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为什么当彪骑军分裂后荀昊决定去投靠安乐帝时,几乎全游骑团将士都跟随他去了北军。
杨英在彪骑军游骑时,亲眼见识过荀昊的厉害,加之对这个老上司也是充满了敬畏之心。再被马钰这么一劝,也萌生了退意。
但除了马钰外,其余的将军都不同意撤退,而之前一直对这次突击持反对意见的李宽,这时也改变主张坚决支持继续向前突进。
他对杨英说道:“箭已离弦,岂有回头之理?现在回撤,先不说回去会不会被追究罪责,就是能不能安全的返回也很难说。经过一夜时间。我们身后的敌军早知道了我们的行动,而我们昨夜穿插过去的敌军防线现在已布满了敌人,我们一旦回撤便会与之遭遇。再加上一直纠缠在甩围的这些北军骑兵,能突出一半已经万牵。如此,还不如一鼓作气突到敌后去。”
马钰反驳道:“正因为敌军已知晓了我们的行动,越往前就会有越多敌军对我们进行堵截。在他看来前队这次伤亡之所以远远大于荀昊的疾风大队,是因为前锋队中混杂了相当一部分原近卫军将士,他们的战斗力当然远远不如都是由原彪骑军游骑团将士组成的疾风大队的对手。
而他向杨英要的前师一团心女田原彪骑、飞骑的老兵组新编沂卫骑兵军团的绝凤,一他就不信凭这五千身经百战的老兵,抵不过荀昊的不足三千人马。
只是杨英依然没有同意他的这项提议,杨英指着跟随着中军行动的数百重伤员,无奈地说:“有他们跟随,即使你断后,我也根本无法在中午前渡过望溪河。”
李宽一咬牙,说道:“你把伤员也留给我
杨英惊讶望着李宽,说道:“那怎么行,你带着伤员就更无法脱身。即使荀昊、吴平奈何不了你,但只要敌军的其他援军一到,你也难逃生天。
李宽决然道:“只要大部人马能渡过望溪河,即使我战死这次我们行动也胜利了
这个建议虽然让杨英心动。但他仔细一想也放弃了。诚然有李宽带着伤员断后,他有很大的希望安全地率领大部人马渡过望溪河。
但这次突进敌后本是他的擅自行动,再让他抛弃一位将军和近万将士的性命来换取行动的胜利。即使这次战役取胜,自己立了大功,也会有严重的后果。而且李宽和杨素是好友,如果被杨素知道自己是在这种情况下抛弃的李宽,他想,即使杨素与自己感情深厚,恐怕之后也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这种事情绝不能做。
杨英断然拒绝,并大义凌然地对李宽说:“我绝不会抛弃自己的战友。也绝不会抛弃伤员去换取战功。如果非要这么办,我留下来断后,你和马钰率领大部人马先走。”
马钰连连摇头,抢着说道:“我也不走,我留下来断后。要么还是李将军带队先走吧看来他也明白这其丰的道理,宁愿留下面对深感畏惧的荀昊,也不愿意先走。
4月口日,望溪河之战结束。李宽等数名南军将军战死,马钰被生擒,只有杨英等数十人狼狈逃回本方防线,其余其他南军近卫军将士皆战死或被俘。
望溪河之战网结束,孙员就下令参与包围战的十余万北军精锐南下,对正在努力突进预营救杨英的王仲民所部动猛攻。双方激战半日,南军的王仲民第四步军团被击溃,如不是杨素洞察了孙晨的计划小连续从西面抽调三个南军主力军团驰援,信阳战线早已崩溃。
4月旧日,南北双方的主力军团都陆续汇集到了信阳附近,双方激战了十余日,最后都无法将对方击败。这场本以南军起的全线进攻的战役,结果却是以南北双方军队都集中到信阳地区进行决战而告终。
信阳战役中,南北双方共计损失了三十余万人马,死伤了十余位将军。双方的精锐部队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故此无法再继续作战,接着战局又进入了对峙期。
这一战,也断送了虞士基辛辛苦苦一二年的努力,事后虞士基暗地里大骂杨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材,对杨英也产生了怨恨。
杨素虽然想保杨英,无奈杨英这次闯的祸实在太大,只能解除了他的近卫军指挥官职务,降了一级军衔,并调他去东部战区陆柯麾下听用。
北军的这次胜利,使孙员的声望则达到了顶峰。在这次战役中,他不仅瓦解了南军的大规模进攻,铲除了军中隐藏的南军内奸分子,并且还消灭了南军最精锐的三万骑兵部队,为此,安乐帝下令册封他为一等候。同时在这次战役中。立了重大功勋的荀昊和吴平也得到了册封。
