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这家医馆应该是有医德的,不至于贪她几个银子。
    便打算把带来的药材在这里卖了,带到客栈,人多且复杂,还遭人觊觎。
    那大夫一听,在她带来的药材里翻看了起来。
    不住点头:“不错,我们都收了。给你三百五十两,要是可以,你就留下。”
    苏青媖也不知道药材的具体价格,此番出山,一是想求一个大夫跟着进山,一是想问问药材的行情。
    反正韦福昌还没好,还有时间,先卖了药材再说,药材的行情,过后再来了解。
    先带姐姐和丫丫去吃饭。她们都饿了。
    便答应了那位大夫的价格。
    收了银子,便带着苏青柳和丫丫出了医馆。留思渊去给韦福昌买些吃食。
    一路往客栈的路上,苏青柳和丫丫一左一右紧紧拽着她的手,不愿松开。让苏青媖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难受。
    心知这一路颠簸逃难,给二人终是造成了很大的不安和阴影。
    便决定说些高兴的,对苏青柳说道:“我和爹娘和青杨青杏联系上了。他们和哥哥在一起。”
    苏青柳一愣:“啊,你和他们联系上了?他们还活着?哥哥还活着?”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再不会挨饿了
    见苏青柳一副不敢置信的眼神,苏青媖微笑地朝她点头。
    “嗯,我们到客栈再说。丫丫都饿了。”
    三人寻了一处客栈,苏青媖叫人要了一桌饭菜送到房间。
    客栈只有零星几个客人,饭菜价格也是贵得很。是平时的好几倍。
    苏青柳直咂舌,丫丫直咽口水。
    “你怎么找到爹娘他们的?”
    “先吃吧。你们一边吃一边听我说。”
    丫丫一听终于可以吃了,把视线从饭菜里移了回来,抓起筷子就猛得夹菜。
    苏青柳看着心酸,柔声道:“丫丫慢些吃,没人跟我们抢。”
    苏青媖看着一边点头一边往嘴里塞了满满一嘴饭菜的丫丫,也是忍不住心酸。
    冲她温声道:“丫丫慢慢吃,不够二姨再给丫丫叫。没人来抢丫丫的,以后跟着二姨,天天让丫丫吃饱饭。”
    丫丫冲她开心地点头,速度慢了下来。
    苏青媖往她碗里夹了两筷子肉,见她吃得欢,放下心来。
    “姐,你也吃。”
    “好。你说说你和爹娘的事。”
    “好。”
    苏青媖便说了一番她的遭遇,又说在仁州收到爹娘的信的事。
    “爹娘现在和哥哥在一起,哥哥成亲了。年前我收到信,嫂子都有身孕了,这会该是生了。”
    苏青柳听了苏青媖的遭遇,先是一番唏嘘,半点不比她们母女曲折。
    又听到爹娘和青扬和青杏的消息,心里高兴不已。
    “哥哥还活着,真是太好了。现在爹娘应该是高兴坏了,哥哥成了亲,他们也有孙子抱了。”
    苏青媖点头:“只是爹娘估计在城里住不惯,没事做,天天在四方小院里,还住的是嫂子的陪嫁院子。估计青杨青杏也是放不开的。”
    “住在嫂子的陪嫁院子里,那爹娘还能做主啊?还得看嫂子的脸色。”
    苏青柳进食的速度都慢了下来,叹了口气。
    “所以年前我给爹娘寄了二百两银子,让他们在城里买处小院,以后住在自己的院里,爹娘在嫂子娘家面前也自在一点,哥哥在岳家面前也好直起腰来。”
    “嗯,这样最好了。不然还得天天看嫂子脸色,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的。”
    “姑父姑母那边和新女婿也处得好,也算让我安心不少,不然当初咱一家子一起出来,现在七零八落的,我心里都不安,夜里都睡不着觉。”
    “青媖你别那么想,如果我们还在枫亭镇,现在还有没有命在都不知道。你看现在,虽然有一番波折,但大家都还活着。只是大虎……”
    苏青媖听她说起大虎,也是长长叹了一口气。
    “不知大虎哥现在在哪?之前我听那个布铺掌柜的说,他还天天在那里等我们的消息,后来就不见人了。”
    “这么久也没传回半点消息过来。他应该是知道如何与我们联络的,但我却在仁州再也没收到他的消息。”
    苏青柳听完看了她一眼,安慰道:“放心吧。大虎他一个男人,比我们强些,他为人机灵,应该在哪一处地方好好活着呢。”
    苏青媖点头,也只好如此安慰自己。
    往桌上一看,叫的好几个菜,母女二人把它们都吃了个净光。
    看来真是饿得狠了。
    “姐,你带丫丫站着消消食。我去给你们买些衣物来。一会我叫伙计给你们打点水来,你们好好梳洗一下。”
    苏青柳有心想让她不要去,低头又看到她和丫丫一身的破烂脏污,只好点头应下。
    “好,那你快些回来。等你回来再让人打水过来。”
    苏青媖愣了愣,点头:“好。放心吧,在客栈里不会出什么事的。我很快回来。”
    说着就出了房门。
    苏青媖走后,苏青柳便把门死死关上了,还拉了一把椅子抵住。
    才放下心来。
    回头看了同样一脸戒备的丫丫,又徒地生出一些勇气:“丫丫别怕,咱们找到你二姨了,刚还吃了好吃的呢。”
    丫丫重重地点头,往房门处看了一眼:“娘,二姨不会走了吧?”
