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顿又说:“而且大山里种粮产量低,我还想着看能不能开些药田出来,种些常用的药材,也好给大家增加些收入。”
    那小宋大夫一听她这么一说,对她正视了起来。
    “开药田?山里你说了算?”
    “我手下好几个寨子都听我的。山里女寨主什么的常见的很。”苏青媖对他说着。
    小宋大夫定定地看了看她,想了想,转身进屋。
    找了一本厚厚的药草图谱,递给她。
    “给你。手底下认识药草那是别人肚里的知识,你不能当个睁眼瞎。一会我把常用药材及价格让药童抄写一份给你,如果以后你们有药材卖,可以送来。反正买谁的都是买。”
    苏青媖大喜过望,激动地接了过来。
    “真是太感谢您了。我们山里的山民们一定会对您感激涕零的。您算是给了我们一条活路了。”
    那小宋大夫朝她摆了摆手:“举手之劳。”
    苏青媖便在医馆里翻看起那本药草图谱来。不时问一问药童和小宋大夫。
    那二人也是极有耐心向她讲解。
    连着几天,苏青媖都在医馆里跟药童记各种药草及了解药材行情。
    有时候也帮些小忙。
    也渐渐地跟那个不爱说话的小宋大夫聊得热络了起来。
    直到第四天,小宋大夫说韦福昌可以不用再躺了,可以结账回家了。
    苏青媖给他结了银子,抱着厚厚的一本书及一堆手写的资料,告别了小宋大夫和他的医馆。
 第二百四十三章 哪都不去了
    一行人在丰城里转了转,买了一些粮食和一些日常所需,也高价买了一些种子,便转身回柏家寨。
    自与苏青媖重逢,苏青柳和丫丫又重新焕回活力。
    脸上和手上的冻伤也都在医馆里医好了。
    回山寨的路上,一路好奇地问个不住。
    想着马上要见到小宝弟弟了,丫丫一路尤为兴奋。
    这些天天天吃得饱,又有暖和的衣服穿,也睡得香,小家伙又重现了往日活泼可爱的样子,终于有了一个小童该有的样子。
    韦福昌一路适应良好,也不时向思渊打听一些山里的事。
    对于要跟着苏青柳进山生活,他没说什么。
    还没进山里生活过呢,也许有另一番不一样的经历也说不定。
    而且大山里虽然闭塞,但平静,太平。
    最适合休养生息。
    回山寨前,苏青媖本来想去仁州一趟的,想见见李管事,提前卖他个消息,从他那里先预支一些银子出来。
    但想着苏青柳和丫丫在路上奔波了许久,心里不安还没消散,便决定还是先带她们回寨里安顿后,再考虑银钱的事。
    而且在丰城药材也卖得了一些钱,也能用一段时间。
    先回寨子再算一算预算再说。
    而且还得把找到苏青柳的消息跟爹娘说一声,还得打发人往仁州去一趟。于是便直接回了柏家寨。
    柏家寨里,小宝还不会数数,但他会点手指头啊。
    娘说点完一只手的手指头,娘就回来了。
    他把一只手的指头都点过了,娘还没回来。
    娘骗人。
    小宝记性很好,哪个手指数过哪个没数过,记得可清楚了。
    还专门问过鲁氏和如意,天天都要她们帮着记。
    两人遇上这么聪明的小娃子,也是有些头疼。孩子太聪明了,就不好哄了。
    只好哄着他:“那小宝的娘肯定说要数两只手,都数过一遍娘才会回来呢。”
    小宝有些怀疑自己的记性。明明记得娘说过数一只手的手指啊,没说过要数两只手。
    不过鲁婆婆和如意姨姨都这么说,没准是小宝记错了呢。
    又拉着另一只手来点手指头。
    这天快把另一只手数完了,娘还没回来。
    小宝便闷闷不乐地带着两只小狗坐在院门的门槛上,小肉手托着腮望着山路。
    两只小狗也无精打彩地窝在他脚边陪着他。
    正当他要睡着时,两只小狗支楞了起来,往山路上看去,还汪汪地叫着。
    “娘回来了?”
    小宝立刻被小狗惊醒了过来,拍了拍屁股站了起来,小短腿往前迈了一步。
    是娘,真的是娘!小宝看到了。
    “娘!”朝山路上引颈望去,大声叫唤着。
    “哎。小宝,娘回来了!”
