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等说完,刘协就打断道:“我不是文帝。”
    “啊?这……”
    “我不是文帝,也不是武帝,他们俩一个攒钱,一个花钱,我就不一样了,我寻求的是赚钱之道,太尉以为,修建运河、建造城市,真的只是纯粹赔钱的买卖么?非也,非也啊。”
    “老臣愚钝,还请陛下详解。”
    “且不说,兴建城市本来就是为了集中工业力量做大事,通过规模效益可以使商品大幅度的降低价格,货卖天下可赚得许多钱财,就说这建城、修河本身,也同样可以赚钱。”
    “汝南工业集团成立之后,整个豫州的生产资料算作爵位强制赎买,并入汝南工业集团之内,豪强之家再以爵位入股汝南工业集团,这些豪强的家里是不是要派遣族中嫡系进城?不进城,他们连股东大会都无法参与,那就真成了没收了。”
    “这么多人迁入城中,是不是就得住人,是不是就得造房子?咱们把城市分为工业、行政、商业、居民、富豪、五个区,城中居大不易,小而分散的居民住宅区,可以以宿舍的形式,当做职工福利的一部分提供给工人居住,但是高档的富豪区的房子就肯定得他们花钱买了,当然,也要修得漂亮一点,可是平舆城就这么大,好的房子,尤其是能彰显身份地位的好房子当然都是珍惜资源,你懂我意思么?”
    杨彪想了想道:“那也没必要建造了,直接卖地就行了。”
    刘协想了想:“也行,更省事儿,直接搞土地财政。”
    “另外,修建运河之后,大河两岸立时变成上等良田,参与修建运河的附近百姓,说白了还是在为自己干活,朝廷再免他们三年税赋,这难道不是造福于民么?”
    说完,刘协自己洋洋得意,这种招数作为一个现代人或多或少也知道点。
    然而杨彪却皱眉道:“恕我直言,陛下,您这么做,相当于用房产来剥夺豫州这些豪强们数代人的积蓄,这不还是在掠夺民财么?这与陛下您之前所说的新政,似乎……”
    刘协再次打断道:“你想说这和我的新政一样换汤不换药?他们还是会反对朕?”
    “没有人敢反对您陛下,但是陛下,本次会议中,各地区的上计已经汇总了,新政在地方上,推行的进程并不乐观,陛下固然可以亲自来一趟汝南,携无上威仪将两个世代两千石世家予取予夺,但是陛下您总不可能将天下十三州都走一个遍,此策执行起来……恐怕……”
    刘协闻言,笑了。
    而且是很开心很开心的笑了。
    这是他第一次发自内心的觉得,依托于现代的知识,有些时候他的智商真的是在这些三国精英之上的。
    他或许真的是有能力来当好一个皇帝,只是没有坚定的意愿而已。
    “我很清楚任何的政策都只有得到执行才有意义,朝廷,说到底无非就是一块富丽堂皇的牌坊,当我的决议不利于那些豪强的时候,他们就算不敢造反,也一定会尽可能的阳奉阴违,而当这些人组成了联盟,决定共同对抗政府行政的时候,上层的行政命令自然就很难执行的下去,除非是直接面临更上一层的力量压迫,比如县里的豪强面对郡里的太守,比如陈、许两家这样的顶级望族面对朕这个皇帝亲临,然而这种情况毕竟只适应非常之时,朕总不可能永远都在这些具体的地方事务上花费时间,你也是这个意思,对吧。”
    “圣明无过皇上。”
    “然而你想错了,我敢打赌,公私合营的赎买之策,一定会让豪强们趋之若鹜,平舆城的富豪区地产一定会被他们竞相争抢,最后拍出一个几乎可以抵消掉新城建设的费用。”
    “这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的,当豪强们真的组成一块牢不可破的铁板的时候,朝廷确实是拿他们无可奈何的,但只要这个铁板破裂,让他们自己跟自己斗起来,那朝廷再想做什么就会相当容易了,太尉,即使是国家的国属作坊,也是需要具体到某个人来进行管理的,尤其是中层,你知道,这种大型企业的高层一定都是流动的,中层才是它真正的主人,所以……”
    杨彪恍然大悟道:“所以,先一步主动用生产资料置换爵位和股份的豪强,哪怕是他的股份不多,依然可以在企业中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中层岗位,而既然是合营企业,朝廷,才是企业真正的大股东,这就导致……职位,确实比股份更重要。”
