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汉帝国家族历史深为了解的张锐,听来护儿回答正是后,对他肃然起敬。来氏家族虽然不是汉帝国世袭家族,但其家族却比绝大多数世袭家族更为古老。其先祖可以追述到武帝时期。
据其家族族谱记载,来氏第六代家主—来汉,才力过人,曾以光禄大夫的身份辅助楼船将军杨仆击破南越、朝鲜,功绩显著。而后其第八代家主—来仲,在汉哀帝年间任谏议大夫,并娶汉光帝刘秀的祖姑为妻。之后,生下了第九代家主—来歙。
而这个来歙,是历代来氏家主中名声最为显赫之人。因亲戚关系,刘秀自小对来歙亲近敬爱,在长安时,两人就相交密切。
来歙素性刚毅、为人有信义,言行一致,从无假饰。故此与他相交之人甚多,大家都信任他、尊重他。刘縯、刘秀起兵反王莽时,来歙因是刘秀的亲戚,曾一度被王莽关押,后来还是靠着亲朋好友把他抢了出来。
汉景帝后裔刘玄称帝时,来歙去投靠了他,并跟随他入关。刘玄称帝后,沉醉于夜夜笙歌的宫廷生活,朝政大权完全交予其岳父处理。来歙忧心忡忡,屡次谏言,都被置若罔闻,来歙便称病去职。
后来,适逢来歙的妹夫汉中王刘嘉四处延揽人才,听闻来歙出奔,便赶忙派人将他请到汉中。更始帝刘玄事败后,来歙劝刘嘉归附光武帝刘秀。刘嘉信任来歙,于是两人一起到了洛阳。
刘秀见到来歙,大喜过望,当即解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穿戴上,随即任命他为太中大夫。来歙便成为刘秀手下的一员将领,率盖延、刘尚、马援等将攻取陇西之地。
建武十一年,来歙又率领虎牙大将军盖延、扬武将军马武向河池展开攻击,大破蜀将王元等,占领了河池和下辨,并准备进攻蜀地。
蜀人大惊,派刺客刺杀来歙。来歙被刺中胸部,不敢拔刃,生命垂危,派人急召盖延。盖延因来歙伤势严重,伏地悲哀,不能仰视。来歙厉声喝叱:“虎牙何敢然!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邪!”盖延这才收起眼泪强打精神,听来歙为他指陈形势,一一部署。
为盖延交待完后事,来歙又亲手给刘秀写一份表文,其中有言:“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夫理国以得贤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愿陛下裁察。又臣兄弟不肖,终恐被罪,陛下哀怜,数赐教督。”书毕,投笔抽刃而亡。
光武帝得知来歙死讯,大惊,览书后痛哭流泪,对左右说道:“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遭命遇害,呜呼哀哉!”并派太中大夫赠来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赐谥节侯。并把汝南当乡改名为征羌国,以纪念来歙。后其子来曪继承爵位,其弟也被册封为宜西侯。
张锐以前每次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扼腕叹息不止。对来歙这位东汉的一代名将、战略家由衷敬佩,尤其认为他的死气壮山河,是个男子汉!
