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杀人训练时也是吐了,不过仍然完成了任务,杀掉了四名被确定成叛匪的人。

    后来李赐的表现更对了张锐的心意,因为他总能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对待叛匪如严冬般的冷酷无情,能面不改色地杀死所有被指认成叛匪之人及其家眷。而对待骑士们又像兄长般去关心他们,排里的大多数骑士都信服他。所以在二排需要分兵时,张锐都会将另一部分人交于李赐带领。现在在二排,李赐基本上算是在行使副排长的职权。

    待李赐等人过河后,张锐又向剩下的骑士们下令:“所有骑士注意,看护好自己的战马。不许发出任何声音,听见我的进攻命令后,才能出击。”

    “是!”骑士们高声回答。

    总攻击时间是下午四点正。当张锐手里的怀表的指针指到四点时,就听见北方隐隐传来的号角声。全营开始了进攻,兴府叛匪守军本就不多,再加上遭到东西两面同时攻击,失败已是注定的了。

    张锐知道,一旦城东的骑军出现在敌阵后面,这场战斗基本上也就结束了,剩下来的就看能逃来这里的残余叛匪有多少了。只要本排将逃来的叛匪一网打尽,兴府附近四十里之内就没有叛匪存在。因为兴府城周围是少有的平原地带,叛匪是不可能在平原上对抗骑军,他们只能逃入茫茫深山里才有生存的空间。

    下午四点四十分左右,张锐看见远处出现许多黑影。十余分钟后,当叛匪顺着兴水狂奔离埋伏的树林只有两里远时,张锐命令全体骑士上马准备出击。

    待逃来的叛匪,距离树林只有千米远时,张锐大喝一声“出击!”。身后的一名号角兵吹响了号角,通知兴水南岸的李赐同时出击。

    “前进!”在高呼声中,十余名骑士驰马跟随张锐冲出树林,迎着落荒逃来的叛匪们冲杀过去。
………………………………

第八章 救人

    第八章救人

    贺二牛气喘如牛地奔跑着,他体力很好,已一鼓作气跑了近十里路。今天的天气依然寒冷,可是贺二牛已想把身上的衣服脱掉,他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最初跟他一起奔跑的有四、五百人,由于各自体力的差异,大多数人早就体力不支掉了队,能和他一同坚持跑下来的只有一百余人。

    贺二牛在高句丽发生暴乱前,只是兴府守备队的一名士卒。几乎没有什么前途,两年以后就要退役,到时能领到一些微薄的退役金,然后回家种田。也许那些退役金只能让他娶上一房媳妇,以后日子只有靠着立户时帝国发放的五亩田过活。

    说起来,这里原来是属于帝国的辽州。也算是帝国的老州之一,百姓的基本生活没有什么问题。但这里的人没有生意头脑,不仅自己不会做生意,还老被帝国沿海几个州做生意的人骗。加之那些人似乎没有将当地人当成真正的老州居民,不论是言语之间还是行为举止,都对当地人流露出一丝鄙视之意。

    久而久之,辽东四郡人的自卑心态自然产生。心里也迷惑起来,为什么要有地域歧视?而后又想,既然汉人不把自己当成汉人,那么总要给自己找个祖先吧。这样寻来寻去,发现三百多年前,这里是高句丽的地盘。

    终于寻到了祖宗,欣慰之余,发现祖先是被汉人给毁灭的。仇恨自然而然在一些极端分子的脑海里产生。只是鉴于大汉国强大,没有人敢首当其冲喊出独立的口号。没有喊,不代表没有去想,诽腹一番总是可以的。

    这次的劳工事件,给了大家一个机会,又有人带头喊出了独立口号。有人出头,参与者自然不在少数。李志存在辽东四郡可谓是一呼百应,各地早有不满之心的人氏,纷纷响应。

    当消息传到兴府的时候,贺二牛感觉这是个机会。贺二牛不是下三流出身,他也上过学,虽然没有考上大学成为士族中的一员,可是很多道理他还是明白的。乱世出英雄,就是他知道的道理之一。如果自己参与了独立,一旦成功,那么出人头地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贺二牛开始兴奋,开始幻想独立后自己的幸福生活。也许自己能成为一名贵族,也能过上令自己羡慕已久的日子。可是兴府守备官的态度却令贺二牛大失所望,兴府守备官不仅没有参与独立的想法,还准备出兵镇压附近的暴乱。

