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铭和李世民,都不自觉的将目光投向那个地方。

    只见素琴旁,乌黑如泉的长发随风飘散,在雪白的素衣间滑动,两双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在琴弦之中往来。

    那嫩白如藕的花容之上,柔柔细细的肌肤,双眉修长如画,双眸之中流转着无限的柔情。

    身材落落有致,坐于湖畔之旁,抚琴而醒天地,好似不沾世间俗尘的仙子一般,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如同烟花般飘渺虚无而绚烂。

    让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正所谓河北甄宓俏,江南有二乔。

    这两名出尘女子,乔绾和乔霜,也即乔玄的两个女儿——江南大小乔。

    高铭停下了脚步,闭目凝神,听着这绝世的乐曲,仿佛感受到了二人内心那波动如水的情绪。

    见高铭没有靠近打扰,众人自然只能跟在其后,不敢上去叨扰。

    这一刹那,所有的杀伐之气,都在这清醒婉转的琴声中,洗尽凶戾,只余下些许浮华和温柔。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廊西房静无言,唯见池水秋叶繁。

    终于,伴随着一声幽幽叹息,弦声终止。

    高铭冷峻的面容上抹起一丝浅笑,鼓掌笑道:“好音律,令千金的琴艺,真让本王大开眼界。”

    “岂敢,殿下谬赞了。”

    乔玄淡然一笑,吩咐道:“这位,就是为父跟你们经常提起的国之柱石——陈留王。”

    “妾身见过陈留王殿下。”大小乔从素琴旁缓缓起身,朝高铭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

    李世民望着小乔,笑道:“小姐的才艺,固然惊艳绝伦,不过完璧终有瑕,方才倒是错了一律。”

    说着,李世民便拿起腰间玉箫,吹起了方才小乔音律的失误所在。

    小乔那双美眸宛如一泓清泉,听到这缠绵萧声,先是微微一怔,再是抿嘴而不失矜持地笑道:“将军居然能听出小女子的失误之处,那可是比小女子更胜一筹呢。”

    乔玄见状,坦然道:“不瞒殿下了,我这两个女儿,平日里最仰慕少年英雄。所以在下斗胆,想向殿下请桩喜事,来冲冲三军的戾气。”

    高铭闻言却是笑而不语,原来扯了半天,乔玄是想把他的女儿嫁给自己。

    扫描之下,高铭发现二乔的魅力值,都在99的顶尖水平,不遑相让甄宓。

    而且方才见李世民和小乔二人,你来我往,多有互动,高铭心中不禁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来。

    少顷,高铭开口道:“世民啊,你可有家室?”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我年少从军,未曾成家。”

    “如此甚好。”高铭颔首一笑,道:“那如蒙乔公赏脸,两位小姐不弃,本王与李将军,各自娶你姐妹二人其一如何?”

    此话一出,二乔皆是俏脸一红,羞涩之情顿起,泛起层层如潮红晕。

    李世民也是微微一怔,他想不到高铭竟然自己迎娶大乔,然后让他迎娶小乔。

    如此一来,他和高铭就成了连襟之理,他便是高铭的便宜妹夫。

    而高铭的意图,也恰恰在此,一面是见李世民和小乔的确般配,另一面也是为了加固李世民的忠诚。

    故以联姻之策,让李世民攀附皇亲。

    乔玄闻言,捋须笑道:“在下觉得可以,这位将军与殿下都是少年英雄,才俊配佳人,真乃一段传世美谈也。”

    “若是军情不着急的话,择日不如撞日,在下明日就替殿下和将军操办婚宴。”

    “被你这么一提醒,本王倒是忘了薛仁贵和诸葛亮还在石阳戍兵,以拒曹操。”听到此话,高铭却是眉头微微一凝。

    光顾着自己征伐,高铭倒是恍惚间忘了石阳一线的十万齐军。

    高铭虽然一向秉持“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观念,但他也非一时欲起,就分不清孰轻孰重之人。

    眼下前线的将士还在浴血厮杀,自己焉能大办喜事,如此岂不让将士寒心。

    更何况,如今自己已入扬州腹地,是从南面和北面的薛仁贵,一起夹击曹操的最好时机,高铭岂能错过。

    高铭看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他知道,李世民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乔公好意,本王心领了。”

