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代嫁郎-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子里河的这边有一个陡坡,对面是一座山,村民们在这边河岸上沿河而居。
  而村子再里面,河道在这里拐了个弯,河流对村子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形势。
  而拐弯处之前的对岸是一片平地,对岸地势较矮,而且还很平坦,每年的汛期都会被淹,年年下来,就形成了一片滩涂。那片滩涂很大很长,对岸一整片都是。
  如果这片滩涂被利用起来,种植蜀癸,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愁原料了。
  先前来的时候,他并没有发现这处地方,不过既然都付定金了,他也不会反悔。
  看他不像是在说笑,刘志才的心就动了起来,如果真如他说的,那可真是!嘶!
  一边按捺着性子试探,“苏小郎,你的意思……”
  苏陌另外问了个问题,“那片滩涂是无主的吧!”
  刘志才道,“那滩子又不能种粮食,自然没有人买。”
  苏陌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一个想法。
  见他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刘志才虽然心里像猫抓一样,但还是稳住了。反正那滩涂就在自己村子里,苏陌当真要用来种东西,也越不过他们村子去。
  第二天一行人就去了直山县县衙,很快就办好了手续,只等拿契了。
  把刘志才几人送走之后,苏陌又回到县衙,找孙主薄表示想要买下宁村对岸的那一片滩涂。
  主薄对苏陌也是知道的,这些人都是人精,县令大人与冯禀的态度,让这些人对苏陌的事都很上心。
  听说他要买滩涂,孙主薄吃了一惊,好言相劝,“苏少爷,那片滩涂是无用之地,若是想做些小事,用一用也无妨。”
  其实就是暗示他,如果想做什么,不用买,直接用就是了。
  苏陌不想占这点小便宜,也不想以后惹麻烦,婉拒道,“多谢孙主薄,不过还是买下的好,免得大人以后难做。”
  见他执意如此,孙主薄道,“那好,我明日让衙役前去丈量一下,看有多少,这片滩涂本是无用之地,连荒地都比不上,便算三两银子一亩,苏少爷,你看如何?”
  “那就劳烦主薄大人了。”
  “不麻烦,不麻烦。”主薄笑呵呵的道。
  作者闲话:? ?)?*??,


第222章 制作姜糖
  很快红契就拿到了,苏陌又抽了个时间亲自去了宁村,跟刘志才商量了一下。
  包括来年早春要请人种植蜀癸的事,让他趁着这段时间帮他好好的筛选一下人选。
  刘志才只觉得当头掉下个大馅饼,整个人都晕乎乎的,自然是什么都答应。
  没过两天,玉家商队送来了老姜。
  等苏陌赶到的时候,厂外面的空地上,一字排开十几辆车,里面全是老姜。本来听方掌柜说这东西可能不多的时候,他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还想着,今年如果做不成,明年春天的时候,大不了自己让人种,没想到还是给他收购了这么多回来,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兵哥们帮着把老姜搬了下来,放进了仓库里头。
  而商队的人都被刘远拉去厂里食堂用饭,好酒楼好菜的招待一翻再好好的送走。
  等把人送走了,刘远就来找苏陌,“苏少爷,我们买这么多的老姜是准备干什么?”
  本来他见商队拉了这么多东西回来,还以为又是什么制糖的原料,没想到居然全部都是老姜。
  这玩意儿除了做菜的时候用点,就是平时吹风淋雨之后,熬上一碗姜汤,来去去寒的。可也没见一下子买这么多的。
  这么多的老姜,他们厂里的人也能吃上一两年了。
  苏陌也没有卖关子,“做糖呀!”
  刘远和小五都向他看来,两人都是一副,你在开玩笑的表情,“老姜也能制糖?”
