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青媖见了,也不由失笑。
    老人尤其需要鼓励和表扬,把他们哄得舒服了,他们才会听你的。不然他们会倚老卖老。给了棒子就要及时给双倍的甜枣,得把他们哄开心了。
    接着又说起此次会议最主要的,开春建集市的事情。
    “建集市的地方我已经选好了……”
    “在哪?”个个都来了兴致。
    苏青媖便把那个地方跟大家说了一遍。
    离得远的寨主心里哀嚎。见离得近的那些寨主脸上都乐开了花,就恨不得过去揍他。
    可会长说得对,只有那个地方合适,地方够大。
    要不把寨子搬过去?
    还乱糟糟地想着,又听会长说道:“我走了好多地方,只有那个地方合适。最适合改造。而且周边大树和灌木也不多,平地整地不会太辛苦。”
    “这个集市二十八个寨子都会建一个商铺,那这个地方就不会小了。不能光有商铺,还得有仓库、有睡觉的房屋、有吃饭的地方……而且我们二十八个寨子,寨民也不少,街道也不能小了。要不然,到时候又是运货又是走道的,都腾不开身。”
    那岂不是跟镇子一样了?
    他们山里要有集镇了?他们是一个镇的了?大家听得一阵火热,摩拳擦掌。
    苏青媖扫了一眼,又说道:“现在天气越发冷了,大家都要猫冬了。但有关商铺要怎么建,要卖什么,要选什么人去经营,到时候建集市的人手又要怎么安排,这些都是你们接下来要做的事。”
    “是。”一定要把他们做好!各寨主心里暗自给自己鼓劲。
    “这次回去后,就请各位寨主准备这些事情。跟寨子里要提前打好招呼。还要检查各家各户的柴火储备情况及过冬粮食的储备情况。”
    “别因为柴火不够,冬天冻死冻伤在家里。也不能因为粮食备得不足,在家里挨饿。要是没顾好大家情绪,影响到开春的大事,那这一个寨子,我们就不带他玩了。”
    别啊。会长这说得太严重了!不带着一起玩,那还得了!
    看别人吃肉,数银子,自己寨子苦兮兮地看着?
    不能!
    “会长放心,我们回去一定把事情办好罗!”纷纷表态,就怕迟了,被会长记在小本本上。
    苏青媖满意地点头。
    “过了正月,二月的头一天,我们要在这里开动员会,我要看到你们安排的建集人员名单。上次安排建防卫工事的人员可不能再安排了。不能可着一批人使唤。”
    “是。”纷纷应下。
    有爱忘事的寨主还学着柏家寨主和木洼寨主,用一个小本本和炭笔把会长说的事记了下来。不识字丝毫影响不了他们记东西。
    结绳记事,画小圈圈什么的,别人看不懂,不代表他们自己看不懂啊。
    有些寨主之前得过且过的,有些心里有想做的事,但没个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有些想做事但一直做不好的,经过与苏青媖开了几次讨论会,头脑都清楚了不少。
    学着苏青媖的做事方法,在自家寨子里做起事来,效率都高了不少,事半功倍。
    二十八个寨主之前做事一直没什么规划,遇事就解决事情,不会分轻重缓急,做东忘西的,现在被苏青媖安排得明明白白。
    立刻就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哪些重要事紧急事要先做,要怎么做。思维都清淅了不少。
    这次会议仅一天就结束了。
    各寨主走时,苏青媖送了他们每人一份礼物,里面装着一些米面杂粮,笋干酸笋腌笋,一些糕饼,和给每人几尺布料。
    上次在仁州城里她买了一些布料,刺史府也送了好些。她家里几个人也用不完,就都裁了一些送给他们。
    让各位寨主高兴得很。都好久没买布了,个个很是珍惜地揣在怀里。
    还有这么多吃食,好久都没吃到糕点了,这么精致一看就好吃。
    各寨主捧着糕点看了又看,咽着口水,想吃但都舍不得吃。想着拿回家跟家里人给孙儿们尝尝。
    还有会长送的这些笋。
    虽然现在竹笋各寨子都学会做了,但会长家里的笋特别好吃,别人做不出那个味道。
    经过会长一宣传,现在各寨的山上竹笋被霍霍了不少。家里的女人都是勤快麻利会料理家事的,立刻就开发出各种笋的做法。
    会长还送了他们一些平时他们都舍不得买的精米和精面,让一众寨主高兴不已。
    最后谢了又谢,才告辞离开了。
 第二百十九章 婆媳之道
    郴州城。
    南城一处二进小院。日头高升,苏母捧着一盅鸡汤小心翼翼地从厨房里出来,往后院走去。
    到了门口,见一丫头正指挥着一仆妇洒扫,便问道:“你们小姐起身了吧?”
