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指挥骑在马上,脸都黑下来。他还打算先造成既定事实呢。跟在张大帅麾下混近两个月,他成长的非常迅速。拥有人口、土地、资源。则是辽东军当前的核心任务。他要是把高丽这一府打下来,能获得多少人口?这军功绝对够他升为“卫指挥”。
…
…
其实明军出现在鸭绿江边时,朝鲜国的君臣还没有得到消息。这年头又没有电报。
来见丁指挥的是平壤府的知府。但消息随后还是传递到汉城的朝鲜王宫:景福宫中。
如今在朝鲜国主政的是燕山君,性情暴虐。算是朝鲜王朝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暴君。所以,死后没有得到庙号、谥号。
夜间,外戚慎守勤、任士洪两人带着最新的消息急匆匆的来到景福宫中。
宫中的太监们赶紧去汇报。
燕山君时年二十八岁,正妃为慎氏。他为宠信妓生的张绿水。得到消息后去迟迟没有出来。
景福宫内的小殿中,慎守勤和任士洪两人满心忧虑。
“大王这是…”
“听大明京师的奏闻使传来的消息,如今正在辽东领兵的是大明的名将、新秦伯张昭。此人素来强硬,而且极得帝心。就怕他有灭国之意。”
慎守勤长长的叹一口气。
两人如今都是朝鲜的权臣,说什么朝鲜是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那是扯淡。这也要看张都督具体认不认。他不认的话,这面“旗帜”就没有丝毫的作用。
两人沉默着。
少顷,燕山君脚步虚浮的跟着被两个太监扶着进殿中,眼睛上带着很严重的黑眼圈,道:“两位爱卿因何事求见?”
慎守勤是正妃的族长,躬身道:“大王,数量不明的辽东明军越过我国和大明的边境攻进平壤府中。来势汹汹。臣等恐大明后军都督新秦伯张昭有灭国之意,特来向大王请令。
一方面要派员前往平壤府劳军,并去辽东拜见张都督。一方面要赶紧递国书给大明天子,说明我们朝鲜国绝无叛大明之意。恳请大明天子下令调回辽东之军。”
燕山君为人荒银,且非常残暴,动辄杀人灭族,不学无术。但基本的智商还是有的。没有对两名外戚在傍晚时来打扰他饮酒作乐感到不快,连连点头,“正该如此。寡人授权两位爱卿负责此事。”
慎守勤、任士洪两人松口气,有大王的指令就好办得多。齐齐的跪地行礼,“臣等遵令。”
…
…
广宁军在辽东南纵横奔驰,攻占古勒寨、赫图阿拉的新军营九团,同样在左右突击,横扫山中的诸多堡寨。
消息也不断的往回传到沈阳城中。
作为辽东都司的喉舌,真理报辽东分社被授权全权报道大军的动态,为正在进行卫所改革、军事改革的辽东大地提振士气。
四月三十日,真理报辽东分社的大院中,这里人人的都忙得脚不沾地。
两台印刷机连轴运转,技术工人三班倒。
分社社长赵统接过一份新来的消息,拍拍巴掌,高声道:“诸位同僚,通报一则好消息,大明虎贲已经横扫长城之外的建州女真堡寨。各地道路通畅。”
报社中顿时响起欢呼声。
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达萨尔浒
四月份,随着张昭一声令下,拉开改革的序幕,整个辽东的土地上便是风云激荡,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而作为辽东唯一的新闻机构,真理报分社这里便是最能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可谓是站在改革的第一线。听得到“炮声隆隆”以及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的咯吱声。
张静站起来,和同僚们中一起鼓掌,听着主编赵统宣读最新的战报。心中掠过关外的地图。
以如今的态势,基本可以说长城的作用变得非常小。到处都是大明的横扫的消息,各个堡寨降服,接受辽东都司派驻的官吏。
现在只要把官道修通,把驿站系统建立起来,再在核心的膏腴之地屯田,建立城市,基本就可以将这两百里的土地吞下去,然后慢慢的消化。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大明万岁!”整个编辑部里都沸腾起来,跟着高喊。
士卒以刀为武器,他们以笔为武器。
欢腾后,就是忙碌。整个报社即便是已经半个月没休假的编辑们都继续满怀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报社,作为辽东都司这部机器上的齿轮,正在运转着。
