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领命!”
长孙无忌满脸苦涩,只能答应下来,杜如晦更是吓得连话都不敢说了。
这一刻,长孙无忌很无奈。
现在的情况,皇帝和诸多世家,他总要得罪一个。
明天就要立下功德碑,这就是根本不给他思考对策的时间。
陛下是想要和世家全面摊牌,还只是一个试探?
归根到底,为什么陛下会知道世家私自收购粮食的事情?
他想不明白,下意识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房玄龄。
房玄龄也是世家之人,只是一直都没有说话,这不符合常理呀!
难不成他早就知道此事?
长孙无忌心中有很多迷惑,打算退朝之后找房玄龄好好谈谈。
这个老家伙,最近好像一直和陛下厮混在一起,肯定知道些什么。
似乎感应到了什么,房玄龄也看向了长孙无忌,朝着他眨了眨眼,嘴角上扬。
长孙无忌:“。。。。。。”
这个老滑头!
接下来,早朝依旧在进行,只是经历了刚才的事情,诸多大臣大多都是心不在焉,就连魏征也不例外,脸黑如铁。
帝皇之心,太难猜了呀!
也只有那些李靖等人很是兴奋,因为陛下已经下令,要他们一个月之后率军出征东突厥。
他们早看东突厥不顺眼了,这下能得愿以偿,自然是非常开心。
补上的早朝很快就结束,武将当即回去准备,诸多文臣也行礼离去。
而李世民精神抖擞,十分开心,走路都生风。
借助王公子的计谋,他终于把这群见风使舵的老滑头都给敲打了一遍。
如同王公子所说,这群老滑头都是贤能之人,但就是心思太杂了。
现在对东突厥的战争准备,一切问题都基本解决,就差等待时机了。
而身为皇帝,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李世民心情愉快,在宫人的随从下,走出了太极宫。
没多久,他就看有数位宫女和太监等候在路边,都是皇后长孙无垢宫中之人。
当即,他停下了脚步。
“奴婢参见陛下。”那些宫女和太监当即行礼。
李世民挥手,让他们起来,询问道:“皇后歇息了吗?”
一名宫女当即站出,神色恭谨: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准备了糕点,特地让奴婢等人前来,等候陛下。”
“观音婢要找朕?”
“太极宫的事情,她应该还不知道呀?”
李世民念头一转,便让那些宫人带路。
虽然后官女眷妃子不少,可实际上,和李世民感情最深厚的还是长孙皇后。
很多时候,李世民的怒火上来,谁的话也不听的时候,也只有长孙皇后能够劝住他。
爱屋及乌下,对于长孙皇后所出的子女,李世民也是宠爱有加。
他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长孙皇后可谓功不可没。
虽然刚刚才敲打了长孙无忌一顿,可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重要性,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几位宫人在前方带路,没多久,李世民便来到长孙皇后的宫殿。
挥手让其它人候在外面,李世民独自一人走了进去。
“咔嚓!”
李世民轻轻推开门,就看到长孙皇后坐在桌子边,不知道在想什么。
长孙皇后看到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即行礼:“陛下来了,怎么也不通报妾身一声?”
“哈哈!朕要是让人通报,观音婢就要出门迎接了。”
“现在天寒地冻的,你身子骨也不好,就没有必要费这事了。”
说着,李世民走来,在长孙皇后身边坐下,吃起了桌子上的糕点。
夫妻两人先是说了一些闲事,片刻后,长孙皇后微声道:“陛下,臣妾有个不请之求。”
说着,她缓缓站起,朝着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见状,当即神色讶然,连忙上前扶起长孙皇后:“观音婢,你何必如何大礼?”
