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究,是时移世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已经只是一个空有资历,却不识时务的老东西了么。
    越想,这裴茂越是难受,甚至忍不住为自己的前途都担忧了起来。
    当今这朝中已经有曹操,刘备,杨彪,荀彧四个大权臣了,哪还有自己的位置?
    说不定曹操他们巴不得我早点去死呢吧?
    说不定连天子也都是这么想的吧?这样,就不用为如何安排我而感到为难了。
    越想,忍不住就越是有些丧气,裴茂居然愣是在自己的卧房里枯坐了近一个多时辰。
    好不容易把自己给想的困了,要睡觉了,却又被奴婢给吵醒了,道:“大人,天使来了,说……说要见您。”
    “嗯?现在?这个时辰?他是自己来的还是带着兵来的”
    “自己来的,就他一个人。”
    裴茂沉思了片刻,道:“带他去书房等我吧。”
    却是愈发的猜不透这贾诩的心思了。
    但人家既然来了,并且点名要见,他也不好不见,而且事到如今,裴茂如何还能不明白,这贾诩,才是华阴的主人啊!
    结果书房中一看到贾诩,裴茂就忍不住愣了一下,只见此时的贾诩已经换上了一身便服,一看到他又恢复了一副微微躬身的小笑脸,一只手里居然还拎着一个大食盒。
    “你这是……”
    “裴公,在下是特意给您来赔罪的啊。”
    “呵呵,大晚上的扰人清梦,却说是赔罪么?收起你那虚伪的嘴脸吧,你不过是想夺我的兵权,又不想让人说你是欺辱汉室老臣罢了,哼,你给我递台阶,我就非得下么?”
    贾诩依然是笑呵呵地模样,道“我知道裴公今晚肯定会有心事,没那么快就睡得着,恰好在下也发了一晚上的银钱,所以特意备了些酒菜与裴公对酌,我这可是宫中,天子以新式方法酿造的果子酒,有钱也买不到的,裴公您不会是想将我扫地出门,暴殄这天物吧。”
    “哼。”
    裴茂哼了一声,身体却是诚实地坐了下来,让贾诩给他斟酒。
    贾诩笑呵呵地将食盒里的菜肴依次拿出,又动手为裴茂斟好了酒,道:“裴公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而已。”
    “哪一半?”
    “要说我夺了您的兵权,我承认,我持节代天子而来,说句大一点的话,我此行的成败说是关乎社稷安危也不为过,难道我不应该夺回兵权么?他们本来也不是您的兵啊,当年段煨把他们交给您,是因为您代表了朝廷,现在,我才是代表朝廷的那个人。”
    说着,贾诩将从食盒中拿出来的一只卤鸡给一点一点的撕开,拿一盘放到了裴茂的跟前,继续道:
    “然而你说我是为了不落下个欺辱前朝老臣的名声,裴公,您未免也太小瞧我了。说一句您不爱听的话,当今的这个朝廷,真的还有人在乎什么前朝老臣么?朝中,能参与议税阁议事的重臣之中,所谓前朝老臣,还剩下了几人?”
    “你……”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圣天子是个讲究务实的明君,重用的也都是能干实事儿的干吏,甚他自己的青史评价都不在乎,陈登都被部下给杀了,汝南袁氏都夷了三族了,您说河东裴氏……又算得什么呢?”
    裴茂闻言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用手指指着贾诩好半天,而贾诩却依旧是一副笑呵呵地吃了一口鸡腿,又美滋滋地喝了一口美酒,神情自若。
    而裴茂却在站起来半天之后,像是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颇有些狼狈的重新坐了回去,道:“你说的不错,你与张绣是带兵反正,也多亏了你们两个天子才能得以亲政,你在西凉旧军之中又素有威望,便是你一刀把我给砍了,天子也自然会亲自为你遮掩。”
    说罢,裴茂喝干了面前的酒水,道:“那不知文和兄这深更半夜的,特意来找我这个无用之人饮酒又是所为何事?”
    贾诩笑道:“诩之所言,句句发自肺腑,从无半点虚言,诩,是真的对裴公之才学人品敬仰万分啊!”
    裴茂闻言,默默地拿起酒杯来喝了杯酒,好一会儿之后问道:“文和说的若是真心之语,不妨给我透个实底儿,我若回朝,朝中会如何安置我?”