    “当然,法孝直作为此事的负责人,任命捐资积极,在平舆城拥有较大房产,对朝廷改革更支持的豪强来担任具体的实权职责,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陛下……圣明。”
    “没什么,这都是,伟人的智慧啊。”


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牌
    相比于杨彪的质疑,曹操的质疑,或者说提议要更有建设性的多。
    “陛下雄途,臣下着实是佩服万分,只是陛下,臣以为此事为难之处有三,一来,要想做成此事,必要的武力威慑还是必不可少的,本朝自光武以来偃武修文,军力大多只集中在边郡、禁军,各地方上,就连太守的兵权也是寥寥,直到先帝朝时为了应对黄巾之乱,进而废刺史,立州牧,地方上这才重掌兵权,然而……这些兵权,或者干脆说是帝国武装,难道本来不就是豪强武装么?这些豪强武装也不是黄巾之乱之后临时招募组建的。”
    刘协打断道:“别绕,魏公,朕喜欢直接一点,以你的地位也不用顾虑说出来的话我爱听不爱听。”
    “哦,我的意思是说,豪强武装其实早就有了,多年来既是辅佐各地郡守、县令的利器,同时也是他们行政办公的最大掣肘,二者其实一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刘焉,不过是把一件事实上已经潜规则的东西公开了而已。”
    “再直接点。”
    “额……我的意思是说,各地太守手里的郡兵,乃至于庞大的基层执行官吏,都是豪强本身,如果找不到一股足以威慑他们的力量,即使是相对优雅的剥削方式,恐怕依然会阻力重重。”
    “明白了,所以你的建议是?”
    “臣建议,如果地方郡国长吏,都能拥有一定的兵权,一定的……招募军屯将士的权限,或许这些事情推行起来会更顺利一些。”
    刘协想了想道:“这更有利于你吧魏公。”
    “什么?”
    “地方郡守如果拥有了自己募兵的权力,中央的权力就会变得更小,而你在朝中的地位则会变得更重,因为禁军方面目前没什么你的人,而地方上却很多,兖州、冀州、青州、啊,还有半个荆州,你想让这些地方重新拥有兵权?”
    曹操闻言微微眯起了眼与刘协对视了一小会儿。
    换个人被天子这么说说不定吓都吓死了,但曹操却依旧挺直了腰板道:“陛下说的这话臣就听不懂了,士大夫们都是在为国分忧,都是朝廷的人,陛下的人,没有什么臣的人。”
    “朝廷,就是几座衙门几座牌坊,饭还是要分锅吃的。不过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确实考虑过,是这样的,我打算暂时设立六个军区,用来屯一定数量的轮值兵并管理屯田事物。”
    “六个军区分别为负责兖、冀军务的黎阳;负责青、徐军务的琅琊;负责徐、扬事物的合肥,负责幽、并事物的高柳;负责荆、扬、益州事物的江陵;还有负责关中、凉州、益州事物的南郑(汉中),这六个军区每区常设一万人进行轮值,并管理全国屯田事物,遇到大战时可各自征募十万以上兵马,再加上洛阳与许都的禁军就构成了我大汉的全部军事体系,各军区的长吏为……重号将军,如何?”
    这纯粹就是照搬上辈子的七大军区政策了,由于刘协所设立的六个军区几乎都恰好卡在两州交界的位置,因此无论是太守还是刺史,都很难向军区施加影响力,避免地方上出现军政合一的诸侯,又能保证党地方生乱生叛需要用兵时不至于无人可用只能指望本地的豪强大族。直接将军区长吏拔成位比九卿的重号将军,也可以保证这些重号将军不用给地方文官的面子。
    而刘协这条随手照搬的后世军区之政,听在曹操的耳朵里,却是不可避免的又有了一层另外的意思:即进一步的削弱他曹操对军权的掌控能力。
    六大军区中,黎阳军区、琅琊军区、江陵军区、以及汉中军区毫无疑问都会被曹操的人拿下,看上去曹操六大军区占其四,即使算上许都和洛阳两个效忠于天子的禁军军区,曹操也依然可以在军权上和天子各占一半,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事实上这几大军区的负责人都是明摆着的:黎阳曹仁、汉中曹纯、琅琊张辽、江陵任俊,几乎不可能有别的人比他们更合适,这里面除了两个姓曹的,另外两个作为直接从属于天子,位比一州刺史事实上还要更高的重号将军,又凭什么还要继续受夏侯渊和程昱的钳制呢?
