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十个饺子放到凌然面前,凌然很淡定的都吃完了。
“饱了没有?没饱再煮点。”周想见他吃下去没什么反应,问道。
“八分饱了,一会儿还吃瓜子花生的,留点儿空间。”
坐了一会儿,凌然就走了,还要去别家拜年。
陆陆续续开始有小孩子来周家拜年,先来的是王芳,她家与杨吉家邻居,12岁,五年级了,与周想交情一般。
这食品站家属院里也就住着五家,其余的职工都是附近村子的,人家直接回家住的。
然后就是住王家隔壁的两家黄萍和冯丽,两人一个8岁,一个9岁,因为比周想小,她都不怎么和她们玩。
因为周家只有周想,所以来拜年的都是女孩。
周母给每个人都发了五毛钱的压岁钱,往年从来没给过,只给抓瓜子花生。
王芳,黄萍和冯丽开心的接过,并且大声的道谢!
三个女孩走了好一会儿后,杨吉来了,进门就笑。
“周叔过年好!蒋姨过年好!”
周父笑着回了句,“过年好!”
周母淡淡的应了声。
周父见老妻不爱招呼,只好对周想使眼色。
周想也觉得不能突然的就断交,没有由头啊!
“杨吉,过年好,快坐下吃瓜子花生。”
杨吉坐下,周想也在她旁边坐下陪着,周父给周母使眼色,叫她给杨吉压岁钱,周母装作没看到。
杨吉走后,周父问周母为什么不给压岁钱?
周想怕两人大年初一就吵起来了,连忙把手帕的事情说了,并且说了杨吉的反应。
“爸,杨娟耍着我玩,杨吉肯定知道,我还能搭理她,就算是给她面子了,不可能还对她像以前那样了,她不把我当朋友的。”
周父听完,叹口气道:“还是因为我们是外来的。”
这时,外面来了一帮小孩子,男孩女孩都有,小的六七岁,大的十三四岁。
进门就喊:“表姑过年好!表姑夫过年好!”
周母脸上扬起真诚的笑容,虽然这小谢村的两位食品站同事,不知道跟周全怎么认出来的亲戚关系,但是人家确实真诚的认了这门亲戚,逢年过节的该走动的都走动。
周全他认亲戚,竟然认到自己的头上,自己成了小谢村的两位的表姐。
周想也知道这些孩子为什么叫自家妈妈叫表姑,是爸爸在外喝酒时认回来的亲戚。
至于为什么认到妈妈头上,可能因为外婆娘家在江省,离的远,无可查证。
周想猜测爸爸就是因为这本地人欺生,才认了门亲戚回来,至少在这个四面都被村子包围的镇子上,能有点底气。
周父一一叫出了他们的名字,让他们坐在桌子边吃瓜子花生。
周想去自己屋里,从空间偷渡两包大白兔,拆开,用布袋子装到堂屋,给每个人两块大白兔,一共来了十二个孩子。
发了二十四块,还剩下的倒在了桌子上的糖盒子里,“你们先吃这里的,兜里的留着回去吃。”
周父见此,也觉得倍有面子,闺女替自己挣脸。
周母也每个人发了五毛钱新票子,十二个孩子接过,都大喊:“谢谢表姑!”
周想问他们吃饭了没有?有摇头的,有点头的。
“那你们等着,我去煮饺子,每人吃一点。”
周想去煮饺子,周母跟过来,“干嘛对他们这样好?又是大白兔,又是饺子的,我发五毛压岁钱还不够啊?”
“妈,你先坐下。”周想烧旧灶台,从新灶台里舀热水。
“小谢村的虽然是爸乱认的亲戚,但是人家逢年过节的礼节没断过,我就从来没去过小谢村,给几个表舅拜年,但是人家孩子来了,虽然是孩子,但是回去会学嘴,大人心里就有数了。
你说这里人欺生,我猜爸认这亲戚的意思就在这里,是想在这镇上有点底气。
这到处都是一个祖宗的大村子,小谢村最大,爸这点做的还是对的,先这样,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底气,目前只能这样应付着。”
周母听女儿分析一番,心里的那点不情愿消失了。
周想煮了饺子,用一个小瓷盆捞起抓一把筷子,端去了堂屋。
“快趁热吃,这饺子不多了,每个人吃几个垫垫肚子,都是走路来的吧?”
