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小文人-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襄却也不生气,只是皱着脸说道:
    “随你这老不修怎么说,反正,老夫也不理会,走完这一趟,老夫就要告老还乡了,卸甲归田,享受人间天伦之乐,岂不美哉?”
    曹鼎蛟看着两位老大人在此闲聊,也没有个头尾,要是让他两位继续唠嗑下去,非得让人等死不可。
    于是咳嗽了一声,两位岳父大人同时噤声,相视而笑,大营之内也是无人声语。
    “今日之战打的不好看,明明弟兄们已经竭尽全力,可是依旧落了下风,是将官不用命?是士兵不出力,还是粮食物资没有给到位?
    要是有问题,通通提出来,本官给你们解决。”
    无人言语。
    营外,明军士兵也是在稳步营地。
    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天气越来越冷。
    猛烈的北风卷着飞雪,向将士们迎面扑来,他们的脸和手早已麻木,似乎骨头都冻透了。
    旗帜冻裂了。战马冻得不敢嘶鸣,只能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原地踏步,骑兵们赶紧过来立起了栅栏,然后把所有的马匹都聚在一起,让它们共抗严寒。
    明军这边不好受,蒙古大军和鳌拜的大军照样是一脸懵逼,他们得知了明军大举开拔的消息,赶紧撤出了延安府,携带大量粮草物资准备跑路。
    恰巧在半路上被明军堵住了,曹鼎蛟带着大同的兵马和吴克善的先头部队狠狠的干了几架。
    前面的人干,不过以为碰到了明军主力,赶紧跑回去后面请示老吴该怎么办?
    然后一来一回,场景一拉扯,京营主力也北上了,蒙清大军十万人马亦是齐聚,这才有了今日这场血战。
    正黄旗统领鳌拜拿起精致的酒杯饮了一口烈酒,无比豪迈的说道:
    “明军也不过如此,孙传庭照样被我们杀得大败,他们数十万兵马应却奈何不了我们十万人,再加上如此苦寒的天气,简直是天助我等。”
    吴克善忌惮的看着他手中的酒杯,他现在很怀疑,就是因为这小小的酒杯,让他陷入了如此两难的局面。
    “无论如何,不能再拖下去了,咱们后路被断绝了,必须早做打算。”
    鳌拜笑道:
    “如今大雪纷飞,明军必定以为我们不敢进攻,如此恶劣天气,他们手中的火器兵刃都拿不稳,为何不趁机偷袭之?”
    “好,传令三军,子时夜袭,杀明军你个片甲不留,吩咐下去,咱们此举是为了回家,前面的明军挡住了咱们回家的路了。”
    吴克善也是非常懂得人心,这样能极大地刺激蒙古士兵,鳌拜眼神之中却有一抹忌惮的神色。
    鳌拜他虽然装成神经大条的豪爽模样,可是粗中有细,并不傻。
    在他看来,蒙古八旗确实可以用,只不过要用忠心的狗来控制,这狗最好还没有野心才好。

第388章巧合
    曹鼎蛟这边也是布置妥当,他也是激励士气,拿出的老祖宗的办法,中间丢下了几套女人的衣服,对着众将士说道:
    “本帅已经决定突袭敌营,今日大雪为我等壮声势,瑞雪兆丰年,定是好兆头,不杀他吴克善一个片甲不留都对不起这场凄美的雪,还有那该死的鳌拜,本官必定取得项上狗头。
    当然,咱们丑话要说在前面,等下谁敢不拼命,不出力,不用心,那就自己领着这几套衣裳滚吧。”
    众人对视,纷纷是涨红了脖子,不服气的看着曹鼎蛟。
    吴襄老爷子都提起了自己大刀,言道:
    “看来老夫不拼命是不行了,就怕晚节不保,若是都打光了,那就把老夫添进去,做个彩头就好。”
    老爷子这样插科打诨,众人原本凝重的心思淡却了不少,祖大寿也是在旁边鼓劲,道:
    “人家也是两边肩膀顶着一个脑袋,一刀砍上去也会死人,都是老爷们怕个卵球,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干就完事了。”
    ……
    三更半夜子时将尽,将士们喝过熬煮的姜汤之后,每人又吃下了两大块肉饼,吃了肉就该上战场拼杀了,这是自古定下的规矩。
    曹鼎蛟又命部下用布匹包裹着马蹄,将士们在风雪之中冻得打哆嗦,好在董非准备的手套齐全让他们的手指不至于僵硬,而蒙古人却没有这么好运。
    他们南下入侵的时候穿的还是秋装?本以为战事会速战速决,没想到被拖了这么久,受不了严寒的他们只能拿着从汉人那边抢来的衣服,随意的披在身上。
    因为尺寸不合的原因,很多蒙古人还有正黄旗的子弟兵全都是衣衫不整,一个看起来特别滑稽。
    吴克善:唉,我这打算偷袭明军,千里迢迢来到陕西,这孙子居然挡老子的道,不干,他一梭子怎么成呢?这就去灭了他大营。
    曹鼎蛟:谁呀?谁呀?
