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剑又不能吃。
  试了试新的锯子刨子,制作小块木板当做模板,方长在新窑炉旁边地里,制作了一个倒扣铸鼎模具。它经过了烤干,去除了黄土中水分,又留了浇注口冒口,还有透气孔导流槽,比之前那个要完善许多。
  使用了木炭池里最后一批木炭,方长又融化了两块铜锭,进行计划中最后一步浇铸。
  这次成品十分出色。
  将鼎从土中拽出来后,方长捧着其在手中旋转,上下打量了下,对其很是满意。
  在阳光下,虽然浇筑品会有些粗糙,青铜仍显示出明亮颜色,长方形鼎体配上四只鼎足,虽然个头很小,但却很显端庄,导流槽留下的痕迹,像特殊造型,平添几分艺术感。
  用手指弹了弹,声音清亮,证明无有暗纹。
  “成了!”
  他很是高兴,目前终于有了新版炊具。
  拿到仙栖崖边溪水旁,使用石块对它进行简单打磨,便露出了青铜的银白本色。
  如果啥时候有了更新一代烹饪工具,这小鼎被淘汰,可以考虑建造一个石台,将青铜鼎摆在上面作为艺术品使用。
  方长就在新窑炉前,将地方清扫了一下后,把方鼎支好,于下面点起火来。
  有足的鼎作为烹饪工具,自带支撑,可以省下支脚,有些情况下颇为方便。
  他给鼎中加满水,烧开,再次确认鼎完好。
  而后炖了一只竹鼠。
  这只竹鼠很是幸运地被方长选中,作为鼎成后头锅,它很是美味,让方长吃了个爽,并再次确认,这方鼎已经制作成功。
  ………………………………


第48章 【机缘将至】
  有了青铜鼎,方长不计划再在自己的卧室里烹饪,那样总会将卧室里弄得满是食物味道,虽然能让自己睡觉时鼻尖萦绕着香气,但终归不太爽利。
  将鼎中最后一点竹鼠汤喝干净,方长咂咂嘴。
  那片山坡竹林里的向阳坡下,竹鼠消耗速度挺快,至少半年内不能再去,不然捉尽吃绝有违自然之道。
  而且只有讲究吓可持续发展,才能在以后岁月里一直有竹鼠吃。
  只有“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方才有“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把青铜方鼎刷洗完毕,他开始筹建厨房。
  卧室中火塘依然会留下,可以取暖可以照明,还能保持对上方腊肉进行熏烤。
  随着这段时间方长有了充足的盐,吃不完怕放坏的猎物,就纷纷变成了腊肉。
  它们悬挂在火塘上方,就如倒垂肉林,烟气熏烤间,偶尔会有油脂滴下,落在火中发出“滋啦”声。
  厨房可以简单一些。
  竹子是很棒的材料,用途非常广泛,所以当初方长采了许多扛回崖上,但目前还剩大半没用完,堆在草棚边上。
  作为优秀建筑材料,这次建造厨房,可以尽力消耗一批竹子。
  在地面穿洞以立大竹,用细竹藤条捆紧做成框架,还在角上斜捆了几道制出三角形稳固结构,又铲土与消石灰混合垫上地面,正中留下使用火塘孔洞,余下便只剩屋顶。
  方长仍不准备为厨房建墙。
  或许再有多余砖块,可以围在一旁充当矮屋墙,节省地方。
  厨房屋顶没有像另外两座建筑那样,使用茅草竹叶,而是直接将竹子劈成两半,去除隔膜,正反扣在一起当做长瓦片。
  屋脊更简单,取最粗壮竹子劈开,朝下扣在上面就是。
  当然,要注意捆紧,不然一阵山风袭来,方长这厨房即会被掀了顶盖,变成“豆寸方”。
  如此建造,这厨房成了全竹结构。
  把鼎移进去,使几块砖简单围个火塘,便就大功告成。
  属于自己的建筑,从竹木茅草屋、草棚、窝棚这三座增加了一座,变成了四座。
  …………
  ……
  接下来日子里,方长结束每日早课,在山间闲逛之余,便是开窑烧炭。
  草棚里砖砌炭池已经见底。
  里面那些冒尖的木炭,在烧制了一些高质量陶器后,又于上次冶炼浇铸中,被耗了个干净。
  他准备重新将其补满,以待下次有需求,这让清净的修行日子,染上了薄薄一层炭粉颜色。
  每次烧炭完毕,都要等待炭窑冷却,将里面木柴焖烧至透彻。
  这些等待时间里,方长变得悠闲,他没有选择使用多座炭窑增加效率——既然不缺时间,为何不过得轻松一些?
