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的确想要那么做。。。。。。
嗖!
李世民刚下马车,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魏征那如同黑塔的身影就突然出现,站在了他的面前。
“陛下,魏征有奏折要呈上,希望陛下准许。”
魏征微微行礼,面无表情。
奏折?
李世民看了看魏征手上,那已经被捏成麻花的“奏折”,眨了眨眼。
仅仅是呈上奏折?
他拦下自己,准备骂的就只是奏折上的那几千个字?
卧槽!
还有这种好事?
“可以,魏尚书请说吧。”李世民抱着庆幸,点了点头。
“多谢陛下许可。”
魏征再次行礼,然后。。。。。。把手中那麻花状奏折扔到了地上,又一脚踢到了身后。
李世民:“。。。。。。”
“陛下,你要坚强呀!”
不远处,房玄临扶着额头,直接转过身。
场面之惨烈,他已经不忍心看下去。
“臣常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李世民:“?”
“树木要长得好,要巩固其根,泉水要源流,必疏通源泉;国家要安定,就要厚积道德仁义。”
李世民:“??”
“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借微服私访之名,带偏忠良,花天酒地,实在有损皇家风范!”
“身为大唐皇帝,你的身后是千万子民,你去花天酒地了一夜,就是大唐千万子民都丧失了一夜安稳。”
“千万夜加起来,就是数万年岁月被浪费!”
李世民:“???”
“既损脸面,又违礼法,如被天下人知晓。。。。。。”
魏征从小道理讲到了大道理,又从喝酒说到国家治理,天下社稷。
甚至还从现在讲到了过去和未来,假设着未来百姓对李世民的各种糟糕评价。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李二被说吐了。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真正的吐了。
本来他就喝了很多酒,脑袋有些晕乎乎,现在被魏征这样训斥,精神恍惚,更加支撑不住了。
当即,现场出现了彩虹。。。。。。
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甚至都不敢发怒。
好在,禁军已经遣散了周围的百姓,没有百姓看到这一幕的发生。
见到李世民这幅模样,魏征也消气了,又说了小半时辰,终于放过了李世民,告辞离去。
“陛下,你还好吗?”
老房连忙走来,扶住了李世民。
虽然没有直面风暴,但他在外面,哪怕转过身子,也听得内心直发毛。
陛下不愧是陛下,这种折磨都能支撑下来。
“朕没事,被他这样一骂,我也清醒了不少。”
“此事,是朕的过错。”
可能是吐了的缘故,李世民感觉好多了,脑子都清醒了。
虽然魏征行事方式很莽撞,可他说的没错。
自己为了喝酒,荒废早朝,的确是大错。
既然选择开言进流,那李世民自然是有容人之量,不会因为被训斥而发怒。
“那陛下,我们还去蓝田县吗?”老房小心询问。
自从喝了王远的高度酒之后,他也彻底沉沦了,再也喝不下那些白开水。
如果李世民下定决心,不再去蓝田县,那他也只能放弃了。
虽然那样会很可惜。
“废话!当然是去!”
李世民摇了摇头,轻笑道:“魏征说的对又怎么样?朕为什么要听他的?”
“陛下英明!”老房目光一亮,当即行礼。
“哈哈!”
两人对视一眼,都大笑了起来。
当天下午,李世民在太极宫内补上了早朝。
虽然已经打定主意不改,但认错的态度还是要有的。
不然,魏征肯定又要来一次“死亡咏唱”了。
随着旨意的传达,太极宫内,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等大唐重臣纷纷出现。
他们分为文武两班,分开站立,而李世民则是由侧殿进入,威严如渊。
“魏尚书今朝训斥朕荒废朝政,朕也深知有错。。。。。。”
李世民率先开口,承认了错误,说明了缘由,借机再次巩固了自己开明之君的形象。
接着,就是诸多大臣启奏的环节。
“陛下,臣有事启奏!”
司礼太监刚刚宣布朝仪开始,就有一道身影上前,拿着奏折,恭谨行礼。
李世民看着他,神色陡然凝固,威严气势立刻崩溃!
而其他大臣,也眨了眨眼,头更加低了。
尤其是房玄龄,甚至在内心开始默哀了。
只因为这道身影,正是尚书左丞——魏征!
“不是吧!他早上才扔了一个奏折,怎么现在又写一个?”
李世民完全傻眼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
第十章 太极宫内
太极宫内,此时的李世民,身穿龙袍,气势十分威严,但脸色却是非常复杂。
他看着魏征,叹息道:
“魏尚书,但说无妨。”
李世民其实有着别的打算,这是被魏征抢先了。
“多谢陛下。”
魏征行了一礼,然后打开奏折,所说之事正是降下罪己诏的事情。
其实他早就在准备上书这件事情了,只是因为各种意外,拖延到了现在。
本来他还打算拉上房玄龄,现在只能依靠他自己了。
接着,魏征说出了各种降下罪己诏的好处。
同时,在朝野之中,也有很多大臣附和,蔡国公杜如晦,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人皆是出声,赞同魏征的奏折。
只有房玄龄站在角落,什么话都没有说,双眼轻闭。
“陛下,臣恳请你为天下苍生,降下罪己诏!”魏征诉说完诏书,再次请求,而李世民依旧没有回应。
李世民看着魏征,目中已经没有紧张,只有如同渊海一般的平静。
魏征默默咽了口唾沫,顿时感觉自己的肩膀扛了一座山岳!
