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战力,如果胜了,则皆大欢喜。败了,我们进可攻,退可守。”
    “对于文恭仁,他求我帮忙,我帮了吗?我帮了啊。而对于吕博承,我是利用了他,但他有损失吗?他一心想为崔晟报仇,想为凤翔军报仇,那我们就给他这个机会,我给他钱给他粮,一举三得,不是挺好?”
    “父王英明!”
    赶紧拍了几个马屁。
    等吕博承到了晋王府,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
    “见过晋王。”
    “好好,来来,坐坐。”木从珂很是热情,好像见到一个许久未见的子侄辈。
    “好久没见到你了。之前见到你,你还是跟在崔晟的身边,这一晃,崔晟也没了。我跟他交情还不错,他这一去,实在让人痛心。”
    “元帅也常跟我提起晋王,说晋王有勇有谋,胸中有沟壑。晋王统领晋地,实属晋地百姓之福。”
    如今吕博承也会说一些场面话了。
    果然木从珂被他吹捧了一番,很是舒服。
    立刻命人上酒上肉,又命歌舞表演,亲自招待吕博承。
    吕博承也频频与他举杯。
    二人寒暄,互道家常。
    待酒足饭饱,歌舞渐歇,木从珂这才说出请吕博承此番过来的用意。
    “晋王是想让我带兵帮助燕王,击退梁朝的进攻?”吕博承有些诧异。
    他还以为晋王是想收编他呢。
    毕竟他一万多属下,都是精兵,骑兵。别人不觊觎是不可能的。
    木从珂不想收编了他吗?当然想。
    但一来,轻易开口怕吕博承拒绝,二来,也得先打击打击他的士气,等他走投无路了,再来谈谈收编的事,会更容易些。
    不然一万的兵马,怕是不服管。
    这次刚好是个机会。如果败了,自然好开口。如果胜了,也没事,给他钱粮,让他照旧统领他的手下。
    一万人马与他手里的十来万兵马相比,还不足为惧。
    等时间长了,将来再慢慢分化他们。
    他一万兵马要吃要喝要穿,要发饷银,武器也要置换,就凭他吕博承,不是他小看他,吕博承目前还解决不了这一万大军的军需问题。
    木从珂在打小算盘,吕博承也在思考木从珂的话。
    不过片刻,他就爽快应了下来。
    一是,他目前的一万多人需要不少银粮。二是他也想借此机会狠狠地打击一下乌全忠的士气。
    晋地和燕地关他吕博承什么事,但乌全忠命大军来攻打,吕博承正愁没机会与梁朝的大军对上呢。
    所以,他应了。
    想起之前军需官跟他计算的大军所需的各项钱财军粮,衣被等物,立刻向木从珂提了要求。
    木从珂一口就应了。
    很是爽快。
    所以等吕博承离开的时候,后面跟了几十个大车,拉着各种粮草,各种军备物资,及满满当当的银匣子。
    等回到营地,大伙看着鱼贯而入的大车,把库房塞得满满当当,眼睛都瞪圆了。
    可以啊,都指挥使去了晋王府一趟,就抢来这么多军需?
    果然还是都指挥使厉害。
    这下不用愁没饭吃了。也不用担心他们的爱马被拉去剥皮吃肉了。
    等吕博承跟大伙一说,晋王的意图,大家没半点犹豫,都表示同意。
    他们是军人嘛,血都是热的,有仗自然就要打。况且还是对阵梁朝的大军。
    正愁没机会替元帅和凤翔军报仇呢。
    机会这不就送来了吗。
    吕博承很快整军前往晋地,伙同晋国的一万兵马,带着两万精兵前往燕国。
    集合了两国近十万的兵马,与同样出兵十万的梁朝大军在潞州激战一个半月。
    史记:梁朝立朝第一年冬,乌全忠命十万兵马进攻潞州。
    梁朝大军在潞州城外,修筑了夹城,将潞州团团围住。潞州被围,燕王文恭仁向晋王木从珂借兵。
    木从珂派吕博承率两万兵马支援。
    吕博承大军做战勇武,不畏战,不畏死,以一当十,力破梁朝十万大军。
    不到两个月,梁朝从潞州退兵。
    燕国被围的危机解除。
    吕博承迎来他当都指挥使之后的第一场大胜。
 第三百五十二章 好多肉肉
    思渊思源带着新更寨的男人们从山里回来的时候,已过了十天。
    见冬猎的人一出山,寨里便敲了鼓。
    寨里的女人们便纷纷出了家门,迎接自家的男人,和准备帮活。
    “哥哥,快出来!是外公和舅舅姨夫他们回来啦!我们快去看!”
