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府卢象升也不好惹,河北河南的孙承恩孙大帅更是个狠人,而且下手特别狠,义军们发悾睦锔胰ィ
义军们最怕的还是曹鼎蛟,以前是只害怕曹文诏,现在是更怕曹鼎蛟。
义军真正的转折点还是在李自成这里,可惜这货没有抓住机会,打进了北直隶,坐拥几百万人口,兵马近百万,最多的时候他个人可调配的银子达到三千万两银子,崇祯皇帝都没有这孙子有钱。
义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原本是被追着跑,现在个把能打的,都敢追着官兵跑。
比如陕西著名悍将贺人龙,原本是去打李自成,结果被李自成打得落花流水,还围了起来,足足四十多天,断其粮食劝他投降,搞得贺总兵差点去啃树皮,差点没撑过来。
西安府,张献忠现在算得上义军中声望最高的人,在他的号召之下,数十万叛军齐聚西安府。
城里招待不了这么多人马,只好在城外升起了袅袅炊烟,埋锅造饭。
一批大西军的小喽啰在城外招待小兵小喽啰,叛军头头们决定开个会。
开会的地点叫西安,史称“西安事变”。
这是一次极为关键的会议,一次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会议。
参与会议者,包括所有你曾经听说过,或者你从未听说过,或者从未存在过的著名头领,用史书上的说法,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尘烟,一百单八家,三百六十营。
家和营都是数量单位,但具体有多少人,实在不好讲,某些家,如张献忠,有十六七万人,某些营,兴许是皮包公司,
比如蛟魔王只有几百个人,愣是占了一个位子,恬不知耻的挤在前面,引来无数人的白眼。
各家兵马的多少都很难讲,但加起来,不会少于三十八万人。
简而言之,这是一次空前的大会,人多的大会。
义军们开会的地点就在城外,大家都害怕突然发生火并,选在空旷的地方逃跑起来容易,而且还可以火速去召唤手下。
开会的头目大概只有三百多人,一人配两个亲信,一千多人组成了群英荟萃,在曹鼎蛟…蛟魔王,看来不过是萝卜开会罢了。
义军们文化水平有待提高,素质素养更是缺乏调教,整个会场都是乱糟糟的,到处都是嘈杂的声音,甚至还有人在旁边吵架,就差没有抄刀子动手了。
“都静一静!肃静。”
西军一堵墙孙可望可就率先发话了,道:
“蛇无头难行,人无头不群,大家都想求求活路,天杀的朝廷不让咱们活,那咱们当共同推举一位首领,共成大事。”
有人随即插话,提出意见,一个字——逃。
因为此人认为,敌人来势很猛,最好是快跑,早跑,跑到山区,保命。
各种摆事实举例子,说的很有道理,众人纷纷鼓掌,然后此人被乱刀砍死。
动手的人叫做李来享。
剩下的人立刻统一的意见,打,打出狗脑子也要打,不灭曹鼎蛟不还师。
闯军残部李来享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眼中怒火闪烁,他只为报仇而来。
烟熏的太岁,火燎的金刚,几大贼首频频点头,眼神闪烁,虽然他们不如张献忠,可是他们几位加起来倒是可以和张献忠掰扯掰扯手腕。
这有人就可把话说,言道:
“孙可望,那你说谁做这首领合适啊?是看兵马多寡吗?还是看地盘大小?”
孙可望便笑着说道:
“这位兄弟可就说笑了,我们大西军早就打出了招牌,可不会自己坏的自己的名声。
只是暂时先选个首领,并不是选盟主,杀了曹鼎蛟之人才能当盟主,这可是事先说好的。
这曹鼎蛟比那秃尾巴狗还横,着实还不好对付,这狗东西头顶生疮脚下流脓,爹多娘少的货,野种一个……”
“哈哈哈哈!”
不少人嘴撇得跟瓢儿似的,整个会场都是哄笑声一片,蛟魔王更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孙可望,他占了个好位置,离得比较近。
毕竟他个人肚量大,从不记仇,更不是小气之人,孙可望这小老弟倒是挺会说话,可以给人家个体面的嘛。
孙可望正好瞧见的前排的蛟魔王,便问道:
“这位兄弟想不想当盟主啊?”