    “不会,你二姨不会扔下我们的。以后我们就和你二姨到山里生活,再没人来追我们了。我们和你二姨和小宝弟弟生活在一起,好不好?”
    丫丫开心地拍起手,重重地点头:“嗯,和小宝弟弟一起。”
    看了看桌上还没收拾的碗碟,舔了舔嘴唇,真香啊,刚刚吃了菜吃了肉还吃了大白米饭。
    “娘,以后我们都会吃饱的对不对?不会再挨饿了对不对?”
    苏青柳含着泪点头:“嗯,你二姨不会让我们饿肚子的。”
    苏青柳对她这个妹妹是绝对的信任。
    从她把她从夫家拉出来,接了她母女到枫亭镇开始,她就觉得这个妹妹是她的救赎。
    以后妹妹去哪,她就去哪。她们会一直生活在一起。
    等苏青媖抱着一包裹衣物回来时,见这母女俩还用椅子抵着门,哭笑不得。
    又不免有些心疼。
    叫了伙计收了碗碟又送了热水过来,母女二人好生梳洗了一番。
    梳洗完都觉得身子轻了好几斤。
    不住喟叹:“太舒服了,我有好久没洗上一个热水澡了。”
    丫丫高兴地在身上嗅了又嗅:“娘,我也是。真的很舒服,身上头发上都是香香的。”
    苏青媖笑着拉了丫丫过来,给她擦头发:“呀,果然香香的呢。”
    丫丫就小嘴抿着,微笑着趴在她腿上,任苏青媖给她擦拭头发。
    晚上,姐妹二人在客栈亲亲热热睡在一起,说了一夜的话。
    而丫丫是一沾上软软香香的厚被子,又有娘和二姨在身边,早早就放松了身心,睡过去了。
    梦里都是甜的。
    次日,吃了思渊买过来的早点,一行人往医馆走去。
    苏青柳和丫丫去看韦福昌,苏青媖见昨天的那位大夫不忙,准备上前去向他打听些情况。
    “大夫?”
    “宋。”
    啊?苏青媖很快反应过来,“您也姓宋啊?”
    “您是认识宋暮大夫的吧?昨天听您说他年轻大了,不愿走动。”
    “他是家父。”
    啊?这是寻人打听事,打听到人家家门口了?
    可是那医馆不是叫这个名字啊。
    苏青媖想往外头的牌匾上再看看确认一下。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互惠互利
    那宋大夫好像知道她的想法,淡淡说了一声:“匾额换了。”
    啊,知名的大夫,换匾额,换堂号?
    那么多年的名气哪是容易攒的。要从头再来?
    还是怕人寻上门?
