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谁愿意?
所以四月三十日的凌晨哈达城中直接发生叛乱。准备按照张昭部署迁移部族的多罗被哈达部的贵族们杀死。
哈达城位于开原、铁岭一线外的长白山脉之中,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距离明军的长城非常近,不过二十里路。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这座周长不过三里的小城中气氛冷寂。城中已经被戒严。
刚刚执掌大权的哈达部贵族们在城主府中开会。两派意见争论不休。
焦点在于:是死守哈达城,还是将山脉中部众迁移到辽源一线的丘陵、平原上。
年方三十四岁的佛尔衮是此次叛乱的主要人物,他对大明随意限定哈达部的地盘非常不满。这都是他们祖宗一刀一剑打下来的,凭什么因为明将一句话就割让出去?
而且,从此之后哈达部还要缴纳赋税,承担徭役。这让身为部落中特权贵族的他如何愿意?
“多罗有亲卫跑出去。咱们反叛的消息肯定已经被明人得知。以我的意见,咱们应当放弃哈达城,带着部众撤离到辽源那里产粮的土地上。在那里和明军决战。”
“佛尔衮,你满脑子都是女人蠢货。你没看最近发行的真理报吗?大明的兵锋已经灭掉哲陈。咱们如何远离的了?还是在山间固守最稳妥,应当把部众都收回来。”
“哼,把兵力收回来守这座小城?守不守得住,你们心里没数吗?报纸上不是说了,明军覆灭苏户部的古勒寨只用了一个时辰,你们能守多久?”
十几名叛乱的贵族在城主府中吵得不可开交,最终在晚间时不欢而散。
佛尔衮则是往城主府后面而去。
在哈达部的贵族们纠结时,杜声已经率麾下两千人攻进萨尔浒西面的山脉中。
这里山脉的区域,大约有一个县的面积大小。两千明军并不算多。但他们沿着山路进攻,三天之内就打到哈达城外。
此时开原参将方兴早已率麾下三千辽海卫精锐出关,扫平边墙附近的哈达部众。
杜声和方兴两人在哈达城下汇合。明军近五千余人四面将哈达城围住。军容鼎盛。
方兴微微仰头看着山坡上用条石修建的“坚固”的城堡,语气感慨的道:“我是真没想到哈达部会背叛啊。他们立边墙较近,部落中不少人会说汉语。”
杜声笑眯眯的模样,穿着盔甲、披风,站在山间的河流边,笑道:“这不是反叛的正好吗?否则,麻烦事一大堆。”
方兴无语的笑着摇头。张大帅的理念现在真是深入人心啊。辽东军上上下下满脑子都是军功。现在就都希望着这帮胡酋们都叛明,大家好捞军功。
所以说,张大帅也是厉害啊!这才来辽东多久,就转变整个军中的风气。
火炮还没运送上来。两个主将也就聚在这里再闲谈一会,杜声道:“方将军,要我说,哈达部背叛在情理之中。你想想,历年来在关中横行无忌的都是那些部落?
海西女真最远也就是乌拉部来抚顺关贸易。在关墙内闹的最凶的就是哈达部、苏护部。这两部是边墙附近实力最强的部落嘛。嘿嘿!”
方兴点头道:“确实如此。哈达部的部众并非都在此地。有人看到佛尔衮往北面辽源一线跑了。大帅可有做布置?咱们待会要不要往北追击。”
这话说的就有点意思。
明军现在最高纪录是一个时辰平定女真人的城堡。他们近五千大军在此,估计最多半个时辰就能杀的这帮哈达女真哭爹喊娘。此时才上午九点许。要不要继续往北追呢?
杜声从萨尔浒过来,知道最新的消息,道:“无妨。宁远军早就在那边等着的。而且大帅将新军营的辅兵二团派出去,兵锋直指辉发部。他们要敢动弹,立即就打。”
“嗯。”
方兴话音才落。明军小型火炮的轰鸣开始了。
“轰!”
“轰!”
此时,率部众约五千余人往北跑了两天的佛尔衮还没走出山脉,迎头就遇到进山的宁远军。
“嗖嗖!”
