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取胜是必然的。要是疯虎遇到我,他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了。

    独孤康成认定只懂得拼命的疯虎与自己对上阵,一定会败得很惨,所以当他昨日听说遭遇的飞骑军游骑时,感到特别地兴奋。众所周知,飞骑军游骑从以前的辅助兵种,变成了飞骑军中的绝对主力,疯虎功不可没。打败他们,也等于间接打败了疯虎。交战前,独孤康成基本认为胜利已经到手,正如他对尉迟敬格说过的那样,即使不能全歼游骑团,至少能消灭其中的一部。

    愿望是美好的,可惜事实却很残酷。在作战中,疯虎部队一直按照他的话在做,始终咬住自己的部队,并且击退了自己部队,如果不是尉迟敬格等勇士用自己的性命拖住他们的进攻,说不定全军已经被他们打垮了。

    独孤康成明白了,莽夫和莽夫也有所不同。疯虎即便是莽夫,自己抗不住他的疯狂。这里还是山地,如果换成是平原地区,让疯虎的骑兵们运动起来,六万人根本无法挡住疯虎如雷霆般的攻击。

    独孤康成收起了轻视,转而对疯虎产生了敬畏。他暗思,从疯虎今天的表现看,明天他会接着进攻。我是不会再与这个疯子正面交战了,我就在这里竖起营垒坚守,只要挡住疯虎的南下去路便可。

    于是,他下令部队连夜挖壕筑垒,并把随军而行的重型武器都组装起来。四万人整整忙了一夜,终于在天亮前营垒大体上修筑成型。望着还算坚固的营垒,独孤康成又有了信心,暗道;来吧疯虎,只要你敢强攻,我就让你尝尝失败的滋味。

    事与愿违,天蒙蒙亮的时,一名传令兵来报,今早侦查的时,斥候发现汉军已不知去向。斥候们从汉军驻扎过的营地分析,认为他们应在昨夜就撤离了。

    独孤康成闻言不禁目瞪口呆,半响,才想道:难怪别人都他叫疯虎,他的想法与正常人差别太大,以正常人的思维,永远无法揣测他的行动。昨日初遇汉军时,本以为他们要撤,结果他们是进攻;今日预计他们要进攻时,结果他们反而又撤走了。

    难道是昨日的交战,也令汉军损失惨重,所以疯虎才会迫不得已的撤退?如果是这样,自己应该立即追击,即使不能消灭疯虎,也要用最快的时间赶到奈斯城堡,封锁马水峡谷,不能再让别的汉军再从那里入境。

    独孤康成正想传令全军开拔,却突然意识到这会不会是疯虎的诱敌之计?也许疯虎就是想把我诱出草岭后再围而歼之。他犹豫了一番后,还是觉得谨慎行事,下令斥候继续向前侦查,如果出草岭还没有遇到汉军,就一路朝着奈斯城堡方向侦查,一定要查清楚汉军的去处。

    此后数日,独孤康成一直在焦虑不安地等待,但斥候始终没有传来发现汉军的消息,有一部斥候与奈斯城堡内的守军取得了联系,得到的消息说确有一部汉军由马水峡谷返回汉境了,但不知具体人数。

    独孤康成又陷入犹豫,从侦查结果看,疯虎的确走了,即便没有返回汉境,也没有在奈斯城堡周围。自己的这四万多人,不可能长期坚守此处,应趁着这个机会,立即进驻奈斯城堡。只要进了城堡,独孤康城就不再惧怕疯虎的骑兵了。别说疯虎只有一万多骑兵,就算他的部队与自己的部队人数相同,独孤康成也有信心守住城堡。

    可独孤康成虽然与疯虎只交手过一次,但隐隐觉得疯虎不大可能会善罢甘休会,就这样撤回国去。他又想起路西对他讲起疯虎在征战西部草原时的一些战法,曾有一次,疯虎在达埴原与路西等草原联军失败后,也是让其中的一部佯装撤退,他却暗地带着人隐藏起来,等草原联军放松警觉之时他却突然出现,使得毫无防备的草原联军损失惨重。也许疯虎还想用这样的方法来麻痹我,可惜我知道了这些战例自然不会再上当了。