    那小宋大夫淡淡朝她撇了一眼:“之前的匾额是别人的,这个是自己的。”
    原来这样。苏青媖点头。
    想着来都来了,也不能放弃。
    便凑了过去,吹捧起他父亲的医术来。
    “之前我在寨子里打听,有谁认识有点名气的大夫的,隔了几座大山的一位寨民就极力向我推荐您父亲。说他医术高明。”
    “当年他母亲生了大病,都活不成了,都劝他把老母亲送上山,别等凉了硬了。他愣是不信,又拖又背的,把他娘送出山来寻医,一路寻到丰城,得了您父亲救治。”
    “现在老太太在寨子里还活蹦乱跳的呢,去年年轻妇人上山采山货,她半点不服老,背了篓子就进了山,手脚半点不落人后……”
    那小宋大夫低头在记着医案,也不打断她,也不嫌她吵。
    只不过苏青媖说了这么一长串,他半点表情没有。
    苏青媖不甘心。
    但她也知道,人家在城里铺子开得好好的,又是远近知名大夫,大把的人捧着金子银子上门来求医,人家凭什么跑你大山里窝着?
    想了想,又试着说道:“您看啊,现在外头局势也不稳,你有没有认识一些大夫,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养老的?”
    “我们山里各个寨子都有寨门,又有人日夜守卫,安全问题那是半点都不用操心的。就算有宵小摸进来,那么深的大山,还藏不了身吗?”
    说完,撇了小宋大夫一眼,见他停笔顿了顿。
    心里一喜,觉得有门。
    没准真的有这样的人呢。
    又再接再励。
    “您看,我们大山里,几十个寨子,一个寨子哪怕只有一百人,也有好几千人,这么多人,一生了病就只能抬上山等死,真是太可怜了。”
    “好多人还年纪轻轻的,还有些孩子只得了一些小毛小病,就送上山了。要是有大夫在,没准就能医好了。在大山里,没个大夫,想送山救治,但发病急,都等不及送出来,人就没了。”
    那小宋大夫,手停了下来。
    打感情牌,看起来有门。
    苏青媖又道:“也不是一定要您和您父亲这样知名的大夫住到我们那山旮旯里,我们也知道交通不便,不好强求。”
    “但您认不认识一些大夫,愿意时不时地进山去住个一段时间,给大山里的山民们看看病的?也不需要常住,就隔一段时间过去给大家诊诊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好。”
    小宋大夫,歪了头看她。
    早发现早治疗?
    苏青媖一脸期待地回看他。
    小宋大夫又扭过头去。
    苏青媖一阵失望。
    没想到听到他说:“你把地址留下来,我替你问问看,如果有这样的大夫,我就让他去找你。”
    苏青媖大喜过望,连连点头:“好好,真是太感谢您啦!”
    把地址留了后,见他还算好说话,便又向他打听起药材的事。
    “您知道我们大山里药草资源丰富,但可惜的是,宝贝藏在深山里无人识。您看看,有没有一些你们医馆常用的药草,平时经常要用,又是量大的,可以跟我讲一讲。我让人在山里寻了来,送到您这。”
    “反正你买谁的都是买,也能给我们山民们带来一些收入,让大家能吃饱饭。大家都便利,是不是?”
    小宋大夫见苏青媖目光灼灼的,也为她这一番全然为寨民打算的心所打动。
    转头唤了一个药童,让他领着苏青媖看看常用的药材。
    苏青媖欣喜地跟着那位药童,往药柜边走去。
    见小药童很是耐心,拉着药柜就跟她解释这是什么什么药,又是治什么的,平时大概需要的量几何。
    苏青媖看着几乎都一个颜色的药材,大多是处理好的,这,这跟新鲜的也不一样啊。
    而且就算新鲜的摆她面前,她还得在大山里好生辩认一番。
    这都是处理好,炮制过切过的。
    药草认识她,她不认识药材啊。
    大囧。
    转身对小宋大夫说道:“宋大夫,我这也认不出来。您看能不能让小药童跟我说一说药名,我记下来,到时候再让人进山采。”
    “光听名字,不知道长什么模样,如何采?”小宋大夫觉得她在发梦。
    苏青媖便说道:“以前大山里大家生了小毛小病,都是自己进山采一些草药熬煮了喝,一些寻常的药材还是认识的。”
    “而且我手下来了一个采药人,对药材颇为精通。也会晾晒炮制。您跟我说说平时都需要什么药草,大致什么价格,我们采了运出来。”
    顿了顿又说:“而且大山里种粮产量低,我还想着看能不能开些药田出来,种些常用的药材,也好给大家增加些收入。”
    那小宋大夫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