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她娇心似铁-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杨看了父母一眼,便追了青杏出去。

    兄妹二人一口气跑到城里,找了一处死胡同,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哭。

    “哥哥,我好想姐姐,想小宝想丫丫。我想去找她们。”

    青杨擦了擦眼泪,安抚着她:“我也想去找她们。不知道她们现在好不好。我们虽然要看嫂子的脸色,但我们还有屋子睡,能吃饱饭,姐姐她们不知道有没有饭吃。小宝和丫丫那么小,不知道会不会生病。”

    “姐姐以前还担心丫丫养不活。小宝也还那么小。”

    兄妹俩想起一对可爱的外甥,又红了眼眶。

    “哥哥,我这钱不想交出去。二姐说,这是我们的底,不能告诉别人。将来说不定还要靠它活命的。我不想交给她。我还想留着它去找姐姐呢。”

    青杨见她看着自己,一副想得到他认同的样子,点了点头:“嗯,这钱我们不交出去,也不跟哥哥说。”

    “嗯。”青杏见得到哥哥的赞同,重重地点了头。

    “哥哥,你说姐姐她们现在在哪?”

    青杨摇头:“我也不知道。”

    兄弟二人蹲在胡同里,哭了一会,想了一会姐姐和外甥,也不想回去,就在大街上逛了起来。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湖南观察使命马榫镇守郴州。马榫还算是个有做为的人,郴州被他治理得还算太平。

    但大势不好,街上商户也是半开半关着,也不见多少人走动。连家书店都没有。

    也是,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谁还会花钱买书啊。私塾都快关完了。想到热热闹闹的枫亭镇,兄妹两个又想哭了。

    兄妹两个逛了一圈,见没什么好逛的,想到要回去,都有些垂头丧气。

    “青杨青杏,你们怎么在大街上?”

    兄妹二人询声看去,就见苏青松已是从马上翻身下来,走向他们。

    “哥!”

    “哎。”

    苏青松走过来摸了摸他们的头。

    他走时,这两兄妹还小,现在他们在他身边,又见他们懂事,对这最小的弟妹心里也是疼爱的很。

    “在家里呆着无聊了?”

    兄妹俩摇头:“哥,你要去哪?怎么不上衙?”

    “你们猜?”

    兄妹俩往他脸上看了看,见他一脸喜意,应该是有好事。

    “哥哥,是有什么好事吗?”

    “杏儿说对了。哥收到你二姐的信了。正要拿回去给爹娘看。”

    “真的?哥你收到二姐的信了?真的吗?”兄妹俩激动地跳了起来,死死盯着苏青松的脸看,就怕他是说谎骗他们的。

    “哥还会骗你们啊?走,咱回家跟爹娘一起看。”

    “好,回家!”

    苏青松把兄妹俩抱上马背,兄妹三人就急急往家赶。

    二进小院里,苏父苏母在青杨青杏走后,对坐沉默了好一会。

    苏母拭了拭眼泪,对苏父说道:“难道我不知道她看不起我们吗?可是能怎么办?日子还能不过了?青松娶了她,她又是青松上峰的女儿,我们能怎么办?青松这些年也不容易,身上大大小小的伤,我们不能让青松为难。”

    苏父沉默着点头。

    本来都以为儿子不在人世了,没想到还活着。能跟儿子住在一起,他心里也高兴。有没有出息的不要紧,只要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就成。

    如果能搬出去,大家分开住,或许会好一点。可儿子不让。

    说他们拿出的银子也够这处二进小院的房钱了,让他们安心地住着。但是儿媳妇不是这么想的。

    心里还是觉得婆家人没出息,一大家子住在她陪嫁的房里。

    他们都不敢去见亲家。自家穷,见了面,亲家母一副瞧不上他们的样子,他们也不爱去。

    儿媳妇也不爱带他们出去,她嫁的不如其他姐妹,带他们出去她脸上也挂不住。

    可是,能怎么办?

    总不能让儿子为难。

    “以前虽然在乡下,在你继母身边我们一家过得艰难,但是心里踏实。我们住着自己的房,吃着自己种的粮,心里没觉得对不起谁。但现在……”

    苏父搓了搓脸:“以前住在青媖那里,也没觉得怎样啊,一家人乐呵呵的……”

    “青媖是自家女儿,能跟儿媳妇一样?住在青媖那里我就跟住自己家一样。”

    “我也是。”苏父点头。

    夫妻俩又沉默了下来,齐齐叹了口气。他们住在儿媳妇的家里,也没事做,手脚都不知往哪放。每天就是对坐发呆。

    正要开口,忽然青杏的声音传来:“爹,娘,二姐来信了,我二姐来信了!”

