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审知的母亲是个很宽厚朴实的老太太,这一路听说他三兄弟很是孝顺这老母亲,很听他们老母亲的话,因为他家有这老母亲在,三兄弟相处得异常融洽。
老太太见黄审知不愿收留那些百姓,把黄审知叫了过去,也不知说了什么,黄审知就过来把这一群百姓充入了队伍里面。
又叫伙头军给他们分了杂粮粥。
一时间又是磕头道谢不住。
苏青媖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想法。
她可怜这些老百姓,觉得如果连黄审知都不要他们,可能他们接下来就是卖儿卖女了,到没粮食吃的时候,搞不好要易子而食了。
只是看着板车上的粮在一点点地变少,她不禁又有些担忧。
下午队伍继续出发。
再遇上有要求收留的百姓,黄审知也都收进队伍。一路上陆陆续续又收了两三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也有人看到他们这么一支队伍,远远就撒腿逃了的。
像屁股后面着了火一样,跑得飞快。
有好些正是黄审知想要的壮丁,正符合抡大刀扛长枪拼杀的青壮年纪。
苏青媖以为他要下令手下去追赶,把他们捉来的。就像派人上山把他们收编一样。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黄审知没有下令追赶。明明这些见着他们就逃的壮丁正当年纪,正是投军为队伍贡献一份热血的年纪,比一路收的老弱妇孺强太多了。
苏青媖见他只是淡淡地朝他们撇了一眼,就移开了目光,只命队伍继续赶路。也不知是不是考虑到粮饷的问题,还是什么,总之他没有动作。
渐渐地,队伍已增至近千人。但只有三成是可以充做大兵的男丁。
人一多,这一路的消耗自然就很大。苏青媖都看见黄汉每天皱着眉头,扒拉自己的头发,愁闷不已。拨下去的杂粮也越来越少,杂粮粥也越煮越稀。
这样一支队伍,所过之处,哪怕是再绕着镇府县府,动静也是不小的。一路上常有人来刺探情况,也有不少其他队伍过来挑衅,但都被黄审知带着手下把人击退了。
最后在离抚州还有两天路程的时候,又遇上一股别的义军。
领头的那人仗着他们男丁多,过来挑衅,要把黄审知这支队伍收编入他的队伍。两队并一队,要往北上,成就一番霸业。
黄审知先是跟他们讲道理,说他们无意北上中原,只想南下,找个小地方,和几个兄弟当地主过好日子。
但那人不听。正愁自家队伍不够壮大,不够唬人呢,瞧中了这一支近千人的队伍,眼红得厉害,硬是要把黄审知的队伍并过来。
队伍里好多人没见过战争场面,一开始就吓得不行。到双方一言不和动起手来时,更是吓得直发抖。趁着两支队伍打得火热,逃出去的人不少。
黄审知也不管,他手握长枪,异常英武,一挑一刺再一横扫,对方瞬间就被放倒了一大片。
瞧得出他颇有些手下功夫,力气又大。这会手下不停,只顾拼杀,只想把对方干趴下了。
不把对方干趴下,对方就要把自己干趴下。那他这一路的辛苦又是为的什么。
第一百三十七章 惊吓
两支队伍都动起真格来,刀枪锄头铁铲,抓到什么就是什么,双方很快就拼杀在一起,叮当响个不停,让人听了害怕。
不说苏青媖了,几个孩子又哪里看过这种场面?都吓得不行。苏父等人也是两腿直发颤,被人硬推着上前去抵挡,都看不清谁是谁,随手捡了件铁器就被人推了上去。
苏青媖和苏母苏大姑等人狠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逃走的人很多,但她们没想着逃,男人都还在前头,大家要死就死一起。而且家里孩子也多,也逃不出去。
便只护着孩子躲到安全的地方,孩子们都发着抖,大人也是抖个不停。