  仙栖崖后山高处,有着嶙峋乱石林。
  从中寻找一番,选了块和自己空地中石桌大小相近,一面颇平的大石,方长将其扛在肩头,搬到屋前空地,开始对它进行处理。
  围棋。
  纵横十九道,千古无重局。
  三百六十一个点位,十分简单的规则,却有着无穷变化,阴阳交错间,犹如乾坤运转演化,自有一丝道意蕴在其中。
  找了段笔直竹签做尺,又拿来块木炭当笔。
  方长在石头上平整的那面,划上方方正正棋盘格,又并指为剑,在上面划动。
  石屑飞扬间,一道道笔直沟壑,沿着木炭标记被划下。
  “嗯,不错。”
  深吸一口气,吹净石上粉末,方长看了看上面棋盘,很是满意。他又将自己之前石桌,也如此炮制,刻画上棋盘格。
  反而是棋子比较花费心思。
  黑白二色,皆可用制作陶器方法制成,但步骤与原料完全不同。
  其中白色棋子,方长遍寻云中山,寻到了白瓷土,用阔叶垫筐底背了几筐回来,以水细细淘洗,而后以木板做模,和泥将其制成棋子形状,并彻底晾干,入窑烧制。
  它所需温度甚高,需用木炭才行,方长调整了原本窑炉结构,如此试验多次,才得到一批较为完美的白棋子,它们本质上是白陶,个个素雅秀气。
  制作黑色棋子,则需要烧制黑陶,它的原料是比较细腻红胶土。
  匀和、沉淀、起胎后,制成棋子胚体,压光表面后封窑烧制,待到快烧成时,从窑顶徐徐加水,让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形成无釉无彩碳化窑变效果,几次试验成功后,做好的棋子色彩浑然天成,黑如漆、亮如镜。
  将两种各抓了一把,方长把玩着,对自己这段时间作品甚是满意。
  他不停烧制,积攒了颇多棋子。
  按照大小上细微区别分成了两份,洗净后,将其放在几个用细藤编好的棋篓里,这两幅棋制作终是完成了。
  不知不觉间,一两个月便就这么溜走。
  棋盘从寻找材料到制作只用半天,而制作棋子用去近两个月。
  不过方长这间小竹木茅草屋里,也添置了几件木板家具,包括一桌、一椅、一台,俱都用料扎实,厚重坚固。
  桌上墙上和旁边棚子里,还多了些用途各异的器具,诸如斗笠、扁担、笊篱、筛子、锯刨、盆罐、杯壶……
  都是兴之所致,便就造了来使用。
  从墙上摘下一段绳子,把两篓棋子系上,挂在身上,而后走出门外。
  两块大石静静地躺在那里,均刻画有棋盘,其中一块是方长的石桌,另一块,他准备作为礼物送给章山神,因自己承诺过,要教山神章淳下棋。
  双手扳住这块齐腰高五尺方圆大石头,方长微微用力,小心不碰到腰间棋篓,轻轻将其抗起,放在肩膀上。
  他缓步朝仙栖崖下行去。
  节气变化,山间景色又有不同。
  鸟兽草木山石小溪,像是都换上了新衣服,给人以全新感受。
  行走至半程,方长灵觉忽然一动,他皱了下眉头,扛着肩上棋盘在原地站定,而后伸出左手,轻轻掐算。
  灵觉触动是由自心所生,却有时会触及修行路上关键之处,须得重视。
  算出结果,方长笑道:
  “原来如此,看来是时候了。”
  ………………………………


第49章 【修行路上须怀贞】
  看来过几天,是时候下山一趟了。
  解决原身执念问题,方长一直记着,却并未去费神费力,只是依照冥冥中那份预感,在静静地等待。
  如今祛除执念的这份机缘,如今终于现了一丝端倪,自己只要下山按照合适方向前行,自能有所进展。
  不过并不急,现在不是最佳下山时机。
  方长调整了下肩膀上棋盘,继续朝前行去。
  行不多远,便就来到那座半人高山神庙,却见这里有祭祀痕迹,庙前小炉里还有几枝燃尽香尾,几许香灰。
  方长走到庙门前,轻轻跺了跺脚:
  “章山神,方长来访。”
  几乎是瞬间,山神章淳身影便在庙门前现形,他看着方长扛着的大石,有些惊讶又有些忐忑,生怕方上仙失手砸坏自己庙宇,他立刻道:
  “上仙小心,这是?”