    “起了。老夫人进去吧。”
    “哦好。”苏母捧着鸡汤掀起厚厚的门帘走了进去。
    “如月,鸡汤好了,快来趁热喝了。”苏母掀了盖子用勺子搅了搅,又摸了摸盅壁,见温度正好,舒了口气。
    古如月往苏母那边看了一眼,又嫌弃地撇开了头,用帕子掩了唇:“娘,这味道怎么这么重。油花没撇去啊?”
    “撇了,都撇去了,这次撇得很干净。”苏母往盅里看了一眼,回道。
    “哪里干净了,上面还是一圈油。”古如月一点都不想喝,天天喝鸡汤,不能做点别的?
    “这鸡汤最补人了,哪能把油全撇去了,那还喝什么啊,鸡油最补了,没鸡油那还叫鸡汤啊。”苏母端着盅就朝她走了过来。
    “温度正好,正适合入口,来,快趁热喝。”
    古如月头歪了歪:“娘,你放那吧,我一会再喝。”
    “不能放啊,一会该冷了。冷了油都结起来了,都没法下嘴。”苏母说着又往前递了递。
    古如月手一挥:“哎呀娘,我这刚起身,不想喝这么油腻的东西。你放那吧。我一会就喝。”
    苏母看她竟然起身避开了,脸色黯了黯。
    把鸡汤放下,道:“那行,娘就放这啊,你一会可记得喝啊。多喝点,对肚子里的孩子好。”
    “行。我一会就喝。”古如明没看她一眼,随口应了。
    苏母见她已转身坐到了梳妆桌前,不打算跟她说话了,只好转身往外走。
    走时看了那盅鸡汤一眼,天不亮她就起来熬的,好几个时辰呢,别浪费了。
    苏母走后,古如月扬声朝外喊了一声:“唤琴!”
    “哎,小姐。”院里的丫头匆忙跑了进来。
    “你把这碗鸡汤端走,闻那味我都不舒服!”
    “小姐又不喝吗?不喝。你拿去喝吧。”
    “谢小姐赏。”唤琴忙高兴地把鸡汤端了下去。
    另一边苏母回到前院,苏父见她回来忙迎上来:“鸡汤她喝了?”
    苏母摇头:“我走时她还没喝。”
    “又嫌油花大啊?”
    苏母摇头:“我都把油花撇干净了。她说一大清早的没胃口。”
    两口子对视一眼,叹了口气。
    苏青杏苏青杨见苏母回来也从房里走了出来,听了这话,苏青杏撇了撇嘴:“什么大清早的,这都日上三竿了,我们都要用午饭了。”
    说完走过来搀住苏母的胳膊:“娘,她要是不喝,你别给她熬了,天没亮你就起来,熬几个时辰,她还不领情。”
    苏母拍了她一下:“胡说什么呢,她是你嫂子。肚子里有你哥哥的骨肉,就是看在你侄子的份上,娘也得天天熬鸡汤给她喝。”
    苏青杏哼了一声,转身拉了苏青杨回了屋。
    母子四人在屋里坐了。
    苏父只坐着不说话,苏青杨抿了嘴。苏青杏有些生气。苏母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叹了口气。
    “怀孕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脾气,她挑剔一些也是正常。青杏,娘可不许你摆脸子,让你哥看了该难过了。”
    “我才没有摆脸子呢!我要不是看在哥哥的份上,我才不住在这里呢!我才不要住在这里!她都说了这是她陪嫁的房子,我才不要住!我要去找姐姐,找小宝找丫丫!”
