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国的崛起-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夕阳西落。地平线上一片金红色。京城北的新军营中,口号声、乐声混合在一起,气势如虹。
    数千名新兵在校场上练着军姿、步伐。脚步声砸在地面上,响声如鼓点,黄土混着汗水扬起。
    张昭穿着青衫直裰,头戴唐巾,在监军张雄、后勤总管林文宁的陪同下从校场旁过去。
    他刚去看过新军营的火炮研究。进展很缓慢。但是这是必须要投入的。在西北大战时,他就吃了没有火炮掩护的亏。否则,庞大郎就不用死。
    监军张雄是萧敬的心腹,在新军营毫无存在感。张昭也没搞明白他每天都在干什么。有时候军议他是能请假就请假。今天下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
    张雄落后张昭半步,穿着灰色的太监常服,笑呵呵的道:“伯爷,美食镇那里的官司一打,舆论就翻过来。有些人是枉费心机啊!”
    美食镇那里,明摆着有人搞事,但这一局是张昭赢了。
    林文宁马脸上挂着笑,也笑道:“相公,定国公府想拿你做垫脚石,实在是不自量力。”
    他比张雄直接的多,对幕后者点名。而且把其目的点出来。
    定国公府里的孟先生能看到、并设计出来的计谋,他一语到破。所以说,不要小看天下人物!
    老林一辈子沉沦下僚,并非是他水平不行。而是科举没考好,只能当小吏。而他还硬生生的打破官吏界限,成为从九品的典史。
    张昭微微一笑,摆摆手,道:“老林,没必要说出来。”
    张雄、林文宁还有后面的王武等几名亲卫都低声笑起来。张相公比他们还直接。
    这话不是明摆着心里有数吗?应景的时候,估计张相公会出手。
    张昭从军营出来,没让几人再送,带着十几名亲卫骑马返回小安镇的家中。
    回家先洗个澡,再和妻妾、俏丫鬟们一起吃过丰盛的晚餐。在宽敞的客厅里闲话。
    夜色清朗,星空璀璨。
    仆妇们送了三张纳凉的竹床过来摆好。瑶琴和秋月两个手里拿着瓷盘。里面有切好的黄瓜片。
    “二哥,真的有效啊。”婉儿穿着浅蓝色的对襟褂子,将发髻打散,听话的躺在竹床上。
    张昭手拿着黄瓜片,贴在她的俏脸上,微笑道:“试试啊。反正是纯天然的产品。应该会对你们的皮肤有好处。”
    用黄瓜护肤补水,这在后世是常规操作。
    “哦。”婉儿乖巧的应一声。她内心中很信任张昭。这点小事自然听他的。感受着黄瓜的清凉,忽而道:“二哥,你又将我当小女孩哄。”
    旁边竹床上躺着的方晶和王絮雪两人都笑起来。旁边的秋月、瑶琴、冯夕夕、宁瑶抿嘴偷笑。
    张昭也笑,将瓷盘里干净的黄瓜片喂一片给婉儿,道:“我不哄你哄谁啊!贴十五分钟。夕夕,计时。”
    刚吩咐娇嫩清纯的小姑娘,慕容大家拿着瑶琴过来,盈盈的屈身行礼,向张昭请示道:“少爷,今日弹什么曲目?”
    慕容大家是西北首屈一指的琴艺大家。本名叫做慕容雨。她给王小娘子赎出来,送给婉儿当见面礼。她的身契都在张府。这时自然叫张昭“少爷”。
    张昭和慕容雨接触的比较少。他对琴艺不通,基本都是婉儿她们在听曲子。打量着眼前二九年华的女子。只见她薄施粉黛,青丝盘起,珠翠轻摇。在明亮的烛光下,面若桃花,肌肤如玉。当真是:粉腻酥融娇欲滴。
    张昭心里暗赞一声,忽而想起陈夕凤那只金凤来。盖因一身粉裙娇颜如雨后桃花的慕容雨,身材、规模和陈夕凤一样。他上次说送护肤品给陈夕凤,就是现在这方子。
    张昭温声道:“弹一首轻快舒缓的曲子就好。”
    慕容雨屈身行礼,到旁边坐着,开始弹奏。
    张昭帮婉儿贴好黄瓜片,再帮方晶、王絮雪贴。婉儿躺着无聊,说道:“二哥,家里的银子有点紧。美食街什么时候能赚钱啊。”
    张昭微微惊奇,“家里缺钱?”