蛟魔王非常羞涩的说道:
“想倒是想,就是不知有没有小老弟我好处啊?”
“当盟主当然是好处多多,打下了天下做皇帝,当五湖四海之主,岂不是痛快?”
这怕不是个傻子吧?孙可望一愣,这还用得着问吗?盟主的好处当然是当皇帝啊,这一届的义军不好带呀,要都是这种货色,迟早都会被明军剿灭了。
蛟魔王脸上的笑意更深。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孙可望看到自己调节气氛的状态达到了,接下来就要步入主题了。
“据我们线人得到的可靠消息,蒙古人在延安府和曹鼎蛟二十多万大军狠狠的干上了一仗。
蒙古人虽然没有落着好,官军也是被打了个七零八落,到现在还没有缓过劲呢,曹鼎蛟他还带着兵马在休整,现在咱们不去干掉他们,到时候就玩完喽。”
孙可望话音刚落,李来享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言之凿凿的说道:
“别人我管不着,谁能宰掉曹鼎蛟,我们大顺军七万精锐全部归顺于他,任凭趋使,这盟主的争夺我们大顺军宣布退出。”
众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张献忠一样坐立不住,李来享手底下虽然没有七万精锐,但是两三万老兵还是拿得出手,这可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然后就是枯燥无味的大会,到最后也没有选出首领,因为有一个蛟魔王的人提出了一个伟大的理念。
“求同存异!”
大家先完成一致目标,有分歧的地方先压下,先打败大魔王曹鼎蛟再说,众人一听还真的是挺有理,这首领也不干脆不选了,别的不说了,兵发延安府。
因为还有个情况,延安府今被蒙古人给摧毁了城关,这可是个好消息。
第394章人傻速来
人上一千,形形色色,义军们的会议自然不会是那么快就结束了,现在的联军就像一个大的蛋糕,每个人都想分得一杯羹。
争吵是在所难免的,每个人都想博取更多的利益,毕竟他们这个大型造反投资聚居地汇集了天下的英雄,作为一个利益结合体,当然是选择开会解决问题喽。
蛟魔王默默地退回了自己的营地,不少义军迎了上去,其中代号为小猪佩奇的义军问道:
“大王,你们商讨出个结果了吗?”
蛟魔王皱了下眉头,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甚至还有光天化日作恶的贼人,各种赌博叫嚷的声音不绝于耳。
可以说他们这些人是天底下军纪最差的队伍了,恐怕就连地方上的卫所兵也是大大不如,辽东边军的军纪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靠这些人想打下大明打赢大清,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蛟魔王便道:
“这里人多眼杂不好多说,叫上几个把总旅帅入营说话。”
十几个军官入得营来,曹鼎蛟铺开了一张书桌,在上面奋笔疾书,写了一会儿后,吹干了笔墨,这才封好折子弄好了火锡,以免有人窥见其中的内容。
“张小顺,这封信务必在一天之内交到延安府的董非手中,我不管是六百里加急还是八百里加急,银子本官出。”
“遵命!”
张小顺赶紧接过的信件,匆匆的就出去了,从陕西西安府到延安府有六百余里的距离,一天的时间很仓促,必须日夜兼程才行。
化身为蛟魔王的曹鼎蛟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骄兵悍将们,问道:
“兵器和盔甲都藏好了没有?”
“大人,已经置办妥当了,只是属下实在是不知,咱们大军一怒,碾压过来就是,就凭这些区区的流寇,还想阻挡朝廷的大军不成?”
曹鼎蛟的部下纷纷不解,因为他们觉得自家大人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不仅如此,还散步了大量的谣言,说明军一战损失了六成的兵力,二十多万大军已经被打到残废,和蒙古人拼了个两败俱伤。
他们延安府还有将近二十万生龙活虎的主力难不成都是吃干饭的?直接一路收复西安府他不香吗?