箭如雨下。
一茬茬的女真士兵倒下。
蓟镇军换装,把废旧兵器运送到赤峰城和海西女真四部贸易,但是这些兵器里面可没有盔甲。
第五百一十三章 脱颖而出
四月三十日,张昭的命令下来。宁远军参将李搏涛率部在长白山脉下的丘陵、平原中纵横奔驰。
这一带其实已经是和海西女真辉发部接壤的。
但是辉发部上下早就开始收缩部众。哈达部被消减一半的土地就受不了,而被消减六分之五的土地的辉发部却只能乖乖的忍受。不忍受就是人头落地。
因为,张大帅当日明言:我真诚的欢迎诸位举旗造反。
而至五月初二日下午,李搏涛已经打通这一百里之地,率部攻进山中。
正好迎头撞上哈达部的佛尔衮。
战斗毫无悬念。只是佛尔衮跑的比较快,他在抛弃妇孺、部众后很快就突破明军的防线。
不足两千的明军,其部战斗力再强悍,他们的包围网还是有漏洞的。佛尔衮抓住机会逃走。
不过宁远军的指挥佥事丁四娃指挥骑兵穷追不舍,于五月初四,在乌拉部的领地中将其擒获。并带回到明军军营中献给参将李搏涛。
夜间篝火熊熊。
李搏涛得胜之后心情大好,传令下去,犒赏三军。
他的信使在昨天上午就已经和攻破哈达城的开原参将方兴、辽阳军左卫杜声两部相遇,交换消息。
同时,往后方运送俘虏、财物的士卒们带来张大帅最新的命令。他们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已经完成。可以稍作休整。辽阳左卫即将前来,与他们合兵一处。
开原参将方兴将负责哈达城那一片山区的防务,并且要往镇北关增兵,威压叶赫部。
“四娃,你小子可以啊,这么胖竟然还能骑马追的上这鞑虏。”
丁四娃让人将佛尔衮带上来,坐在自己的案几边,抚着圆滚滚的肚皮道:“玛德,这和劳资胖不胖有什么关系?”
“就是,又不是办事,还讲究知识。”
“哈哈。”
李搏涛得意的笑起来,先不搭理跪在地上的佛尔衮,举杯道:“来,咱们为四娃一起干一杯。这功劳是他的,也是咱们宁远军的。回头上报,大帅肯定有封赏。”
宁远军远在辽西,其实在辽东军中只能上二线部队。这一次宁远军出了大风头,打的最远。令他心中极其高兴。
而这一战也让他看出部下们的能力来。麾下将领中,真正懂用兵的恐怕是丁四娃。
他这个参将都要略逊一筹。毕竟大家伙一直都在长城上防守。而且还是防御朵颜卫牧民的进攻。军事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这打出来一趟,反倒是让众人的能力都展露出来。
“干杯。”
宁远军的将校们纷纷举杯痛饮。
如今是五月初,算是夏季。而长白山脉之下的丘陵夜间凉爽。所以犒赏三军的酒宴干脆就在军营的户外举行的。而夜间蚊子多。驱蚊的苦艾等物早烧起来。
这一趟大战,三千宁远军出关,大约折损了五百余人。剩余的兄弟们自然是士气满满。
因为军令早就传下来。出关作战的士卒每人分八十亩地。这还不算缴获、赏赐、抚恤。
李搏涛喝下一杯酒,这才审问佛尔衮,让人将他嘴里的臭袜子拿掉,问道:“你就是哈达部中最死硬的叛明份子?怎么样,你现在服气没有?”
