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国的崛起-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真的是一个正常至极的请求。敢问西方列强的时代,冒犯列强不需要付出代价吗?凭什么不报复你?
    弘治君臣这些年真是被“冒犯”习惯了。你说,之前十几年那年不闹点边患?一时间,君臣的思路都没往这方面想。但是,给张昭喊出来,这感触就大不一样啊!
    仿佛陡然间大家重回洪武、永乐年间!那时候的大明威压四海,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并非是一种虚假的情怀上身。而是,此刻西暖阁的群臣都明白,大明是真的打得赢朵颜三卫。三卫那两三万骑兵算个鸟啊!新军营都扩军至一万五千人。
    刘大夏忍不忍,没有出列训斥张昭国库没有银子,不能擅开边衅之类的话。
    这不是因为他刚刚张昭骂过,所以他不敢说话。一代明臣不至于就这点水平。
    而是,现在朵颜三卫欺负到头上来了,他这个兵部尚还在扯淡,阻拦大明报复回去。消息传出去,他能被人的口水淹死,名声肯定臭大街。
    记住,这是大明!
    如果是宋朝,指不定还真就算了。官骨头软的不行。我大清,尼玛把远东大片的土地在某圣祖手上割让给毛熊还能吹爆。
    在大明朝,别管打不打的赢,大部分人都是强硬派!这是身为一个明人的骄傲。太祖、太宗皇帝打出来的民族自信。蒙古雄霸方,横扫欧亚大陆。在太祖皇帝面前如何?
    这相当于是踩着世界霸主衰弱体的尸体立国的!其百姓、人的骨子里怎么可能没点自豪感?
    户部尚侣钟叹口气,说了四个字,“户部没钱。”5

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
    张昭给弘治皇帝、朝廷所描摹的前景:覆灭朵颜三卫是为斩断鞑靼人在东线对大明的牵制。
    而要覆灭朵颜三卫,朝廷并没有银子。所以,张昭说服朝廷,将北直隶军户迁往辽东屯田,积攒钱粮作为军资。
    按照正常的逻辑,张昭这个计划需要三五年的时间。碰到天灾,指不定需要十年。
    但是,就像不久之前,刘健、谢迁准备“赖账”收回张昭的兵权,把张昭踢到辽东去种地一样,张昭在一开始压根就没想靠种地积攒钱粮。
    粮食,他准备通过海运,从东南沿海购买。直接运到开平中屯卫(唐山)的码头储存。
    购买粮食的银子和军饷,他准备通过对高丽、东瀛的海贸去解决。
    最多一年,他就会发起对朵颜三卫的攻势。
    真当他会傻兮兮的在辽东屯田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在张昭的计划中,解决朵颜三卫要分三步走。这个计划他给老泰山王承裕讲过。
    第一,将开平中屯卫(唐山)建立成为反击的基地。
    第二,从古北口、喜峰口两路出塞、夹击位于承德的朵颜卫,然后在松嫩平原上取得据点。即原大明朝的大宁城!
    第三,依托大宁城囤积各种物资、兵力,择机横扫松嫩平原上的泰宁卫、福余卫。
    在这三步走的计划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就是他出兵塞外,需要向朝廷禀报,取得许可之后,方才能出兵。
    这么做无可厚非。历代王朝,战争的发动权必然要控制在朝廷手中。绝不能让大将擅自动兵。否则,让枪指挥朝廷,后果不堪设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瀛。
    战争最终是要为政治服务的。
    换做张昭在朝堂中执政,他也不会允许麾下大将擅开边衅。
    只是,张昭现在为大将,这对他而言是一道“枷锁”。不过,现在朵颜三卫突然攻打古北口,这是把机会送到他面前来。他直接要把这道枷锁砸掉!
    …
    …
    张昭提出要报复朵颜三卫,乾清宫西暖阁中顿时有点热闹。群臣的感受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气氛还是振奋的。张昭发出的是时代转变的“强音”。他们怎么可能没有感触呢?