    独孤康成仍按兵不动,并加派了侦查人数,扩大了侦查范围,他确信疯虎一定在某处藏着,正在耐心地等着自己出草岭。孤独康成心想,在找出来你之前,我哪儿也不去。

    让他感到失望的是,之后几天斥候们几乎把草岭峡口到奈斯城堡这一路周围方圆数百里都搜了个遍,还是没有发现疯虎的踪迹。这时,独孤康成也不能再在这里驻守了,因为右贤王知道他到现在还没出草岭峡谷后十分生气,让人传令,命他在一周内必须赶到奈斯城堡。

    独孤康成虽不情意,但还是服从了命令。他下令全军拔营启程,一路上独孤康成刻意放慢了行军速度,吩咐部下要高度保持警觉,一旦遇到疯虎来袭,全军立即在原地防守,任何人不能出击。

    他紧张的情绪也感染了部下,全军将士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甚至有时会到草木皆兵的地步,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觉得是疯虎来袭,慌忙吹响警报号角。等全军上下做好防御准备后,才发现警报有误。

    让独孤康成难以忍受的是,有一天曾经发出了三次误报。他心想,如果全军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下,用不了多久自己也把自己吓崩溃了。

    就这样,独孤康成的部队一日三惊,好不容易到了奈斯城堡,才把一颗高悬着的心放下。独孤康成进入城堡后的第一件事,就去了城中的教堂,他要感谢上帝能让他的部队安全的抵达目的地。

    一番祷告下来,独孤康成又在想疯虎的去处。难道疯虎真的已经带着部下回国了?如果他真的回去了,那么他的任务自然也就失败了。自己的部队虽然损失惨重点,但也可以说与疯虎交战取得了胜利。这样的结局,是独孤康成最想要的。可是如果疯虎还没走,他又藏到那里去了?他的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呢?独孤康成脑子充满了疑问,对此感到迷惑不解。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周旋

    第二百七十七章周旋

    开战之后,上都城最忙的就数太尉杨坚了,白天他要上朝处理政务,晚上回府还要会见各国使节,每天起早贪黑,直到凌晨才能就寝。

    各国使节得知汉帝国对鲜卑宣战后,都深感意外。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纷纷前来打探消息。本来这些人由礼部尚书接见便可,但他们都把名帖直接递到太尉府上,希望能从太尉本人处了解汉帝国的进一步打算。

    太尉以前极少在府上接见外国使节,这次却一反常态,基本上来者不拒。只是在接见安排上做了适当的调整,会见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只是寥寥几句应付应付,有的则要谈上约莫一个小时。

    第一个到太尉府拜会的是罗马使节梅特罗,他重申本国愿意与大汉建立同盟关系的立场,并表示坚决支持汉帝国对鲜卑开战。他称鲜卑是极其贪婪,而又野蛮的国家,还举出鲜卑两三年前曾欲与突忽叛匪勾结的例子,并说:对待这样的国家只能以武力反击,不然他们是不会吸取教训的。上次贵国抱着宽容的态度原谅他们的行为,这才多久,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挑衅,所以建议汉帝国这次一定要彻底解决问题。

    当太尉询问他,什么是最佳的解决途径时,梅特罗回答,罗马皇帝认为,汉帝国这次出兵最好能取得部分鲜卑国领土。他说:“我国皇帝陛下知道汉帝国是不会贪图他国的领土,但取得这些领土后,贵国可以在上面成立几个小藩国。以这些小藩国为缓冲带,把贵国与鲜卑国彻底隔离开,这样做的好处是,以后贵国再也不用时时担心鲜卑人骚扰。”

    太尉听罢没有立即表态,只是答应会慎重考虑罗马皇帝的这项建议,然后明确答复梅特罗,汉帝国愿意与罗马人结盟。梅特罗大喜,皇帝和元老院交待他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梅特罗刚走,汉帝国的从属国扶桑使节藤原秀真又接着来访。对他,太尉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问其来意。藤原秀真道:“上国与鲜卑宣战,我国身为汉帝国的从属国,是否也要对鲜卑宣战?”