张锐得到这次战役的全部战况已是5月中旬的事情了,并兴致勃勃地与部下们展开了讨论。(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一章笑骂杨英
石一百二十一章笑骂杨英入夏以来,番州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风中细小的沙粒1直往人的口鼻中钻,打在皮肤上生疼。大家只有在将自己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的情况下才敢出门。人就是呆在屋子里也是一嘴的沙子,网擦擦拭好的家具一转眼又是一层黄沙。
在这种天气里,也没法做事儿,于是张锐将身在都兰城的将军们都召集起来林论前段时间的信樊会战。说是大家讨论,其实也是由他主讲,并分析其中的得失。
会议一开始。张锐便拿起一份战报扔到桌子的中央。说道:“这份战报上讲信樊战役。南北交战双方先后投入了一百四十余万兵力,战役进行十七天,双方共有三十六万将士伤亡,其中战死十一万余人,重伤四万余人,仅双方被俘人员就过了二万。你们都看看这份战报吧,真是前所未有的惨烈啊!与这次战役相比,我们十余年来在西部打的那些仗简直如同幼儿打架。”
张锐讲这番话时语气平缓,但他铁青的脸和眼中冒着的寒光,在座的将军们都知道他心中的怒火以达到了极限,随时有可能爆。于是一个个临危正坐、面色严肃不敢出一丝声响。
万幸的是,火山没有爆。隔了一会儿,张锐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黑压压的天空,轻声说:“现在,你们还有谁想回去参与这场级战役?”
屋内一片沉寂,没有人做声。
前段时间,将叛匪逼迫到且未郡后,黔毛便把战区总部前移到了都兰城。虽然战区总部离前线近了,但早已定下了围而不打策略1汉军各部也无仗可打。而叛匪们呢,似乎也认命了,既也不打算突围逃走,也不打算与汉军决战。
整个番州战区一片祥和,于是有不少好战的将领们便在无所事事时,开始关注南北双方交战的情况并兴致勃勃的加以讨论,有些还扮演交战双方主帅在沙盘上对练起来。
这本也不是坏事;通过分析实际战例中的得失也能提高将领们的素质,所以张锐并没有加之制止。他本人也通过监察院梁卫权送的战报,了解从帝都开始南北双方每次作战的详细经过,也曾经与范明、高朔、来护儿等人讨论过其中的一些战例。
“信樊会战是一场大型战役,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也留给我们许多需要警示的地方。下面我具体说说。”张锐边说边走回到会议桌旁。将之前丢在桌上那份战报拿起,开始为大家讲解。
飞骑军的老部下们都拿起笔,翻开笔记本准备记录。他们都曾听过张锐讲解战术,每听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对自己的战术思想也很有帮助,所以他们都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也会听得十分认真。
而八军团的将领们,是第一次正式主将讲解战术。都感新鲜,想知道以勇猛著称的主将对这场战役有怎样的理解和点评。
张锐翻开手中的那份战报:“先,我们先讲对敌人战斗力的利
。
张锐的第一句话,就让八军团的将领们愣住了。这句话,让他们想起了很多年以前在军校学习的那段时光。在那时,教官们也通常是以讲类似的话作为开场白。
“这场战役,南军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动进攻了o先锋是上都监察院的暗探们。”梁卫权送来的这份战报,对于这场战役的进程记录得非常详细。详细到连策反北军将领的行动都所有涉及。
番州战区成立,番州监察院便哉拨归番州战区管辖,所以梁卫权名义上是直接归张锐管辖的。但张锐从不认为粱卫权是只对自己一人负责,他知道梁卫权最多是在横向接受他的管治,而纵向领导他的还是帝国监察院。
帝国分裂“旧汇两个朝廷。对番州监察院似乎并没有产生影响。起码有一如此。梁卫权全也从未对张锐透露过自己的政治倾向。不过张锐却认为。他肯定是有自己的支持对象。
通过这次梁卫权送来的战报,张锐才彻底弄清楚梁卫权仍在接受上都虞士基的管辖。不然,这份战报也不会详细到连杨英等人在突击途中的一些对话都有记录。我们主要讲,那些足矣改变战局进程的变化。”
