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终于是被董非忽悠瘸了,然后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那必须是朕啊,这最大的功劳是朕的呀。”
祖大寿,吴襄等人……
曹化淳:咱家这是要失业了吗?
小白:更新实在是个大问题,过年之后我看能憋下大招不?我们是18号放假。
第395章朕要亲征
陕西延安府,一骑快马匆匆的来到,打头骑士快速翻身下马,赶到城门口,延安府戒备森严,许进不许出,自然有人上前排查。
骑士笑着低声说道:
“劳驾,请问尔等有没有祛清复明的眼药吗?”
领头守备官一怔,赶紧拱手说道;“有,汝在此等一等,吾这就去取。”
小兵们一头雾水……
不多时,董非带着大批人马赶到,顺便问道:
“是谁要祛清复明的眼药?”
“是在下!”
董非一脸平静,一挽衣服便道:
“你要哪种药?”
。
“有没有清恶毒、便盲眼复明的清毒复明膏药?”
。
“有是有,价钱太贵,要三两黄金,三两白银。”
。
“五两黄金,五两白银卖不卖?”
。
“为什么价钱这样贵?”
。
“不贵,不贵,只要当真复得了明,便给你做牛做马,也是不贵。”
。
“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
。
“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
董非身后传来了一声轻笑。
“扑哧…这暗号还挺有意思。”
董非点了点头,便道:
“好,来自所为何事?”
“来买眼药……咳咳咳咳…来送信,对不住,都怪咱大人设计的暗号,小人太入戏了。”
张小顺赶紧从怀里掏出的信件,小心翼翼的交到了董非手中,便又道;
“大人特地送过来的加急信件,吩咐过小人亲自交到董大人手中。”
董非一把接过信件,然后检查了一下上面的火锡,小心谨慎已经是他的习惯了。
确认无误之后,这才缓缓的打开了信件,然后把信件毕恭毕敬地交给了身后之人。
张小顺虽然奇怪,却并没有多说什么,只道:
“董大人,小人现在也无法归队,暂时只好跟着你了,嘿嘿嘿。”
董非白了他一眼,道:
“放心,曹大人早有安排,你就老老实实的去当带路的人吧。”
崇祯皇帝仔细了曹鼎蛟送过来的信件,脸色有些涨红,半天说不出话来,连屁都蹦不出来一个。
最后只好激动的说一句:
“曹鼎蛟真是个忠臣啊。”
“来人,给朕着甲,大开旌旗,朕要莅临一线,抚恤伤兵,鼓舞士气。”
崇祯皇帝算是秘密来到延安府,除了几个高层之外,根本就无他人知晓。
崇祯皇帝本来打算低调一点,可惜换来的却是疏远,行了,他不装了他摊牌了。
不多时,城内锣鼓喧天,二十万大军闻战而喜,纷纷齐聚,这些天可把他们憋坏了,一个个都是求胜心切,打败了蒙古人可分到了不少金银细软。
曹鼎蛟不缺银子,自然是以圣上的名义狠狠的出了一大笔银子。
到手的银子可是看得见的,这也难怪弟兄们很兴奋。
等大军聚集之时,众人却发现坐在主位上的不是曹鼎蛟,也不是祖大寿,吴襄。
在他们两个字中间,有穿着一身龙袍的伟正男人俯视苍穹,此人身份就呼之欲出了,只要不是想要造反,冒着被杀头诛九族十恶不赦之大罪,没人敢光天化日之下穿着龙袍。
禁卫单膝下跪,口中高呼: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少顷,二十万大军齐齐下跪,口中高呼说道: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单膝下跪的众将士,崇祯皇帝一步步走下高台,来到了将士们的身边。
崇祯皇帝旁边的侍卫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位置,非常恰当的说了一句话:
“陛下,危险,不可靠的太近,以恐遭逢不测。”
最前排的士兵脸色微红,瞪着眼睛看着那个开口的侍卫。
崇祯皇帝怒目而视,直接将其斥退,拍着胸脯指着这些将士说道:
“他们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全天下的黎民,为了朕,抛头颅,洒热血,有何靠近不得,他们是全天下最可信的人啊。
朕无惧,你们呢?”