“大人,咱们为什么要跑到这劳什子贼窝里面,俺就看这些流寇没什么了不起,一战灭之,给俺五万精兵就是。”
“嘿嘿嘿,额要求就更低了,大人给额四万精兵,额轻轻松松就打下了西安府。”
“我只要三万……”
曹鼎蛟:……
“唉,让本官怎么说你们好呢,你们就没有一点觉悟吗?一个个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啊,还需要多多学习本官的优良品质,都长点心吧。
本官几个月前才升任山西二品的巡抚,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再想再进一步,非得等我那学生才行,有些话藏在肚子里面就好,千万不能说出来。
况且,本官就算是一战尽了全功得到了天下的称赞,反而不美,这是把本官架在火上烤啊!一个个怎么都这么糊涂呢?”
曹鼎蛟苦笑,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怎会不知,只是被如此彪悍的大胜给蒙蔽了双眼。
功高震主,是所有的武将文官的大忌。
“那大人……此事该如何解决?”
曹鼎蛟微微一笑,便道:
“所以本官亲自来此实地考察,就是为了充当急先锋,实话就告诉你们,如果本官所料不差,陛下现在已经到了延安府,嘿嘿嘿,估计我那学生也被他带上了。”
“什么,陛下来了!”
“我的天爷……”
曹鼎蛟一字一句的说道:
“那实话就告诉你们了,科尔沁部落和伪清联军是在我们陛下英明神武的指挥下,还有将士们用命,百姓们支持的情况下打赢的。
整个陕西的叛军,也是当今圣上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亲自带着大军剿灭,收复了整个陕西省,为了大明的和平安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是百年来第一明君。”
众人:……!!大家有些麻木了,以前那些军官来抢功劳也就算了,现在当今圣上也要下场了吗?
曹大人,您老人家的彩虹屁也太牛逼了吧?
曹鼎蛟看着一脸麻木的部下,然后一拍桌子说道:
“怎么?本官难道说的有半点不对?要是有人有异议的话,那本官就跟他掰扯掰扯,本官也是很民主的嘛,有意见就欢迎踊跃的提出来,千万别憋在心里面憋坏了……”
“大人,咱们这么做要是被有心人发现了公之于众该怎么办?”
有个旅帅弱弱的开口说的。
“首先,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再其次,陛下现在确实是在陕西呀。
没有陛下英明神武的指挥和鼓舞士气,咱们能打赢吗?这是万万不成的,造谣生事者自然是要株连九族,敢造谣吾皇?反了他了。”
众人没意见了。
各自下去准备了。
……
早在半个月前就接到了曹鼎蛟信件的崇祯皇帝火急火燎的直接带着太子爷还有数千禁卫北上。
没想到他前脚刚走到陕西边境,蒙古人两天就被揍趴下了,这让跑过来摘桃子的崇祯皇帝很尴尬……甚至有点没脸见自己的好基友曹鼎蛟,你说这算什么事儿啊?
崇祯皇帝直接快马加鞭的来到延安府,董非赶紧上前热情的招待,然后将此次夺回延安府的经过上表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仔细地拜读了一下,然后总结了里面的详细内容:
此次战役的发起和计划完全是英明无比的皇帝陛下所制定,将士们在皇帝陛下的感召下,忠君报国,奋勇杀敌,终于不负皇恩,收复延安府,重创蒙清联军。
大军在陛下的英明指导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也意味着一切叛军都是纸老虎,终究会被大明碾压。
崇祯皇帝对着身边的太监曹化淳说道:
“这……会不会有点太过了,朕这脸皮怎么觉得有些发烫呢?”
曹化淳还没开口,董非这狗贼率先一步开口说道:
“陛下此言差矣,此次大军的主力京营二十万人马是何人组建?”
“是朕?”
“平叛的主帅曹鼎蛟是谁人任命?”
“是朕!”
“天下的共主又是谁?”
“朕!”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浜,莫非王土,这陕西是陛下收复的,陛下可不认可呀。”
“认可……”
“大明四大战役皆胜,陕西虽然小受挫折,终究还是要回归大明,这代表着天命所归,陛下觉得最大的功劳按在谁头上合适,这可是天命啊。”
崇祯皇帝终于是被董非忽悠瘸了,然后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那必须是朕啊,这最大的功劳是朕的呀。”
祖大寿,吴襄等人……
曹化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