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国的崛起-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昭喝着酒,给两人讲着事情经过,“婉儿,武英殿里的经过大致是这样。二哥以后跳出这个是非地,到外面去练兵。害我的那些人,现在没办法,以后再拉清单。”
    婉儿点点头。
    方小娘子坐姿很娴静,举止很有大家闺秀的范儿,娇滴滴的大美人,容颜明秀,娇柔的细声道:“张少爷,宦海艰险,你要小心呢。别说婉儿担心,我们看着,心里也…”
    话未说完,将后半句咽下去。不禁低下头,俏脸绯红。自有说不出娇柔、羞涩的小女儿神态。
    张昭心中感动。他又不是钢铁直男。这种话,在现代社会里异性朋友间说都略显亲密,更何况这是明朝时?笑一笑,岔开话题。
    窗外的天色又阴沉下来。而屋内温暖如春。三人喝点黄酒,谈着日渐琐碎的小事,时间徐徐的流走。

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
    冬日正午的阳光照落在砖墙上。院子里还能遥遥的听到半里外大街中喧闹的声音。照明坊就在皇城边,出坊门就是京中闻名的集市灯市口。
    午饭时,张泰平在厨房里和小霞吹的唾沫横飞,“我是进不去皇城里,可是里面有消息不断的传出来啊。少爷是什么人?那是简在帝心!几个御史算什么?”
    小霞连连点头,“嗯。少爷厉害!”
    张泰平十一岁的年纪,身量未张开,小黑胖子,笑起来很憨厚的模样,吹嘘道:“小霞,我也很厉害!”
    韩娘子除了皮肤略黑外很漂亮。六七岁的小霞是个美人胚子。他很乐意在小姑娘面前表现。
    刘二狗粗手粗脚,平日里就在看家护院,练习力气,拿着大碗吃肥肉,插话道:“你厉害个屁!”
    张泰平郁闷的翻个白眼,“我懒的和你一个粗人计较。”放下碗筷,起身往厨房外走去。
    小霞咯咯娇笑。她年龄小,却知道少爷回来后,二狗叔脸上都带笑,肯搭理人了。
    …
    …
    武英殿中君臣“商议”的结果,同样很快就传到深宫中去。
    张皇后先听过一遍,继而在中午吃饭时,再听太子朱厚照眉飞色舞的说一遍,“母后,张昭的反应速度正是快,谢先生还没来的急说话就被他抢先…”
    张皇后三十岁的年纪,肌肤雪白如玉,宛若二十五六岁的丽人。坐在精美的暖阁中,一身水绿色的宫装令她有着端庄、雍容的气质。身段曼妙。她能独宠于弘治皇帝,自然是有原因。
    此时,她含笑的看着儿子,“厚照,喝口这羊肉汤。照你说,那他倒有几分水平。”又轻笑着给同桌的永嘉公主夹菜。
    朱厚照眉眼细长,容貌有几分张皇后的遗传,得意洋洋的道:“那当然。母后,这可是我点名要父皇调到我东宫里的人才。”
    永嘉公主粉雕玉琢,扎着小辫,“谢母后。”喝着汤,眼神灵动的看着朱厚照,听着他继续说张昭的故事。她对那个能把她画出来的人很好奇。
    她其实想请他帮忙给她的朋友画几幅画。
    …
    …
    皇后的坤宁宫中吃饭时,皇城里的一处廊房中,内官监太监徐智正受邀,和司礼太监萧敬一起小酌两杯。
    冬季干燥。腊八节将近,空气里似乎飘着各种食材的香味:糯米、桂圆、桂花露等等。
    两位大佬摆出深谈的架势,跟着的小太监们纷纷到廊房外面候着。宫中的事,听的越多死的越快。
    阳光从窗栏里透进来,光线依旧略显幽暗。萧敬慢慢的喝着五粮液,驱散着身体里的寒冷,“徐公公,咱家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道你想不想听?”
    徐智尴尬的笑着。
    他这个内官监太监看着清要,并无实权。和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势差远了。更别萧公公历经数朝不倒,且深得当今天子信任。他有拒绝的权力吗?
