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肯定有点水分,不过王大人膝下确实充盈,如今长成娶亲的儿子就有七个了。我听张夫人说,不算夭折的,她娘家现在总共有十三个兄弟和十八个姐妹。”
方瑜啧啧称奇,叹道:“难怪张夫人在家不受宠了,她既不是嫡出,排位又在中间,估计她嫁妆也不会太丰厚。”
“再不丰厚也比寻常人家的女儿强,那嫁妆也足有六十四抬呢。”冯婉觑看丈夫一眼,声音打弯地说:“哎,要是你能有这么多的儿女,奶奶肯定会很高兴的。”
方瑜乐了,知道冯婉这是担心了,就打趣地摸她的肚皮,说:“十多个孩子,那你该多累啊,估计你这肚皮也撑不住啊。”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方瑜说起了现代还宣传独生子女时的标语。
小两口相视一笑。
冯婉扭捏着抠方瑜的盘扣,娇娇地说:“别人家都说多子多福呢,偏就你和别人不同。”
方瑜也很会和妻子打情骂俏:“你个小没良心的,我这不都是怕你辛苦嘛。我说多子多福好,又不用我怀孩子生孩子,到时候吃苦受累得可都是你呢。”
“为你吃苦受累我乐意!”冯婉主动亲上方瑜的唇,甜蜜地说:“我想给你生孩子!”
怀里抱着这样一个满心里都是你的小女人,方瑜又怎会不爱。两人很快就坦诚相见,在卧室里嬉戏到天黑,才想起吃晚饭。
与此同时,方瑜的工作也很快步入了正轨。
他为人和善谦逊,顶着探花的名头又有真才实学,翰林院的众人对他印象不错。
修编的工作很规律,因为上面还有很多翰林官顶着,所以平时并接触不到什么起草诏制的重要活。
方瑜现在正帮着侍读学士修订景徽帝一朝的国史呢。但凡是皇帝大都会很重视史书记载,当今圣上也是如此,经常对修史工作下达皇命,搞得几个学士经常要改来改去,生怕揣度错圣意。
除了这项常务工作,方瑜还要按着轮班进宫值夜,以备皇帝夜晚读书时要召见翰林问答。
现在正值年节下,夜里几乎无事,只是要守着空房干瞪眼。有些资历的官员便想着在家里团圆,特意将过年前后的班排给新人。
方瑜也不意外,和另一个庶吉士一起,在腊月二十八晚上值守。
长夜漫漫,两人都是同年的进士,平时也是相处不错,就关好门一起吃茶,再小声说说闲话,也不算难熬。
可没成想,今天夜里有小宦官过来敲门,说陛下召见翰林学士。
两个新官都还没私下面见过皇帝,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些紧张了。
方瑜跟在宦官身后,快步走着,脑中却在瞎想,猜皇帝找他们究竟是何事。
皇宫面积很大,从方瑜他们值班的房间走到皇帝常起居读书的寝殿需要不少时间,再加上冬季的冷风吹脑,方瑜在半路上就冷静了下来。
等到了皇帝寝殿外,方瑜和庶吉士叶盛光小步入内,深揖一礼。
和熙帝叫起,见来的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就很高兴。
“这是朕新作的和熙春景图,想题首应景的诗,却没有满意的。”和熙帝眼睛还盯着他的画作,仿佛十分苦恼。
“探花郎先来做一首诗。”和熙帝招手让两位翰林上前赏画,他还记得方瑜这个人呢。
现场即兴作诗,这真是考验人的学问底子啊。
叶盛光心里急得很,后背上出了不少冷汗,脑袋里开始用毕生所学拼凑佳句。
方瑜沉稳上前,仔细欣赏天子的大作。
这位皇帝的绘画技艺学得很精,画风也是平和细腻。
方瑜想着好词,先是真诚又不做作地吹捧皇帝的春景图。然后又沉吟片刻,说作诗容易,但立即做出能配得上陛下画作的诗句却很难。
和熙帝笑了,温和地说:“想来方探花腹中是已有了诗稿,不如先写下来,让朕一观。”
方瑜到一旁的小桌子写下诗句,叶盛光心里却想这位探花可真会说话,满肚子都是灵光,这下可让皇帝能记住他了。
皇帝想不出好诗句,你一看就写出来,这不就衬得皇帝不够博学了。
又或者,你写出一首诗来,却是平庸之作,皇帝看不入眼,那你这个进士的学识在皇帝跟前不就现眼了嘛。
现在可好,方瑜的几句话,局势瞬间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写不出来佳作就是皇帝的画作实在高妙,我等凡人配不上;写出来了,也是显出自己文采斐然,能够跟得上皇帝大作的格调。
方瑜打好腹稿,特意做了首精巧轻快的杂言诗,想着应该能对皇帝的胃口。然后又做了首当下时兴的七言绝句,用词华丽,算是做个补漏。
等呈送给皇帝御览后,果然很合他的意,和熙帝连连称好,又夸方瑜的书法很好。
方瑜谢过圣上的夸赞,又开始回夸皇帝的画作:“陛下的春景图在微臣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作诗时闭眼用心回想一番,便能激发出臣的文思灵感。”
叶盛光在一旁做个陪衬,面上和煦地笑着,心里面却在大骂方瑜没有文人风骨,是个奴颜婢膝的狗腿子。
和熙帝一落地便被众人捧着,除了面对先帝时会收敛性情,其余时候那就是不可冒犯的天之骄子。
他早就对别人吹捧拍马的言辞免疫了,因为这些话已经是他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日常。
倘若有一日敢有人不对他如此说话,他肯定会觉得这人是粗野疯癫、不可理喻。
方瑜如此精心地吹捧,在皇帝这边看来,就是挺风趣的话,并不是什么吹捧。
和熙帝还觉得,方瑜文采出众,还是个懂画的,不愧是他治下的第一个探花郎。
作者有话说:
我来啦,还算早吧!
