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青媖见他不应,晃了晃背篓。
    “小宝,娘跟你说话呢,怎么不应娘亲?”
    好半晌才听到儿子说道:“小宝是乖孩子,不摔筷子了。”
    苏青媖欣慰地点头:“嗯,乖孩子大家才喜欢。外婆给你做了一挎包的小吃食,你要是想家了,想吃好吃的了,就打开吃,可别跟昨天一样了哦。”
    “小宝才不会呢。”
    “那我们拉钩钩好不好?”苏青媖把手伸向背篓上方。
    小宝从背篓里冒了头来,也伸了手指跟苏青媖拉了钩钩。
    苏青媖便和青杨夸了他一路,把他夸得高高兴兴地。
    等见了马信,还开开心心地从背篓里站了起来,伸着小手朝马信要抱。
    马信笑了起来,伸手到背篓里抱起他。
    “马爷爷,小宝昨天做错了,以后不会了。小宝以后跟马爷爷学本事,变得像马爷爷那么厉害!也骑大马,跟马爷爷一样骑那么那么快。”
    “好。那就跟马爷爷好好学,好不好?”马信心里很是安慰,这是个招人疼的孩子。
    “好。”
    “信叔,对不起,这孩子让你操心了。”
    马信朝她挥了挥手:“孩子还小,大人多操心些正常。小宝已经很懂事了,我都没见过几个像他这么懂事的孩子。这孩子天赋高,以后我会好好引导的。”
    苏青媖放下心来:“那就拜托信叔操心了。”
    “放心。”抱着小宝,朝青杨道:“去练马步,再把昨天教的枪法也练一遍。”
    “是,师父。”
    “马爷爷,那小宝呢?”
    “马爷爷带小宝去骑大马好不好?”
    “好!”骑大马他最高兴了,坐得高,看得远,风吹得也舒服。小宝拍着小手高兴不已。
    马信抱着小宝转身就走,对苏青媖道:“你回吧,有我在,放心。”
    苏青媖看着朝她挥了挥小手,就欢欢喜喜地被马信抱着,边说着话边走远的儿子,不由失笑。
    也转身回了寨子。
    仁州几城的粮食已运去饶州干爹那边了。寨子这边也要趁着天好,赶紧把稻子晒了好入库。
    还要把冬麦种下去。
    山里的坡地肥力比不上外面的良田,收了稻子,看来得深耕一遍,好好补补肥才行。
    好在密林深处腐土多,不然她还得愁农家肥的事。
    苏青媖一路想着粮食的事,一路想着小宝的事。
    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现在孩子学了武,不能做个莽夫吧以后?文化知识也得跟上。
    只是要教他什么好呢?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时候安排三百千是不是早了些?
    小宝会背三字经了,把它当儿歌一样,念得上口得很。但是让他拿笔吧,就有些歪歪扭扭的。
    要不要教他一些别的?
    只是教什么呢?
    苏青媖一路想着,回到了新更寨。
    正往自家走,就看见梁思和苏大虎正来回拉扯着。
    嗯?这两个人?
    看到她会尴尬吧?