    萧敬咂咂嘴,回味着这白酒的香味,道:“宫里斗来斗去,这谁都管不了。如今张昭奉旨外出练兵,你是不是要收敛些?莫要坏了皇爷的大事。”
    徐智后背上的汗毛猛的竖起来,冷汗嗖嗖。这说明他暗中搞的鬼,皇爷知道啊!半响后,勉强的笑道:“萧公公说的是。”
    萧敬看徐智片刻,这才点点头,笑笑,道:“这酒不错。你慢慢喝。咱家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徐智站起来送萧敬离开,见他带着人消失在皇城的屋舍、大道中,抹着额头上的冷汗。这是一次警告!皇帝未必知道,但肯定默许。
    换言之,他若是手再伸到宫外去找张昭的麻烦,那后果不堪设想。看来,宫中的流言有些谱:皇帝想要练精兵。
    这让他心中颇有些不甘。他的手脚被束缚住!人人都说太监记仇,但是太监不记仇,回头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张昭得势,焉能不报复首发
    阳光中,徐智的脸色略有些发白。
    …
    …
    四海居。
    李幽自考中秀才后,还是时常来这家小酒馆厮混、喝酒,享受着和旧有们吹牛逼的酣畅,享受着童生们崇敬的目光。而他的同年如曹朗等人基本不会再来这里。这是身份的界限。
    李幽看着窗外淡淡的夜色,举杯独酌。心里有着淡淡的感伤。武英殿中的消息如同狂风席卷京城,他在京中交游广阔,自然听到消息。他准备离开京师。
    而此间的景,还有穿着白裙的方小娘子都将在他的生活中一去不复返。
    “走吧!”李幽意态狷狂的灌下最后一口二锅头,火辣辣的酒刺激着他的喉咙,跟着旁边等候的老仆,到老师李教谕家中吃晚饭。同时亦是为老师剖析今日的消息。
    李教谕早早的等在花厅中,上酒菜后,和自己的弟子边吃边聊,“子远,当今天子和诸公这是何意?我实在看不明白。竟然同意子尚以一介书生去练兵。”
    李幽刚喝过二锅头,再喝着这温软的黄酒,思路通畅,解释道:“老师,张昭必定通过太子给天子上了什么条陈。否则以天子之圣明,怎么会如此做派?”
    李教谕恍然大悟,“哦…”随即反应过来,李幽直呼张昭的名字,疑惑的看着他。在古代,直呼其名非常的不礼貌。
    李幽再道:“老师,张昭之前被人构陷时,我在酒馆里说了些幸灾乐祸的话,和他的关系已经有裂痕。”
    见李教谕要说话,李幽苦笑道:“老师,这无可弥补的。当然,张昭能脱困,我还是为他高兴的。张昭目前的处境,跳出宫中,无须担心内侍。
    而文官哪里有李阁老为他挡着,问题不大。他练兵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他是否真的有练兵的能力。第二,他能否抗住武勋集团的打压。”
    李教谕感慨的叹口气,“子远,我还没问,你就都说出答案。足见你的能力。你和子尚两个都是我门下弟子,何至于此?我还想着日后你们相互扶持,为国出力。”
    李幽喝口酒,笑笑,道:“老师,张昭的经义水平要中举人,那基本不可能。我虽然比他强点,但同样中不了举人。我打算去九边游历、学习。”
    他自诩才智之士。治国理政的能力,他只是一般。而搞阴谋诡计,最佳的地方还是战场。国朝当前的战场就在对北虏。
    李教谕劝了劝,见劝不动,只能封了五十两银子给李幽,目送他消失在夜色中。
    似乎张昭从东宫中“脱身”后,局势就起了变化。而他的两个学生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他深深的担忧却又无力。他只是个教书匠!

第一百零三章 招揽
    第二天一早李幽便辞别亲友,带着一名老仆前往九边。
    李幽父母双亡,只有一个舅舅在京中。天寒地冻,道路难行。且年关将近,李幽的舅舅苦劝未果。只得让他北行。
    出安定门,可以看到城北的军营。清晨时,军营中正在出操,鼓声、人声震动。
    李幽骑在驴上,流露出向往的神色。当今的世道,尊文抑武,而他的志向,不在于如何去探讨儒家的经典,别出机杼。而是想要为国平定边患!
    李幽回头看一眼巍峨的京师城墙,悠然的长叹一口气,“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商伯,走吧!”
    休学的事情,老师会为他办理。他为何拒绝舅舅的挽留?因为他曾经的朋友已经闯出一片天地,即将握着千户实权。他从不怀疑张昭能否练出精兵。这是必然的!
    他才二十二岁,心怀大志,又岂甘于人后?