谢谢小可爱们的关心,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远离亚健康状态。
第120章 美臻的疑问
和熙帝还问方爱卿是否擅画。
方瑜笑着说幼时家贫, 只是一心求学,并没有多余的闲情雅致作画,还是到了府学后, 得到一位训导先生的看重, 跟着先生粗粗学了半年的花鸟画。
和熙帝是个爱好艺术的天子, 闻言喟叹道:“百姓生活艰辛,一笔一纸得之不易,也不知道有多少不世出的天才因此埋没,寂寂无名于荒野中。”
方瑜拱手恭维道:“先帝和陛下都是爱民如子的圣明君主,这些年来风调雨顺, 又是轻徭役、减赋税,许多百姓家有存粮余财, 已经开始供家中小辈读书了。”
方瑜颂圣的话说得很浅白具体, 与平常官员文人说得那些拗口文言相比更显实在,皇帝听着也入耳,觉得方瑜说的是真话, 并非官样文章。
君臣答对投机,皇帝还让方瑜当场作画, 至于叶盛光, 就是在一旁干站着。
方瑜家里养了好几只画眉和鹦鹉,闲时在家他常陪着两个女儿逗弄鸟雀。心里有素材, 方瑜对于花鸟画那是成竹在胸。
长久地练习使他提笔后便心无旁骛,瞬间就忘了当下身处的场景, 满心里就是构思绘画。
方瑜笔下的花鸟介乎于工笔和写意之间, 有粗枝大叶处, 也有重点细描的点睛之笔。画中最抓人的还是从花鸟中带出来活泼生长之气, 让人见了便心生欢喜雀跃。
和熙帝站在一旁看方瑜作画的过程, 他本就是个爱画之人,一下子就看入了神,等到方瑜停笔画好后才回神。
“爱卿有巧思巧意,技法虽然还未精熟,画作却是难得有了独特的风骨,假以时日专精练习必能有所成就。”
和熙帝起了惜才之心,便殷殷教诲,督促方瑜多学多练,不要为俗事所牵绊。
方瑜自然是虚心受教,并表示一定会在翰林院好好学习练画的。
如此一番面圣后,方瑜和叶盛光才回到值房,相对而坐,默默喝茶。
面对皇帝时,方瑜一直提着精神,花费了所有的机变,现下放松着就显出疲惫来。
叶盛光是在懊恼,他觉得自己今晚错过了绝好的露脸机会。想到这里,他便偷偷打量了方瑜一眼,心中不免有些嫉妒,可是也无计可施。
能考中进士,当上庶吉士,就说明叶盛光也非等闲之辈。他收敛了心神,压住其他想法,笑着恭维道:“给探花郎贺喜了,今晚在陛下前崭露才华,以后的仕途一定能顺上加顺啊!”