    弘治皇帝坐在铺着黄绸软垫的塌椅中,神情微微的兴奋。张昭这口号很对他的胃口。
    弘治皇帝这个人其实很爱脸面的。这主要体现在有些事情他明知道是错的,但当时一定会把脸面圆上。其他的,事后再说。
    比如:在原本的历史,弘治十四年保国公朱晖率军往西北作战,劳师无功。他依旧奖赏“有功”将士一万余人。朱晖、苗逵、史琳都受到封赏。但是,随后朱晖、史琳都被雪藏。
    然而,此时户部尚书侣钟一句话是如同一盆凉水浇在弘治皇帝和群臣的心头。
    五月份和鞑靼使臣谈判时还说没有银子开战,现在八月份就有银子?夏税还要几天才进京,而且都有用的地方。
    弘治皇帝脸上微微兴奋的情绪都低落下来,轻轻的握着塌椅扶手,注目着场中群臣们的讨论。
    张昭道:“下官有办法。下官请户部发行战争债券。这批债券期限为两年,收益率为5。以国家赋税作为担保,由大明皇家银行作为承销商,在京中公开募集白银五百万两,作为此次覆灭朵颜三卫的战争经费。”
    “不可。”
    “不行。”
    张昭话音刚落顿时遭到一片反对之声。包括李东阳、马文升。寅吃卯粮这是执政的大忌。
    战争债券,这个名词属于新名词。但是此刻在西暖阁中的诸公,智商绝对属于大明朝最顶尖的一拨人。稍微听张昭描述一下,就知道张昭说的是什么意思。
    打白条嘛!
    只是,增加了一些其他的说法忽悠人去买。比如,拿税赋做担保。每年给5的利息。
    李东阳道:“张昭,此事不可行。我不担心对朵颜三卫的战争失败,关键是你打赢之后,用什么来偿还这笔银子?难道真用每年的税银去偿还?那朝廷还运不运作?非得搞的天下大乱不可。”
    其一,朝廷的赋税要给天下的官吏发俸禄,还有给军队发军饷。不给,这两个方面都会出乱子。
    其二,敢借钱给朝廷的都是些什么人?肯定是自持有一定的讨债能力。这帮人闹出起来,绝对会出事。
    户部尚书侣钟道:“李阁老所言极是。”
    左都御史戴珊道:“此例不可开。”
    张昭道:“那下官以后军都督府的名义发行两年期收益率为5的战争债券。以大宁都司旧地中的金矿、银矿作为抵押。在北直隶和南直隶共募集八百万两白银作为战争经费。”
    这才是张昭真正的目的。
    他其实并不想以户部为主体去发债。户部代表朝廷,这发的相当于是国债。
    他可以借户部发战争债券,其他人难道不能借户部发个什么建设债券之类的?长期下去,户部的信用肯定会坍塌。这其实不利于国家治理。
    李东阳、侣钟两人就是一愣。感情户部发债就要拿税赋担保,你后军都督府就可以用大宁都司旧地里的矿产抵押?
    工部尚书曾鉴问道:“新秦伯,大宁都司旧地有金银矿?在何地?”
    曾尚书也算是能臣。不过相比前面那几位来说,地位要低。所以对张昭比较客气。主要是张昭刚刚喷的半个朝堂不和他说话啊。矿务,正是工部的范畴。
    大明朝的矿业,可以这样说一句,全都是朝廷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是官矿和私矿并行。反正,朝廷很难从矿业中收到税。
    张昭要拿还没有占领的地方上的金矿、银矿做抵押,朝廷也没理由阻拦他。
    张昭肯定的道:“朵颜卫的地盘上肯定有。具体何处回头请工部的工匠去勘测就行。”
    曾尚书一阵无语。考虑到张昭的政治信誉,姑且信他吧。
    李东阳想一想,拿户部去给张昭做担保风险太大。现在金矿、银矿还没看到。向弘治皇帝道:“陛下,臣以为可试行之。若能募集到钱粮,则兵出古北口、喜峰口,灭朵颜三卫。”
    弘治皇帝见问题解决,心中隐约有点担心张昭“忽悠”不到足够多的人去买“战争债券”。但又隐约有点期盼。毕竟可以解决战争经费的问题。朵颜三卫无故犯皇明,他为天子,难道不应该“报复”他们吗?