第三百三十章 经济压力
    这不怪张昭觉得惊讶。
    要知道,不久前张昭才得到弘治天子赏赐的一万盐引,叫丁管事拿到长芦盐场去换了三万五千两银子回来。以这年头的物价,一年几百两银子就能活的很滋润。
    这个数额不小。
    方晶脸上贴着薄薄的黄瓜片,娇声道:“相公,家里的主要收入是卖酒的利润。每个月约两千两。用来做如此开销还有剩余。咱们府里人情往来少。
    但是,美食街那里,你借贷银行52万两白银。贷款利率是5。月息有两千多两银子。还有,西郊的新府邸已经动工。家里可不是缺银子呢。”
    王絮雪也帮腔,清声道:“夫君为京师职业技术学院打广告、招生,补贴我这里三千两银子。”
    婉儿、方晶的数学都是张昭教的。张昭在心里默算一下,银子还真是缺。他赚的不少,但是最近花销很大。美食街还算投资。而新府邸动工,京师职业技术学院就是纯支出。
    关键是大明皇家银行那里的利润,他不打算动。而是要用来“扩大再生产”。除了开设网点。最烧钱的是,皇家银行那边一直都在和真理报下属的印刷厂联合研制印制银票。
    所谓银票,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货币。只是大明皇家银行只发现100两的银票。
    得益于前世里看得一些电影。譬如:无双。印刷纸币的核心要素,张昭多少知道点。第一,纸张。第二,印刷用的墨。第三,纸币的母板。
    他已经把这些要素都告知联合的研发团队。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成果出来。
    原大明新军发展银行发行的银票,都是用的卢奉的这个时代的技术。防伪性很差。靠的是签名、笔迹核对。这种银票,根本不可能在市面上流通。
    只在国泰商行的合作伙伴手中使用。相当于是打的白条。就算有人伪造,没有生意伙伴的担保,银行也不会承兑。
    然而,张昭想要用推动大明的制造业高速发展,加快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步伐,他就必须要解决银票的防伪问题,将之作为货币推向市场。
    说的更直白点,张昭就是想要发行货币,搞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否则,他手里那有那么多银子去搞工厂,推动产业链发展?国泰商行再挣钱也不够啊!
    比如:国泰商行一年利润三十万。他叠一个倍数上去,发行一百五十万银票,把这些资金投到一个产业中。
    当然,为防止大明皇家银行被挤兑,银票的发行量是要做一定的控制的。这点常识,张昭还是有的。
    …
    …
    张昭迅速的收回脑中的遐思,把当前的开销计算一遍,35万两白银最多顶半年。道:“呃…,美食街的知行酒楼十二日就会开业。届时,府里的困境可以稍稍缓解。”
    张昭给出答案,婉儿自然是信的。
    客厅里的话题随即就歪到美食镇上去。秋月、瑶琴两个随口插几句。书案前,慕容雨的琴声舒缓,充当着背景音乐。
    正聊着起劲,身量中等,娇嫩清纯的冯夕夕脆声道:“少爷,时间到了。”
    黄瓜护肤的时间一般是十到十五分钟。
    张昭让宁瑶去拿镜子来。
    婉儿大约感觉到点效果,坐起来,摸着自己的脸蛋,“呀,我瞧瞧。”
    众人的话题立即转移到美容上。
    张昭看着婉儿、方晶、王絮雪都凑在一块照镜子。玻璃镜子中是三个如花似玉,各具风情的大美人。连慕容雨都被拉过来。再看看屋里的四个身高参差不齐却又同样美丽的俏丫鬟们围着她们。禁不住笑起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
    凉悠悠的冰块让夏夜里客厅凉爽。蚊香驱散着蚊虫。月影照流光,时间悄然流走。
    …
    …
    美食街项目在大兴县衙宣判,真理报把舆论翻转过来后进展的飞快。
    那两户闹事的农户已经被打板子。背后的人都消停。谁还看不清楚形势?
    五月十二日,位于美食镇中的知行酒楼开业。
    张昭前些天被弘治皇帝召见,听闻逗留了有半个时辰。他圣眷正浓,京中来捧场的人自然很多。
    勋贵里以镇远侯府,驸马都尉府,英国公府、长宁伯府、平江伯府一批人,文官中如交好的徐郎中的弟弟徐县令,士林中有李教谕,李幽、曹朗等同年。
    京中商场中人来的最多。除开一直以来的合作伙伴,还有乱七八糟想来结识的。张昭都丢给丁冲去招待。
    “人真是多啊!”