  苏陌却没做解释,只道,“过两天你们就知道了。”
  姜糖的制作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就三步,制糕粉,取姜汁,熬糖。
  先用糯米用温水淘洗,捞起摊在簸箕里滤干水分,待到第二日阴干水份后,在锅里放入洗净的河砂,炒热后把糯米倒进去,大火翻炒,一直到炒成泡米。
  然后再磨成细粉,摊在簸箕里放在地上晒干。
  苏陌先把粉做好,备用。
  正式制糖那天,苏陌一大清早起床,特意换了身方便工作的窄袖衣衫,就带着人去了后罩房。
  这里的房间都被改造过,当作制糖用的工作间,平时苏陌不用的时候都是他手下的制糖师在这里进行研究或授徒。
  东家又要制新糖的事,几天前他们就已经知道了,今天特意将其中一个房间空了出来,手里没事的制糖师都跑来学习。
  苏陌先让人将洗净的老姜榨取姜汁,然后开始加水熬糖,过滤多余的杂质后,再将制好的粉与姜汁按照比例放进去,继续熬制。
  这一过程当中温度要保持在80~90℃,火不能过大,否则糖就容易焦,一边加热一边搅拌使淀粉、姜汁渐渐充公融合,最后成浓糊状态。
  糖熬好后,待冷却到一定温度的时候,将糖浆勾在木桩上不停的拉扯,使姜汁与淀粉充分与糖浆结合,这些的拉扯还能让糖发泡。
  这样揪下一小地揉成条,静置冷却之后,这些姜糖就会变得又脆又泡。
  苏陌做起来很是得心应手,只见那一大团糖浆在他手里不断的拉扯变形,最后变成案板上一小条姜黄色糖果。
  围观苏陌做糖的人,除了佩服他的技艺之外,更多的却是担心这糖做出来能吃吗?一想到这又是甜又是辣的,怎么想怎么怪。
  不过想到前几次,也是这样,大家都以为不能成的事,偏偏让苏陌给做成了,想着说不定苏少爷真的能做出好吃的糖呢!
  但事实证明,这姜糖的味道当真不怎么样,跟他们想的也差不多,又甜又辣的。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喜欢这个味道的人还是喜欢,不喜欢这个味道的人但也不至于接受不了。
  成品做成之后,苏陌把糖发下去,让他们都尝尝,小五吃了一块,表情有些一言难尽。
  “怎么了?你想说什么就说。”苏陌斜了他一眼。
  小五三两口在嘴里嚼了两个,就把糖囫囵吞枣的吃了下去,抹了把脸,“没啥,就是觉得这糖味道这么怪,怕是不好卖。”
  他十分怀疑这么奇怪的糖,会有人买吗?
  其余人虽然没说什么,不过眼神却真实的表达了这个意思。
  苏陌咬着一块姜糖,鄙夷的看了小五一眼,“你不懂!”
  小五哼了一声,“是,我是不懂,但是我想问,这么古怪的糖你要怎么卖?”
  苏陌不答就问,“你觉得这个姜糖是图味道吗?”
  小五被问得怔了一下,“既然是糖,那不图味道还能个图啥?”
  “错!”苏陌冲他晃了晃手指,“姜糖可不是一般的糖。”
  小五见他那个样子,下意识的就唱反调,“这糖还能不一般到哪里去,难不成还能当成灵丹妙药了不成?”
  苏陌没说话,反倒挑起眉峰微微一笑。
  那得意的样子,小五不知道看到了多少回,当下眉心一跳,“难不成真的还是药了?”
  苏陌又拿了一颗放到嘴里,这个世界的老姜味更重,效用也更强,苏陌就是属于那部分喜欢这个味儿的人。
  别人吃着也许吃不惯,但他却觉得越吃越有味儿。
  现在心情,他好也不介意跟他们科谱一下姜糖的好处。
  “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主要作用是散寒、止呕、开痰,能够治疗风寒感冒,还可解鱼蟹之毒。平时稍有风寒的时候都会喝上一碗姜汤就是这个原因。”
  见众人都是一脸深思的样子,苏陌继续道,“现在我以姜汁入糖,其作是一样的,而且姜糖制好后,可以长时间存放,也便于携带,像赶路时不便于生火的时候,吃点姜糖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小五闻言灵光一闪,“你的意思,这姜糖必要的时候,可以代替姜汤,驱除寒气?”
  苏陌赞许的看了他一眼,“是的,特别是这个季节,还在长途跋涉的商旅,带在身上,又方便又实用。吃几颗身上都热了起来,可不比姜汤差。”
  这老姜药性强,他才吃两颗,身上已经微微有了点热意。
  其他人先前还在嫌弃姜糖味道不好,现在听他这么一说,都纷纷又取了吃了起来,想看看是不是他说的那么好。
  结果没吃几颗下去,一些人头上已经开始微微见汗,都是又惊又奇。
  “真的,感觉身上热热的。要是淋了雨,又恰好不方便的话,吃上这几颗也能去去身上的寒意了。”
  “我身上都有汗了,这姜糖还能发汗。”
  “是呀!比姜汤好,姜汤还要熬煮,这姜糖只要直接吃就可以了,真的很方便呀!”