最大的男孩回答道:“是呢!小军是我抱着来的,他走太慢。”
第82章 年初二
“噢,那真是辛苦你了,你多吃两个饺子,叫小军少吃两个。”
最小的小军点头,“嗯,给二哥多吃。”
周想揉揉他的脑袋,真可爱。
吃完饺子,坐了一会儿,都离开了。
周父夸奖周想,“闺女,这次表现不错。”
“那是,今年我懂事了!”
周父笑笑不语,实在是不习惯闺女的臭屁行为。
开始做中饭了,中饭简单,热热昨天三十的剩菜,馏包子,鱼只摆着不热不吃,一直到十五才吃,寓意年年有余。
因为晚上还必须吃元宵饺子,所以下午又包,昨天周想准备的馅就没拌完,今天拌馅就行。
初一不准动刀子剪子针线,也不准刷锅洗碗。
所以面剂子,就只能手揪,包了几十个饺子,够了就不包了,初二开始,接出嫁的闺女,一般都是大鱼大肉的招待。
自家明天要去县城外婆家,所以饺子不能剩下。
晚饭后,把明天要带的东西都准备好,周父周母就回屋睡觉了。
周想把柴房里的水果收进空间里,房梁上铁盒子里的几十块钱也收起来。
想着明天要去外婆家,心里很难平静下来,重生回来后,还没有去过。
外婆姓柳,江省人,跟着外公来到了徽省,在烟酒公司上班,外公调到了省会,在动乱年代没了性命。
外婆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就是周母,小女儿嫁的远,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她退休后把工作给了她娘家侄子顶替,娘家侄子柳山答应给她养老,其实外婆最后还是自家妈妈养的老,自家妈妈退休后,在她身边伺候了五六年,柳山什么都不管。
因为没有文化,仅靠着道听途说的几句,自认为含有哲理的话,就执行到底。
比如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就是她奉行的最彻底的。
对二姐不闻不问,随便她自己长成什么样,今年新年学期开学没多久,就被学校以’考试总不及格,上课还不认真听,已经留了两级了,别来上课了,初中毕业证到时候照样给发’,劝退回来了。
对三哥一天照三顿饭打,用擀面杖打,因为擀面杖就是木头,属于棍棒。
妈妈心疼,不让她带三哥了,她说:要不就两个都带,要不就都领走。
前世的妈妈真的忙不过来,自己要不是重生的,家里的事情又拽着爸爸一起,这个年也会过的一塌糊涂。
妈妈只能忍痛把两个都丢下,北方开始有暖气了,小姨接外婆去,外婆非要把三哥带上。
三哥在那边两年,竟然有了自杀的倾向,最后还是接回来了。
回来后的三哥,不爱理人,经常待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候还偶尔发出笑声。
是自己经常带着他出去溜达,跟别人玩,他才继续上学,留了一级,在镇中上的初三,最后和自己一起考的中专。
性格上的缺陷,令三哥不爱和人沟通,最后单身到老。
柳山顶替工作后,也不跟单位要房子,非说要给他姑养老的,所以住一起。
其实是蹭水电费,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公房私有化后,房子拆迁,因为都是外婆交的水电费,最后判归外婆所有,自家小姨和妈妈没让他占拆迁房一点点的边。
他住在外婆两间正屋的外间,起了个隔断,到了外婆晚年,他说外婆进里屋要经过他的门,走过他的屋子的路,要出钱买。
哈哈,可笑的人心啊!不知道前世的外婆到晚年后悔没有?
表舅妈姓候,是他回江省娶来的,带回来后,外婆又帮表舅妈找进烟酒公司做临时工。
反正后来很多事情的变化,都是表舅妈在里面起的作用,表舅也因为有了表舅妈,慢慢起了变化。
住在一起,不是婆媳,甚是婆媳,矛盾肯定很多,自家妈妈和她也吵过很多次。
在自己看来,这些都是外婆自找的,学爷爷来个离休,不给任何人顶替,工资还高,没了侄子,两个女婿同样不敢对她怎么样,最后还不是自家妈妈送的老吗?
