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无子。由定陶王刘欣即位,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为太后。哀帝没过几年就死了。汉平帝刘衍即位,赵飞燕被贬为孝成皇后,后由于其妹合德害死了后宫地皇子,被杀,赵飞燕则被贬为庶人,后被赐自杀。

    这枚印章就是赵飞燕被册封为“婕妤”时所刻的私印。对这样一位带有悲剧色彩传奇女子的印章,其珍贵就不言而喻。

    宇文苞爱不释手地琢磨了好一会儿,又很不舍地将印章递给张锐。遗憾地说道:“此物太过贵重。我不能收。贤侄你要好好的收藏它,这样地宝贝一旦被毁。就再也看不到了。”

    张锐推脱不接,说道:“此物贵不贵重,小侄不知。不就是是块印章吗?也就是玉色还看得过眼,除此之外,小侄不知道它还有什么稀奇。这样的东西放在小侄身边,小侄长年在外作战,难说哪天就弄丢了。伯父既然喜欢,由您收藏更为合适。”

    宇文苞还想再反对,杨素道:“公寿,你怕什么?张锐都已经说过,这块印是他的战利品,又不是花钱买的。而且这印对没有研究的人来说,就分文不值,也不算贿赂。”

    太尉也道:“贤侄说得不错,他长年在外作战,这东西带在身上也不方便,又容易遭毁坏。这样吧,公寿,这章你先收着,权当贤侄寄存在你那儿,如果今后贤侄问你要,再交还于他便是。”

    宇文苞听了这话,才像是勉为其难地收下。他小心地将印章揣入怀中,还不忘交待张锐道:“今后贤侄要记得将它取回哦,这么贵重的东西,即便是我代为保管,也感觉不太安稳。”

    张锐笑着点头答应,心想,几十年之后,我再来取回吧。这东西虽好,但毕竟是死物,如果能换来你们这几个老爷子的欢心,今后多提拔提拔我,也就千值万值了。

    张锐这时,突然发现杨素有点异样。虽然仍是满脸笑容,却显得不太自然。张锐暗想,幸亏我准备的礼物之中,也有你一份,恰好也带在身边,否则今日得罪了你,凭你与太尉地关系,还不知今后会怎样在他面前诋毁我呢。

    张锐又走到杨素的面前,说道:“下官对殿下一直非常仰慕,也听说殿下是咱们骑军中少有的驯马高手。下官在西部大草原上,曾抓到一匹野马,此马性子烈,不易驯服。今日将它献与殿下,请殿下亲自驯服它吧。”

    杨素此人除了喜爱诗词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名马。现在听张锐说要献给自己一匹野马,大喜过望。捋着长须,眯着眼问道:“我早听说你在草原上抓了一匹神马,可是此马?”

    张锐摇着头说道:“不是那匹马。这马虽略逊于那名神马,可也是草原上难得一见的马种。”

    杨素略显失望,点头道:“好,我明日就去驯服野马,你也随我同去。我听人说,你地坐骑格外神骏,很想亲眼看看它的模样。”

    张锐笑了,说道:“殿下可是要失望了,下官的坐骑是军中配给的,一匹是汉马,一匹是北马,都是非常普通地马种。”

    杨素惊讶地问道:“你没有将那匹神马训成自己的坐骑?”

    张锐高声说道:“没有,因为那匹马,这世上只有一人能配得上起它。下官不敢擅自据位己有。”
………………………………

第九十五章 同行

    第九十五章同行

    张锐还未离开太尉府,同乐皇帝的圣旨已到。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这道旨意,这令张锐大为意外,圣旨命张锐明日前往西苑见驾。

    到上都的第一天,先是被太尉召见,然后又奉旨第二天面圣,太尉和皇帝的召见来得如此之快远远超出他的预想,与刘武周的预计也相差甚远,难道说碰巧太尉和皇帝都比较空闲?