一辈子都是地里刨食的,乡里乡间也跟人吵过架骂过架,但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真枪实刀,这边只见有人一刀砍在一个人的身上,另一边,又见一个人被人一锄头砸在脑袋上,当场软顿在地。
眼前飘着无数的血花子,耳边惨叫声连连……
苏家女人小孩紧紧抱在一起,每个人心里都怕得不行,牙齿打着颤,咯咯做响。
苏青媖抱着小宝,把他的头紧紧压在自己胸前,不知道是怕吓着小宝,还是自己需要力量去支撑去依靠。
她把孩子紧紧往胸前压,哪知道吕小宝这个孩子非但不怕,竟还挣扎着扭头要去看。盯着前方的混乱,大眼睛眨也不眨,盯着前方看个不住。苏青媖要按他的头,他还跟苏青媖生气,用小手去拍打苏青媖。
让苏青媖纳罕不已。
一番大混战,最后以人少的黄审知这方获胜。
不知是因为队伍里的男丁吃得饱,还是做为头领的黄审知作战勇武感染了一众手下,反正最后是黄审知这方胜了。
另一支队伍,领头的带着还能蹦跶的人四下逃窜去了,剩下不愿走的,伤的残的留在原地,投降。
这一战,双方都有不少伤亡。
黄审知也没让女人们帮着整理战场,只让还能动的男丁,把死者就地挖坑埋了,连着对方死的人一起。而伤的残的动不了的,则自行疗伤。
有死者的家属立刻就哭嚎了起来。一时间哭声振天,又悲又切。
苏母和苏大姑看着那场面,想到各自的儿子,也跟着哭了一场。苏青柳也抱着丫丫落了泪。红袖也是想到了自己死在战场上的爹和大兄,也狠哭了一场,见周大姜也受了伤,立刻就哭着扑了上去。
苏父和姑父也都受了不大不小的伤。
两人都没拿过兵器,只不过是想到还在后方的家人,想着他们要是倒了,女人和孩子就危险了,凭着一股力气去冲杀。好在对方是一群乌合之众,比之他们还不如,最后让他们赢了,活了过来。
苏大虎倒是没受什么伤,便被叫去挖坑收拾战场。
对方逃得匆忙,还留了不少东西在地上,苏青媖把目光灼灼的吕小宝交给苏母,就走了过去。
黄审知吩咐完手下打扫战场,坐在地上独自裹着伤口。
抬眼就见苏青媖正默默地把对方的兵器铁器收做一堆,见到有粮袋和行囊也停下来翻看一番,见有用的也把它们收做一堆。
黄审知盘着腿坐着,嘴里叨着布条的一头,手下抓着另一头,看一眼自己的伤口,再看一眼苏青媖。
黄汉安顿好家小,也带着人过来收拾战利品。见苏青媖已经在动作了,很是赞许地凑过来夸了她几句。把账本塞给她,他和底下几个男人则一边收拾,一边念着还能用的东西,让苏青媖跟着记账。
最后清点人数时,黄审知这边男丁亡了二十几个,伤了大几十个,重伤也不少。便收拾了几辆板车专门拉着重伤的人。
而家眷里逃出去的不少,有将近三百人,多是后来加入的人。黄审知也并不追究。
见对方还留下不少兵丁,除了死的,伤的太重的,轻伤的和愿意加入他的队伍的,他也都收纳了进来。
这样一算,总体上人数并没有太大变化,反而是男丁人数增加了不少,有将近五百人了。
对方留下来不少兵器铁器,粮食也留下来好几车,还有几辆对方没法带走的板车,让黄汉惊喜不已。
逃的人已然逃了,留下来的人大多是无路可走的,至少跟着大部队没人敢欺上来,也有吃的喝的,便都还愿意跟着大部队一起走。
黄审知见战场打扫完毕,便下令继续赶路。
苏青媖看了他一眼,见他交战完,还愿意给死者一份尊严,挖坑掩埋,不至于让死者曝尸荒野,对他高看了一眼。
而黄审知的这一番操作,也让他收获了队伍里大部分的民心。
一般战场上,双方交战完,都会打理战场,但像他们这种野路子的,愿意替对方挖坑隐埋的,并不多。说明黄审知这个人还是有一份良善的心在的。
而且让尸体暴露在荒野,容易滋生细菌,到时候各种病菌一起,真的会是人间练狱。
经过一场厮杀,队伍一路行来,便有些沉闷,队伍里也听不到说话声了,大家只顾埋头赶路,好像还没从那场厮杀中回过神来。
