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陈友谅怪叫一声。
刘永彬也是一声长叹,陈友谅生性多疑,军中早有怨声,以往汉军从未败绩,此祸不显,但刘永彬早有所忧,常劝陈友谅多多体察军情,安抚将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却是从来听不进去,只知以严刑酷法镇压。此次陡遭惨败,自然军心涣散,发生率兵投敌的事来。
“他娘的,赵富贵!”不待刘永彬开口,陈友谅已是瞪着血红的大眼嘶叫道。
“在!”赵富贵年方二十有余,正是气盛之时,如雷般应声道。
“传令下去!着人追赶,立杀无赦!还有,今后再有投敌之事,任何人皆可取其首级,谁杀了兵就归谁!”陈友谅大吼道。
“得令!”赵富贵大叫道,起身便要朝舱外走。
“且慢!还有!传令下去,以后再抓到朱老贼的兵丁将领,就地杀头!杀!”陈友谅已是变得狂躁。
“主公…………”刘永彬刚叫一声,那赵富贵已是重重一跪,冲出了船舱。刘永彬又长叹一声,知道已无可挽回,此时的陈友谅是绝无可能听得进自己的话的,只好暗自摇摇头,把话咽了回去,又是一声长叹。
“永彬,现今我等该如何?”过了良久,陈友谅似乎才慢慢平静下来,恢复了以前那种阴森冰冷的声音,这声音刘永彬并不很喜欢,但却也习惯了,毕竟受过陈友谅的大恩,再说在这乱世之中,也只有依附于陈友谅,好好辅佐于他,才能真正实现心中抱负,成为武侯那样的绝世英雄留名千古。
“主公,为今之计,恐怕此战已无力回天,朱贼有徐达常遇春那样的猛将,而定边将军又已负伤,士气不振,脱逃甚多,而朱贼却是锐气正旺,今日已不可得。大汉朝根基仍厚,兵多将广。为今之计,不若暂避其锋,容后再图。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需得脱此难,回头东山再起,凭朱元璋的那点实力,以我大汉之力,灭之不难。”刘永彬也学诸葛亮执了一柄羽扇,轻轻摇了摇说。
“只可恨张士诚那老贼……”陈友谅一句话说了一半就打住了。
“主公这性子,除了我们这兄弟几个,还有恨元世成他们,又有谁会真心帮他?更何况张士诚那老奸巨滑的贼头?”刘永彬是知道其中内情的,只能心中暗叹一声,不再说话。船舱里又静了下来,只有远处还隐隐有厮杀之声传来。这几日陈朱双方之兵可谓没有一刻闲下来的时候,不管是烈日当空还是月上三更,都会有短兵相接之事发生,每一刻都有兵丁的血流下来,连鄱阳湖的湖水都已显出一层微红之色,更显得此战实是惨烈之极。
“永彬,你和定边他们几个说一声,再坚持几日,寻机撤兵!”陈友谅沉寂半晌,缓缓道,声音里充满了愤恨和不甘:“如果师父还在就好了……”
“主公,此乃千军万马的军阵,不是武林中的单打独斗,就算今日圆真师父在此,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刘永彬摇摇头。他跟随陈友谅多年,是知道陈友谅当年拜在少林寺一个叫圆真的得道高僧门下之事的,只不过他并非江湖中人,自然不知道圆真便是当年名震天下的“混元霹雳手”成昆,也不知道成昆和自己的徒儿、明教护教法王“金毛狮王”谢逊的数十年恩恩怨怨,而此时圆真被谢逊废了武功,不久便已死在少林寺了。
“若是师父在,半夜潜入朱贼军中,取了那朱元璋首级,敌军自然土崩瓦解。”陈友谅喃喃道。
“也不尽然,听说朱贼出身明教,身边既有徐达常遇春这样的猛将,也有明教的武林高手,有明教撑腰,入敌阵中取朱贼首级也是凶险至极之事,两军交战,所赖者还是军心战力,众志成城,万千军马的勾当,任有万夫不挡之勇,在两军阵上最多也只能自保而已。”刘永彬不懂武功,但对这些却是知道的,依旧摇摇头道。
“你……”陈友谅怒道,刚说了个你字,突又止住,不再说话,只是扬扬手:“去,把富贵、恨元几个都叫来,还有张定边张将军,也叫来。”
“遵命,主公。”刘永彬一躬身,退出舱外。
………………………………
楔子(2)
八月二十六日,眼前局势愈加不利于汉军,陈友谅思量再三,终于咽下堵在胸中的一口恶气,瞪着血红的双眼,不甘地发出军令:“撤兵!向湖口突围!”