这两三天俘虏都不知道抓了多少个。佛尔衮在哈达城的所作所为自然是都被人抖出来。
佛尔衮昂着头,很光棍的用汉语道:“不服。”
李搏涛“哦”了一声,看着他。
佛尔衮道:“第一,张大帅倚强凌弱。三部明军合计七千人围攻哈达部。以我们部落的实力如何对抗?这打输了就输了,要说服气肯定不服。
第二,你们有铠甲,手中又有新式雁翎刀。我们的勇士们只有一些骨箭、铁刀如何打的过?这并非是我们不够勇敢。
第三,部落中其他人要肯听我的话,率领部众往丘陵、平原迁徙。你们不到两千明军如何拦的住?可恨他们鼠目寸光。”
“哈哈。”
正在宴饮的明军将校们一阵哄笑。
李搏涛都懒得再反驳。这个哈达军事贵族的想法倒是有的,但是要说眼光,他还真未必是什么好眼光。无非就是想从松嫩平原逃到福余卫那里去吧。
哪又如何?福余卫、乌拉部、辉发部联手就能打得过大帅手中的兵马吗?做你的春秋美梦去吧。
李搏涛挥手道:“送到鞍山驿去挖矿吧。”
两名明军士卒上前来将表情依旧桀骜不驯的佛尔衮拖走。
酒宴继续。
哈达部灭。
…
…
四月底五月初,辽东大地上风云激荡。先有李逍遥打“神仙仗”,三千军马威震辽东南。继而有哈达部反叛,被明军三日内平叛。将近十万部众沦为俘虏,被送往沈阳城、鞍山驿搞开发。
这样的变局,正在执行废除卫所改革和军事改革的辽东都司内的士卒们、军户们都在跟随真理报在关注,更别说关外的诸部。
辉发部在看到新军营的红色苍龙旗后,阖族上下就立即统一意见准备投降。
叶赫部根本就没有抵抗意志。事实上或许之前有,但是随着哈达部被灭。在战略态势上,叶赫部被明军三面包围。他们早就决定遵守张昭定的规矩。
于此同时,还有一支部族感受这激荡的风雷:建州左卫。
二月份,世袭建州右卫的苏护部反叛,他们派人招降同根同源的建州左卫。
建州左卫百户锡宝齐、福满父子俩决定跑路。
只是,他们预计大明将在半个月之内平定叛乱。所以在山林中只囤积了十几天的粮食。但如今的实际情况却是大明的名将张昭却拖延到四月中旬才出关平叛。
这可苦了他们。
没有足够的粮食吃啊!
五月初六,如同叫花子般的建州左卫百户锡宝齐带着约两百名部众、族人步履蹒跚的出现在故地佛阿拉。
而这里早就被明军占领。从鸦鹘关出来的明军打算在赫图阿拉建立县城。
因此佛阿拉这里作为交通要道,要设一个镇。有一个总旗的明军在这里驻守。
锡宝齐饿的已经不成人形,拿出自己的官印,敕书,泪流满面的对明军总旗道:“大人,先给口吃的吧。”
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
建州左卫的遭遇,在明军中一时传为笑谈。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早早的投奔大明不好吗?非得在深山老林里当几个月的野人。结果呢?
这些议论声在建州左卫百户锡宝齐、福满父子俩抵达梅河口城见张昭而传遍辽东边墙内外。
负责征讨建州女真的主将是李逍遥。五月初六建州左卫来投时,他并不在古勒寨、赫图阿拉。他已经率部打到通化、白山一带。
建州左卫被他下令暂留赫图阿拉,其首领锡宝齐、福满父子被送往梅河口去见统帅张昭。
其实按照战前的方略,像建州左卫这种情况要处理起来很简单。佛阿拉都被明军占领,这帮人也就两三百人,就地安置,登记到官府籍册中就是。
但是李逍遥知道张昭对建州左卫有看法。去年时在大帅岭表现的非常明显啊。是以,他将问题上交给张昭亲自处理。
梅河口。
五月初正是盛夏,但关外依旧是凉爽的很。山林中一片葱郁。张昭的营寨在河水边。
营地里,士卒、军马、民夫们来来往往。约有一万余众。
锡宝齐、福满父子俩战战兢兢的被带到张昭的大帐中。锡宝齐这是第一次在这样略显私人的场合见到明军统帅张昭。
只见大帐中颇为繁忙。一排排穿着绿袍的官吏和穿着土布军装的将士们处理着公务。名震天下的张大帅正和一名年轻人说着什么。
带路进来的亲卫上前去通报一声,就见正中的张大帅看过来,神情随意,道:“叫他们过来吧。”
锡宝齐见过张昭数次,不以为奇。而福满是第一次见张昭,心中大感震惊。
年轻自不必说。
首先,这位名震天下的统帅非常的英俊。随随便便站在那里,穿着一身明人常见的青衫直裰,头戴唐巾,其身姿修长当真如玉树临风,更兼之容颜俊朗。
单纯的论卖相就是极其出众的人物。这远超他的想象。
其次,这位张大帅身上没有佩戴任何兵器,且就在私帐里接见他们。这与他想象中强硬、威严的明朝大将形象相去甚远。
锡宝齐走上前来,低着头,叩首跪拜道:“下官携犬子拜见大帅。”
张昭正在问高一典为何产生要去往前线的想法。可是和恋人张静产生矛盾。年轻男女产生矛盾实在太正常,需不需要他派庞泰去帮忙调解一二。
张昭很清楚,新军营初级学堂里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