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郑厂长在位时,能把人选定下来,升上去的可能会是程进。可这职位到现在还没定下来,局势就不一样了。
  李厂长为了掌握更多话语权,肯定会在车间副主任的职位上安插自己人,本来他这个人,提拔人就更看重关系。
  而程进过去是在郑厂长为首的领导班子那里有了姓名,又没像李厂长投诚过,这个岗位大概率是落不到他头上的。
  但这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李厂长的厂长位置坐不了几年,等谢澜上位,一切就都会好转。
  谢澜提拔人更看重的是能力,只要程进能熬过这几年,且一直保持现在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以后前途不会差。
  因此,程蔓只安慰道:“您就不要太操心了,大哥有能力,总会有出头的机会。”
  “希望吧。”王秋梅叹气,又问起程蔓学业上的事,毕业分配下来没有。
  程蔓是七七届的大学生,本来应该是八一年冬天毕业,但那边临江大学正好改革制度,开始实行学分制,所以她提前了半年毕业。
  毕业后程蔓直接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只要不出意外,两年内能毕业。
  程蔓成绩一直很好,这方面自然不会有意外,今年六月,又或者说这个月月底,她就能拿到毕业证书。
  而毕业分配一般都会提前下来,就像程亮,他读的是三年制大专,工作就是大三最后一学期刚开学定下来的。
  前阵子程蔓一家三口来参加程煜的满月酒,王秋梅就问过一次,但当时她说在考虑,工作没确定。
  王秋梅想她是个有成算的,就没多问。
  可这都快六月底了,毕业去向总该确定了吧?
  程蔓确实想好了,说道:“我不打算参加工作。”
  “不参加工作?”王秋梅怔住,“那你想干什么?”
  “我想自己做生意。”
  “这……”
  王秋梅不自觉拧起眉,她倒不是担心程蔓不会做生意。
  早几年程蔓和程亮合伙做生意那些事,王秋梅都看在了眼里,知道她这闺女有眼光有能力,要是下海做生意,肯定挣得比拿死工资多。
  看被抓的「八大王」就知道了,年营业额个个过百万,一年下来就算挣不到几百万,也能有十几万。
  那可是十几万啊!
  她男人都八级电工了,一个月收入都才一百出头,一年下来是一千二。
  十几万,他们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挣到这么多钱,可「八大王」一年就挣到了。
  哪怕不看「八大王」,就看身边那些做生意的,这几年哪个不是鸟枪换炮,换完新房换媳妇。
  直到去年「八大王」陆续被抓,这些以往神气得鼻孔朝天的人才龟缩起来,直到今年形势有所好转,才陆续冒头。
  王秋梅担心的是,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八大王」也没有放出来啊,万一过几个月局势又变了怎么办?
  王秋梅的担忧,程蔓都觉得不是问题。
  首先根据她前世的历史,以及原著剧情,从今年年底开始,「八大王」会被陆续放出,到明年政策就会彻底明朗。
  而且「八大王」被抓的原因其实不是国家不许做生意,也有他们经营不够规范、生意太大枪打出头鸟等方面原因。
  「八大王」是被抓了,可街上不还有那么多做生意的吗?
  程蔓相信,只要她把握好其中的线,就不会有问题。
  本来她也没打算一毕业就开张做生意,会再看看形势做决定,但最迟明年春天,她这生意肯定会坐起来。
  她不听从分配,也是有考虑这方面的原因。
  就算她听分配进了单位,最多也只会在里面待一年半载,时间太短,事业上不会有多大起色,可能还忙得团团转。
  与其这样,她还不如趁这时间放松放松,多收集点信息,对后面创业也有帮助。
  关于未来,程蔓不好透露太多,但这几年他们身边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例子信手拈来,王秋梅心底的疑虑虽然没有完全被打消,但也没有强烈反对。
  她这闺女向来是个有主意的,决定好的事,不会轻易改变。
  王秋梅只好问:“你打算做什么生意?”
  “我还在考虑。”
  王秋梅噎了下问:“你还在考虑就说要做生意?”这也太不靠谱了。
  程蔓却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说道:“生意方向有了两个,但做哪一个,我想先跟二哥谈谈再说。”
  “亮子?”王秋梅顿了顿问,“你是打算找他合伙?可他有工作啊,你们要怎么合作?”