    苏青媖往半山腰上看去,见儿子在山路一头望着她,顿时一身疲惫一扫而空。
    苏青柳跟着爬了几座山,累得不行。
    进了寨子,又看到要爬山路,心里正哀嚎,忽然听到小外甥软软糯糯叫唤娘的声音,立刻来了精神。
    也朝山路上望去。
    而丫丫本来在思渊的背上正好奇地四处看,听到小宝弟弟的声音,也支着身子朝声音处看去。
    见小宝小小的身子站在半山腰另一头的山路上,立刻激动了:“是小宝弟弟!娘,是小宝弟弟!”
    苏青柳立刻腰不疼脚不酸了,笑着说道:“是,是小宝弟弟。以后丫丫要好好陪小宝弟弟,知道吗?”
    丫丫挣扎着要下来,重重地点头:“嗯。我一定带好小宝弟弟的!”
    苏青柳这才终于吁出一口气,终于到家了。
    太平了。
    不用担心被人追了,夜里也能睡安稳觉了。
    院子里,小宝依在苏青媖的身前,眼睛盯着苏青柳和丫丫来回的看。
    苏青柳抱他,也让抱,但没开口叫她,只抿着嘴盯着她打量。
    “小宝弟弟。”丫丫去拉他的小手。
    小宝把视线从苏青柳那边移了回来,看向丫丫。
    显然小姐姐对他更具吸引力。不一会,两个孩子就玩在了一起,和两只小狗开开心心地在院里奔跑。
    苏青柳擦了擦眼泪,真好。到家了。
    鲁氏和如意见到小姐终于找到了她姐姐,又听了她们的遭遇,心疼得厉害。一个麻利地去收拾屋子,一个立刻就转身钻进了厨房。
    “姐,家里没有多余的火炕了,你和丫丫先跟我睡一屋吧。也不能让你们睡花厅那里。”
    苏青柳坐到暖暖的火炕上,摸了又摸,只觉得全身从脚丫子到头发丝都暖暖和和的。
    道:“嗯,跟你们挤一起,睡得更香。”
    韦福昌也没有火炕睡了,厢房里只砌了思渊思源哥俩的一个。
    “昌哥要是不嫌弃就跟我们睡一屋吧。我和思源也经常不在。天还冷还是睡火炕暖和。等开春了,你再睡到隔壁的厢房。”
    思渊热情地邀请着韦福昌。
    韦福昌点头应了:“谢谢兄弟不嫌弃。”
    “别客气,以后都是一家人。”
    晚饭苏青媖又把忠寨主和秀儿请了过来,相互认识,一起吃了一顿饱饭。
    大家围着火桌热乎乎地吃了一顿,听着韦福昌和苏青柳讲着外头的事,屋里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真是太可怕了,外头现在没粮吃,都要吃人了?
    太可怕了。
    “得亏你们跑得快,不然青媖现在都见不到你们了。”忠寨主拍着胸膊,一脸的庆幸。
    这要是出点什么事,青媖可要怎么活。
    苏青柳点头,想起那回的事情,也是忍不住后怕不已。
    “我现在都不敢回想,那时候关了一屋子的人,大家逃出来,撒腿就跑,都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我们母女俩是又冻又饿,丫丫又小,根本跑不了,我都以为自己要死在那里了……”
    秀儿听完苏青柳的遭遇,再想想自己的,忽然就释然了。
    这个遭心的年代,大家能活着就该庆幸了,实在不该再多求别的。
    心里想着,要是柏树还想娶她,她就答应他。
    她会好好对他的。
    丫丫围着火桌吃着热乎乎的饭菜,身上也暖烘烘的,只觉得吃什么都香。小宝弟弟也坐在自己身边,跟她一起比着吃。
    她喂了小宝弟弟一口菜,见他嗷呼就吃了下去,丫丫就笑了。
    小宝弟弟真可爱。
    她好喜欢这里。
    她哪都不去了。就和小宝弟弟在这里。
 第二百四十四章 适应良好
    夜里丫丫和小宝睡在苏青媖和苏青柳中间。
    身下是暖暖的火炕,身上热乎乎的。
    小宝以前和小哥哥小姐姐们玩,还没和他们一起睡过,现在和一个小姐姐一起睡,又是新奇又是好玩。
    立刻就忘了问娘是数一只手的手指头还是两只手了。
    开开心心地跟丫丫姐姐在床上玩。
    两姐弟手拉着手躺着说小话,都说了一个晚上了,还不睡。
    苏青媖也不管她,和苏青柳说着话。
    “那个韦福昌?”