  “棋盘。”方长回答很是简短。
  章山神四周一望,看到小庙旁边松柏下,他经常和上仙所坐之处,遂朝那里一指:“方上仙,可放于此处。”
  闻言点点头,方长扛着这刻画有棋盘,个头巨大沉重的石头,走上前。
  而后将和山神惯常坐的那块大石,一脚踢下山去。
  “那就安放在此处罢。”
  说完,他把肩上石头放下,小心安放在新腾出来这位置上。
  而他后拍拍手,摘下身上棋篓,对旁边章山神笑道:“这便是棋盘棋子,若山神有暇,可于这几天学习下法。”
  山神行礼道:“小神惶恐,竟让上仙如此费心费力。”
  方长在一旁石头上坐定,摆摆手笑道:“都是兴之所至,闲着也是闲着。所谓逍遥,无非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说,不想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
  章山神同样哈哈一笑:
  “对上仙这种逍遥,小神却是羡慕得紧。”
  “也是各有好处。”方长道,“自由自在,却也前路不明,只能独自默默走下去。不过能够走上这条路的人,都已经堪破了这些事,全然不会受到其困扰。”
  他棋力不高,不过山神也刚刚入门,教授过程颇为有趣。
  掂起一粒棋子放在棋盘中,方长抬头笑了笑:“这里比我那处好不少,头上有遮挡。”
  山神沉浸在棋盘里,对于无聊了几百年的人来说,这项娱乐颇是让人入迷:“这里松柏颇多,其实上仙也可以在崖上植树,这云中山里佳木比比皆是,移植过去就是。”
  “好想法。”方长陪了几手,问道:“最近这山神庙香火不错?”
  “实是不错,至少比之前好上太多。”山神很是高兴地抬起头,告诉方长:“最近不知怎地,山下渐渐传开了这里灵验的说法,似乎是因为上次除妖之事?小神并未去探究。”
  “很多从官道上路过的行人,偶尔会拐来此处,敬上一点香火,祈求一下路途平安。虽然人不多,但对小神来说,这可是有和无的差距,无异于天渊之别。”
  …………
  ……
  方长那小块瓜田,迎来了收获季节。
  甜瓜这种东西,生长期从俩月到半年不等,根据品种区别,时间长度差距颇大。
  在最初那座窝棚旁边,开辟出这一小片瓜田后,方长隔三差五就去看看,顺便浇浇水,同时也见证了它们从发芽、爬腕、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
  今天,终于有个甜瓜看起来可以吃了。
  仙栖崖上昼夜温差不算小,很有利于瓜果增加糖分。
  这片瓜田中,还有甜瓜花正在开放,也有很多寸许大小幼瓜刚刚膨起,前端还顶着花瓣。
  接下来一个月,自己不会缺甜瓜吃。
  瓜田旁边几十株高粱长势也很好,它们距成熟还早,却已经昂首向天立在崖上,底部粗壮支撑跟插进土壤中,稳稳撑着,无惧山风凛冽。
  方长摘了那首个熟瓜,慢慢走到溪边洗净,而后回到屋前。
  在石凳上坐下,他瞅了瞅手中瓜,张口便啃。
  此瓜就像从山下林溪村带上来,吃掉后留种那只甜瓜一样,瓜香四溢,甜脆爽口,味道还原的很好。
  这石桌石凳旁,新增了一株银杏树。
  二指粗细,一人来高,顶着寥寥几片叶子,在山风里微微摇曳。
  之前见到章山神门外有松柏遮荫,方长有些喜欢,遂于山中寻了此树苗,移植在旁边。
  待其长大后,到了秋日,落叶纷飞间,这里定会满地金黄。
  吃着甜瓜,方长默默想事情。
  过几日肯定需要下山,这原身执念解决机缘已至,正适出行。
  本来性格就是随遇而安,重活一世后走上修行路,也算是机缘巧合之下的顺水推舟。
  所幸他心境暗合书中大道,修为进境甚是迅速。
  得道先明道,修行首修心。
  方长手中那《修行道》和《修行法》两本书,一释道,一指路。
  其中道在法前,明了此大道后,只要心境达得,所行之法虽然也算重要,但不过是辅助而已,修为自然会迅速跟上心境。
  甚至可以说,古往今来,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