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只大孔雀在这里一切尽在不言中,监控屏幕前的工作人员已经彻底傻眼了。
  这个机位是在鸟巢开始搭建后转移的,本来他们就觉得今年竟然有孔雀直接在鸟巢跟前生蛋很惊喜,因为可以看到罕见的孵蛋的全过程,然而他们没想到也正是这个镜头拍到了部分游客很没素质的一面,紧接着又拍到了举世罕见的奇观——
  雄性绿孔雀和雌性绿孔雀一起孵蛋。
  当天办公室里最资深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擦眼镜,然而不管他们怎样确认,那只卧在蛋坑上的绿孔雀都长着长尾巴没错,是被放归出去的十六号没错,蹲在十六号边上的也正是曾经多次上过新闻的雌孔雀“阿依”没错。
  “绿孔雀里……也有‘偷蛋贼’吗?”有人问。
  “这怎么能叫偷蛋贼呢?它们孵的都是无主的蛋啊!”有人回答。
  大家本能地知道绿孔雀不可能有接手其他鸟蛋来孵的习性,真有这种习性存在的话每年就不会有那么多鸟蛋因为弃巢而变成死蛋了,但是眼前发生的一切就摆在镜头底下,不容否认,而且压根找不到合适的说法去解释。
  于是就有专家说起了孔雀的心理问题。
  自然科学发展至今,人类已经不再把动物看做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个体,认为它们中的每一只都会按照课本上总结的习性按部就班地过完一生,通过许许多多观察学者的努力,也通过许许多多纪录片和记录电影的影响,大部分人都意识到了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同一种动物也会因为截然不同的性格而活成截然不同的样子。
  既然性格和经历都不同了,部分动物们会染上心理疾病也是理所当然的。
  早在放归十六号时专家组就担心过它的异常表现,后来进入村寨之后更是没有一天放松过观察,现在倒好,一个问题还没弄明白,又多了一个喜欢在人类村寨里蹭饭、对什么新鲜事物都不害怕、还可以无缝对上十六号诡异思路的阿依。
  还别说,这两只凑到一起不知怎的就给人一种“什么锅配什么盖”的感觉,堪称失眠制造者、头发毁灭者、教科书焚烧者,诸如此类的头衔拖出去可以编得比龙妈还长。
  但此时此刻专家们没空关心自己的头发了。
  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这些孔雀蛋真能孵出来吗?
  理论上说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只是没有先例可以参考,谁也不敢打包票,说不定两只绿孔雀只是今天觉得好玩卧着孵一孵,明天觉得无趣就离开了呢?就算是认真的,阿依也就罢了,十六号这只放归鸟怎么看都不像行的样子。
  愁死个人。
  别说专家组,就连安澜和诺亚自己都没把握。
  他们在开始孵蛋后就遇到了安澜去年遇到过的问题——无法精确判断孔雀蛋的状态,也无法确定自己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安澜好歹观察过两年,凭着记忆学得像模像样一点,诺亚却是一张白纸,这辈子没观察过一次自然孵化,只能依样画葫芦。
  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孵着,直到情况突然发生了改变。
  可能是卧在蛋上的时间久了,有一天,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安澜在用喙翻蛋时忽然本能地知道有两枚蛋是活的,其他几枚都不可能被孵化。这个认知来得突然,她还在发愣,身体却快于大脑行动,照着去年母亲的样子直接把三枚鸟蛋都搞碎了。
  听到响动的诺亚转头来看,顿时露出了极度惊恐的表情。
  安澜看看孔雀蛋碎片,看看蛋里看起来还挺好吃的内容物,又看看诺亚,没忍住,还是吃了。


第301章 
  孔雀蛋……还挺好吃。
  安澜有理由相信这是因为野生动物的味觉里压根没有“腥”这个概念;就好像当初她第一次吞碎虫子时的感受一样,难过的反而是心里那道坎。
  最重要的是——身体好像的确需要这些养分。
  此刻她忽然想起了自己曾经养过的兔子,在家里吃I蔬菜炒肉片时每次都得躲着来;要不然就会有一只毛茸茸的白团子蹲在地上一脸渴望地盯着肉片;对窝边上堆着的提摩西草爱答不理。
  还有新闻上一顿能吃五十只小鸡的牛;能吃一笼小鸡的马,能吃半筐小鸡的山羊……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受害者每次都是小鸡;但也能充分说明就算是食草动物也不会放过获得蛋白质的机会。
  绿孔雀甚至不是食草动物呢。
  安澜在心里把这些例子回想了一遍,对自己刚刚做的本能举动就心安理得起来;吃完饭,清理完蛋坑,她甚至还意犹未尽地砸了咂嘴;把目光飘飘忽忽地落在了另一个蛋坑上。
  诺亚:“……”
  惊恐的眼神好像变得更惊恐了。
  眼看雄孔雀顺服的铜钱羽都炸成了松果,明明坐在还有点凉的林地上;全靠体温给蛋坑增温、保温;但却一副坐在火山口、尾巴随时随地要着起来的模样,她才把目光收了回来。
  有监控就是这点不好。
  换做平常安澜大概已经在用敲击或者写字的方式问他有没有觉醒孵蛋的“本能”了——她还挺好奇这种本能是只有雌孔雀有;还是在蛋坑上蹲久了的孔雀都能有。
  然而一左一右两个摄像头盯着;考虑到绿孔雀的保护等级以及当地政府对绿孔雀保护的重视;摄像头背后肯定有专员全天候监测着;她和诺亚都不敢轻举妄动。
  再放飞也得在动物行为的范围内放飞。
  什么“东北虎忽然直立行走并在树上画食谱”,“黑王蛇把身体当做字符并用十六种语写诗”;“麻雀无师自通摩斯电码并对城市输电线路规划指指点点”这种一听就会被当场逮捕的离奇新闻绝对不可能出现。
  绝、对、不、可、能!