    “准奏。”

第四百章 抵达古北口
    乾清宫西暖阁中御前会议的结果,很快就随着群臣们返回各自的衙门而传开。
    京中略显慌乱的人心就此而平复。毕竟,昨天晚上几十里外的烽火清晰可见。
    接着,下午时,弘治皇帝数道圣旨经由内阁下到六科。早等在午门外六科廊房中的各家报纸的书手们将消息进一步的扩散。
    主要的消息有:第一,朵颜三卫突然攻打古北口。目前,官军已经稳守古北口。新军营一个团即将支援。
    另有朵颜卫骑兵入关近百骑,被新军营一个小旗十二人伏击,斩杀八十余人,另有散落的骑兵遁入山林中。将由新军营后续的军队去捕杀。
    第二,朵颜三卫无故犯大明。天子和朝堂诸公决意剿灭朵颜三卫,将由新秦伯张昭率兵出征。
    其余的还有各种消息,诸如日后军务的奏章都要保密、要建大明皇家军事学院、要试行新的都司制度、北直隶和辽东都司的臣民皆有义务服兵役、后军都督府不日就将举行考试招募官吏。
    这一个个的消息如同炸弹一般,冲击着京师这潭深水,让京中的舆论震荡起来。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十八日的傍晚时分,学报的总编李梦阳和主编余夫子余籍在望海楼的大堂中用餐。
    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检验,坚持以言写稿的学报正在残酷的报业竞争中正在逐步的掉队。所以,他们俩现在很悠闲。大堂里的各种议论声入耳。
    “朵颜三卫,本是兀良哈种。三卫加起来不过两三万骑,竟然胆敢冒犯大明。简直是找死。”
    “呵,泰宁卫去年七月还犯辽东呢。这是因为新秦伯在朝,所以咱们才有底气说这话。”
    “朝廷大军一至,朵颜三卫俱为齑粉。只是这大宁都司旧地孤悬关外恐难以占据。”
    “阁下一看就是没有看真理报的。之前,新秦伯早就上书朝廷,欲据大宁都司故地,必先实辽东。所以,才有北直隶诸卫所军户往辽东实边。”
    “朵颜三卫根本不足为俱。倒是其余的圣旨颇令人注意啊!义务兵制什么的,暂时和我们没关系。倒是后军都督府又要招考啊。这致我等读书人于何地?”
    “呸。人家新秦伯没禁止你去考啊。你们这些读书人看不起九品、八品的杂官那有何办法?最近一段时间,听闻各地的读书人都往京中来考试。美食镇那边新开放的一栋水泥楼都租满了。大部分都是读书人。”
    “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一开,那些指望着朝廷恢复武举的将官子弟恐怕一样会涌到京中来。”
    “诶,在下还听闻新秦伯有意通过大明皇家银行发行战争债券,不知道诸位有谁知道详情?”
    余夫子和李梦阳两人喝酒、吃菜。这些人水平很差。都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地步上。
    余夫子当年好歹当过六部主事。李梦阳如今更是在户部中当差,对视一眼,各自摇头。
    这里面最大的门道是:新秦伯张昭竟然说服朝廷出兵灭朵颜三卫啊!
    这就意味着新秦伯张昭在朝堂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才是朵颜卫骑兵扣关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
    第二天,各家报纸纷纷报道,随即京中的舆论爆炸。各种分析政策的章迭出。
    此时,张昭已经率新军营二团离京,于二十日傍晚时抵达古北口。
    张昭在十八日的下午就率部启程。他从宫中出来时,回家和妻妾们说了几句话,立即回新军营中,先领韩瓒率骑兵连先行,前往密云搜捕鞑靼骑兵。
    随后,率领着孙启栋指挥的新兵营二团,押送着后勤辎重起程。
    新军营目前拥有九个主力团,可谓兵强马壮。自三月初回京,随后开始招募新兵,并进行训练。
    燧发枪兵的新兵训练期就只二三个月。这个时间,可以将一个农民训练成一分钟打23发合格的燧发枪兵。
    而要将农民训练成可以完成排枪击毙战术的合格士兵需要六个月以上的时间。
    想要成为英国红衫军那样的精锐,需要三到五年的训练和厮杀。
    新军营一团是以西北战场下来的老兵为班底,水平处在合格线和精锐之间。再打几仗就能蜕变成为真正的精锐。
    新军营二团是孙启栋在榆林练兵带出来的队伍。除了没赶上韦州的大战,在训练时间上早就超标。团里的战士们是合格的、能执行排枪击毙战术的士兵。
    因为是在境内行军,张昭跟着大军前锋行进。两百里路,两天半的时间抵达。
    “末将见过相公。”
    距离古北口二十里的小镇中,新军营一团的千户吴臣带着麾下和古北口的都指挥佥事李秀迎着率军赶来的张昭。
    “不必拘礼。”张昭伸手示意半跪着向他行礼的李秀起身,打量着这座小镇,“吴臣,这就是当晚陈杰他们伏击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