    吴克善:……可能是我吧。
    曹鼎蛟:这不巧了吗?这不巧了吗?我也正打算偷袭你们,你们是走的北边的官道,还是走的南边的官道?
    吴克善:北边的!
    曹鼎蛟:谁呀谁呀?
    吴克善:就是我,你想咋地吧?
    曹鼎蛟:这不巧了吗?这不巧了吗?我也是走的北边的官道啊,你是打算什么时辰偷袭呀?
    吴克善:子时啊,去你的吧,哪里这么多巧合,老子整死你这个瘪犊子玩意儿。
    曹鼎蛟:您出去的早,咱回来的晚,咱们是不得不拜的街坊啊,不信你瞧瞧我床上那女人,不正是你媳妇吗?
    ……
    以上纯属扯淡。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明军和蒙古大军在岔路口相遇,广阔的西北到处都是平原,两支大军的遭遇就如同阳春遇见了白雪,互相消容。
    大军立刻扩散开来,蒙古的骑兵不少,而曹鼎蛟不甘示弱,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还是骑兵。
    都说后金骑兵冠绝于天下,其实这里面有个很大的误区,后金里面骑兵最厉害的还是蒙八旗,后金里面最厉害的攻城部队还是汉八旗的部队。
    当然,巅峰时期的八旗子弟兵还是可以去跟蒙古大军抗衡的,并且还能在野战中击溃明军的精锐部队。
    好在明军也不差,京营的士兵再怎么说老底子还是有悍勇的辽东士卒组成,而曹鼎蛟麾下的新军更是强悍的一批,就是察哈尔部落的仆从军让人不是那么放心。
    不过,有曹鼎蛟在此弹压,倒是不怕有人造反,要是有人敢搞事情,那他们部落的结局只能是被团灭了。
    深知这一点的察哈尔部落骑兵更是卯足了力气,决心证明给曹鼎蛟看,察哈尔部落的忠心耿耿。
    巴格尔和伊莲娜的部落士兵最为用心,因曹鼎蛟给这两家给的好处最多,其他三家也是暗中攀比,想要谋夺更多好处。
    曹鼎蛟也是乐意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只要他们五家不联合,大明就可以从中获利,人患寡,而不患均,便是如此。
    明朝末期,因为崩坏的军户制度,导致士兵的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冰点。
    地方上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兵,怎么会是关外拥有着几十年战斗经验的后金大军的对手。
    后来那个大明正经的官军也因为大明最后一个猛人孙传庭之死,而宣告大明的国运就此告竭。
    八旗子弟兵的强大确实是有目共睹,可他们却不配称之为满万不可敌,毕竟人家已经刷了几十年的经验,早就把自己的小号练成了一个大boss。
    吴克善的骑兵更是传承于蒙古老祖宗们的智慧,科尔沁部落更是草原上数一数二的大势力,培养出来的骑兵更加出色。
    皇太极当初能打败蒙古人,孔有德和他挥下的火器也是出了大力气,如今局势倒转过来,天底下最强的两支骑兵共同夹击曹鼎蛟。
    风起云涌,烈火燎原,呐喊声与残叫声交织着,血光与刀光辉映着战场上空的羽箭在来回穿梭着。
    士兵们一个个红着眼愤怒的将宝刀砍向敌人的脑袋,骑兵的速度,步兵的疯狂,弓箭手的精准
    战场上无主的战马肆意的奔腾,最为嚣张的还是白衣白甲的主将曹鼎蛟。
    明军也是司空见惯,他们只要老老实实的跟在主将的身后,就算不能取胜,也至少不会打输。
    曹鼎蛟骑着黑熊的出现,对于蒙古大军的士气打击不少,可依旧还是有很多勇士抱着硕大的武器,悍然出列。
    狼牙棒,蒜头锤,巨斧,甚至还有力大无比的猛士举着大戟。
    曹鼎蛟手中的武器都一百多斤,挥舞起来虎虎生威,不知道有多少力气砸在了人家身上,估计只有阎王爷才知晓,被曹鼎蛟全力一击而不死的人少之又少。
    至少,这不是血肉之躯可以抵挡的存在。
    而曹鼎蛟身上厚重的盔甲则是帮他免疫了蒙古大军的骑弓,哪怕是特制的弩矢估计也没办法破开曹鼎蛟的乌龟壳。
    “杀!”