    太尉见张锐接旨之后面带疑惑,笑着说道:“贤侄,你还有所不知,来上都之前,就你的事情内阁已经争论一个多月了。陛下久闻你的事迹,想尽快见到你也在情理之中。”

    张锐闻言更加不解,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骑军军官,有什么值得内阁成员争论一个月的?宇文苞看出张锐的疑惑,于是为他解开了谜团。原来自西部战区将晋升张锐为将军的提名上表朝廷后,内阁之中一直有人强烈反对。

    反对派中的反对理由是,一是张锐生性残暴,杀戮之心太重,提拔为将军,会与帝国仁义治国、仁义治军的方针相违背;二是此人勇则勇已,只可驱使作战,但不可为将,因为其独立指挥的达埴原之战,就败在他不善指挥上,如果成为将军,还不知道要贻误多少战机,害死多少部下;三是张锐持功自傲,在来上都的途中,恣意欺压地方的善良百姓,怨声载道,不仅不能晋升其将军之职,还应当追究其罪责。

    反对者几乎占了内阁成员的一半,总而言之就是不但不应该晋升张锐为将军,还应该拿其问罪。宇文苞并未说出反对者是谁,但张锐能大致推测出是谁。他表面不露生色,心里怒骂道,既然已经当了婊子。就不要再想去立什么牌坊,这些家伙只会纸上谈兵,倘若真的前往突忽劝告敌人投降,就知道会有什么下场了。

    杨素看出了张锐的心思,劝张锐道:“战争的险恶岂是一般人所了解的?我是军人出身,又在前线作战了多年,知道有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可能你年纪轻,做事过于张扬。不懂适可而止地道理。今后要吸取教训,即使做也要做得隐秘些。只有如此,太尉及宇文大人在为你说话时,才理直气壮。”

    宇文苞笑着说道:“处道,当年你是不是就是这样做的?”杨素捋着长须笑而不答,不过露出的表情谁看了都明白,这些都是他的经验所谈。

    张锐表现出感激的神情,朝着太尉等人行礼道:“下官也知道自己的性子过于急躁。也想试着控制。不过有时确实控制不了,这才给诸伯父、大人增添了麻烦。今后下官自当时刻提醒自己,尽量不做惹人非议的事情。”

    太尉缓缓地说道:“治国当以仁义为首,国能安宁也是我辈所愿。现今国家已是如此局面,一日不能剿灭叛匪。国家一日就得不到安宁。日子拖得越久,对国家的危害也越大。重病当用猛药!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前线地将士用一些极端的手段,也是可以理解的。”

    太尉目光炯炯地看着张锐,问道:“贤侄。以你看,是不是需要像三十年前一样措施,才能彻底平定西部的叛乱?”

    宇文苞和杨素闻言,都惊讶地看着太尉。如果太尉在朝廷上提议屠杀西部平民,他将命运难测。张锐祖父的悲惨下场就是先例,或许他的结局更悲惨。

    张锐现在也是犹豫不决,这样重大的决策不是他小小的一个骑军军官应该参与地。如果妄自评论会不会惹起非议?再说,如果自己在太尉面前表示了支持屠杀之策。叛乱平定之后,会不会有人拿自己当成替罪羊?想到这些严重后果,张锐不得不三思而行。

    杨素见张锐沉默不语,想借机劝说太尉,直言道:“小弟不敢劝大哥明哲保身,但是提议屠杀的后果将是……”

    太尉严厉地看了杨素一眼,迫使他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然后,太尉长叹一口气吟道:“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停了片刻。又道:“饮君之俸,担君之忧。身为朝廷重臣,当有这样的决心,煕公舍己为天下之举,当是我辈学习的楷模。如能尽早剿灭叛乱,我就是舍去这条老命,也是值得的。”

    当太尉吟诵屈原地《离骚》诗句时,张锐的心里就是一阵翻腾,现在听太尉如此表态,再也忍不住跪倒拜道:“伯父一心为国为民,不惜舍命污名,晚辈还有什么顾虑可言?自当追随其后,万死不辞!”