  程蔓当然知道程亮有工作,可这不是机械厂发生变故了嘛,但她没说得太明白,只道:“还没定呢,我跟二哥谈过之后再告诉您。”
  见从闺女这闻不出来什么,王秋梅只好说:“那行吧,你们商量好再说。”
  ……
  四医院有自己的食堂,但伙食比较一般,而且明岚吃了好几年早腻了。正好职工院离她工作的医院很近,中午吃完饭程亮就踩着自行车去给她送饭了。
  等她吃完再腻歪会,回来已经一点多。
  刚进门,程蔓就叫住了他,到他家里聊天。
  因为明岚上班的医院离职工院比较近,又考虑到她跟程亮工作都比较忙,跟王秋梅夫妻住在一起能有个照应。
  所以结婚后程亮和明岚并没有搬出去住,当然他们也没一直睡在两人结婚前,程亮住的那间屋里。
  那间屋子本来就是隔出来的,程亮一个人住着还算宽松,两个人两个人住就有点紧了。要是没钱,住得紧巴点也就算了,可程亮手头宽松,自然不想挤着住。
  考虑过后,程亮就把隔壁邻居的两间屋子给买了下来。
  因为程亮给的价格高于市价,所以邻居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拿到钱后他们也没乱花,转头就去其他地方买了三间房。
  程亮跟人谈交易时,根本没跟家里其他人通气,等王秋梅知道他当了冤大头,气得把他一通骂。
  骂归骂,其实王秋梅心里也没那么生气,儿子有其他房子不去住,特意在她住的地方旁边买房是为什么?
  还不是舍不得跟他们分开住吗?
  她只是心疼多出的那笔钱。
  可话说回来,钱是程亮自己挣的,房子也买都买了,她还能有什么办法?骂完之后只能继续为儿子准备婚事。
  程亮买的这两间房,房主家里人也不少,这些年屋子隔了又隔,每个房间都只巴掌大,比程家人住得都憋屈。
  所以房子到手后,程亮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隔断都拆了。
  两个单间,一间当主卧,夫妻俩自己住,一间当客饭厅,用来吃饭招待客人。
  本来程亮还想让王秋梅把他们住的房子隔断也拆掉,然后再把屋子粉刷一遍,这样他们能住得宽松点,更舒坦。
  至于装修的钱,则都由他来出。
  但王秋梅觉得隔断是她当初花钱装的,现在又花钱拆掉,哪怕这钱是程亮来出,她心里还是会舍不得。而且他们二十来年都住过来了,再多住几十年也无所谓,就没同意拆。
  所以程亮买的那两间房重装时,程家这两间屋子没动,还是原来的样。
  程蔓他们节假日过来,也更习惯待在王秋梅这边,人多到坐不下时才会去程亮那边大客厅坐。
  程亮夫妻住的这两间房装修得确实不错,不仅墙壁重新粉刷,窗框也换了新的,颜色和地砖是同色系。
  从客厅门进去,左边靠窗摆着鞋柜,往里是靠墙壁摆着的长方形饭桌,再过去高低组合的斗柜、沙发、茶几还有电冰箱。
  程亮早就惦记上电冰箱了,但住在家里的时候他不太敢买,怕王秋梅知道了说他。直到跟明岚结婚,他才找到机会将电冰箱搬回来。
  他以明岚不会做衣服为由,在跟她爸妈谈彩礼时,主动将三大件中的缝纫机换成了电冰箱。
  电冰箱是稀罕东西,比缝纫机贵多了,他愿意买,明岚父母自然高兴,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然后他就跟王秋梅说了电冰箱换缝纫机的事,当然他没说电冰箱是明家要的,只说他主动提的,免得明岚还没嫁过来,他妈就对儿媳妇有意见。
  之后他又强调明岚父母嫁女儿不图彩礼,□□和三大件都会陪嫁回来,听到这话,本来还心痛着的王秋梅自然没了意见。
  于是结婚后,程亮高高兴兴地用上了电冰箱。
  进到客厅,程亮第一件事就是去开冰箱门,从里面拿出两根雪糕,六月中天气已经热起来,他又去医院送了饭,这会喉咙正干着。
  递一根雪糕给程蔓后,程亮就在沙发上坐了下来,撕开包装咬下最上面的绿豆后,嚼咽下去后问:“你找我谈什么?”