    “啊?”青媖有信了?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猛地起身就往外跑,走得急,差点还摔倒在地。

 第二百二十一章 这个冬天不冷

    入了冬,茶果的收购也告一个段落。

    原本还有人零星来卖山货,可能得了各寨的寨主说是开了春要建集市,大家也都不再过来了。

    一是天冷了,爬几座山过来还是挺辛苦的。

    二是马上就有集市了,囤一囤在集上卖也行,囤不住的自家留着给孩子吃也行。今年大家卖茶果卖山货,手里也有点积蓄,都舍得给孩子留着吃了。

    外寨的人不再过来了,苏青媖便开始猫冬了。

    家里的火炕建了四个,睡觉的屋里做了四个,她和小宝一个,鲁氏母女一个,思渊思源一个。

    另一她修在小花厅里,平时待客用。可以坐在炕上喝茶聊天,女人也可以一起在炕上做针钱。

    火桌也做了两个,花厅一个,食厅一个。

    现在鲁氏做饭都不太往灶房去了。就在食厅里,把火桌上的铁栏板拿开,把铁锅架上去,一边炒菜,有桌板的。

    连如意和思渊思源也爱往食厅跑。

    天冷了,也不太出门,就在食厅里帮着择些菜,一起帮忙,又暖和又有人一起说话。

    两只小狗也爱往食厅跑,又暖和又有吃的。小宝是小狗往哪跑,他就往哪跑。

    去哪都带着两只狗。称兄道弟了快。

    秋天时,苏青媖收了很多坚果,板粟什么的,如意和鲁氏就给小宝烤了吃。

    他吃出味来了,也爱吃,就时常往食厅跑,让鲁氏和如意他们烤给他吃。

    他自已吃不算,还喂给两只小狗吃。肉也喂小狗吃。要不是苏青媖教训他,每天夜里还想抱两只小狗一起睡觉。

    家里天天暖和和的。柴火是不缺的。

    入冬前,思渊思源就往家里打了不少柴火。很多寨民感谢苏青媖收茶果,收山货,让他们手里有了积蓄,很多人也往苏家送柴火。

    苏青媖又拿钱买了不少柴火。家里柴房和后院堆得满满当当都是柴火,烧一个冬天都烧不完。

    苏青媖舍得烧柴火,家里一天到晚都是暖暖和和的。冬天寨子里也没什么事做,大家便约着到苏青媖家里找鲁氏和苏青媖聊天,一起做针线。

    如意也在寨子里交了很多朋友。秀儿便是其中一个。

    秀儿几乎每天都往苏青媖这里来,不是找秀儿聊天,就是向苏青媖学认字。

    忠寨主也跑来。他就一个孙女在身边,孙女不在家,他一个人在家也没劲,冷冷清清的。也爱往苏青媖这边跑。

    还自己给自己找理由,说要跟苏青媖商量开春后寨子里种值和建集的事。

    还说他祖孙二人在家也是烧一灶的柴,这么多人在苏青媖这里也是烧一灶的柴,何必浪费柴火。

    反正苏青媖是每天才一睁眼,忠寨主就已在她家了。

    后来这祖孙俩更是时不时地把米面背来,赖在她家吃饭了。

    说苏青媖家里暖和,做的饭好吃,人多吃饭热闹。让苏青媖哭笑不得。

    自她让人做了火桌出来后,花厅里,再也不缺热水了,天天火桌上就坐着铁壶烧着水。谁一来都有热水热茶喝。

    再往火桶里投一把板粟,有吃有喝又有人说话,这个冬天真是过得不是一般舒服。

    食厅里装了火桌后,苏青媖做了各种锅具,冬天一到,把锅往火桌上的洞里一架,天天吃火锅,大家围坐一起吃,又暖和又舒服。

    菜往锅里一烫,涮一涮,捞起来蘸各种料,吃进嘴里,那叫一个舒坦。

    各种火锅,干锅。

    有时候就煮上一锅粥底火锅。等锅里的粥煮熟煮烂了,一边吃粥一边往粥里下各种菜,肉,捞起来都不用蘸料,放进嘴里就是美味。

    忠寨主最喜欢吃粥底火锅,每次吃粥底火锅,早早就到食厅等着。拿着碗眼睛盯着锅,流着口水。还拉着小宝坐着一起等。

    这一大一小的,两双眼睛齐齐盯着锅,看着咕噜噜冒泡的粥流着口水,这一副样子,苏青媖等人是看一次乐一次。