片刻后,等待魏征冷汗直冒,李世民才缓缓道:
“魏尚书,朕曾经采纳了你很多意见,可这一次,朕不会降下罪己诏。”
“陛下?这是为何?”魏征抬头,满脸疑惑。
“陛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如此做的,降下罪己诏,只会让百姓认为陛下是圣明之君,胸怀天下。”长孙无忌苦笑道。
“陛下,请三思而后行呀!”杜如晦也劝道。
在他们看来,李世民降下罪己诏,是百利无一害的举动。
既能彰显陛下圣明之君的形象,又能稳定民心,为什么陛下要拒绝呀?
“关中大雪,越往北,受灾越是严重。”
“诸位,你们还记得我数日前,要人前往突厥领调查的事情吗?”
李世民神色平静,没有回答三人的疑问,反而说起数日之前的事情。
调查突厥领?
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一愣,随即便想起了这件曾经在朝野轰动一时的大事。
当初他们对于陛下的目的,也有过很多猜测,只是事情并没有后续,所以他们也就暂时放下了。
大唐和东突厥有世仇,陛下突发奇想派人去调查,好像也能说得通。
而现在,陛下为何要再度提起这件事?
突然,长孙无忌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陡然大变,惊骇道:“陛下难不成,你想要!”
他不敢再说下去,因为他自己都被吓到了。
关内还在遭受雪灾,百万百姓都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想法太过疯狂了!
“辅机,果然还是你懂朕呀!”
李世民看着错愕的长孙无忌,眼中露出赞许,朗声道:
“没错,朕打算一个月之后就出兵,征讨东突厥,报当初的渭水之仇!”
“关中大雪,而突厥领更是冰封千里,百姓易子而食!”
“只要我们出兵北上,十日之内,突厥弹指可破!”
十日之内,突厥弹指可破!?
李世民此言一出,整个太极殿当即一静,风声可闻!
这一刻,所有人都懵逼了,不少人更是感觉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陛下,臣请求领兵,给臣五万兵马,一月之内,必灭突厥!”
一名神色威严,面带杀伐之气的男子走出,打破沉默,正是大唐军神——李靖!
“陛下,臣请求出战!”
“陛下,让老程我把颉利那厮的脑袋带过来!”
尉迟敬德,程咬金等武将也纷纷站出,神色激动。
李世民这番话,已经彻底点燃他们心中的战火!
当初的渭水之盟,不但是李世民的心中刺,更是整个大唐的心中刺!
但凡是大唐子民,就没有不想报仇的!
看着众人那激动,错愕和兴奋的表情,李世民站在首位,平静之余,内心也是有些窃喜。
不愧是当世神人——王公子说出来的话,果然非同凡响!
这些家伙听了之后,一个个的反应比当初的自己还要大!
果然,不是自己没有见过世面,而是王公子的谋智近乎于圣!
“等一下!臣有一言想要讲!”
虽然明知道时候不对,但长孙无忌还是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高声请求。
因为,这一战真的不能打呀!
说完之后,现场稍稍一静,长孙无忌见状,不待李世民点头,当即接着道:
“陛下,根据吏部统计,关内受灾严重,各大粮仓存粮早已不足,顶多只能坚持一个月。”
“如果算上那些中饱私囊,官粮私卖的情况,情况还会更加糟糕!”
“现在,我们就算从江南道,岭南道等地调粮,也仅仅只能维持住局面。”
“大唐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起一场灭国战争!”
“陛下如果一意孤行,那就是在绝大唐的万年根基!”
哪怕要被责罚,长孙无忌也豁出去了。
他不能看着大唐因为这一战,而彻底衰落。
看着长孙无忌,李世民轻笑道:
“辅机,你说的很对,官仓的确没有粮食,所以朕才要立下功德碑,向各大世家征调粮食。”
闻言,长孙无忌下意识摇头否定:“陛下,世家怎么会有存粮?”
“没有吗?”
李世民似笑非笑:“可朕为什么调查到,最近一个月以来,很多世家都收集世面上流通的粮食?”
“你们收集那么多粮食,不就是为了帮助我大唐渡过难关?击破突厥吗?”
“难不成,你们是想要等待灾情变严重,再高价倒卖吗?”
所谓的世家,就是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家族。
而在场的诸多大臣,毫无疑问就是各大世家的家主。
现在的李世民,已经把选择权扔到诸多大臣的面前。
要么承认倒卖粮食这种大罪。
要么顺着他给的阶梯,为了大唐,捐出粮食。
从某意义上讲,这也是“功德碑”!
因为他们现在,完全不知道其他世家的想法,李世民也没有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
只要有一个世家选择拿出粮食,那么其他不拿出粮食的世家,毫无疑问就会被针对,被天下人耻笑!
王远的计谋,在李世民的手中,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了出来!
就连一直沉默的房玄龄,也露出了诧异。
王公子要是知道这事,都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说完,李世民略微扫了一眼诸多大臣,在目光之下,当即不少人额头冒汗,身体颤抖。
就连长孙无忌,也是手心冒汗,脚下一软,险些跌倒。
长孙家,可是关内权势最大的世家之一,私自收购粮食这件事,长孙家自然也有参加,而且十分隐秘。
陛下,为什么会知道此事?
………………………………
第十一章 王公子如此神乎其神?
念头飞转,长孙无忌额头冒汗,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一件事。
“陛下,臣出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
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暂时拖延。
“哦?辅机你没听说过吗?”
李世民眯了眯眼,当即露出微笑:
“那朕就派你去调查吧,辅机你和各大世家的关系应该很好,此事就由你全权负责,明天就给我明确的结果。”
“当然,功德碑还是要立下的,就在明日,此碑会永久立在长安城内。”
“这一点,辅机,你要好好告诉他们。”
“臣领命!”
长孙无忌满脸苦涩,只能答应下来,杜如晦更是吓得连话都不敢说了。
这一刻,长孙无忌很无奈。
现在的情况,皇帝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