    小宝一听鼓声就往屋外跑,一看远远的山上下来了人,立刻就朝着屋里叫嚷了起来。
    大宝和丫丫一听,也急忙往外跑。
    “穿上衣服,外面可冷啦!这几个孩子!”苏母抓了几件外套就跟了出来。
    “外婆,外公回来啦,一定有好多好多肉肉!”小宝兴奋不已,衣服都等不及穿就想过去看,小脑袋往外伸着。
    “对对,有很多肉肉,但也要把衣服穿好了,好不好?不然冻着了,你娘要打你们的小屁屁。”
    大宝一听,不等苏母帮着穿,自己就笨拙地穿了起来。
    从开始进山的时候,还要朝人伸手,穿衣都不会,吃饭都还要朝人张口,现在大宝基本上,自己的小事能自己做了。
    “大宝,来外婆帮着穿好。”拉过他帮忙整理。
    “外婆,你快点!”小宝一看寨里的小孩都往山口跑,急得直跺脚。
    “好好。外婆快些。”
    等苏青媖和青杏等人穿好外衣出来时,几个孩子已一溜烟往山口跑了。
    等苏青媖到了山口的溪涧处,已是围起里外三层人了。
    扭头一找小宝他们,人影都看不见。
    大家一看就知道她在找孩子,忙笑着空出一条道,果然苏青媖走进去,就看到三个孩子围在一堆猎物前面。
    新更寨去年已经组织过一次集体围猎了,小宝已经看过了,现在还挤在前面看得目不转睛。
    “哇,这个山猪好大啊。这个羊好长的角啊!这么多兔子啊!”哇哇个不停。
    再看大宝,拉着丫丫的手一副想看又不敢看的样子,一脸的纠结。
    见弟弟都凑到前面去了,还用脚踢了踢山猪长长的獠牙,大宝吓得眯起了眼睛。
    “别怕,别怕,它们都死了。”丫丫安慰他。
    大宝想装出不怕的样子,但又歪着头不敢睁眼看。
    苏青媖上前牵了他的手。
    “娘。”抬头见是苏青媖,顿时松了口气。
    “大宝害怕吗?”
    “它们死了。”
    “对。死了就不可怕了。”
    有娘牵着他,大宝忽然生出了许多勇气,终于敢睁眼看眼前这些猎物了。
    “外公舅舅!”再看小宝那边,已是兴奋地去找他外公和舅舅了。
    拉了他们的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哇,外公舅舅都好厉害,打了这么多猎物,小宝以后也要变得厉害。
    小宝不停地哇哇,叫着这个相熟的,又叫着那个相熟的,一副看英雄归来的小羡慕模样。
    完全没看到苏青媖的到来。
    苏青媖摇头失笑,随他去了。孩子崇拜英雄是件好事。
    男人们打完猎回来,还不能歇,要把猎物的皮剥了,把毛刮了,再分拆成小块,剩下的才是女人洗切腌制的细活。
    等洗切完,苏青媖见这次齐良、刘修等人也跟着去了,便把送去集镇营房的肉分了出来,让齐良、刘修带了回去。
    又让他们在寨子里领了其他一些过冬的物资,这才让他们先行离去了。
    这二人离去时,还朝思渊等人拍着肩膀:“下次有这样的事,再叫上哥哥们啊。”
    “一定一定。”
    等把营房那边的肉分了,新更寨另两座山头的男丁也有不少人跟了去。苏青媖也分了肉,叫郑薄等人带了回去。
    郑薄等人都很开心。
    加入新更寨的决定做的实在太正确了。
    之前他们六户人家还东躲西藏的,这个洞里住一段时间,那个山头住一段时间,吃了上顿愁下顿。
    现在他们六户人家吃饱穿得暖不说,家家也都捡了山货,有余钱了。
    平时有闲瑕还有钱去集镇叫上两个小菜就酒喝了,日子过得真是舒坦,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而跟着苏大虎进山的那几十名矿工,也是庆幸不已。
    以前挖矿,一顿就吃两个灰馒头。现在天天能大肉大白米饭吃到饱不说,还有一两的月钱。
    包吃包住不说,还发新衣,而且也不累,做一天休一天。而且做得多还拿得多。
    不去挖矿的,在山里帮工,采山货,一年下来,也存了不少钱。
    谁能想到挖矿是这样的情形呢。
    而且现在他们个个都有钱了,又有一把子力气,很多人都来找他们说亲。
    什么时候他们这些最底层的矿工,都成了山民们轰抢的佳婿了?