此令一出,汉军哗然,原本不稳的军心更是动摇,不到半日工夫,又有两千兵丁私自逃跑,全跑到朱元璋军中去了。
陈友谅心知大势已去,亲率大军,数百战船齐向湖口冲锋,号称天下第一猛将的张定边将军仗剑立于最前边的战船之上,犹如天神,经过一日血战,方才勉强冲破湖口,却见四下里朱元璋的战船密密麻麻,围得水泄不通,虽冲破湖口战阵,却仍陷于重围之中,隐隐看到写有“常”、“徐”、“廖”和“李”等字样的帅旗飘扬,正是朱元璋手下的猛将常遇春、徐达、廖永忠和李善长等人。
冲破湖口敌阵,陈友谅刚松了一口气,坐在座船船舱之中,倒上一杯酒,一仰脖便吞了下去,还未咽入腹中,却突又听得四下里喊声震天,船又是一顿,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陈友谅讶道,站起身来,一掀船帘,走了出去。
一道阳光映入眼中,眼前便是四下里血战不止的双方军士,但这却是陈友谅看到的最后一幕战场厮杀了,便在他走出船舱门口,站在船板上时,一支冷箭突地从右后方射来,正中陈友谅,铁箭直贯,深深扎入后脑,饶是陈友谅曾跟随成昆学过武功,也是防不及防,正中要害之处,几乎是立时气绝,仰身便倒。
“主公!”旁边站立的侍卫统领冯恨元惨叫一声,目眦俱裂,一把扶住陈友谅摇摇欲坠的身躯。
“王八蛋!”站在临近船上的赵富贵也是大叫,大吼一声,操刀而起,一把推开身边几个兵士,一下扑到隔壁的一艘战船之上,一刀砍下,将一名伍长的手臂砍了下来,砍下来的手臂仍然紧紧抓着一副弓,显然正是他一箭射死了陈友谅。
“王八蛋!快说!你是谁!你王八蛋!快说!”赵富贵一把掐住那人的脖子,不住摇晃,嘶吼道,已是状若疯狂。
“二弟!留活口!”旁边的刘永彬也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好一回才醒过神来,忙朝赵富贵叫道,回头又问:“恨元,主公怎么样?”
“银刀”冯恨元本是陈友谅随身近侍统领,一柄银刀百人莫敌,乃是身经百战的勇将,就算是缺只胳膊断条腿也绝不会皱皱眉头的好汉,此时却是抱着陈友谅泪流满面,语带哭诉道:“军师……主公……正中后脑……不……不行了……”
刘永彬心中一沉,低声叫道:“快,恨元,速将主公抱进船舱,只说是受了轻伤,主公之死消息切莫外泄!”说罢也是一跃,跃到旁边的船上,此时正是突围之时,战船都是密密地并排而行,两船之间相距也不过一尺,几乎都蹭到了。刘永彬虽不懂武功,但身处军中,日日劳顿奔波,身子骨自然也比常人轻捷,快速又跃过两条船,奔到赵富贵身边,去扳赵富贵的手:“二弟,小心别掐死了。”
只见那人手臂被齐齐砍断,血如泉涌,脸上却没有丝毫痛苦之色,反而显现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快说!为何暗算主公?你是何人?”刘永彬叫道。
“哈哈,我乃徐大帅手下牙将王传宗,奉主公和大帅之命伏于汉军之中,寻机行刺陈友谅老贼,今日得手,不枉此生!哈哈,哈哈哈哈!”王传宗仰天大笑。
“王八蛋!”赵富贵怒吼一声,一脚便将王传宗踢得飞起来,手上一闪,钢刀划过,已将王传宗的头颅砍了下来,和身子分为两处扑腾落入水中,泛起一片血红,但那大笑之声却隐然还在空中回响。
“主公……………”赵富贵再不管那王传宗的尸体,转身一扑,又扑回陈友谅的座船之上。
刘永彬一句话没说,静立在甲板之上,望着远处的夕阳,喃喃说了一声:“大汉朝……终于完了……”
这天,大元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二弟,三弟,恨元,世成,你们打算怎么办?”待各人将汉军服饰尽皆脱下,扔在一起堆成一堆,点上火,刘永彬望着火堆,头也不回地问道。
自陈友谅死后,大汉朝第一猛将张定边护送陈友谅的尸体突围回转大汉国都向少主人陈理报丧,刘永彬则在赵富贵李平安等人的护持之下突围,却和别人走散,四下里仍是朱元璋所率的宋军,根本无法和张定边等人会合,倒是遇上了冯恨元几人,数人聚在一起,商量着以后怎么办。