  晚些时候,安澜借着翻蛋降温的时间起身到补饲点捞了点东西吃,饮用水阀门处于打开的状态;食盆里添加的饲料看着也很新。
  去年那窝红原鸡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极其壮观的大家族;看到两只绿孔雀一前一后过来抢饭;它们“咕咕咕咕”地抱怨个不停,安澜只好重操旧业,张开翅膀把一群大大小小的野鸡赶得上蹿下跳。
  诺亚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大尾巴都兴奋地翘了起来,不等她招呼就加入了战局。
  在场的除了绿孔雀、红原鸡,还有老熟人白鹇和一只难得一见的白腹锦鸡,看到绿孔雀追红原鸡的画面,两只白鹇轻车熟路地原地起飞,只剩下那只多多少少有点走神的白腹锦鸡险些被呼啸而过的邻居们撞个正着。
  白腹锦鸡是种非常漂亮的大鸟。
  雄鸟身上披着金属般的辉绿、鹅黄、钢蓝和朱红色,在太阳的照射下仿佛开了滤镜的彩虹。这种鸟类还有着比身体还长的黑白相间的大尾巴,纹路好似那种可以左右扭动的鱼形木头摆件,一环又一环,就是看久了容易让人头晕目眩。
  至少诺亚已经有点头晕目眩了。
  他本意是要去追红原鸡,追着追着就变成了追白腹锦鸡,跟着对方在两块石头中间跑了几个来回,眼神就慢慢失去了焦距,再走起来时歪歪扭扭、摇摇晃晃,一边走一边夸张地做着俯身的动作,好像要把整顿晚饭都吐出来似的。
  安澜又好气又好笑。
  这就好像“虽然知道会晕车但是一定要掏出手机来看”,“虽然知道会被咬但是一定要不戴护具喂鳄鱼”,“虽然知道会中毒但是一定要知道蓝环章鱼摸起来是什么感觉”一样。
  该!
  太该了。
  人家好不容易长这么条尾巴,就是为了在奔跑逃命时迷惑敌人,难道看到这种动物界标志性的黑白相间纹路还不能反应过来吗?
  不过看这家伙摇晃着摇晃着频率和动作都不同了的样子,估计只是最开始的时候被白腹锦鸡弄得有点晕眩还有点恶心,到后来就单纯是在她面前作怪了。
  安澜出于多少年培养出来的习惯往后一躲,果然躲掉了一个赌上全部体重的贴贴。
  没有支撑物,雄孔雀叫都没叫出声就失去了重心,不得不快走几步避免翻倒在地的惨状,因为情况紧急、毫无防备,险些就左脚拌右脚,上演了一出原地倒栽葱。
  正在破口大骂的红原鸡为之一愣,躲到远处的白腹锦鸡也停下了脚步,只有一年来看戏越来越熟练的白鹇在那里拼命干饭,本就红彤彤的脸在素色食盆的衬托下变得更红了。
  诺亚拉长声音不满地“喵”了好几声。
  安澜一直知道他是个喜欢恶作剧还有点表演欲的戏精,也就只有身边缺少观众时才会变成一条失去高光的咸鱼。灰狼世界掉马前他和谁都不亲近,掉完马就变成了“戏台还没搭好却已经戏瘾大发”的典型代表。
  可是她又能怎么办呢?