    高铭当下立断,沉声道:“不过眼下战事吃紧,待本王将荆东之地全部拿下,翦灭曹贼的势力,到时候大功告成,再行婚宴之事,也不为迟。”

    (未完待续。。。。。。)

 第212章 厉兵秣马 尔虞我诈

    九月初八,赤壁之战的前一天。

    石阳城,将军府。

    大堂之上,薛仁贵正与诸葛亮商议着前线作战布局的相关事项。

    正值此时,一个亲兵匆匆入内,拱手道:“薛将军,汉阳城失守了,张郃将军此刻率军已经朝石阳城而来了。”

    听到这道消息,薛仁贵非但没有丝毫的慌乱,相反和诸葛亮相视一眼后,眉宇间还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从曹仁发兵到现在,大抵已经抵抗了三四日有余,而今兵败,倒也算是在合理的天数之内。”

    诸葛亮沉声道:“汉阳城一战,我们折了多少兵马?”

    那小卒拱手报道:“汉阳之战,我军折损将士一万余人,张郃将军拼死奋力,才带着剩余的弟兄,才杀出曹军的层层包围,何其惨烈。”

    汉阳一战,三万守军,折损了一万多人,张郃奋力才带着两万人逃回石阳城。

    闻言,虽然是意料之中,但诸葛亮还是不禁唏嘘道:“正所谓一计功成万骨枯。倒是折煞这帮出生入死的将士跟张将军了。”

    虽然是诈败之计,但如果兵马损失得不多,不战弃城而走的话,曹军方面对此就会起疑心。

    毕竟曹操不是傻子,如果这么好骗的话,也不会爬到今天这个位置。

    那这道计谋,也就无法继续实施下去了。

    “自古每逢兵家之争,就没有是不流血能取得胜利的。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身为从军之人,你早晚要接受这一点。”

    对比诸葛亮的那几分仁慈,薛仁贵的眼眸中,却只剩下果厉断然的杀意。

    “道理我自然明白,以后见多了也就习惯了。”诸葛亮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薛仁贵见其情绪稳定下来后,开口道:“如今曹军已经进驻石阳,下一步,我军该当如何盘算。”

    此话一出,诸葛亮的眼眸,瞬间又变得犀利了起来,闪烁起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寒光冷芒。

    紧接着,诸葛亮伸手指向舆图,洋洋洒洒的将自己的谋划,全盘道了出来。

    。。。。。。

    汉阳城一战,曹军从函谷关和徐州大败后,终于找回了一点牌面。

    那颓靡的士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挽回。

    在乌林的曹操,听说曹仁打退张郃,占据汉阳后,亦是大喜。

    当即亲自率领八万大军北上,与曹仁在汉阳会和,总计十三万兵力。

    因为有了之前的惨败,曹操担心关羽会意气用事,于是没有让之随行北上。

    而是派他和魏延留下两万兵马,留守乌林后方要害所在,拱卫江东,以防孙策会打什么歪念头(此时赤壁之战还未爆发)

    此时此刻,汉阳城中。

    雄踞着曹操率领的十三万曹军,更有典韦许褚曹仁徐晃夏侯惇等将领,可谓是阵容豪华。

    而他们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要拿下齐军的粮仓所在——石阳。

    只要石阳一破,曹操非但能够得到极大的军需补给,重新开始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势力。