    老的小的都喜欢吃粥底火锅。他吃完还到处说,寨子里经过忠寨主这一番宣传,几乎全寨人都过来观摩。

    这火锅好啊,省事,不用炒不浪费油,盘子都少洗几个。这粥底火锅尤其好。又养生又暖胃,什么牙口都适合。

    大家回去就一顿模仿。

    以前一到冬天,天冷大家都不喜欢做饭,饭做好了,也没胃口吃,跟完成任务一样,还吃一肚子冷风。

    现在女人们尤其喜欢做饭,男人们也尤其喜欢在家里的火桌旁呆着。做什么事都在火桌上。

    家家都有一个火桌,有烟管伸到屋外,屋里也不再呛烟了,晚上睡觉门也能关紧了,真是舒坦。

    那炕更是好,睡觉不再半夜里冻醒了,老人小孩更是连炕都不想下。一天到晚就在炕上猫着。

    以前把家里的毛皮都裹在身上还是冷得发抖,牙齿打颤。现在往火炕上一坐,热得衣服都不想穿。

    身上一舒坦,老人小孩也爱出门了。出门再拎上个火篮子,路上也不觉得冷。到了别人家里,进屋就上炕,屋里也是暖和和的,真好,这个冬天出门的次数是往年加起来的都多。

    这个冬天,是大伙过得最舒坦的一个冬天了。

    天一冷,苏青媖也喜欢在家里猫着。

    往火筒里扔各种坚果板粟,小宝就窝在她身边,盯着看。她挑出来一个,小宝眼睛就跟过去,咽着口水,就等着她剥给他吃。

    一副小馋猫的样子。

    不知情的还当她平时饿着孩子了。

    摸了摸他的小肚子:“小宝,你这都吃了好几个板粟了,可不能再吃了。一会小肚肚该胀得难受了。”

    小宝不依地摇着头:“还吃。”

    苏青媖瞪了他一眼,他也朝她望了过来,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苏青媖有些心软,不忍拒绝:“好,那再吃两个。”

    “好。两个。”

    小手拍着,眼睛盯着她的手,一副雏鸟等着投喂的样子。听话又乖顺的样子让苏青媖爱得不行。

    可惜没有地瓜,也没有甘蔗,不然冬天烤地瓜,烤甘蔗吃着最舒服了。吃到肚子里,暖暖和和的。

    如意在苏青媖没注意的时候,又偷偷地喂了小宝一个板粟。两人像捡到宝一样,偷偷地对视而笑,以为苏青媖没看见。

    这母女俩都是会惯孩子的,舍不得孩子不开心。

    “小姐,我们打些年糕来吃吧。”

    苏青媖点头:“那再磨些糯米粉吧,过几天我给你们做汤圆做糕点吃。”

    “好。我就这去泡糯米!”如意立刻起身跑了出去。小姐做的糕点是真的好吃。她又馋了。

    鲁氏瞧见笑骂了一句:“疯疯颠颠的。也就是在小姐这里,要是在刺史府里早被骂了。”

    小宝也学鲁氏的话:“疯疯颠颠的。”

    让鲁氏和苏青媖哈哈大笑。他自己左看右看,也哈哈笑了。虽然不知道大人在笑什么,但一点都不影响他跟着开心。

    苏青媖便笑道:“她这样挺好的。咱们又不是外人。”

    鲁氏有些感慨:“跟着小姐进寨子里这段时间,是我们母女俩活这么多年最开心的时间。”

    苏家媖她们在寨子里过得暖和又舒适,却不知外面已是另一番景象。

 第二百二十二章 惨绝人寰

    大山里的这个冬天过得一点都不冷。甚至比往年任何时候都要舒适。

    家里不冷,吃食也囤得多,老人小孩都没冻着。寨子里人人揣着一兜子坚果板粟就往各家窜门聊天。着实惬意。

    但对于外面的百姓还说,这个冬天尤为艰难,水深火热,惨绝人寰。

    时不时抽兵丁,税收也交得重,地里种的都不够交税的,老百姓纷纷弃田土逃难去了。各乡各村都难见人烟。

    到处都在争地盘,大军所到之处,沿途就收兵丁入伍,为了一口吃食,很多男丁都纷纷入伍,也有往大山里逃的。

    北方陈州,王湖亲率几十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