“怎么办?老子一定要杀了朱老贼,杀了徐达,杀了这两个暗箭伤人的奸贼,为主公报仇!”赵富贵坐在地上,用刀使劲朝地上砍,恨恨地说,好几天了,他都只会来来去去说这件事,刘永彬说了他好几次,也是劝之不住,只好暂且罢了。此时见他仍旧如此,便又劝道:“二弟,你冷静一下。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这仇是肯定要报的,但也得有命来报,得找时机来报,我等须先度过眼下难关,保住这条性命,再图后计,光凭几分蛮力,不但报不了仇,连命也得送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军师说得不错,要报此仇,须得静待时机,绝不可莽撞行事。”冯恨元虽说一柄银刀万人莫敌,乃是难得的勇将,但却绝非那种有勇无谋之人,还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认得些字,这在汉军中已是十分难得的了,才得以担当陈友谅的贴身侍卫统领的要职,此时也附和道。
“恨元,你说呢?你有什么打算?”刘永彬用赞同的眼光看着冯恨元。
“我打算投入朱老贼军中去。”冯恨元沉声道。
“什么?!你要投敌?去当朱老贼的走狗!你!……”赵富贵一下子跳了起来,一把拎起钢刀,一双眼珠子直瞪着冯恨元,犹如要冒出火来一般。
刘永彬一扬手止住赵富贵,望着冯恨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正是。”冯恨元点点头。
“这也是个办法,恨元你身手不凡,定能在朱元璋手下出人头地,伺机接近朱元璋,让他也尝尝冷箭的滋味。只是此举十分凶险,恨元你一定要保重。”刘永彬道。
赵富贵这才明白冯恨元的意思,呆呆地望着他,不再说话,手中的刀也垂了下来。
“你呢?世成?”刘永彬望向刘世成。
“我也不知道,我一个人无牵无挂的,要不我就跟着冯统领,到朱老贼军中寻找机会。”刘世成只是冯恨元手下的一个侍卫。
“嗯。”刘永彬点点头,又转身道:“二弟,我记得你在老家还有老爹老娘,要不你还是回家种地去吧。”
“不,我一定要替主公报仇,此生不替主公报此大仇我誓不为人!”赵富贵的刀重重砍在地上。
“还是先回去看看再说吧。”刘永彬劝道。
“大哥,我先回去看看也成,不过看了后我还会回来找你的,那时你就别再拦着我。”赵富贵迟疑了一下,嗡声道。
“到时再说吧,如今到处战乱,还不知道你我兄弟能不能躲过这一劫呢,若是躲不过,什么报仇之类全是空话,如今之计恐怕也只能先避一避风头再说。三弟,你呢。”刘永彬轻咳一声道。
“小弟家里已没人了,全听大哥的。”李平安生性并不冒燥,反而有一种文静的感觉,却偏偏和赵富贵等人结拜兄弟,也确实有些不像,但却又的的确确是比亲兄弟还亲的好兄弟。
“好,那就都安排好,我和二弟三弟一道,先避避风头,找机会二弟回家去看看,下一步怎么办咱们再好好合计合计,眼下是先突围了安顿下来再说。世成,你就和恨元一道,投到朱军中,寻机会报仇。”刘永彬拍拍身上的尘土,站起身来。
“好,世成,我们走。军师,富贵,平安,保重,我们先去了。”冯恨元提起银刀,也站起身来,一抱拳道,刘世成也连忙站起抱拳。
刘永彬深深望一眼冯恨元,也抱拳道:“恨元,世成,你们也保重。后会有期。但愿天遂人愿,你我兄弟终有再见之日。”
“后会有期!”冯恨元团团一抱,再不吭声,转身便行。刘世成紧紧跟上。
“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二弟,三弟,我们也走吧。”刘永彬一扬手,率先而行。
“大哥等等我们。”赵富贵和李平安也连忙跟上。
………………………………
第一章 书阁得经(1)
大明洪武十年,五月初十,应天府,晴空无云,天气已经很暖和了。
应天府史称金陵,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命刘伯温等卜地测算,“定作新宫”,觉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