    而且配合赤壁的吴军,说不定还能一鼓作气,直接夺回兖州之地,再图中原霸业。

    在曹操和郭嘉经过多番商议之后,发现这也是曹操想要翻身唯一的路数。

    一来若是齐军在赤壁战胜东吴,那曹操就可以夺取齐军粮草,立于不败之地。

    而来若是东吴在赤壁战胜齐军,那曹操就可以顺势直取兖州,快孙策一步。

    只要兵马钱粮在手,孙策能做的,也只是干瞪眼,眼睁睁看着自己给曹操做了一场工具人的活。

    在判断完局势之后,曹操心知九月初九,就是赤壁交战的日子,于是决定九月初九同时发兵石阳。

    到时候不论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曹操都能有回旋的余地。

    换言之,就是你也许血赚,但我曹操绝对不亏。

    但曹操没有计算到的是,在出兵石阳之前,高铭就曾几次三番向诸葛亮强调,曹操为人生性多疑,绝不可以常理度之。

    所以诸葛亮推断,曹操绝不会因为行军过于紧迫,而让部下休整几日再作攻城准备。

    相反,曹操进攻石阳城的日期,必定就是九月初九那一天。

    因为他相信,齐军会以为他要暂作休整,等到各方面恢复到最佳水准再发起攻城。

    同时那一天赤壁开战,曹操既能坐观赤壁之战的成败行事,又能让高铭无暇顾及西面战事,做不到及时回援石阳。

    综上种种因素,曹操出兵的时间,别无他时,必然就是九月初九那一天。

    。。。。。。

    九月初九,亥时。

    夜色降临,惨淡的月光洒满大地,荒寂的草丛在清冷月光的照耀下,生出无数诡秘暗影,远远望去如同幽森的亡灵火焰,生生不息。

    在这鬼魅的环境下,唯有石阳城上灯火通明,巡防严谨。

    在一望无垠的黑暗中,却有一支兵力规模约莫十三万上下的军队,悄无声息地慢慢靠近了这座城池。

    在森寒的刀戟之中,曹操深邃的眼眸朝石阳城眺望而去,一副戒备森严的模样。

    “果然不出我所料,齐军是真的守不住汉阳才败退石阳城,而非什么阴谋。”

    “若是因为畏惧设伏,而不敢出兵石阳的话,倒可能恰恰中了齐军的意图,为他们争取到了喘息的机会。”

    曹操望着眼前的那座城池,那座拥有十几万石粮草的城池,眼眸中闪烁起贪婪的寒光。

    他原本还存有一丝担忧,担忧齐军是否会诈败汉阳,引诱他们来攻取石阳,进而设下埋伏引他入套,

    但汉阳城齐军的惨烈状况,打消了曹操心中一大块疑虑。

    若是诱敌深入,此时石阳城当时巡防空虚,让曹操认为有机可趁。

    那样的话,曹操反而会认为城中有诈。

    然而此时看见石阳城中巡防严谨,曹操可以断定,齐军并无谋略,只是照例死守这座孤城而已。

    这一幕,彻底打消了曹操心中最后那一丝疑虑。

    “我就知道,苍天能让我曹操活着从函谷关回来,必然还是眷顾于我曹氏一族的。”曹操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

    紧接着,曹操慢慢拔出了腰间佩剑,那寒光流转的剑锋,直指石阳城门,豪烈道:

    “起兵,攻城!”

    (未完待续。。。。。。)

 第213章 曹操慌了

    轰隆隆,轰隆隆。

    曹操一声令下,十三万曹军轰然而动。

    森森铁甲,几欲将夜幕映得通寒,苍茫大地都随之开始隆隆颤栗。

    前军处,上将曹仁和徐晃,各自率领着三万之多陷城之士,高举着大盾,向着石阳城浩浩荡荡推进而上。

    在二将的前军之后,则是由夏侯惇率领的弓弩手和投石车,跟随于刀盾手之后,向敌城推进。

    而中间压阵的,是由曹操统率的曹军精锐,在他身旁是典韦和许褚这两员上将。

    只待城门一破,曹操就能率领大军顺势杀入城中。

    这一战,曹操志在必得。

    十三万曹军,正以气吞寰宇的攻城之势,大举逼近石阳城!

    “曹军来了!”

    “不好,敌军来袭,快去通知薛将军!”

    “都给我醒醒,曹军攻城了!”

    看见城下那浩浩荡荡的曹军时,城关上的齐军,纷纷相互叫喊起来。

    城墙上,那早已就位的几千守城弓弩手,指尖一松,利箭惊弦而出,铺天盖地的向着城前逼近的曹军袭去。

    咻咻咻!

    漫天的箭雨,宛如流星坠世。

    望见这一幕,曹仁和徐晃也不是傻子,当即战刀一挥,喝令道:“全军举盾前行!”

    一声令下,那六万攻城先锋死士,如后浪推前浪似的,一排接一排地举起盾牌,一步一顿,朝石阳城慢慢逼近。

    城下是战车配撞木,城上是云梯配流矢。

    曹仁和徐晃一人指挥一边,对石阳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在汉阳之战初尝新胜的曹军,此刻表现出了尤为汹涌的攻势。

    “奉孝,果然不出你所料,想要东山再起振奋士气,就必须先用一场必胜之战鼓舞三军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