    …
    …
    张昭在第二天,先去皇宫中见朱厚照,和他“探讨”练兵的纪要。说是探讨,张昭心里已有腹稿。军训啊,网文啊,关于怎么练兵,他还真知道些东西。
    要他练特种兵,练的有战狼那么猛,他肯定不行。但是走队列,练出精锐的火枪兵,这个他确实会。
    下午时张昭径直返回家中。年前他就要接手被暂时命名为“新军千户所”的一千人。但他倒不急着立即到兵部去要人、履职。马文升的口碑还是很好的。既然在弘治皇帝面前答应他,肯定没问题。而他也要做做履职前的准备工作。
    婉儿和方小娘子两人给刘二狗护送着回南口村中。张昭要婉儿会去查查帐,盘点下他的家底:卖酒有数月,累积了多少资产?他需要用银子。
    另外,要叫庞大郎带些靠得住的“护卫队”(家丁)过来。
    一个好汉三个帮!张昭可不认为他单骑入营,凭借着一个千户的名头就能让那帮卫所兵心服口服,乖乖的听他的命令玩命操练。那怎么可能?
    这就和明末时,文臣任督师要带督标营一样,没有自己的武力就没有话语权。
    至于为何要方小娘子跟着婉儿一起。昨晚和婉儿耳鬓厮磨说悄悄话时,张昭道:“别把二哥当成渣男啊。你都回家里去,她留在这里算什么?”
    婉儿取笑道:“二哥,你口不对心哦。方姐姐不漂亮吗?她可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甘愿给你当小妾呢。”又娇羞的小声道:“二哥,你不是老说我年龄小吗?方姐姐只比你小几个月呢。”
    “你想哪里去了!再说,官宦小姐有什么了不起?二哥回头弄个公主回来当小妾。叫她天天喊你姐姐。过瘾不?”
    婉儿噗嗤娇笑,漂亮的杏眼妩媚无端,娇嗔着拍张昭,心中情绪莫名的轻快。
    张昭现在想着婉儿昨晚那愉快的表情还觉得想笑。李小婉哦!摆摆头,在书桌边写了两封拜帖。一封给曹朗,感谢他前日的提醒,约好过几日一起吃首发
    一封给县衙里的林典史,约定晚上来家里吃酒,商议事情。
    张泰平打马出去送信。韩娘子和谭大娘准备着晚餐。夜幕降临后,张泰平带回曹朗的回信。此时,林典史已经到来。腊月时节,县衙里都封印。他正清闲着。
    若是在边远小县,一县之典史,那也是握有一地的刑侦大权,这个时候请他吃酒的人少不了。但是宛平县的典史在京城中那就是不入流的小官。
    林典史本命林文宁,四十二岁的年纪,皮肤给太阳晒的有点黑。一张马脸非常不符合此时的官场审美。他穿着青衫,头戴儒巾,和张昭在书房里喝茶。
    林典史和张昭算是不打不相识。他的内弟方差役现在还在南口村中避祸。连带着他的小妾都不敢出县衙门。他坏了寿龄候的“大计”,有官身没事,这姐弟俩可容易被杀!
    寿龄候行事极其的肆无忌惮。杀个把平民对他来说只是件小事。
    林典史微笑着道:“张舍人此举借练兵为由跳出东宫这是非地可谓一招妙棋啊!既能躲避各方的算计,又可保持对东宫的影响力。我当日还替张舍人操心,现在来看,实在是惭愧首发
    握草。这才是说话的高手啊!
    张昭自己都不知道他下了一手“妙棋”。他当时只想练兵,让弘治皇帝帮他遮挡一二。还没有“升华”到这个战略高度。但此时他能否认么?
    当然不能!
    书房里挂着字画。字画下是一套桌椅。张昭坐在楠木椅中,笑着道:“能不能过关事先谁知道?好在是闯过来。我请恒简来是有一事相商。”
    张昭时年十七岁,但是直接称呼林典史的表字:恒简。这并非倨傲,恰恰相反,而是一种亲近。张昭身上挂的勋卫散骑舍人是八品,千户更是正五品。
    当然,武将的品级不值钱。二品的总兵在挂侍郎衔的巡抚、总督面前那都是下属,跪拜是常态。但林文宁的典史职位是从九品之下的职位:不入流。
    张昭当他的上官,绰绰有余。
    林文宁拍马归拍马,却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否则何以敢在形势不明时就在张昭身上下重注:令内弟方差役反水。当即起身,躬身行礼道:“张舍人但有驱使,下官敢不从命?”
    这个举动略显急迫。但是能不急吗?他今年四十二岁,仕途蹉跎数十年。若他没本事还好,典史掌管缉捕、稽查、狱囚、治安等。他哪一样做的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