…
…
四月三十日,张昭刚刚率部抵达萨尔浒。
这并非他行军迟缓。而是,他在抚顺所停留两日,主持废除卫所、分配土地的事宜。按照规划,抚顺所是要并入沈阳城去的。
辽东这边的土地分配和蓟镇不同。蓟镇有些无主的土地都是用建设兵团的名义占据,然后陆续的分配给立功的蓟镇军官、士卒们。所以,蓟镇军两个师都是士气高涨啊。
蓟镇军第一师负责的是兴州府防御,差不多是原朵颜卫旧地。这里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毕竟向西北方向出燕山山脉就是接壤的永谢布部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和兴州府接壤的草原部分是哈喇慎部在放牧。赤峰城那边是孙启栋的二团在守。直面鞑靼小王子的压力。
当然,以新军营的战斗力,一个团对鞑靼数万骑兵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压力。更何况大宁都司的防线正在陆续组建中。按照张昭的意见,大宁都司驻赤峰城。而非大宁。
言归正传。
辽东这边的卫所土地全部都是尽可能的多分配,除开必要的城市规划外,譬如鞍山驿,这里是要建工业城的。必须要留出土地来。其余的,一点余地都没有留。
一百五十万辽东军户,如同种子一般洒在这广袤、富饶的辽河平原之上。
一名辽东镇的军户大多能分二三十亩好地。在没有农业机器之前,单靠人力、畜力,一个人哪里耕种得过来?显然是要用奴隶,或者雇佣长工。
当然,现在哪有当长工的人?傻子才干,自己给自己种地不好么?到处都是良田,只是缺少人种。
而正在军中服役的士卒,每人可分四五十亩地。跟着张昭出塞作战的士卒,每人可分八十亩地。
张昭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要尽快开发辽河平原。这是一种另类的“包产到户”。华夏民族只有不够种的地,哪有地多起来不知道怎么种的事?
而且,张昭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为后续收税做准备。把土地都分下去。按照这些土地的面积,可征收的税就多起来。
否则,你指望着那些百姓主动把开荒的土地拿到县衙去登记,然后主动缴纳皇粮国税,那怎么可能?
傻子都不会干这种事。
所以,他直接把土地都先给分配下去,反正到时候就按照土地面积来收。
另外,辽东还有大把的土地没有开垦。开平那边正在招募建设兵团,一个个的往这些富饶的土地里洒过去。
…
在抚顺所逗留两日后,张昭在抚顺关又停留五日。因为抚顺关的地位比卫所还要重要。
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关城,还是东北最重要的边贸之地。不仅仅是建州三卫,海西女真各部都会来此交易。
张昭历来是主张对商人征收重税。主要是大明的商税太低了。只有33。
当然隐性成本不少。不过,那是朝廷要做的事情。保证商路通畅,规范市场,打破垄断、地方保护主义,这是朝廷的责任所在。说白了,就是把商人们的隐性成本降低,把钱都收到朝廷的口袋里来。
加征百姓的土地税,这会搞的官逼民反啊。而且,直接破坏消费市场。折腾商人可就没有这种风险。特别是只从事贸易转运的传统商人。
张昭花费数天的时间调研,接见幽州商行在此的经理,以后军都督府的名义定下来征收商税的规章制度。
是以,四月的最后一天张昭才抵达萨尔浒,这明末时的名城。大明在辽东战略态势彻底转为守势的那一战:萨尔浒之战。
当日,辽阳军左卫千户杜声用火炮轰塌萨尔浒的城墙,此时还没有修复。一个大大的豁口,正好方便城内外的进出。只是在午后的阳光中看起来有点丑。
张昭由杜声、王武、庞泰、赵师爷等人簇拥着走上萨尔浒的城墙。
这是一座由浑河部经营多年的小城,建造工艺很差劲,比大明的土围子强不了多少。
“大帅…”杜声见张昭似乎感慨良多,走上前来,正要介绍一下浑河的情况,也是给他自己表表功。最近明军中流传的竞争是:多长时间攻破敌军的堡寨。
结合防守兵力、城墙的坚固程度,公认的最高纪录是新军营九团千户李逍遥创造的。他在一个时辰之内,攻下苏护部的古勒寨。推平建州右卫。
张昭摆摆手。
他穿着一身青衫,负手而立,站在萨尔浒城的城头,凭今吊古。他的感受,此刻身边的将士、幕僚们并不懂啊!