    兴府守备队的中校虽然也是本地人,可是贺二牛感觉他已经被汉人彻底同化了。也许他已经忘了自己的祖先是谁,也许是汉人给他的地位,让他感到满足,从而心甘情愿的当汉人。

    已被美好愿望冲昏头脑的贺二牛怎能罢休?他是果断之人,守备队刚下命令,贺二牛立刻在队里联络同志。只一夜功夫,贺二牛就成功的说服了大半的队员参加独立。于是第二天贺二牛趁着守备队中校点卯之时,聚众斩杀了他。

    队里的其他军官也全部杀死,贺二牛在同伙的协助下,登台发表讲演。他的讲演很成功,几乎所有的队员都愿意参加独立。少数心里不愿意的,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于是,贺二牛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新的守备队长。

    接下来高句丽王,派人前来接收兴府。贺二牛因在当地首举义旗,被新来的巡抚大人正式认命为上校守备队长。贺二牛感激万分,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睿智。刚一起步就是上校?那么几年以后不就是将军了吗?他今年才二十二岁,今后的前程自然远大。(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可贺二牛不知道,李存志为了收买人心。将军、巡抚已册封了上千人,一个芝麻大点的府,主事的也能是个巡抚,两、三千的领军统领就能称为将军。

    不过,李存志这样满天飞的册封巡抚将军也很拉拢了一些人,不管是不是真的,只要能被称作巡抚将军,这个令自己一生也达不到的官职,使很多人异常地感激李存志,甚至不惜为他战死疆场。

    贺二牛出乎意料的当上了上校,心里也是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决心要将自己的才华都献给高句丽王,当汉军准备讨伐高句丽的消息传到兴府时,贺二牛没有象一些人似的整日惶恐不安。他找到了在兴府的巡抚大人,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巡抚一直会在兴府办公,而不去大江郡的郡府江心城。但这样也好,也方便自己去找他。

    贺二牛在巡抚面前发表了一篇庄严、挚诚、凝重、激昂的请战演讲,他请求将他调到西部或东部的前线去,只有在那里他的才能才会得到发挥。他想为新成立的高句丽国,贡献出自己微薄之力,甚至不惜献出生命。

    但贺二牛这次的讲演没有成功,巡抚大人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只是对他说:“王需要你留在这里发挥你的才能。”贺二牛悻悻而去,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回到守备队后,他立即开始了训练。

    贺二牛不是军校毕业,不过没有吃过猪肉,难道也没有见过猪跑吗?以前他在这里受训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各种训练内容都很熟悉,只要照搬这些训练,效果自然和以前一样。

    于是贺二牛照搬以前的训练内容,组织全队人员开始投入训练。不过,队里只有五十具强弩,其余都是战刀和长枪之类的武器。贺二牛觉得这样不好,当地人都会使用弓箭,不用实在可惜。他到处去收集猎弓,给队员们装备上。

    不是他不想装备更好的弓箭,比如复合弓之类的。但复合弓的生产周期长,帝国每年生产出来的复合弓首先供应大汉骑军,其次是各家族的骑士。剩余下来的就没有多少,而且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都属于帝国管制的武器,平民百姓不能够拥有。强弩也是如此,千余人的预备役守备队也只配备了五十具强弩。

    武器虽然差点,贺二牛认为可以通过训练来弥补差距。他每天拼命训练部下,但这样的训练使得队里的士卒们逐渐产生了不满情绪。加上他又没有什么威望和经验来管理部下,到后来队里的士气还不如当初独立时好。大家的积极性好象已经用完,现在只是混日子而已。

    正当贺二牛在苦苦思索解决办法的时候,汉军来了。今天中午他接到通知,有汉骑正在接近兴府。汉骑是怎么来的?没有传来前线被汉军突破的消息啊,难道他们是飞过来的?