“我们夫妻二人,你有什么直说便是了。”
“你身子骨不好,不要再这样了。”
长孙皇后柔声道:“礼数不可以没,而且臣妾想要跟陛下求一个人情。”
“观音婢你直说就可以,无论是谁,这个人情朕都准了。”李世民想都没想,直接答应下来。
“多谢陛下。”长孙皇后微微松了一口气,试探道:
“臣妾听闻,魏征今早在宫门前拦下陛下,强行进谏,言辞激烈。”
“所以,臣妾想要替魏征求一个人情,他虽然性子直,但刚正不阿,对大唐也是忠心耿耿,对大唐多有奉献。”
“因为,臣妾恳请陛下,莫要因为此事责罚魏征。”
魏征曾经在李建成的账下效力,虽然后面降服李世民,但长孙无垢还是担心李世民会有不快。
“哈哈,原来观音婢你说的是这事呀!”
和长孙无垢预想的不同,李世民闻言,却是笑了起来:“放心吧,我并没有记恨魏征。”
“说起来,朕还以为,观音婢是为刚才早朝的事情。”
“早朝?”
长孙皇后一阵迷惑:“陛下,刚才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李世民点头:“也不算什么大事。。。。。。。”
说着,李世民便将这几天的事情,以及太极宫的敲打都简单说了一遍。
“观音婢呀!你是不知道,那些家伙的脸色,是多么的好看,精彩!”
“尤其是魏征,那张脸,黑的跟锅盖一样。”
李世民越说越是兴奋,长孙皇后听了,也是掩嘴,轻笑不已。
难怪陛下对魏征不恼怒了,原来他刚刚才敲打了魏征一次。
“这一次,朕必定能够灭掉东突厥!”李世民现在就是意气风发,和长孙皇后分享着喜悦。
“这么说来,蓝田县的那位王公子,他的计谋很有效?”长孙皇后询问。
“非常有效!”
李世民笑道:“果然,在这个天下,还是年轻人有本事,不会被条条框框约束。”
“那里像杜如晦,房玄龄这些糟老头子,百姓还说他们才思绝世。”
“和王公子比起来,他们真是差太远了。”
“既然这位王公子如此神乎其神,那陛下为何不招他进宫?替陛下排忧解难?”长孙皇后有些不解。
“哎,朕当然也想,不过他太过淡然了。。。。。。”
李世民想起了王远那副懒懒散散的模样。
恐怕只有突然破产,他才会想要进入朝廷。
他刚想解释,却有一道通报声传来。
是他们的长女,刚刚授封长安郡公主的李丽质来了。
“耶耶,阿娘。”
大门被推开,一个约莫十岁的棉袄少女,满脸高兴小跑进来,如同乳燕扑怀般一把抱住了李世民:
“耶耶,我好久没抱你了。”说着,李丽质小脸上,全是依赖和满足。
她小脸还带着婴儿肥,眉如弯月,目如秋水,一眸一笑都显得俏皮可爱,美丽动人。
虽然年少,但也有羞花闭月之姿。
“哈哈!丽质,是耶耶的不对。”李世民看着自己可爱的长女,也是满脸笑容。
相较于那几个不成器,天天搞歪门邪道的儿子,还是可爱的女儿让他舒心呀!
“耶耶,这些糕点是给我的吗?”
和李世民玩弄了一下之后,李丽质又看向了一旁的糕点,美眸当即一亮。
“胡闹,这是给你耶耶的。”长孙无垢笑着摇头。
“没事,只要丽质喜欢,都可以吃。”李世民满脸的溺爱。
“好!”
小丽质当即一喜,拿起筷子,想要夹起糕点。
可还没伸到,她就突然小脸发青,视线模糊:“耶耶,我难受。。。。。。”
说完,她直接昏过去,倒在李世民怀里。
………………………………
第十二章 全家一起来蹭饭?
“丽质!丽质!你怎么了?”
看到长女如此,长孙皇后当即花容变色,无比惶恐。
前一刻还好端端,想要吃糕点的李丽质,怎么突然就昏迷了?
“快!传太医过来!”
李世民也是神色大变,直接抱起了李丽质,着急怒吼。
这位威严无比的大唐皇帝,在这一刻,已经彻底急了!
如果不是外面下雪,他害怕李丽质受冻,加重病情,他都想直接抱着李丽质跑去太医署了。
看着女儿俏脸上的痛楚和无助,李世民的心都揪了起来,如同被人捅了一刀!