一路走,一路提着心。路上但凡有半点动静都跟惊弓之鸟一样。
队伍不再是拖得长长,稀稀拉拉的了,大家都紧紧挨着走在一起。对于领头人的吩咐,也都不敢再抱怨了,也没人再提意见了,一吩咐下来就立刻执行。
所以这一天接下来的路走得很顺,竟比平时多走了十里。
到了傍晚安营扎寨时,大家也都不再交头接耳了,只顾忙活自己手里的那份活计,忙完活计便去领了饭,吃完也就席地休息了。
苏家今天也沉默的很。平时大家还会一起说说话的,今天也没有心思再闲聊了,只略做梳洗就睡了。
苏青媖走了一天,又累又吓,也早早搂着小宝休息了。
晕晕沉沉直睡到第二天晨曦微露。
苏青媖被哨声惊醒时,就见苏母等人叫不醒几个孩子,已是惊叫起来了。
苏青媖忙过去探手一摸……就发现丫丫和青杏都已是发起烧来,而金海和青杨也有些发低烧。
她急忙又去看吕小宝。见他温度正常,狠狠松了口气。
而吕小宝见苏青媖打扰到他睡觉,还皱着小眉头不满地哼了一声,翻过身又继续睡去。
苏青柳愣愣地看着他,都觉得这孩子心理强大。见那边摇着丫丫的苏青柳都快急哭了,又连忙跑过去。
这一早上,营地里各家的小孩都不同程度地有些小状况,大概是被昨天的拼杀和死伤吓到,听说很多孩子昨晚上还做恶梦了。
队伍因此耽搁了下来。
第一百三十八章 民心
因大部分小孩惊厥,发烧,生起病来,队伍因此停了下来,这一日并没有拔营。
昨天激战,有一些从没拿过武器的农人,被强推着上阵,也正心有余悸,惶恐不安。黄审知遂决定队伍原地休整一日。并亲自带着人往抚州附近去购药。
黄审知这一番动作,又让他的形象在队伍里变得高大了起来。他带着一支小队去购药时,背后还有很多人跪地朝他磕头道谢。
苏青媖系统里有药,但对几个孩子没用,她只好跟苏母等人给几个孩子物理降温。又到黄汉那里高价购来一罐烧酒,给几个孩子擦拭身子。
青杨和金海还算轻症,中午吃过一碗粥,下午就能自己坐起来了。虽然还是蔫蔫的,但已经不烧了。
只有青杏和丫丫烧得厉害。
但青杏还算清醒,只有丫丫竟吐起白沫来,一度还说着胡话。让苏青柳哭得差点昏厥。
崔芒种留在世上就只有这么一条骨血了,她都护不住,自觉对不住死在战场,尸骨不存的孩子他爹。
一边哭,一边嘴里说着对不住的话……
让苏母和大姑等人看得直掉眼泪。
苏青媖眼睛也直发酸。见苏青柳已经抱不住孩子了,她就接过来给丫丫擦拭身子,一遍一遍地给她降温。
这年头大人都不一定能活下来,孩子夭折的更是多。苏青媖看着小小的丫丫从不会走路一直长到这么大,苏青柳带着她到枫亭镇上,丫丫都是睡在她和苏青柳中间的。
那么乖那么懂事的孩子,现在没半点反应躺在地上。吕小宝生下来后,小小的丫丫就已经自觉充当起一个姐姐的责任,会帮着大人看顾小宝了。
几个孩子里只有小宝还活蹦乱跳的,此时见大人们都围着丫丫,也挤了进来。
见小姐姐闭着眼睛,对他的摇晃没有半点反应,急了,又晃了姐姐几下,见姐姐没起来陪他玩,“哇……”地一声就嚎了起来。
跟苏家扎堆睡在附近的人听了,还以为几个孩子受不住已经去了,皆面露哀凄,还跑过来安慰苏青柳和苏母等人。
一直折腾到黄审知带药回来。
连灌了两大碗苦药汁,丫丫的烧这才退了。苏青柳喜得跑到黄审知面前咚咚磕了几个响头。
营地里发烧的孩子喝过药都退了烧,一时间黄审知收到的答谢无数。
青杏的烧也退了,到晚上已能自己端着碗吃饭了,让大家舒一口气。
苏青媖想了想,拎着一小袋果干去向黄审知道谢。
黄审知接了过去,捏了一块果干扔进嘴里,嚼了几下,挑了挑眉:“好吃。你家自己做的?”
苏青媖点头。
“是不是还有菜干?脱水的,还带油花。我以前有幸吃过一回。”
苏青媖又点头:“还有一些,一会拿来给将军。”没有说他之前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