    “来之前,诩确实就此事与令君有过讨论,以裴公您的资历,朝中哪个职位您都可做得,也就是看朝中哪个职位有缺了,不是三公就是九卿,亦或者就是御史中丞吧,不过恕诩直言,对于您来说,职位真的重要么?”
    裴茂闻言却是哈的一声笑了出来,接话道:“反正不管是哪个位置,都是个没实权的闲散清贵?”
    贾诩也跟着笑道:“河东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郡,却还没有郡学呢,以裴公您的声望,若是在此战之后功成身退,回乡开学讲座,岂不是一件美事?何毕还要回朝呢?我曾经听天子无意中对司马懿说过一句话,我倒是觉得蛮适合裴公。”
    “什么话?”
    “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十分能耐都使尽,后辈儿孙不如人啊,裴公,您也到了该考虑后世儿孙的年纪了。”
    “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裴茂反复念叨这话,越念叨,越觉得这里头颇有深意,越是有那么一点意思。
    “建安大典还在休,但如果这一仗打得赢,明年春耕之后,各地的孝廉就要第一次考试了,满打满算,也就还剩下半年多一点的时间了啊,一直听说,河东裴氏精于史学,军略,若是不能将之录入大典之中,岂不可惜么?”
    “也是巧了,郡学之事还真是在下的职责所在,另外这太史令之职……好像还缺着呢吧,令公子不想出仕,为我朝明史么?”
    这话裴茂当然听明白了,深思了好一会儿道:“你要我学颍川士族一样,做个学阀世家么?”
    贾诩微笑道:“是,也不是。”
    “文和你一个西凉人就别学着那些谋士卖关子了,到底什么就是又不是的,你痛快点。”
    “哈哈,好,我痛快一点,裴公,颍川人上车太早了,可以说天子能有今天全是人家颍川人给硬推上去的,而且最关键的是人家本来就是一堆搞学问的人,跟咱不是一路人,搞学问,咱整不过人家,可史学、军略,那是存亡之道,那是光靠读书就能读得明白的?”
    不知不觉间,贾诩已经和裴茂咱上了。
    “裴公您以为,河东裴氏算什么,是名门?还是勋贵?亦或者干脆就是党人?”
    这年头谁还敢沾党人这两个字,裴茂连忙站起来道:“你可别乱说,党人都是那些豫州人南阳人冀州人,我们河东裴氏文武传家,以功立世,祖祖辈辈都是靠功劳立的家。非要硬算的话,也只能算是勋贵。”
    “裴公莫要紧张,没有别的意思,裴公有诛杀李傕之大功,何人敢说你们是党人?正如你所说,河东裴氏,历代以功勋立家,功勋才是你们的立身之本啊。
    河东之地,历来都是我大汉的主要兵员,然而如今天子宿卫之中,却是连半个河东人都没有呢,只有贾逵的一支,留于禁军,裴公啊,您说对于咱们大汉来说,河东人不比颍川人要亲近得多么?”
    说到这,贾诩还特意顿了一顿,自酌自饮了一杯,道:“我听说匈奴现在已经在集结了,随时可能会直扑河东,朝廷是一定会发兵救援的,甚至我推测,十有八九,天子会御驾亲征!”
    “多好的机会啊,裴公,天子的宿卫现在可是缺人,那可是现在咱们大汉朝的根啊!史学,军略,那可不是读书读出来的,都说韩信早年间曾得高人传术,得素书而晓军略,裴公以为是这素书成就了韩信,还是韩信成就了素书呢?”


第一百八十八章 贾文和雄关鬼谋安天下
    聪明人之间的对话,有时候会特别的墨迹,但有的时候效率却出奇的高。
    闻琴音而知雅意,就见裴茂略作呻吟之后道:“圣天子器重我等武人,武威贾氏与我河东裴氏之间,一定要好好亲近一番才是啊,我,尚有一幼子裴徽未曾婚配,不知能否有幸,娶贾氏之女为妻?”
    (贾诩可不是寒门,我也不知道为啥好多人都觉得他出身低微,好像以前一直都不受重用似得)
    贾诩当即做出感激涕零的大喜之状,道:“小女若是能嫁到河东裴氏,这是小女之荣幸啊,臣的次子贾玑,也还没有婚配。”
    “我也有一侄女,虽只是中人之姿,却颇有才德,不知是否般配?”
    “花容月貌易求,才德二字难觅啊,亲家。”
    “亲家啊!”