    苏青媖问起他。
    她不知道如何安置他。
    他是姐姐和丫丫的救命恩人,捧着他让他住家里,自然也是行的。
    但苏青媖觉得韦福昌不像庄户人。他识字,有些见识,整个人瞧着跟一般的庄户人家远远不同。
    如果让他身份不明地住在家里,怕是他自己都不自在。
    “没有他,我和丫丫怕是都不在了。”
    “嗯,我知道。”
    “青媖,咱别让他不自在,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做,想走想留也由着他,好不好?”
    “好。”
    苏青媖没再说话。
    “你说爹娘要多久才收到我们的信?”苏青柳又问道。
    晚上她和青媖给爹娘和哥哥弟妹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她好想他们。
    苏青媖估算着之前收信去信的时间,道:“现在也不好说,路上状况不好。最短都要一个月。长的就不知道了。收不到也有可能。”
    苏青柳听了有些忧心:“我们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商队被抢的事。很多大户人家在路上被山匪土匪们抢了,有些一个人都没活下来,太惨了。”
    苏青媖叹了口气。
    “是啊。现在老百姓没了活路,饭都吃不上,也顾不上别的,都投身绿林。山匪土匪层出不穷。单身一人是绝难活下去的,还不如加入山匪土匪队伍,人多,没准能活下去。”
    “哎,这世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太平。”
    “短时间太平不了。吕博承都说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的。他想他儿子,都请不到假。”
    “真好,妹夫还活着。小宝也有爹。”
    “有爹也跟没爹一样。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见上一面。”苏青媖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活着就总有见面的时候。就怕……”
    “嗯。活着就有机会。他还说给小宝攒了一小坛金子,给小宝置产和娶亲用的。姐,你说他是不是想太远了?小宝下个月才满两周岁。”
    苏青柳见她一脸嫌弃,嗤嗤笑了起来。
    “妹夫怕是高兴坏了。”
    苏青媖撇嘴:“像个傻子。分战利品,别人都要珠玉,就他要金子。金子能比珠玉值钱?”
    苏青柳又笑了起来:“妹夫聪明呢。现在外面珠玉可卖不出去,就金子值钱。”
    “那可以先存着啊,将来太平了,一罐子珠玉能换多少罐金子……”
    姐妹二人说了一晚上的话,说不尽似的。
    直到天露晓才歇了。
    吃过早饭,韦福昌对苏青媖说想和思渊去新寨子那边看看。
    就一个晚上,怕是他二人也说了不少话,瞧这已是一副哥俩好的样子了。
    “行。思渊你们去看看,把一些粮食也背过去。把思源换回来,让他休息休息,我要他跑仁州一趟。”
    “好的。”思渊应了,就和韦福昌往新寨子那边去了。
    苏青柳看了看韦福昌离去的背影,朝苏青媖笑了:“他好像活过来了。”
    苏青媖点头。
    会找事做也好,就怕了无生志。
    吃完早饭,苏青媖带着苏青柳和丫丫在寨子里转悠,认识了不少人。
    母女俩从没在大山里生活过,见什么都惊奇。
    见寨民的小楼,上面住人,下面养牲蓄,茅坑挖在二楼,人蹲在二楼,拉粑粑就直接掉在猪圈里。
    就这母女二人也觉得惊奇,盯着看。
    鲁氏笑了起来:“青柳跟我和如意之前一个样。现在我们都看习惯了。”
    苏青柳有些囧。
    走在寨子里,见大家得知她的身份,都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心里暖暖的。
    而丫丫已被小宝拉着认识了不少大小朋友。
    苏青柳脸上笑意更胜。
    吃过饭,见鲁氏母女要去挖竹笋,也拎着篓子要跟了去。
    丫丫也要去。
    丫丫一去,小宝也要跟。
    苏青媖一看,索性全家都去挖笋。
    经过一冬雪水的浸润,笋子纷纷冒头。林子里随处可见。
    现在大家经过苏青媖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