此后,新野来氏家族成为了汉帝国名门世家,每隔数代也涌现出人杰、英雄的人物。只是在圣祖中兴之时,家族中似乎没有特别显著的子弟,只是在圣祖后期,才有一人在朝廷为官。虽然与世袭家族失之交臂,但来氏家族至今仍是汉帝国最有名望的非世袭家族之一。
来护儿是来歙的第十八世孙。张锐素来景仰来歙,加之来护儿本身也是忠义之士,对他也肃然起敬。他郑重对来护儿敬礼道:“来将军,您是前辈,今后还望您多加指教。”
来护儿没想到张锐对他如此礼重,惊得瞠目结舌。心想,也许他是怕我倚老卖老不听指挥,故此才先敬我三分。其实他小看了我来护儿的气量,既然身为下属,无论何时何地都会令行禁止,绝不会违背将令。想到这儿,他回礼道:“殿下言重了,下官不敢领受!殿下您无论战功,还是勇力皆远胜下官,下官哪里敢指教殿下!请殿下放心,属下从今日起,绝对服从您的调遣。”
来护儿所言虽与王世充说的相似,但听在张锐的耳中的感觉大不相同。他完全可以信任来护儿,并且打算结交这员猛将。而对王世充,他怀有戒心。
“殿下,下官第八军团前师副师长李宽,向您报到。”在来护儿之后,又一位四十多岁的少将走到张锐前面,行礼致敬。
“你是李密之父?”张锐见李宽面目似曾相识,但他肯定自己以前没有见过李宽。心中疑惑,再仔细看了看,发现他与自己在杨素府上见过的李密很像,故此问道。
李宽笑着回答道:“宁儿正是犬子。”张锐心想他果然是李密的父亲。
李密与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经常去杨素府上。张锐去拜访杨素时,曾见过李密一次。据杨素说,杨玄感醒事晚,幼时常被人认为是痴儿,同龄之人都不愿意与他玩耍。只有李密不嫌弃,并与之结交为友。故此,杨玄感将李密视为刎颈之交。
而且,张锐从杨素的口中得知,李密之父李宽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智将。在第二次突忽叛乱之前,李宽还只是个中校营长。在第二次突忽叛乱爆发后,李宽随怒火军团开赴西部参加平叛。在平叛初期,李宽曾多次立有大功,两年时间就晋升了将军,并被册封为蒲山侯。
可惜,他的运气稍差。后来平叛部队轮换休整,怒火军团撤回内地,李宽也失去了立功的机会。最后,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剿灭叛匪的大功被别人夺走。否则,估计他现在至少也应该荣升中将了。
李宽能被四大名将之一的杨素如此看重,肯定也吸引了张锐的眼光。只是他没有想到,今日在这里遇到了李宽。心中感叹,怒火军团真可谓是人才济济,今日所见的四位将军,个个都渊源深厚、名载史册,个个都可圈可点。从这一层面上看,怒火军团一点也不比飞骑军逊色!
正在感叹之时,他忽然又看到在王世充身后不远处,还站这一个老熟人。心想,他怎么也来怒火军团了?
………………………………
第八十四章 矛盾重重
第八十四章矛盾重重
张锐没想到在这儿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李旌!他高兴地快步走上前去打招呼:“阿风,你怎么也在这里?”上次分别时,他知道李旌是分配去陷阵军团任职,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他。(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殿下,下官是去年调来八军团的。现在下官是王将军的侍从官。”虽然以前跟张锐在一起时兄弟相称,但在这种正式场合中,李旌表现得中规中矩,尽量避免表现出与张锐特别亲近的态度。
张锐特别留意了李旌的军衔,见他佩戴的只不过是上尉标记,可见他这几年混得差强人意。而以他对李旌才华的了解,如果现在李旌是校级军官的话,才算混得马马虎虎。如果现在还是别人的侍从官,那么前途暗淡。
后面还有一大堆官员,张锐也不便与李旌多聊。只低声对他说:“晚上有空,我们兄弟再聊。”说罢,也不等李旌回答,又满脸笑容地挨个儿与各郡府的官员们寒暄。
张锐与李旌只说了两句话,但却引起了王世充的注意。心中暗暗思量,从疯虎称呼李旌的小名上看,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可为何李旌从来没有对我提起过他与疯虎相识?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深?他的一双眼睛在张锐和李旌两人身上转来转去,不知心里又打了什么主意。
与官员们见礼完毕后,大家又陪同张锐一起上路,日落之前到达了西平城。张锐在一行人带领下直奔城西,来到一处僻静的宅院。这处宅院占地很大,又与周围的宅院分隔开,形成独立的一个区域,是理想的总部暂设地。
张锐听西平郡郡守说,此地已被征召为他的临时行辕时,很满意地点点头,道谢说:“有劳郡守大人费心了,这个地方选得非常好,甚合我的心意!”
西平郡守道:“殿下喜欢就好。不过,下官不敢居功,此地是王将军来后亲自挑选的,下官也只是出面与此地主人协商租借而已。”
在府门外,张锐又看见了许旺等以前的亲兵,大喜,热情地迎向前去,与他们攀谈起来。问罢才知,他们奉高朔之命,在整个平叛期间,担任自己亲兵护卫。
张锐笑着对高朔说:“吉元,你把亲兵都调来给我,自己岂不成了光杆儿将军了!?”