    心里高兴不已。
    两个山头的新更寨山民,扛了猎物,美滋滋地与苏大虎和苏青媖打过招呼,就离开了。
    剩下的便是新更寨本寨的人。
    洗切好,苏母、鲁氏、郭氏等人便带着寨里的女人,做起腊肉,熏肉来。
    苏青媖看了一会,见没她插手的活,就准备回家。
    没想到小宝两只小脚好像在溪涧这里长了根一样,说什么都不回家。
    再看大宝,这会也不怕了,还来来回回地帮着苏母递松树枝。被烟熏得呛得眼睛流泪,也不愿跟她回家。
    再看丫丫,看看苏青媖,再看看两个弟弟。
    也说:“二姨,我陪弟弟。”
    得勒,只有她没事干,她要回去盘帐了。
    回到家,看见苏青柳正坐在软垫上,围着火盆正在做小孩衣裳。
    “姐,你别一天到晚地做个不停,得小心眼睛。”
    苏青柳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没事,我一天到晚又没别的事干,你和娘都不让我干别的,我只有给孩子多缝些小衣裳了。他出生时还冷着,怕山里没太阳,晒不干,我准备多做些衣裳尿布放着。”
    “那你也得歇一歇,眼睛都要坏了。”
    “不累。我做一会歇一会。你姐夫回来了吧?”
    “回了,和爹正帮着娘他们砍树枝熏肉呢。”
    苏青柳摇了摇头,笑了笑:“他也是个闲不住的。”
    “姐,你没发现我姐夫脸上的笑容都多了吗?以前小宝离他远远的,觉得他没个笑的模样。现在他都肯逗几个孩玩了,还会把小宝抛高高了。”
    苏青柳手下顿了顿,回忆起与韦福昌相识的片段:“你姐夫好像真的活过来了。像换了个人。”
    屋子外,听到这话的韦福昌,顿住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 秘密
    韦福昌这次也跟着大伙进山冬猎。
    回来后,等男人们把活收拾完,他又帮着岳父岳母做了一些别的活,才打算先行回来看看他的妻子。
    苏青柳再有两三个月就要生了,肚子老大,他在山上十天,心里担心不已。
    就怕她会出什么事。
    晚上一闭上眼睛,就是以前的家人一一离开他的往事。
    要是苏青柳再出点什么事,他真的不想活了。
    没劲透了。
    活着干嘛。
    没想到他才一走到屋外,听到姐妹俩说起他,他就鬼使神差地停下了脚步。
    她们会说他什么呢?
    “姐,你喜欢他吗?嫁给他,你欢喜吗?”
    苏青柳脸红红的,她是个内敛的人,不像苏青媖这样能把欢喜,爱这些话和情绪表露于外。
    对着丫丫,她也说不出口,娘好爱,好喜欢你这种话。
    但现在听到妹妹这么一问,而且屋里也没有旁人,苏青柳脸红红地点头。
    “嗯。刚开始我只是想报恩,觉得他是个好人,也见不得他一副死志的样子,忍不住想去温暖他。后来嫁给他,就真的慢慢喜欢上他这个人了。他真的很好,对我好,对丫丫也很好,每天摸着肚子里的孩子,很有耐心的跟孩子说话。”
    “青媖,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嗯,他也是个好女婿,爹娘也喜欢他。那姐姐你就和姐夫好好地过下去吧,幸幸福福地,给他多生几个,让他被孩子们吵得不行,烦得不行,这样就没心思想以前的事了。”
    “嗯。我希望他快快乐乐的。”
    屋子外,韦福昌眨巴了几下眼睛。
    仰头去看,今日晴空万里,冬日里难得的一天暖阳,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
    韦福昌在外头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见屋里两姐妹不再说他了,才走了进去。
    看了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