管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