    太尉回答道:“关于从属国是否对鲜卑宣战的问题,内阁还在讨论之中,如果有了结果,会派专人通知你们怎样应对。”

    藤原秀真其实来的目的,并不是想问这个问题,犹豫了一下又问道:“不知上国是否需要扶桑为这次出兵做点什么事?如果有需要,请太尉明示,下官也可早点通知国内做准备,以免耽误时机。”

    太尉闻之不禁莞尔一笑,他知道藤原秀真的本意是担心汉朝廷要从他们属国身上拿出兵军费。扶桑是个穷国,扶桑小皇的家产还没有帝国世袭家族富有。扶桑国内虽有几处金矿、银矿,但所有权、开采权都归汉帝国所有。

    这些矿权归汉帝国所有,还要拜圣祖所赐。圣祖在世时,并没有出兵征服扶桑,但他在一份私人地图上却标出了这些矿具体位置。(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后来,扶桑见汉帝国日益强大,便上表称臣。当时的汉帝国皇帝便想起了圣祖留下的那份地图,于是便提出帝国可以在扶桑探矿的要求。

    那时,这些矿还没有被发现,扶桑小皇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收农民的粮税。扶桑小皇认为,对于铁矿的情况,他还是心中有数的。这个岛上最缺的就是铁矿,扶桑上至皇上,下至老百姓,找了千百年也没能找出铁矿,难道汉人人生地不熟的,还能在这里找出铁矿来?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可是,没有过几年他便后悔了,因为汉人找出来的不是铁矿,而是金矿和银矿。看着这些本属于自己的亮晃晃的稀贵金属都被汉人夺走,他既心痛又无奈。合约已经签署,是自己亲手签的字。白纸黑字,无从抵赖。何况,汉人又不是好惹的主,倘若他反悔,汉人皇帝一定会派兵灭了扶桑。

    他只能忍气吞声,接受现实。幸好汉朝皇帝,见几处矿产量不凡龙颜大悦,特许,从每年的矿产收益中,拿出百分之五作为小皇的奖赏。就这些钱,也快抵上扶桑全年的农业税收,突然增加一倍收入,也让小皇的生活变得宽裕起来。随后若干年,陆续盖了几座像样的宫殿。

    初次住进宫殿的小皇,对汉帝国皇帝感恩戴德,一时兴起,便提出整国加入汉帝国的请求,不过这个请求被汉帝国内阁否决了。主要原因,就是小皇提出,他想要成为汉帝国的世袭贵族。进入凌烟阁的荣耀,汉帝国贵族们不会给予一个在他们看来是蛮人头领的人,与这样的人为伍,他们感到耻辱。

    扶桑小皇没有如愿,最终还是保持了属国的身份,每年矿产的奖赏汉帝国从不食言,一直按时给他。只是这些钱,仅够改善小皇家族极其朝中公卿的生活,如果汉帝国要让属国承担这次出兵的费用,恐怕小皇一族以后数年都要吃糠咽菜了。

    以前汉帝国从未指令属国负担过军费,原因是,一则大汉国库比较宽松,用不着属国出军费;二则,大国心态较重,朝中大臣多数认为让属国出钱,有失上国身份。当然,各属国的君主们也巴不得大汉国不要自己掏腰包。

    这次却不同往次,汉帝国国库资金近些年一直捉襟见肘,剿灭叛匪的钱都是号召民众捐募的,加之这次又是对外用兵,难保不会把军费分摊到各属国身上。藤原秀真就是想来问个明白,汉朝廷有没有这样的打算。

    太尉明确答复他,如果要求属国对鲜卑国宣战,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其他方面,朝廷不会要求各属国给予支持,请他尽管放心。藤原秀真红着脸称是,心里惭愧之极。

    太尉及时把话题转开,问道:“老夫曾听犬子提起,你曾经与无锋是同窗好友?”

    藤原秀真十分吃惊,他没有想到杨英会把这事告诉太尉。他如实回答道:“下官十几年前就读帝大,曾经与无锋同窗四载,关系还算融洽。”

    太尉语气转为和蔼,用对晚辈的口吻对他说道:“嗯,原来你是帝大培养出来的人才,难怪这么年轻有为。无锋与犬子是兄弟之交,老夫也甚是喜欢他的性格,把他当成子侄一样看待。虽然朝廷反对大臣私自与外国使节交往,但你与无锋的关系不同,曾是多年的同窗好友,以私人的身份交往,朝廷还是允许的。”

    藤原秀真早听说太尉把张锐当成子侄,今日亲耳听到太尉这么说,不禁暗自感叹,张锐能取得汉皇帝和太尉的赏识,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用不了多年就能进入内阁,成为汉朝廷重臣,与他关系一定要维持好。既然太尉允许我与他交往,那么以后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去见他了。

    藤原秀真满意地离开了。随后,太尉又接见了几个客人,接下来,就轮到今日最后一批来访者了。他们不是别人,正是与鲜卑国有着同盟关系的苏丹国使节莱曼和单于国使节乌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