  程蔓没有藏着掖着,开门见山地问:“你想不想出来做生意?”
  程亮愣住:“你怎么突然问我这事?”问完想起程蔓马上就要毕业,问道,“你不打算听分配参加工作,想直接做生意?”
  “对……”程蔓坦然点头,“李厂长这个人当二把手还行,但没能力领导一个万人大厂,以后机械厂会越来越乱,你要是想做生意,这时候正合适跳出来。”
  程亮虽然是搞技术的,但目光并不短浅,李厂长最近的动作他也看得直摇头。但他毕竟在机械厂干了两年多,媳妇又刚生产,所以有点犹豫,想了会问:“你打算做什么生意?”
  “我目前有两个打算,一个是开辅导班搞教培,这个投入小一点,但盈利也可能会慢一点。另一个是做电器生意,做这个生意投入会大一些,而且我们可能得去深市一趟,优势是打通渠道后来钱快。”
  程亮能理解程蔓为什么找自己合作电器生意,一来他擅长修理,跟这也算沾边,二来她孤身一人去深市太危险,肯定得找人合作。
  但开辅导班的话,他其实帮不上什么忙,其实没什么必要找他合伙。
  程亮怎么想,也怎么问了出来。
  程蔓闻言,回答说道:“因为你当初找人合伙做收音机生意时,第一个想到了我。”
  当初他不嫌弃她不懂,愿意跟她合作,所以她现在不会因为他可能帮不上忙,而将他隔离在外。
  作者有话说:


第107章 做准备
  听完程蔓的话, 程亮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感动,差点就要一口答应下来。
  只是话还没说出口,程亮就冷静了下来, 问道:“这两个生意,你更倾向于哪一个?”
  “我觉得都行。”
  程亮却没有轻易相信, 继续问道:“总有个先后。”他们就两个人, 做一个生意都人手不够,何况是两个方向并行。
  程蔓抿唇:“如果非要排个顺序,我比较倾向于办辅导机构。”
  这几年临江的家教行业发展得很快,基本上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 都会在孩子中高考前一年请家教,条件再好点的,请的时间也会更长。
  临江大学的学生最抢手, 课时费已经从当初的两三毛一节课,涨到了两三块一节课。
  其他学校的学生倒是没那么贵,好学校课时费在一块钱左右,没那么好的学校在五毛钱左右。但就是这样, 按照一周四节课来算,一个月光家教费也有十来块。
  而这时候一个国营正式工的工资才三四十, 十来块差不多是他们三分之一的工资。
  另外, 普通大学生家教费虽然便宜些, 但如果可以, 家长肯定还是更想请临江大学的高材生来给孩子讲课。
  这种情况下, 如果有个能请到高材生当老师, 价格又很便宜的机构出现, 应该不会缺生源。
  除了市场已经起来, 在办辅导机构上, 程蔓还有其他优势。
  首先她是临江大学毕业,本身可以说是活广告,而且上学这些年积攒了不少人脉,师资这一块不用担心。
  其次她早几年做生意挣了不少钱,资金这一块也不用愁,场地她也有,从她过去几年买的房子里空一套出来就行。
  最后是生源,程蔓是本地人,又做了好几年生意,临江几个国营大厂都有她认识的人,生源也不用太担心。
  所以,程蔓现在办辅导机构,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俱全。
  再看电器行业,市场不用说,肯定是很广阔的,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这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生活中少见电器,不是因为大家不需要,嫌太贵舍不得买,而是这时候带「电」字的东西,都需要票才能买。
  而票,是普通人很难弄到的。
  只要他们能弄到不要票的电器,完全不用发愁销路。
  可问题来了,他们要怎么样才能弄到不要票的电器?
  程蔓知道倒春寒过去后,粤省会出现很多私营的电器厂,而这,也是她刚才说如果做电器生意,他们需要去深市的主要原因。
  但去深市后能不能打通进货渠道,程蔓心里也没底。
  因为电器市场的需求缺口太大了,而那些电器厂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