    青杏大声地吼完,就哭了起来。
    青杨过去抱住了他。苏父把兄妹俩拉到怀里,安抚。
    见她提起两个女儿和外孙,苏母也哭了起来。
    苏父安抚完这个,又安抚那个,叹了口气:“都小声点,外面还有下人呢。”传到她的耳朵里,到时又是一场纷争,让儿子难做。
    要是可以,苏父也不想住在这里。
    他也想去找两个女儿和外孙。
    他们跟着青松回来的路上,才听说他成亲了。是上官马榫大人身边古将军的庶女。
    青松在马榫大人身边当亲兵,古大人见马大人对青松看重,又瞧他老实本份,便把家里的庶女嫁给了他。
    还陪嫁了城里的一套二进小院,及一房下人。
    青松本来就是个庄户人家的小子,哪有什么家产。打仗攒的那点钱也都给古家做聘礼了,婚礼都是马大人帮着办的。
    他住在儿媳妇这里也没人说嘴。但他们一家现在住了过来,家里二进小院就显得小了,而且磨擦不小。
    如月虽然是庶女,但也是金衣玉食长大的,嫁给青松怕是心里不得志。
    现在婆家公婆小姑子小叔子又都住了进来,一大家子要花钱,她心里不舒服也正常。
    他夫妻二人都跟青松说了,要到郴州的乡下买上一两亩田,在乡下过日子,可儿子不让。
    儿子现在也是七品校尉了,有身份了,好不容易把父母家人找到,让他们住到乡下,别人怎么看他。
    而且现在外头也不太平,爹娘弟妹那么小,他也不放心。
    青松一早就去工作了,白天都不在家,晚上回来见到父母弟妹还很高兴,只以为家里太平,妻子和父母家人处得好。
    苏父想到这里,叹了一口气。
    对苏母说道:“要不,我们把杏儿身上的一百两也给如月拿去做家用吧?”
    苏母还未说话,青杏跳了起来:“不行!那是二姐留给我的!我要留着去找姐姐和小宝的。谁都不给!”
    苏父叹了口气:“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咱一家吃你嫂子的住你嫂子的,爹娘也没半点进项,给你嫂子拿点家用,也是应该。”
    “就不给!哥哥的一百两你们都拿给她了,你们身上所有的银钱也给她了,还不够吗?我们以前在乡下一年都用不了几两!”
    当初苏父苏母离开枫亭镇时,他们自己身上是有一些银子的,十几二十两应该有。后来苏青媖又把银子分了几份,又给了他们一些。
    在双胞胎身上也各缝了一百两。就怕到时候失散,手头没钱用。
    到了郴州,见住的房子是儿媳妇的嫁妆,苏父苏母立刻就把身上大几十两的银子全给了古如月,让她充做家用。
    两口子所有的钱都拿出去了,也没换来儿媳妇的好脸。
 第二百二十章 不想交出去
    原本苏青松见青杨有念书的天赋,就说要送青杨去念书。
    但儿媳妇说管家艰难,苏父苏母又把青杨身上的一百两拿给了她。
    以为她会帮着青杨找私塾,哪知道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苏父看着一脸不服气的青杏也是颇为头疼。
    “可现在是在城里,吃喝都要用钱。爹娘也没有进项。”苏父跟青杏商量道。
    “城里怎么了?我和哥哥,你和娘也没置办过什么,哪里就花钱了!吃喝的有哥哥的俸禄,哪里就花她的钱了!天天一副我们花了她多少钱的样子,看不起我们。看不起我们,当初为什么要嫁给哥哥?我还不想要这样的嫂子呢!”
    “杏儿!”苏母喝斥住了她。
    青杏这才停了嘴。
    但还是一脸的不服气。
    憋了一会,又说道:“我就要说!她就是看不起我们!马师娘说,父慈母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尊老爱幼,她一点都做不到!让娘伺候她不说,天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哥哥早上起床上衙,她都不起来照顾哥哥!”
    “她怀孕了,肚子那么大,还让她照顾你哥哥?你哥哥自己没手没脚啊?娘以前在家里天天下地干活,现在做的那点事能跟以前比?”
    “我就是看不惯她对爹娘那个态度,就像对着她的下人一样!”
    “你还说!”苏母扬起手,作势要打她。
    “她是你嫂子,你这样说,你又学好了?让你哥哥听到,该多伤心!”
    青杏一听,眼睛里含着泪,扭头就跑了出去。
    青杨看了父母一眼,便追了青杏出去。
    兄妹二人一口气跑到城里,找了一处死胡同,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