高朔笑着回答道:“殿下放心。属下从下面团里临时调来了两连人,担任师部的护卫,属下的安全不成问题。只是殿下的亲兵队长,属下不敢擅自任命,现在他们都由许旺暂时统领着。”
张锐呵呵笑道:“说实话,有许旺他们在,我晚上睡觉也睡得安稳。至于亲兵队长嘛就暂时不需要了,由许旺暂时担任队长吧。对于我的安全,难得你如此有心!我也就不推辞,照单全收啰。”
高朔脸上一红,实话实说:“给殿下调亲兵之事,如果不是王将军提醒,属下还真没有想到。”
“哦?”张锐没有想到,这也是王世充的主意,连忙转身对他道谢:“有劳王将军费心了,非常感谢。”
王世充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殿下身为平叛主将,公务繁忙、日理万机。末将能为殿下分担一些小事,实属份内之事,不敢领受功劳。”
张锐注意到在王世充说话之时,旁边的来护儿、李宽、薛举等人脸上都露出鄙视之意,心想,这几人也许都看不惯王世充对自己的阿谀奉承。对王世充的厌恶之情都溢于言表。希望他们之间的矛盾不要影响到剿匪大计。
进院后,王世充便来请示是否现在就用饭。张锐便对众人说道:“今日天色已晚,咱们明日再商议军务。大家为了迎接我,也没有吃晚饭。都留下吧,大家一起吃个便饭。”
张锐发了话,众人也不推辞。王世充一边招呼着大家就坐,一边招呼上饭菜,忙里忙外,一副十足的总管架势。
饭菜摆上来,张锐见每样菜的份量虽然十足,但菜色并不多,荤素搭配合理,其中有两样还是自己最喜欢的菜肴。席上也没有备酒,只准备了自己最喜爱喝的马奶。心里不禁暗暗称道,王世充拍马匹的功夫非同一般。他不像一般人只是言语上的奉承,而是用足了心思。
从挑选临时行辕住地,到劝高朔调飞骑军前师护卫来担任自己的亲兵护卫,再到饭菜的安排,没有一样不符合自己的心意。由此可见,他是充分调查了解过自己的喜好,精心安排的。如果自己完全不了解他的品行,单凭他今日的表现,肯定对他有特别的好感。
吃完饭,王世充首先站起身告辞,说殿下一路长途跋涉需要休息,末将等就先行告退了。张锐了解到各部将领都住在离此地不远处的一座院落后,于是让他们先行回去。只是在王世充准备离开时,让他把侍从官李旌暂时留下。
张锐先去洗了个热水澡,感觉神清气爽,然后换了一身衣服来到前厅。李旌正在厅内来回踱步。
“阿风,我洗了个澡,让你久等了。坐,坐。”张锐热情地招呼他入座。
“无妨,无妨。属下也没有等多久……”李旌虽然等得有些不耐烦,言语还是很客气。
他的客气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张锐不悦地打断:“阿风,现在就只有你我两人,还用得着这么拘谨吗?难道你忘了我们有结拜之交?”
见张锐这么说,李旌也卸下了面具,嘿嘿笑道:“大哥说的是,小弟俗套了。”
张锐这才露出喜色,李旌落座后,又随意地问道:“你是怎么调到八军团来的?”
“这个……”李旌面带难色,似乎在考虑怎么跟张锐讲。
“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能告诉为兄?”越是如此,越激发了张锐的好奇心,继续追问道。
李旌犹豫了一番,把心一横,也就对张锐道出了原委。
四年前,李旌被分配到陷阵军团前师担任一个小排长。一次偶然的机会,前师师长甘继慎下部队视察,见李旌精明能干,很欣赏他,很快就把他调去任侍从官,不久就提拔他为中尉。
李旌担任甘继慎侍从官期间,为人处事小心谨慎,处理公务兢兢业业,很快赢得了甘继慎的信任,把他当作心腹培养。
就这样在甘继慎身边干了一年多,期间又被甘继慎提拔为上尉。甘继慎还私下对他许偌,说只要有机会就调他去担任营长。那时,李旌认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只是可惜汉元794年底发生的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陷阵军团前师驻防在乌河城堡,以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