    明军的阵营之中,想起了无比激烈的嘶杀声,每个人都是拍打着胸膛发出的战吼。
    在这冷兵器还是主流的战场上,一员无敌主将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尽管外面大雪飘扬,血水将地面变得特别泥泞,而明军越打越激动,忘记了顾虑,忘记了恐惧。
    以死换死,以伤换伤。
    每一个人都豪情万分,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鳌拜如同孤零零的一叶小舟,他有些惊恐的看着四周的明军,尽管他多次带领着正黄旗的骑士们杀入明军大阵。
    而明军却无比的顽强,攻而不散,散而复聚,尽管多次冲破敌军大阵,可鳌拜却惊恐地发现,随着自己冲阵的士兵越来越少,明军好像越打越多的了…
    “这不可能,太祖给的三国兵法没有这么写啊……”
    鳌拜却丝毫不知,一个白色的身影已经盯上了他,他坐下的重骑也在打着响鼻。
    “富贵,给老子追上他,你要吃肉,老子就给你吃肉,你要母熊,老子就给你整个十头八头回来,就算是给你弄点四川食铁兽也不成问题。”
    “吼吼!!!”
    王富贵一声声战吼,然后撒丫子就跑,这速度一骑绝尘,旁边的战马纷纷让道,非常惧怕这头凶兽。

第389章
    子曰:打架用砖乎!不亦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佛说胡扯!我佛慈悲!不亦多乎!一砖乎死。
    圣人与佛祖的争执曹鼎蛟管不着,反正弄死鳌拜是他的首要任务,这货居然拿他兄弟的头颅做酒杯,士可杀不可辱,此仇不共戴天。
    如果不能报此仇,天厌之。曹鼎蛟早就暗暗下了毒誓,必杀鳌拜。
    按理来说,有朋自远方来,驱之别院,鞭打数十之,像鳌拜这种朋友,曹鼎蛟决定还是结果了他算了。
    曹鼎蛟直接上前,从斜刺里杀入,曹鼎蛟身后大军簇拥,无数骑兵趁势扑向了鳌拜。
    鳌拜早早就察觉到了不对劲,毕竟他是久经沙场的老家,因为他发现明军的目标居然是他。
    等他看清了那一道白色的身影之时,就觉得亡魂大冒,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来人居然是曹鼎蛟,曹鼎蛟,一世之杰也。
    观其为人,学富五车,才高七步,力能扛鼎,勇可屠龙,步履遍天下,谈笑皆王公。
    翩翩乎若潘安之仪容,浩浩乎有霸王之材雄,日散千金,如弃腐土,通人隐忧,如历亲目。
    鳌拜其实根本就没想这么多,只是多年之后,曹鼎蛟抱着自己的重孙子重孙女在膝下承欢的时候,说出了当年的过往,众人将其著作成书,这才有了此事口口相传脍炙人口的故事。
    曹鼎蛟只是顺便描述了一下对手鳌拜的心理活动,顺便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艺术的修饰,而老年的曹鼎蛟也经常把目光看向供奉在祠堂的那支酒杯,怀念着当年的往事。。
    请假:
    s:今天只能请假了,这本书这个月也会完本了,我还要好好安排一下,谢谢各位观众姥爷的厚爱。
    另外,再推荐朋友的一本书,《我这个昏君不合格》,起点正在火热连载中。

第390章大复仇
    军阵之争,行伍之间,并非是简单的街头打架,骑兵有骑兵的打法,步兵有步兵的打法。
    在古代,两人单挑决定战争的胜负那是春秋以前的礼仪之战,正义之战。
    在曹鼎蛟看来,春秋之前的战争纯属脑子被人家驴踢了,战争本来就是由暴力机构造成的暴力手段,一切不以胜利为目的战争而只看过程的人都是耍流氓,还讲个锤子的正义。
    三国演义算得上是一部神书,可是咱们只能将它当成来看,并不能当成真正的历史。
    要是单挑斗将有用的话,项羽早就推平整个世界了,真正的历史,项羽走的还是精兵路线,只是人们因为他的勇武而忽视了他的统帅才能。
    曹鼎蛟尽管是一熊当先,可是他身后无数的骑兵簇拥着他,明军京营也是不甘示弱,奋力向前,实际上京营应用不少的骑兵还有精锐的死士,这些全都是各大将领培养出来的宝贝。
    明军家丁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