    换言之,张辽和任俊真的还算是曹操的人么?
    说实在的曹仁和曹纯还算不算都不好说了。
    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曹操死掉由曹丕继位的话,曹丕的任何一条命令,都不太可能得到这六位重号将军中的任何一位支持,而这也意味着,曹操手里的权力顶多只能保留到他自己身死为止。
    甚至,可能已经被剥光了。
    然而面对问题,曹操却是连一丁点还击的手段都没有,因为重号将军这四个字,太重了,重到他根本就不敢去阻拦这样的政策。
    手下人跟着你混,也是图个升官发财,眼前有一个直接升任重号将军,执掌一区军事的机会摆在面前,你这个做老大的直接给踢了?
    那以后谁还跟你混?
    尤其是如张辽这种,实际上与曹操的羁绊并不算太深,又是如此的年轻,三十年后极有希望单靠熬资历就能成为大车骠卫之一的青壮将领,阻挠这种手下的晋升那是要遭报应的。
    这样深谋远虑,足以当万世之法的政策不可能是天子临时想出来的,嗯……这一点倒是符合天子的一贯作风。
    可是,天子的一贯作风不从来都是先云里雾里,后捉摸不定,直到最后一刻神来之笔,直接将事情盖棺定论的么?
    简单来说,天子不是一向都高深莫测的么?
    今天这一手……高,倒确实是挺高,但打得也完全是一张明牌,一点都不莫测啊。
    天子怎么转变风格了?
    一瞬间,曹操的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明悟:时至今日,天子已经不需要和天下任何人去莫测了,包括自己。
    名牌跟你打,你也赢不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什么情况
    建安六年三月初,天子亲自赴平舆,亲自督促平舆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快,公私合营的浪潮席卷整个汝南,而由此所牵引的六大军区之策,更是彻底的造成了官场的大地震,天子与曹操的博弈几乎是在所有人都没有丝毫预料的就走向了高潮。
    曹操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眼珠滴溜溜一转,很快就找到了反击的策略:
    “陛下此计虽妙,但臣以为有两点还是要慎重的,第一,六大军区必须受中央指挥,这不假,然而具体由中央何人来指挥呢?此事如果划归于尚书台……尚书台现在没有尚书令,如果只增设一名新的尚书的话……恐怕也就是能做做文书类的工作,除了天子您本人,谁来训斥这六位重号将军呢?而这六大军区的除了六个重号将军以外的人事任免,又要交给谁来做呢?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
    这话一说完,实质上工作类似于吏部尚书的尚书台尚书陈群脑子里马上就拉起了警钟,出言道:“魏公这话我听明白了,朝中百官,真的有资历有能力管理这六大军区的,似乎也确实是只有魏公您了,您的意思,莫不是以大司马之名,统调这六大军区的人事、行政、和钱粮么?魏公,莫非是想要这份天下兵权?”
    曹操则十分坦然地道:“本公倒是没有揽权之念,只是弱干强枝素来就是朝中大忌,天子以军区之法,使军区和行政区分离,使太守远离军权,这固然是千年大计,然而武人骄横,若是使文官相制,无非是两种结果,一种是制不住,一种是军队的实际战斗能力因繁杂的上层互制而不堪一击,陈尚书莫不是真以为您可以随意插手军区中除重号将军之外的其他人事任免么?既然天子信不过我,不如,干脆就让皇叔来负责此事如何?”
    一直装死的刘备闻言立刻就精神了,连忙道:“臣自知能力有限,实在不能担此重任!”
    这锅他肯定是死都不能接啊,要知道眼下的军权分布情况,差不多已经是他刘备掌控许都禁军,关羽掌控洛阳禁军了,这要是再把六大军区的管辖权也都给他,好家伙,天下兵马大元帅?
    那不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