  “刚好,我阿爹前两天得了风寒,苦药汁子喝了这么多也没见好,不如买些姜糖回去试试?说不得就好了呢!”
  见他们越说越兴奋,苏陌又轻轻拍了拍手,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又转移过来,道,“这姜糖好处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食用。你们切记小孩子和有胃痛之症的人不宜食用,记住了吗?”
  “苏少爷,我们记住了。”见苏陌说得认真,众人都很是慎重的应了下来。
  “以后姜糖正式售卖的时候,一定要在店外的牌子上注明一下,提醒客人。”
  糖果屋每家店外都有一个小小的广告牌,一般用来写些优惠活动呀!或者亲口上市的广告等等。
  姜糖一上市,苏陌就让人将整个牌子都用来做姜糖的广告了,着重写了姜糖的各种功效,最后还加上一条什么人不宜食用等等。
  云城地处南方,冬天虽然不如北方那样严寒,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还是很冷的。
  这天一冷,感冒的人也就慢慢的多了起来。
  在这古代医疗技术低下,能治病的来来去去就是汤药,那味道可是非常的令人销魂的。
  现在见糖果屋出的什么姜糖居然能驱寒,助消化,提神,祛痰平咳
  等等。
  先开始大家都不信,毕竟这个时代的人生病了都是去医馆里看大夫,不像现代成品药多,许多人自己也能对着症状买成品药吃。
  这里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概念。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哪怕姜糖的宣传做得好,但相信的人却没有多少。
  再加上这姜糖的味道真心不怎么好,所以销售比其他新上市的糖果要差得多。
  许多打着试一试的人,在买了这糖之后,一尝那味道,直接将糖扔到了一边,不想再吃第二回 。
  然而,凡事总有个开头。
  这事还得从远山书院一个刘姓书生说起。
  这刘公子出身书香世家,与刘轩不仅是同窗还是出了五服的亲戚,不过因为已经远了,所以平时也就是点头之交而已。
  这刘公子身体不怎么好,每到冬天就很难熬,随便一场风寒就能让他咳上一季。
  因此每到冬天那药就没有断过,药喝得多了一走到近前就能闻到一股子药味儿,刘家公子双亲为着此事,愁得不行。
  这次,刘公子也是听说糖果屋出了什么姜糖,他也算是糖果屋的老顾客了,这新品上市优惠多多,在店员的推荐下,试着买了一包。
  虽然店员说得很好,但其实心里并不相信的,姜糖买回家之后,尝了一块,觉得味道古怪,就没再吃了。
  恰好又一次受了风寒,一连几天苦药汁子灌下去,病情是止住了,但也没有好完,总是时好时坏,胃口也败了,嘴苦而无味。
  作者闲话:? ?)?*??,


第223章 姜糖大卖
  偏偏大夫又嘱咐他饮食需清淡。
  这时他突然想起那包姜糖,若是平时也就算了,他是绝计不想再吃那又甜又辣的玩意儿的。
  但是现在嘴里无味,又不能吃其他重味的饮食,这姜糖就成了他唯一能吃的有点味道的东西。
  本来是想着能换换味儿,没想到一包糖东吃一块西吃一块,等他把那包姜糖吃完之后,突然发现不仅嘴苦之症没有了,好像连往日里时时发冷的手都暖了一些。
  刘公子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是错觉,又找了平时给他看症的大夫看疹,这次就连那大夫都惊奇起来,直言刘公子的病症好了大半,还明里暗里向刘公子打听是谁给治的。
  刘公子高兴之余,就把自己吃姜糖的事,给那大夫说了,大夫将信将疑,自己跑到糖果屋买了一包姜糖回去研究去了。
  刘公子身体一松快,就迫不及待的会友去了。
  刘公子那是个什么身体,书院里许多同窗都是知道的,见他今年并不像往年那样难受,心里都暗暗稀奇。
  一听居然是姜糖的功效,也不管真假都买上一两包,没想成居然真的有用,于是这一来二去的,姜糖的名声就传开了。
  主要是每三年的会试,那个时候正值深秋,天气寒冷,各个考生要在号房里关上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