这时,不仅原飞骑军将领在记录张锐的讲话,就连八军团的将领们也纷纷开始找纸笔。
“我们先来看北军在这场战役中遇到的变化及应对。第一变:是洛阳监察院获取了北军内奸的名单。”张锐不知虞士基等人的计划内幕,也只能照着所知道的讲。
“大家看”张锐走到会议室前方悬挂着的信樊地区巨型地图前,指着说,“那些准备反叛将领及家主的军队驻扎在这里、这里、这里以及这里,厂张锐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为大家指明具体地点,接着又将孙晨调派军队围剿的部队也标注出来。下面的将领们纷纷探起身来观看,并在本子上记上的名,以便下去后查找。
“对于这个变化。北军统帅孙员应对很及时、很有效,在南军动进攻的那日夜里就迅剿灭了己方的叛乱。将己方危险降到最低。也为后续包围杨英的部队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兵力。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当夜北军没有剿灭己方的叛乱,信樊会战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张锐抛出一个问题。
来护儿说道:“那不仅杨英的骑兵会突入到北军身后,而且北军的前线各部也得不到援军,北军将会惨败。”
张锐赞同道:“对!来将军所言极是!所以,在应对变化时一定要及时、有效。”“接着是北军遭遇的第二变:正在剿灭内奸行动中遭到南军的突然进攻。”张锐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支红色画笔转身在地图上勾画起南军的进攻线路。
下面的将领们看到地图上被张锐画出一道道向北指去的红色箭头,都皱起了眉头,随着张锐画地箭头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个个都变了脸色,个。别额头上还渗出了汗水。
虽然他们都已经知道了那场战役的结局,也大致了解了战事的具体进程。但文字描述与直观看到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将自己换位成为北军主帅时。突然要面对敌人如此大规模的进攻。不由自主就会升起一股窒息的压力。是因为他知道东线突进的敌军三万骑兵是北军中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只要消灭了他们,己方的骑兵可以迅转道南军中线进攻后留出的空隙直扑上都城。骑兵永远比步军跑得快,加上北军在到洛阳城的路上还要通过南军的伏牛山防线。所以几乎肯定是北军比南军先行抵达对方的都城
“再则,北军将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南军东部的部队,然后跟随在己方骑兵之后向上都进。孙长官采取这种各打各的战术,对南军杨长官的压力很大。事实证明,杨长官最终还是稳妥的采取了调兵东进与北军在信阳地区决战的策略。
高朔网说完。张锐大声夸奖道:“对!吉元说得很正确。在这种各打各的战术下。郓国侯承受的压力的确比孙晨大,所以他不敢冒险。即便他敢冒这个险,上都内阁也不会允许。”
“为什么呢?”飞骑军前卑二团长郝青好奇地问。
张锐走到郝青身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是因为北方还没参战的各家族。”
郝青头脑简单。半天没有弄清楚其中的道理,又接着问:“这和北方没有参战的各家族有什么关系呢?”郝青曾是张锐的护卫长,他很喜欢这个作战勇猛的楞小伙。也对他开始动脑子感到高兴,耐心地解释道:“北方家族中胡公、燕公、韩公等几个影响力较大的家族三代内都曾与北王家族联姻,彼此都有血缘关系。虽然不能说这几个家误会因此支持安乐帝,但上都朝廷始终会有所顾忌。一旦出现各打各的局面,万一这几个家族出兵支援洛阳的怎么办?”
郝青抠抠脑袋。闷声闷气地又问:“这么说,南军即使取得信樊会战的胜利也不敢轻易北上?”
“哈哈”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