方瑜给叶盛光倒了杯茶,笑着谦逊道:“哪里哪里,不过是运气好些,也多亏了叶兄在旁帮衬,咱们二人才能这般顺利地通过陛下的考核。”
两人又互相吹捧几句,终究还是无趣,便又沉默地喝茶。
等到天亮交班,两人一同出宫,然后各自坐上马车,回家休息。
冯婉这时早就在家准备好了,等方瑜一回来,便亲自替他换下官袍,又是擦脸洗手,一碗猪骨汤热面端了上来。
方瑜就着小炒青菜吃了半碗热乎乎的细面,旁边的妻子还忙乎着,让丫鬟端来洗脚水,她亲自蹲下来给丈夫洗。
被人伺候着洗脚,这样的待遇确实是很舒服的。方瑜眯起了眼,哼哼两声。
等洗完脚,方瑜就倒在床上,冯婉坐在床边,替他按摩手指。
方瑜贴在冯婉身边,深深吸了吸她身上的香气,踏实又舒心。
“好婉儿,为夫要替你赚个诰命回来。”临睡前,方瑜喃喃自语。
冯婉听着丈夫绵长的呼吸声,觉得心里很安稳很幸福。
丈夫每日里练字练画,右手腕子不知要劳动多少,她就很怕丈夫累到,一有功夫便给丈夫按摩热敷。
冯婉又轻柔地按摩了一盏茶的时候,等到方瑜睡熟,她才轻轻起身,又看了会儿丈夫好看的睡颜,才不舍地出去料理家事。
没两天就要过年了,方家在京城虽然没有亲戚来往,却新交了不少朋友,都是需要好好打点来往的关系。
冯婉这些天一直在忙这些。年礼要显出情谊来,还不能太俗套,还要分出几个等儿来。上司家要送什么,同科进士要送什么,关系近的要送多少,关系远的也不能轻慢。
总之就是很麻烦琐碎,干这事少不了细心耐心和七窍玲珑心。
好在冯婉从小就接受了完整的官家小姐未婚教养,人情往来的规则都很熟悉,忙了几天就有了头绪。
一个时辰后,冯婉掐着点去叫醒方瑜。
这是方瑜交待过的,就算是熬了夜也不能睡一上午补觉,要不然起来头脑也是昏昏沉沉,到了晚上还睡不着觉。
“哎呀,你拽我起来吧,我起不来啦。”刚睡醒的方瑜就爱和妻子撒娇。
冯婉自然是愿意哄着丈夫,双手牵住方瑜,柔声说:“好郎君,快起来吧,安儿和佑儿还等着你陪她们玩呢,还有我让厨娘新做了糖水苹果,你快起来尝尝吧。”
方瑜一个鲤鱼打挺,跪坐在床边,搂住冯婉的小腰,直起身啄了口她的香唇。
“偷香窃玉的小毛贼。”冯婉揉乱方瑜额前的碎发,轻轻回咬着方瑜的唇。
美满轻松的婚姻生活令冯婉变得更加活泼,仿佛回到母亲还在的童年时,夫妻两个私下相处时总是显得很幼稚又快乐。
夫妻两个亲昵一会儿,冯婉又帮着丈夫整理好仪表,两人才携手出了门,去专门的游乐室找女儿和妹妹。
美臻和乐妍带着两个小侄女一起玩,旁边跟着两个奶娘和四个丫鬟服侍。
她们正在玩方瑜鼓捣出来的简易保龄球,两两一组,进行比赛,赌注是一块甜点心。
为保公平,方美臻带着只会爬的方佑成,方乐妍和方安成一队,还算是有一战之力。
方瑜和冯婉来时正好轮到小佑儿,只见她被两个姑姑逗着往前爬,等到了瓶子摆放处,就用小胖手扒愣木瓶子,扒愣掉几个算几个。
小姑娘才十月龄,胖乎乎的一团。因为天天爬着参与古代简易版保龄球对抗赛,所以身体倍棒,小手小脚也很有力气,咯咯笑着挥手,木瓶子就倒了一片。
这时候全家人就开始鼓掌叫好,夸小姑娘厉害。
小佑儿现在是听得懂话的,也喜欢别人夸她,就咧嘴露出小米牙,滴着哈喇子笑出声,还知道给她自己鼓掌呢。
一家六口其乐融融,在游乐室里玩了小半个时辰,才一起吃午饭。等吃完午饭,两个小姑娘也都困觉了,奶娘丫鬟便哄她们睡觉。
方瑜带着两个妹妹去了书房,检查她们的功课。
方乐妍是个吃不进书的,方瑜也不强逼她写诗背书,就是正常的识字练字。
方美臻却是个聪明种子,因为开蒙得早,八岁上就开始断断续续地练字,所以方瑜对她的要求自然会调高。
只是这位八小姐却有些懒散性子,大概是因为从小就被几个姐姐管着学习,所以一直以来就是被动学习。
方瑜对这个龙凤胎妹妹是很好的,原先不住在一起时还是疼爱居多。
但在天天相处之后彼此间,就丧失了距离美,偶尔也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