    两个老男人大半夜的互相手拉着手,好一阵的恶心心。
    第二天,在此经营日久的裴茂就以年事已高为由,只带着几十个亲兵和族中亲眷,告老还乡。
    离去那天,贾诩带头朝裴公大礼跪拜,放声痛哭,送行的军民百姓足足排起了百里长队,不舍他走。
    但是裴茂却特别的坚决,怎么留都留不住,说这叫功成身退,往后余生只打算回老家颐养天年,只珍而重之的收下了那张连夜赶制,有贾诩带头签名的万民伞作为临别纪念而已。
    还是在贾诩的再三恳求之下,这位前朝重臣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他回河东后帮着他这个太常在河东,他的老家闻喜县办一个郡学,时不时的去学校教授一下学问,传授一下治国治军的经验,也算是退休返聘,发挥余热。
    反正消息传回许都之后荀彧等人为了给他上什么荣衔的事儿纠结了好久,最后实在是觉得上什么都不合适,索性就先搁置了。
    而没有了裴茂的掣肘,贾诩作为西凉旧军阀的代表性人物,以及当朝九卿,天子天使,仅仅是将大旗往那一树,短短十余天便络绎有自带干粮的西凉小股兵马不绝的纷纷过来投靠。
    这其中,甚至许多人都是从马腾等新派西凉军阀的部曲之中脱离而来的关中人。
    这里就得说明一下此时关中地区的复杂形势了。
    所谓旧西凉军阀,说白了就是董卓旧部,几年的功夫,当年董卓手下最大牌的六大嫡系将领之中,除了现在在朝中当闲职九卿的段煨以外,全都已经死了。
    其中董旻和董卓死在了一起,董越被牛辅杀死,牛辅自己死于随后的兵变,杨定与段煨不和,后来被段煨打败后逃到荆州被刘表所杀,胡轸在归附朝廷与加入叛军之中左右摇摆,错失时机,最终归顺了牛辅的部将李傕之后不到一个月后就莫名其妙病死了,部曲尽被收编。
    胡轸死后不久,樊稠也被李傕所杀,段煨则跑到了华阴安心种地屯兵,不再理会朝局,西凉军阀实际上已被牛辅一系握在了手里,也就是李傕郭汜张济和贾诩四个人。
    结果这一系四个人也不消停,李傕和郭汜互相打来打去,张济则和稀泥,贾诩一看这样,干脆就跑到华阴跟段煨种地了。
    结果杀来杀去,李傕和郭汜最后都死了,张济也离开了关中,死在了刘表手里,军队交给了张绣,西凉军至此,正式进入了三代将领的时代。
    也就是实在找不出来一个能领头的人了,只好各自为政,好似一盘散沙,除了一个董承在青史中留下了搞笑的一笔之外,其余人大多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一盘散沙由于这好几年里一直都在杀来杀去,也没人有能力去治理民政了,这些军队都成了无根的浮萍,吃喝全靠劫掠。
    可老百姓也长腿啊,所以老百姓全都逃跑了,他们也就没了吃饭的地方,只能用野果充饥,或是自己种点吃,或者抢别人的粮食吃,部队越打越少。
    而,以马腾和韩遂为代表的新凉州军阀自然也就崛起了。
    这些人原本都是朝廷的叛军,大大小小二十几股,马腾和韩遂是其中最大的,董卓以前的这支朝廷官军就是打这些叛军的。
    事实上他们的战斗力也就那样,马腾连樊稠都打不过,但奈何人家背后还有个起码算相对稳定的凉州,人家有吃的啊。
    虽然,凉州也挺残破的,几轮叛乱下来也没剩多少百姓可以剥削了,但起码比关中强,于是渐渐的,这些新凉州军阀就翻身农奴把歌唱了,不少旧的西凉军都被他们给收编了。
    而除了这新旧西凉两派,河东军阀也跟着插了一脚,这些人都是白波军的余孽,河东大治之后逃到关中的,其中除了比较有名,或者说脑子有泡曾经保护过汉献帝的杨奉韩暹之外,大多也都是一些小军阀,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名号。
    三方势力加起来几十个小军阀打来打去,这片曾经沃野千里,甚至一度作为大汉立国之基的龙兴之地,彻底沦为了地狱战场。
    而贾诩,背靠朝廷仅仅是大旗一树,凉州旧军便纷纷归附了过来,尤其是,董卓的这些旧部中虽然统称为西凉军,但其中有一半都是关中人(董卓原本就是统领关中军在和西凉叛军作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