    苏青媖想了想,往一旁躲去。
 第三百一十九章 心意
    “苏大哥,这是我给你做的夏衣,你收下吧。”梁思拦住苏大虎,把做好放了一段时间的夏衣递给他。
    苏大虎不知道是不是避着她,她都好久没在新更寨里看到他了。
    娘说她马上就十八岁了,如果苏大虎那边对她无意,就托人在寨里找找条件好些的人家,让她嫁出去。
    娘这大半年来,时不时就往集镇那边去,认识了好多人。
    回来后还跟她感慨说,现在山里人条件有多好多好。
    在集镇的饭馆里叫上半两一两的饭菜,眼睛都不眨一下,半点都不带心疼的。
    娘以前老是看不起山里人,觉得他们穷,才跑进大山,没田没地的。
    现在看到大家在集镇花钱大方,对山民改观了不少。
    也乐意跟山民们走动了。
    娘每次都说,那些山民一年到头都能捡到山货卖,两季卖茶不说,还卖茶籽,山货,又种粮,还一年两季了。
    家家户户都不缺吃的,银钱也不缺。
    娘话言里有羡慕。
    她也没想到,山里人一点都不穷。
    外头的庄户人家要是家里人口多的,都过不下去,但山里家里人口越多,挣得也多。
    她去年一个人都攒了好几两,今年到现在就又攒了六七两银子了。
    家里要是人口多的,一年能存不少银子呢。
    娘跟她说的时候,很是羡慕,所以才想把她嫁在山里吧。
    山里只要勤快,就有吃的。
    她自己也攒了些银子,等到明年她就能把现在住的房子的钱存下来了,到时候,这房子就真正是她家的了。
    但娘说只有两个女人的家不像家。要给她说亲了。
    梁思把夏衣塞到苏大虎手里。瞬间想了很多,心里有些复杂。如果要嫁给山里人,她不想嫁给别人,她又不认识他们。
    梁思看了看苏大虎。
    苏大虎推辞着。
    “不用了梁妹妹,我不缺衣裳穿。婶子她们给我做了好些衣裳,我都穿不过来。有好些还没上身呢。你不要破费,留着过日子吧。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开口。”
    梁思见苏大虎把衣裳又给她推了回来,心里有些难过。
    有些失落,又有些难堪。
    头也不敢抬:“你收下吧。我,我是照着你的身形做的。你不收,我……我也不知给谁!”
    说完把衣裳塞到苏大虎手里,转身就跑了。
    “梁妹妹……”苏大虎追了两步,见她越走越远,想追上去,又怕让人误会了。
    看了看手里的夏衣,只好捧着它进了院子。
    苏青媖躲在一旁,等了好一会,才走了出来。
    往梁思的方向看了看,这梁思……
    听说人倒是不错。
    郭氏反映说她为人勤快,手脚也麻利,不多看也不多打听。自从请调去豆腐房后,挣得钱多了,但是比酱房还是很辛苦的。
    大半年了,也没再请调回去。是个能吃苦的。
    而且平时工作之余,也会进山采些山货山珍卖。跟她那个爱窜门,闲着不做事的娘,很不一样。
    只是她跟苏大虎?
    要独她一个,她配苏大虎,也是行的,梁思长得也不差,心里应该也有大虎。但是吧,她还有那么一个好吃懒做的娘。
    苏大虎苦了十来二十年,要让他的后半生陷在家庭琐事里面,苏青媖是不愿的。
    苏大虎就跟她的兄长一样,她不想看到他过得不好。
    苏青媖进了院子,苏大虎刚放好梁思送的夏衣出了房门。
    见到苏青媖还有些不好意思,往房里看了看。生怕苏青媖看见了。
    “青,青媖,你送小宝回来了?他没闹吧?”
    苏青媖笑了笑,道:“没有。再闹就把他关起来治他。”
    苏大虎也笑了起来,有些不赞成:“小宝还小,慢慢跟他讲,他懂事,能哄好的。”
    “嗯。”她也只是说说,真把小宝关起来,她自己就先心疼了。
    苏青媖说完准备进屋。
    苏大虎叫住了她:“青媖,你等一下。我有东西要给你。”
    “什么东西?”
    苏大虎没答,转身就大步进他的房间了。
    不一会就拿了一个瓶子出来:“给。”
    “这是什么?”苏青媖拿在手里翻来翻去的看,正要打开盖子,被苏大虎拦住了。
    “吃的时候再打开,别散了药性。里面是养荣丸。”
    “啊,给我吃?”
    苏大虎点头:“我看你这段时间挺累的,事事都要你操心,神情疲惫。这是我之前在矿坑那边的山上挖到的一棵人参,拜托了医馆凌叔那边帮着制了养荣丸。凌叔说一天吃一丸就行。”
    苏青媖听完有些震惊地看着他,半晌没能说出话。
    “这,怎么不拿去卖了换钱?我,平时吃的好,再多休息休息就好,不用补的。”
    “没事。我现在吃住都在你家,穿的用的,婶子都帮我打点好了。我也不缺钱用。你就吃吃看好了,如果有效果我下次再给你寻了来。”
    “不用不用,山里密林危险,你不要去。放心吧,我平时多注意休息就没事了。你别为我进山寻人参,出了事,我爹娘怕是会打死我。”
    苏青媖推辞,生怕他真的为她进山寻山参。
    苏大虎挠了挠头,笑了笑:“好。那人参也不是那么好找的。有遇上我就给你留着。”说完就走开了。
    苏青媖愣愣地看着他的背影,捏了捏手里的养荣丸,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心里沉甸甸的。
    又过了几日,山里麦子收了,晚稻也种下去了,一家人便得了些闲瑕时间。
    苏母带着丫丫和青杏在做着针线,苏青媖和青柳及苏父坐在一旁边喝茶边吃东西,边看着她们。
    听着苏母不时就要训斥青杏几句,几个人就坐着不由得发笑。
    “你看看你,还没丫丫做的好。你心思都放哪了!就不说你针脚了,都帮你裁好了,让你跟着缝,都能把袖子缝得一边长一边短,差这么多!”