他们都不知道那一战对大明而言多么的惨痛啊!他这个后来也只是凭着古籍去翻开那历史尘封的惨痛记忆。
萨尔浒战役,明军损失约五万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万匹,损失枪炮火铳2万余支,至此整个辽东镇元气大伤。后金夺取战场主动权。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他们不断的蚕食大明,最终席卷天下。
张居正要是知道,估计能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万历初年的张相公执政,大明一派盛世迹象,谁会想到要亡国?而他精心教出来的帝王学生,在晚年时也就剩下点眼光。他知道连丢抚顺、清河等地不对劲,要弄死后金。但做事的人呢?
戚少保已去。名将李如松死在一场追击战中。中枢辅臣再无张相公筹划钱粮,兴修水利。大明的国运在这一战中倾颓!
比较搞笑的是,明末为国家筹备钱粮最得力的竟然是九千岁魏忠贤。
张昭心情激荡难言,对身边的王武道:“小二,逍遥打的不错。打出大明的军威。”
王武满脸的骄傲神情,道:“相公,要不要去古勒寨看看?”
张昭负着手,笑道:“撮尔小部,灭就灭了。哪里值得我专门去看?把那个什么哈丰阿给砍了,留着浪费粮食。我们大军直扑辉发部。打通和松嫩平原见的通道。”
王武嘿嘿一笑。
旁边的参谋高一典记录着张昭的命令。
这时,一名信使急冲冲的而来,在马上敬礼道:“大帅,哈达部反了。”
第五百一十二章 灭哈达部
张昭身边跟着三四十人,在听到信使带来的消息时,所有人都为之呆滞。
这倒不是说大家都被哈达部反叛而吓到了,而是真正的惊讶难言。
哈达部的首领多罗胆子肥啊!如今大明大军出塞,在战略态势上几乎是三面围住哈达部。且以明军这十来天的战绩,基本是一日之内平掉数个堡寨。
在这样的情况下,哈达部还敢反叛,不得不说:勇气可嘉!
短暂的沉默之后,张昭身边的军校们顿时激动起来。辽阳军左卫千户杜声激动的当场单膝跪下请战,道:“大帅,末将请求率兵灭掉哈达部。”
按照张昭定的规矩,自军中改革开始,首要第一条就废除上下级之间的跪拜礼,改为举手敬礼。
此刻,老杜是激动之下,连面皮都不要了,直接跪下恳求出兵。抬手敬礼,或者躬身行礼,那有单膝跪下行礼更能表达他的决心?
一帮将校都反应过来,纷纷道:“大帅,末将率本部兵马平叛。”
张昭身边跟着辽阳军右卫、新军营四团、辅兵二团为中军。
加上驻守在萨尔浒的辽阳军左卫,还有前出到哲陈部的宁远军。
如此多的军队,灭掉海西女真的哈达部,纵然他们的实力比苏护部强点,但最多两千人,肯定能推平哈达部。
张昭之前就许诺过辽阳军左卫千户杜声,下令道:“杜千户,你立即率军从萨尔浒出发平叛。辅兵二团前出哲陈,问一问辉发部的意见,他们是战还是降。
令李搏涛率宁远军往西边的辽源打,把丘陵地带的哈达部都灭掉。传令出去,令开原守将方兴率部出长城,与辽阳军左卫合围哈达城。”
“是,大帅。”
众将轰然应诺,齐齐躬身行礼领命而去。
辽东这里略作停歇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在张昭下令平叛时,哈达城内早已经由混乱变得平静。
并非哈达部的首领多罗脑子进水要高举叛旗。他仅仅见过张昭两次早就是吓破胆。
但是,张昭的条件对哈达部内部的利益集团而言,太难以接受。张昭的木杆在地图上一划拉,直接哈达部一半的土地,而且全部是高粮食产区的平原、丘陵地带。
这谁愿意?
所以四月三十日的凌晨哈达城中直接发生叛乱。准备按照张昭部署迁移部族的多罗被哈达部的贵族们杀死。
哈达城位于开原、铁岭一线外的长白山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