    太尉伸手扶起张锐,用诚恳的眼神望着他说道:“自你不惜为同袍受刑时,老夫就看出你有侠义之心。此事虽小,可以见大。老夫相信你以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并不是率性而为。只要是真心为国,真心为公,就是有再出格地事,老夫也会为你担当的。”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公开支持张锐的屠杀行为。有人能理解自己,支持自己,让张锐感动不已。知音难求,张锐甚至产生出甘愿为他卖命的冲动。

    张锐稳了稳心神,说道:“以小侄的想法,只有采用三十年前的办法,才能彻底平息西部的叛乱。在叛乱的西部数州中,新罗和信度两州最为关键。这两州地人口最多,又没有我军进入,一直是叛军的主要据点。他们的武器、粮食、兵源绝大部分是靠这两个州供应补给。现在,他们又利用西海州与鲜卑人做生意,叛军的实力会进一步增强。”

    杨素道:“现在西部草原已被我军控制,我认为下一步就是出兵西海州,先将叛军的对外通道堵死,切断他们的外部支援是剿灭叛匪的首要步骤。”张锐心想,杨素之言的确说到了点子上,果然是名不虚传,能被世人称为名将。绝非等闲之辈。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张锐点头称赞道:“帝国驻扎在南波斯州以及西沙洲地船队,可以封锁叛军地海路,如果再将西海州地通道堵死,就等于我们完全包围了叛军。失去外援地叛军就等于失去了壮大力量的来源。如果我们再派遣骑军进入新罗、信度两州,不断骚扰叛军,他们就会被拖得更加虚弱。最后,等到叛军整体实力大幅下降之后,我们再调集军团、备齐物资进入新罗、信度两州与叛军展开决战。西部战事一战而定。”

    宇文苞听了张锐的想法后,沉思片刻说:“以贤侄所言,似乎并不需要大开杀戒,只要等我们调集好军团、物资,叛军自然不是我们强大军力的对手。”

    张锐解释道:“伯父,您可能不了解西部数州的平民是如何痛恨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军队虽有把握正面打败叛军主力,可是如果贸然进入敌后,就会面临各种袭击。他们会在水源中下毒。会袭击我们地后勤部队,甚至敌后的妇女、儿童也会在我们身后捅刀子。非作战死亡的人数,会数倍于因正面作战而牺牲的人数。如此一来,可能遭致我军大量伤亡,甚至全线溃败。”

    “而且军队不可能集中行动。分散得过开容易被各个击破,聚集过于密集,又要加重后勤的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杀尽或是驱赶走沿途的突忽平民,使他们无法对我军构成威胁。”

    杨素毕竟是军人。一下就明白了张锐的意思,说道:“按你地意思,是想用骑兵慢慢逼迫新罗和信度两州的平民,让他们向南迁移?”

    张锐道:“不错,将他们慢慢地往南驱赶,对于那些不肯迁移的可尽数杀之或是掠回乌孙,总之不能让他们继续留在这两州的北部。”

    杨素抚掌大笑道:“好,好。这样既可以增加叛军的压力。又可以消灭叛军地实力。此计划确实可行。张锐,这是你想出来的计划吗?”

    张锐摇头道:“此计划是利西族一个叫和鄯的人想出来的。”

    “利西族?就是那个首先投降我们地草原部落?”

    “是的,这次我军能够顺利地控制草原,利西族出了很大的力气。下官认为,应该好好奖赏他们,如此一来,可以促使那些对叛军怀有二心的人,都积极投靠我们。并为我们提出更多打击叛军的妙计。”

    “不错。草原部落之间相互非常了解,也知道叛军的弱点。他们所提出的计策。更有针对性。”宇文苞也赞同张锐的话。

    一直没有出声地太尉,这时开口问道:“利西族的头领是不是叫达须?”

    张锐回答道:“是。此人与阿巴亥有杀兄之仇,极其痛恨叛军。小侄就是利用他们之间的仇恨,拉拢他并与他结为结义兄弟。刘武周将军也赞同此举,同时利用利西族对草原地形的熟悉,制定了夺取草原的计划。”

    “西部战区已经将这件事上表汇报过了。此人功劳甚大,值得好好褒奖。贤侄,你看怎样褒奖他们,才能令他们感到满意?”

    张锐听太尉问自己的意见,便极力为利西族及和鄯讨赏:“恕小侄直言,小侄以为,一,给利西族施以恩惠,将草原上的一些牧场赏赐给他们;二,赏赐达须一定级别的官职,让他觉得投靠朝廷是明智之举,也为后来地人做一个典范;三,授予利西族人中一些功劳较大地人以帝国老州居民的身份,允许其家人移居到帝国内地,促使他们一心为帝国效力,同时也可防止他们再次被敌人策反。如小侄所提到地和鄯,就曾经就读于帝国大学,很有才干,如果这样的人被叛军利用,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