“末将誓死捍卫陛下。”
众人齐齐附合。
崇祯皇帝大步向前,挥舞着拳头对着面前的士兵们吼道:
“朕与尔等同在,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铁骑如梦,江山如画,睥睨天下英豪,惹朕者死。趁其不备,杀其不意,片甲不留。
这天下,究竟是谁说了算,朕可以告诉尔等,朕说了算,大军出征,扫平蚁穴!建立万世不灭之功。
封妻荫子,荣华富贵,朕许之!”
霸气侧漏,众人都被亲自下场的崇祯皇帝所征服,而且崇祯皇帝曾经对他们干过一件大事。
亲自为士兵们发放军饷,直至今日,京营的财政是最透明,所以崇祯皇帝最受爱戴了,军爵制度正在逐渐的回复,大明士卒闻战而喜,身先士卒,奋不顾身。
“谢陛下……”此声久久不绝于耳。
……
西安府,义军们终于是集结完毕,钱谦益欣慰的看着这一切,他觉得自己时运不济,那都是因为命运坎坷,天运不在此处。
李自成,福王都是没有气运的人,怎么可以登上大宝,如今,他终于找到了真正值得辅佐的人。
张献忠!
从钱谦益第一眼看到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就明白他终于找到了天命之子,张大王才是克继大统的最佳人选啊。
作为曾经的礼部尚书,钱谦益还是挺有本事的,凭借出众的口才,高超的见识,以及卓越不凡的资历。
钱谦益成功地从李自成阵营转投到了张献忠阵营,完成了三姓家奴的完美蜕变。
“天下谁与付吴钩?遍示群雄束手。一群无能鼠辈也敢阙居高位,实在是可笑,等咱们一战打败了明军,那就将其全部吞并,创立不朽基业,陛下当继成大统。”
钱谦益侃侃而谈的说道,经过他全力的撮合,张献忠让出了大部分的利益,联军总算是整合完毕,准备一路北上,三十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逼进延安府,准备打败残存这里的明军,然后趁势席卷整个陕西,然后向关中,北方几省。
仗还没打赢,大大小小的军阀已经划分好了势力,张献忠“勉勉强强”各大首领的诉求,然后立排众议终于当上了代理盟主,真正蛋糕的划分还是按功劳的大小。
自古以来,从下至上,要想进入陕西,必先经过汉中,所以当年刘备占据四川,要攻击曹操的长安,必占据汉中,此后诸葛亮六次北伐,都经过汉中出祁山作战。
而欲成大事,大部分的开国君主从北向南方打比较容易,除了朱元璋之外,真的没几个人北伐成功。
闻鸡起舞的祖逖失败了,精忠报国的岳飞失败了,一代名相的诸葛亮失败了。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乱世,离去者,是上天抛弃的,留存者,是上天眷顾的。
张献忠如今每时每刻都在抱着自己的玉玺,根本就不让别人触碰,他目光灼灼的说道;
“好,朕必胜之,朕既然得到了这玉玺,那就争一下这天下。”
众心腹全然都是纸醉金迷,孙可望也是喝得尽兴,只有李定国忧心重重的看着这一幕,他总觉得不对劲,冥冥之中总感觉义父这样做是不对的。
第397章厉兵秣马
闯军后营,不知道自己带了倒霉体质的钱谦益,回到了好友冯全这边喜形于色的说道:
“人生譬若虚竹,所谓发根于笋时,以后,砥砺于劲节,而终成脊檩。时人以年幼欺我,以不材视我,以为不堪。
予当何取?窃自以为鱼龙蛰伏浅礁兮,时未至耳,以待沧海。虚怀若谷,安知其人之浅视;胸有成竹,焉与夏虫辩春秋。”
大意:现在的人只看到我不堪的现状,却不知道不久将来我就会牛逼哄哄………窃自以为鱼龙兮,时未至耳…
钱谦益自比鱼龙,冯全却是唉声叹气,言道;
“牧之,咱们一路风雨不顺,早知当初,何必恶了曹鼎蛟,导致咱们现在是一路流亡,老夫深深悔之。”
冯全这个兵部侍郎算是看明白了,之前他就不应该随随便便下注,结果现在是全盘皆输,靠山山倒,靠人人走,一路辗转三千里,从无一次是赢家。
不远处,曹鼎蛟饶有兴趣的趴在墙头,看着这一切,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
曹鼎蛟倒也不怕钱谦益认出自己来,毕竟他现在脸上画的妆连自己都认不出来,更别提他人了。
曹鼎蛟心中窃笑道: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妙啊妙,钱谦益,我这个人交朋友不在乎他有没有钱,更不在乎他老婆漂不漂亮,反正没我有钱,而且没我老婆漂亮…你说柳如是?抱歉,她马上就不是你的了。嘎嘎嘎嘎……”