    想这些也没有用了,贺二牛立即命令守备队全体将士出镇列阵迎敌。贺二牛很聪明,知道一旦骑兵冲击起来,步兵很难抵抗,于是命令将镇内居民家里的门板取来很多,列放在阵地前方,门板用木桩支撑。安放了数排,这样既可以避免汉骑的箭射,又能起到一定的防冲击作用。

    阵列了一个多小时,才算勉强列好。列阵期间,贺二牛十分担心汉骑会趁机进攻,不过那些汉骑一直在远处的小山坡上看着,并没有行动。难道是为了吸引我出去?我才没有那么傻,出击之后可能被骑军四面包围,那时木板也没有,靠着百余张皮盾根本不能抵挡汉骑的四处射击。

    贺二牛想到这些,就下令不许出战。正在这时,有人悄悄来告知他,说巡抚大人刚刚登上一艘船离港了,并且还将所有在港的船都带走了。

    贺二牛愤怒了,身为本地最高官员的巡抚大人居然临阵脱逃,而且走的时候没对自己知会一声。现在退路完全没了,自己只能在这里拼死抵抗汉军。贺二牛看大多部下现在已是手脚在哆嗦,要是他们知道巡抚已经跑了,怕是立马就会溃散。

    贺二牛隐瞒了巡抚逃离的消息,也严令知晓的人不要乱说,否则军法处治,这样军心才勉强维持下来。久久的等待之后,汉军在下午四时,终于发起了进攻。

    看见二百余名汉骑从山坡后冲了出来,贺二牛暗自得意了一番,自己果然有领军的才能,如果当时稍有冲动,自己现在已经是一具尸体了。见汉骑冲过来,贺二牛高下令:“弓箭、强弩射击!长枪准备!只要汉骑失去速度,他们就冲不进来!”

    守备队的一千五百多名士卒,为了自身安全,认真的执行了贺二牛的命令,用弩箭射向汉骑。不过,汉骑并没有直接冲阵,他们在距离阵头一百五十米处,转向左右疾驰。在高速飞驰的马上,开弓向阵内射击。

    阵前虽有木板隔档,可中间毕竟还有缝隙,汉军骑士的箭法奇准,阵内不断有人被射倒。守备队装备的大多数是猎弓,最佳射击距离不到一百米,远远达不到汉骑的距离,即使有一些流矢能射到汉骑身前,也对高速移动中汉骑形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真正能发挥用作的就只有那五十具强弩,强弩的射击距离可以达到二百五十米,比复合弓的射程还有远。但缺点是每射一箭,拉弓准备的时间太长。加之射击密度不够,散乱的射击也对汉骑造成不了威胁。

    贺二牛不愧有些头脑,看到这种情况,立刻下令将所有的强弩集中起来,瞄准一到两名汉军骑士射击。

    密集的射击果然达到了效果,只是第一轮就将两名汉军射下了马,而后这种战法的威力逐渐显现。五分钟之内,他们就射杀了十余名汉骑。但汉骑的确像传说中的那样,作战时悍不畏死,没有一名骑士因出现伤亡便惊慌后退,他们仍保持在阵地前一百五十米的地方,与队列中的叛军对射。

    在阵内督战的贺二牛看到此时的情景,不由在心里感叹。他既感叹汉军的勇猛顽强,同时也鄙视汉军将领的愚蠢。心想,打这种消耗战,你们才多少人?我就是三个换你一个,一个小时后,这些汉骑都会被射杀在阵地前。

    贺二牛摇摇头,在他眼里大汉真的已经堕落了。已经堕落到令世人感到惧怕的骑军,也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同时他也暗自伤心,自己这样的大才却只能在后方闲置,如果当初那个怕死的巡抚能答应自己上前线去的话,凭借自己的才能,消灭上万汉军不成问题。

    那样的话,自己岂不是成为一员名将了吗?一定是那个巡抚在嫉妒自己的才华,所以才不答应自己上前线。贺二牛暗下决心,这次击败汉军后,就立即上表高句丽王,请求将自己调往前线。

    也许是贺二牛太兴奋,忘了有乐极生悲这一说法。正当他充满信心可以击败汉军的时候,突然从城内冲出几百名汉骑,直接从队列后方杀入阵中。

    守备队的士卒们都在紧张的面对前方的汉骑,根本没有防备身后。阵型在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了,士卒们喊叫着四散而逃。贺二牛斩杀了七、八个逃跑的人,也没有能止住溃散。

    贺二牛这时才知道什么叫兵败如山倒,崩溃的人脑子除了尽快逃离的想法外,别的一切都不会考虑。贺二牛看着七零八落的阵型,落下了眼泪。幸亏他为了鼓舞士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