不把娘家侄子召来,后面她的晚年不会可笑到,从自己的堂屋路过还要交钱。
她没了烦心事,三哥肯定不会被打的那么惨,自己也不会因为三个人住十几平的房子,热的去楼顶睡。
唉!这世上一饮一啄皆有定数,也许一切都是命,前世已经逝去,今生努力改变。
周想虽然最后归于命运,但仍然意难平,进了空间去学习,努力,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第二天,周想还没有出空间,就听到空间外的开门声,周想赶紧出了空间,穿衣洗漱。
外面洗漱真冷,快速解决后,周母已经馏上了包子,周想换自家妈妈去洗漱,接手做早饭。
待周母洗漱过来后,周想简单的说了一下,柳山最后是怎么对待外婆的,小侯又是怎么挑事的。
“妈,其实不止三哥恨外婆,我也恨,她简直是没事找事,她的晚年都是她自找的。
小侯生了三个都是女孩,说不定还怪在外婆没有儿子的身上呢!要不然,柳山最后怎么对待外婆那么过分?
要我说,这都是她的报应,柳山给外婆养老的决心被她打破了,所以她俩口子也没有儿子养老。”
周母揉揉闺女的脑袋,“好了,放下以前,过好当下,仇恨别再带着了。”
“我想看看,这次去能不能把三哥给捞出来,二姐反正要被劝退。”
周母点头,“你先偷偷问问你三哥,再带我和你三哥去水利局的院子看看。”
“好,今天去,晚上我打算陪陪左横,就说我们出去借住,叫爸去爷爷家住,我们就带三哥去左横那儿。”
“好!就这样决定。”
母女俩悄悄话说完,周父也洗漱完毕,三口吃了早饭,周父背上小筐子,里面是鱼和肉,周母背着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三件羽绒服,去了省道边坐车。
没有公共汽车,有私人的三轮,坐满八个人就可以走了。
已经有了六个人,周想一家坐上就可以走了。
第83章 周话
司机递给周想一件破大衣,叫她叠一叠坐屁股下面。
在颠簸中,天亮了,在颠簸中,到县城北了,私人车不让进县城里,只有步行了。
当脚终于踏实的踩在地上时,周想一直颠簸的五脏六腑才归位。
步行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已经盖起来的四层大商场~星火商场。
从星火商场后面一条一百多米的巷道进去。
左拐又是一条一百多米的巷道,再右拐,走了几步后,再左拐,到了被左右和前面围住的外婆的小院子。
小院子连房子一起仅有六七十平,两间正屋,加上一间被隔断成小小两间的厨房。
外婆和三哥二姐都住在里间,摆放三张床后,屋里还放了一个矮衣柜和一个碗柜,再一张小饭桌,几乎没有可以下脚的地方了。
进来的人必须坐床上抬起脚,才能让人通过。
周想坐在最里面窗户下的三哥床上,看着在写寒假作业的三哥。
小小少年,瘦瘦弱弱的,盯着作业本,好久都没写一个字。
周想小声的说道:“三哥,我们出去玩吧!我有摔炮。”
周话看向妹妹,妹妹瘦瘦小小的,眼睛大大的,闪着着点点星光。
“好,走吧!”放下笔,跟在妹妹后面慢慢走出去。
周母见小闺女把小儿子叫出去了,心中松了口气,就怕小儿子犟起来,不出去。
周想出了院门,就拉着哥哥的手,手真凉。
“你等等。”
周想回去找周母要三哥的羽绒服,柳老太看到女孩子就烦,“进进出出的干嘛呢!去哪儿疯呢?不会帮忙做事啊!”
周母把羽绒服递给小闺女,然后对自家母亲说道:“厨房里能站下几个人,我和周全忙就行了,你试试这件衣服,可暖和了,还是想想想出的法子呢!天天在家帮我做家务,还考个满分第一名回来,这过年叫她好好玩玩。”
“哼!满分就骄傲了?还好好玩玩,她寒假作业写完了吗?”柳老太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说道。
“早就写完了,要不,能说叫她好好玩玩吗?你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