这个长女,从小就乖巧伶俐,长得很可爱,但却天生带着气虚之症。
“都怪臣妾,这病都是丽质从臣妾娘胎里面带出来的。”
“都是臣妾的错。”
长孙皇后痛哭不已,不断抹泪,李世民也是紧握双拳,将李丽质放到了床榻上。
身为皇帝,他执掌大唐万万里江山,但救不了自己的长女。
这是何等的讽刺呀!
没多久,就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着急等待的时候,内侍急匆匆推门而入。
而在他的身后,还有一名提着药箱的老者,同样满头大汗。
老者放下药箱,连忙行礼:“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
他正是太医署的宇文太医,也是长乐公主的专属太医。
“宇文太医,你不要再废话了,你快给丽质看看!”
李世民没等宇文太医结束礼仪,就强行把他拖到了床边,来给李丽质看病。
他一点时间都不想耽搁!
宇文太医也知道事情严重,当即开始查看李丽质的唇色,瞳孔,仔细把脉,进行诊断,脸色凝重。
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则是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打扰到宇文太医。
片刻之后,宇文太医结束了诊断,禀告道:
“陛下,还是之前的老毛病。”
“气血虚弱,脉搏混乱,可能因为是最近天气转寒,公主的身体难以承受,所以便发作了。”
“公主昏迷数个时辰之后,便会苏醒的,到时候喝些汤药便可以了。”
闻言,长孙皇后连忙询问道:“太医,丽质得的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喝了那么多年汤药也没有任何用处?”
“这个。。。。。。”宇文太医下意识犹豫。
“说!”李世民目光一凝,后者当即一个哆嗦。
宇文太医当即低头:“望陛下恕罪,公主之病,乃是先天的气血虚弱,而且还会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严重,最终灾及性命。”
“臣能帮的,只是开汤药给公主调养,缓解病情,平时唯有注意保暖,少沾油腻,饮食清淡。”
说着他顿了一下,叹息接着道:
“可此病无法根治,更多的,臣也无能为力。”
无法根治!
长孙皇后闻言,如遭雷劈,视野一阵恍惚,险些昏厥:
“怎么会这样?她才十岁呀!气血虚弱怎么就无法根治了?”
说着,长孙皇后已经是泪眼朦胧。
“宇文太医,和朕说实话,丽质她还能够活多久?”
李世民一手扶着长孙皇后,一手紧握拳头,目光死死地看着宇文太医。
“大概是二十岁,而且前提还是被细心照顾,不能动气。”
“不然的话。。。。。”
说完,宇文太医直接跪地,不敢再说了!
二十岁!
“你在说什么?”
然而,李世民还是龙颜大怒,不愿意相信这一切,长孙皇后更是直接昏死!
他们都崩溃了!
李秀丽的人还好好在这里,又没磕又没碰,怎么就只能活二十岁?
凭什么!?
“没有办法?你不是太医吗?怎么会没有办法!谁给你胆子说这话!”
“快给朕去救!”
李世民疯了似的怒吼,而宇文太医也根本不敢反驳,只是在瑟瑟发抖。
“请陛下恕罪,恕臣直言,公主的病,哪怕是孙医圣在此,也是无能无力。”
“臣真得没有办法!”
等到李世民骂完,宇文太医才颤抖道:“除非有当世神人出手,否则。。。。。”
其实对长乐公主治疗了那么久,对于郡主的病情,他一直都是持着悲观态度。
他经常和其他太医讨论,但也没有好的医治方法。
现在长孙皇后就在这里,他借机说出来,应该能够保住性命。
然而,对于宇文太医的心思,李世民根本没有在意,他只是站在原地,喃喃自语。
“当世神人。。。。。。”
“只有当世神人能够救下丽质!”
“当世神人!王远!”
他重复着话语,越说越是呼吸凝重,随即猛地咬牙,转身怒吼:
“传朕御令,准备马车,朕要马上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