    知行酒楼二楼的小包厢中,白服出行的朱厚照正透过玻璃窗,看着一楼大堂中坐满的食客。
    陪着朱厚照出来的是刘瑾,谷大用。谷大用这是第一次吃到“味精”做的饭菜,吃的舌头都要打卷。实在是太鲜。
    “张伯爷,知行酒楼只怕是要日进斗金。你要修一座足球场只怕指日可待啊。”
    刘瑾笑眯眯的说道。他穿着京中常见的灰色奴仆长衫。四十多岁,头发鬓角发白。眼睛犀利,脸上却有带着谄媚的笑容。
    张昭刚刚和朱厚照说起美食镇发展的事宜。打算建造一座足球场继续为美食镇吸引人气。
    事到如今,张昭不得不承认他的规划跑偏。
    张昭本意是打造出一个中高档的商业区,吸引一批有消费力的人群来此定居。他好卖房子啊!
    结果呢,美食街开业之后,他发现他想的都是扯淡。这里消费的主力是建筑商行的工人。现在快两万人呢。结果美食街这里的商户大部分都是做这些人生意的。
    娱乐区那边,三天后就能交付。但是更精美的园林还需要各商户自己去雕琢。
    有人口,就有生意。有生意,就有利润。偿还银行贷款不是问题。只是这生意完全跑偏。
    张昭刚给朱厚照说,打算搞个足球场出来,举办足球比赛,培育一下足球市场。这也是一个娱乐项目。大明京师权贵们不是没有银子,而是缺乏娱乐项目。
    他邀请刘瑾等人入股,缓解他的资金压力。只不过刘瑾没打算投资。谷大用倒是有心。
    张昭就笑,“刘公公,日进斗金有点夸张。我这还一堆地方等着用银子呢。”刚才丁冲来汇报过,以知行酒楼的高利润率,大致的估算一下,一个月赚一千两还是没问题的。
    这能有效的减缓他的经济压力。
    午餐后,张昭把朱厚照送走,转到隔壁的包厢中。崔元、顾新、卢奉、周修、张铭、陈夕凤几人都在这里。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三百三十一章 解决
    盛夏之时,京中的正午到处都是刺眼、燥热的阳光。
    “井”字形美食街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中的知行酒楼门前,鞭炮的味道正在空气中弥漫,带来喜庆的味道。
    不少下班的建筑工人在美食街的小食档中吃着小炒、米饭或者馒头,闻着鞭炮和饭菜混合起来的味道,议论起其开业之盛景。
    由于建筑进度抢工期,将近两万名工人都是三班轮流倒,分时段吃饭。所以下午一点多,小食档中依旧是爆满。
    “新秦伯这家酒楼生意真是红火啊!”
    “第一天而已。开业之时谁不给他面子?十八岁的伯爵啊!等过两天肯定就没这么多人去吃饭。里面的酒菜不是咱们能消费得起的。”
    “诶,你这人话怎么说的?新秦伯这人不错的。你没看报纸上说,之前两户百姓受人挑唆带着族中老幼把美食镇筹备委员会的门都给堵了。
    这要是搁在寿龄侯那种勋贵手里,你说是什么结果?结果大兴县衙也就是打板子。新秦伯也没有追加任何处罚。那两户百姓还在这美食镇上赚银子呢。”
    “确实。”
    美食街中的工人们正在谈论开业的事情时,知行酒楼里同样在议论。
    二楼的雅间中,李教谕品着四喜丸子汤,味道鲜美,道:“这味道在京中算是一绝啊!就算日后只有今日五成的客流量,也足可以大赚。”
    李教谕是京中土著。本身有功名,又不缺银钱,京中的酒楼他差不多都吃过。
    知行酒楼的味道确实不同。主要在一个“鲜”字上头。这是中高档的酒楼。利润高。
    身材短小,有着一张冬瓜脸的李幽穿着干净、崭新的蓝色直裰,他这两个月混的不错,喝着酒,道:“老师,主要还是子尚通过报纸把名声洗干净。否则啊,按照之前那个舆论势头,子尚的酒楼肯定门可罗雀。”
    包厢中其他府学的同年都是点头。
    所以,名声这玩意儿有时候没用,有时候又有些用。具体看从事那个行业。
    同年中的另外一位佼佼者曹朗端坐在另外一张八仙桌前,张昭今天来的同年有三桌,都在这包厢中。以张昭如今的地位,便是弘治十三年中生员的同年全部都来都很正常。主要是,分布在顺天府的同年们并不都在京师这里。
    曹朗额头上有些冒汗,但衣衫还是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