  自己选的伴侣,皮笑肉不笑也得把表演看完。
  这几声用猫咪的嗓门喊出来或许甜度爆表,但用绿孔雀的嗓门喊出来也未免太响亮了些,而且是在山林里会让人虎躯一震的那种响亮。
  为了防止被老父亲发现,安澜当即往他羽冠上叨了一口,一边叨一边用眼神示意再不闭嘴的话就把这顶羽冠给他拔下来。
  诺亚是万万没想到薅鸟头毛的总有一天会被薅回来,但是又怕自己真的被薅成秃顶,这才闭紧嘴巴,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到食盆那里去挑挑拣拣。
  被抢食的白鹇敢怒不敢言,红原鸡们倒是仗着人多又骂骂咧咧起来,一顿饭吃得像在开群鸟演唱会,还是个个都五音不全的那种。
  吃到最后就连老父亲都来插了一嘴。
  先前诺亚的鸣叫声肯定还是传到了它的耳朵里,因为不能擅离职守,它只是用高声鸣叫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的权威,歌声比当初给安澜唱的那首还要“动人”。
  然而这首歌注定是唱给了聋子听。
  作为一只出生在繁育中心的绿孔雀,诺亚对孔雀鸣叫含义的掌握停留在最基本的交流层面,顶多能意识到自己被骂了,具体在被骂些什么是半点头绪都没有,又被安澜虎视眈眈地盯着,自然不会傻到用鸣叫来回应、挑衅兼约架。
  老父亲独自叫了许久,大概也觉得唱独角戏没意思,在太阳落山前悻悻地停了下来。
  彼时安澜和诺亚已经回到鸟巢边上了。
  先前被烘过热的孔雀蛋在一段时间的翻晾之后逐渐回到了最适宜的温度,诺亚原样卧回,安澜观察了一会儿,猜测他可能没有觉醒什么孵蛋本能,就自告奋勇地凑过去——然后一口气啄碎了他抱着的五枚蛋里的四枚。
  她啄第一枚蛋的时候诺亚还能稳住,啄第二枚的时候他露出了“还有”的表情,啄第三枚的时候他的眼神好像在问“是不是玩不起”,啄第四枚的时候……他都快跳起来了。
  辛辛苦苦好几天,一朝回到解放前。
  即使心大如诺亚也忍不住傻眼,看看碎了一地正在往外流蛋汁的孔雀蛋,又看看仅剩下的独苗苗,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姿势蹲回去接着孵了。
  本着对每一条小生命负责的念头,安澜也没让他继续孵。反正她正好觉醒了本能,而且窝里也只剩下两枚蛋了,放在一起不至于孵不过来,便把这最后一枚鸟蛋接到了自己怀中。
  一周之后,三枚鸟蛋都顺顺利利地发育完成,作为“新手亲鸟”的安澜和诺亚也就此迎来了雏鸟们的破壳期。
  比先前预料的结果要好些,其中两只雏鸟都凭借自己的力量啄破了蛋壳,窥见了天光,只有一只雏鸟没有力气出来,两只亲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选择了帮把手。
  先弄出来再说——他们都这样想着。
  这只绿孔雀雏鸟在被“救”出来后也的确非常虚弱,走也走不了几乎,更别提跟着亲鸟外出觅食了。安澜认为它不适合生活在野外环境里,即使有着补饲点这样的作弊器也不行,便主动带着其他两只雏鸟远离,让守在不远处的人类把这只雏鸟救走了。
  至于剩下来的两只雏鸟嘛……
  生活在这片山林里的绿孔雀现在根本不缺食物,安澜也并不担心它们会饿死,唯一让她觉得棘手的是该如何在老父亲眼皮底下把这些雏鸟带大,毕竟鸟类就算聪明也没有那么聪明,谁孵出来的就是谁的雏鸟,老父亲根本没可能认为它们两个是它自己的孩子。
  想到这个问题,安澜和诺亚都在发愁。
  他们最终决定暂时把“家”搬到东侧的树林里去,那里太过靠近人类居住的地方,除了金秋时节,孔雀家族一般不会涉足,正好可以藏下两只雏鸟,等过几个月小孔雀的羽翼也丰满了,要搬去哪里还可以再商量商量。
  绿孔雀的寿命不算短,不愁吃,不愁喝,愁的也就只有该怎么过完这一生了。
  安澜和诺亚都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但是既然来了就不能白来一趟。反正他们也需要一点琐碎的事来消磨消磨时光,不如就从养活这两只小鸡崽开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