    “娘,她不把袖子缝到领口上就不错了。”苏青柳捧着肚子笑了起来。
    上次还听苏母说,让青杏把袖管接到袖洞那里,而她则直接缝到了领口处。
    领口拢着,难道还长得跟袖管一个模样了?
    被苏母训斥了好几天。
 第三百二十章 小宝厉害不
    苏青柳才说完,苏青媖和苏父便笑了起来。
    “小时候看着挺机灵的啊,怎么长大了,手脚就变笨了。”苏父看向青杏,笑道。
    青杏瞪向苏父:“我二姐说每人都各有天赋,就比如小宝,学武比我二哥都有天赋。我二哥有做学问的天赋,我二姐有做生意的天赋,各有天赋。”
    “你就只有张嘴吃饭的天赋!”苏母怼她。
    “娘!”你是我亲娘吗,天天都要说我一顿。
    “我也有天赋啊,我二姐说我有看账的天赋!”说完一脸的骄傲。
    “你哥哥姐姐都各有活命的本事,连你两个外甥都有,就你啥本事没有。”苏母被她气得不行。
    “我怎么没有!”气死她了。
    苏父笑着听她母女二人打闹,想起大儿子,便问苏青媖:“这段时间都没你大哥的信吗?也不知上次跟他说的事,他同不同意。”
    见苏父说起苏青松,苏母手下动作也停了下来。
    也望向苏青媖。
    苏青媖心知他们惦记苏青松。
    便道:“没有。我昨天见到丁掌柜还问过他,有没有郴州的商队过来。他们现在仁州生意环境好了,郴州的商队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来。但没有咱家的信。”
    苏母听完眼神便黯了下来。
    “现在咱们在山里,日子过得好了。你哥那边也不知怎样了。腾腾那边都快一岁了,该是会爬会走路了,我和你爹想着他,也不知什么时候能见上一面。”
    苏父也沉默了下来。
    苏青媖看了他们一眼,也默了默。
    除了苏青松,现在几个子女都在身边。外头乱得不行,但山里日子安稳,吃喝不愁,夫妻俩就常想起大儿子。
    苏青媖知道她干爹现在有些权势地位了,怕是需要不少人。
    所以跟苏父苏母提议,要不就让大哥到他们这边来。让他跟着干爹,干爹看在她的面上,应该不会太亏待他的。
    这样,一家人也能团聚了。
    苏父苏母一听,大喜过望,就立刻让她去信。
    苏青媖便在去信中,说了他们一家的情况。说苏父苏母想念孙子,想让大哥到这边来。
    可信都寄出去两三个月了,到现在也没音信。
    “你哥那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天天有商队过来咱这边,咱寄东西,商队是回回都亲自送到他手里,他就不说要回个信过来。”
    苏母说起来也是又怨又忧。
    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青杏在一旁撇了撇嘴:“没准是我嫂子不愿来呢。”
    “说什么呢!”苏母抬起手就想打她。
    青杏忙拿了手里的针线搬了小板凳就跑苏青媖这边来。
    苏青媖好笑地看了看她。
    “那你说,嫂子为什么不愿意过来?我在信里特意说了干爹跟我的关系,哥哥要是过来,哪怕是平级,在自己人手下,也比在那边好吧?而且还离咱这么近,爹娘又时常能看到他们的大孙子。”
    苏父苏母等人听完都点头,也都看向青杏,不知她怎么就说古如月不愿来。
    青杏撇了撇嘴:“我不知道怎么说,但我就是觉得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