钱谦益又道:
“子教兄,有句诗: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我等只是时运不济,终于遇见明主一定能够拨开云雾见明月。”
钱谦益一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模样,冯全只好沉重地叹了一口气,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够成大器?老钱实在是太想当然了,结果碰了一鼻子的灰,自己也被牵连。
冯全语重心长的说道;
“老钱,咱们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错了好几次了,为此差点搭上了性命,家底也被败光了,咱们还赌得起吗?也到了该收手的时候了。”
钱谦益眼神通红,就像赌输了赌徒一样,言道:
“不,咱们一定有翻盘的机会,咱们在京师时多难熬啊,温体仁一句话咱们就被发配到南京了,陛下可有曾管过我们?
岁过悠悠,五载之期,漫如行龟,生平所为者,唯其择其善,一以恒之。”
曹鼎蛟脸上露出的鄙夷的神色,你个老棺材都成了三姓家奴了,还好意思说自己从一而终,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
老棺材,啊呸呸呸!
不过,你个老不死的自带扫把星体质,难不成是因果律武器不成?
曹鼎蛟如是想到。
因果律武器……不如,放他一马?
曹鼎蛟心中闪过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延安府。
和叛军的缓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素质惊人的官军在崇祯皇帝的带领下,开始逐步收复整个陕西,大军四面八方围向西安府,周围地方势力纷纷都是望风而降。
祟祯皇帝下达了一个又一个的诏令,对于任何侵犯寻常百姓的行为,都严令禁止。
二十多万大军之中,难免有几颗老鼠屎,崇祯皇帝亲自拿着宝刀砍掉了四五十个人头。
众目睽睽之下,被受害的百姓施以全礼,单膝下跪告谢,崇祯皇帝亲自安抚地方。
士民百姓,军中将士深受感动,纷纷大呼圣君,有明君在,何愁天下不平?
崇祯皇帝亲自和士兵们同吃住,抚恤阵亡士兵,安抚受伤的士兵,到一线聆听官兵们的声音,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
官军的行为也逐渐向着现代化靠拢,高超的军事素养,严明的军纪,令行禁止的制行皇帝陛下的命令。
严苛的操练,保证了他们的军纪,另一方面,较为丰厚的俸禄,也足以让他们不至于在战时进行抢掠。
崇祯皇帝为此几乎是掏空的内库,他筹备了整整两千万两银平叛,海量的物资北上。
原本是用来干掉十万入关蒙古大军和一万入关清兵,没想到叛军太倒霉,这两个家伙死走逃亡伤,然后崇祯皇帝只好把火撒在了叛军身上。
毕竟,银子都花出去了,再怎么样,崇祯皇帝也要听一个响。
所以此次北伐,估计是大明开国以来,后勤最巴适的一次战役了,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明军已经连续两个星期吃到肉了。
据村里面的老人口口相传说过吃了肉就该拼命了,陛下对他们这么好,他们也不怕卖命。
明军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
而叛军呢?
每天都是坏消息,无数的聪明人开始意识到他们好像掉进陷阱里面去了。
四面八方都是明军,每天传来的消息就是周围的县城全部被明军攻克攻陷,派出去突国的部队全部被疾如风,迅如闪电的骑兵部队击溃。
可笑的城墙,在明军改进的火炮面前,不过是纸扎一般而已。
消息传来,所有叛军首领都是瑟瑟发抖,只有李自成麾下的大顺军则是越来越疯狂,李来享更是笑的渗人。
三十八万叛军开始有人试着突围,他们出城十里并没有什么事,可一旦离开西安府,他们将会面对如山如海的骑兵在辽阔的平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