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中有头有脸的皇亲国戚、世家豪门有的派人送礼,有的派女眷过去应酬,拉关系。毕竟听说北国公府的正牌夫人和大小姐都被赶到乡下养病了。
这是什么?
这就是要换妻的节奏。
所以一大早有心人家都赶着过去恭贺。
北国公府西苑中人挤得满满当当的。在偌大的主厅中,宠妾周氏穿着一件水粉锦面短袄子,花瓣般细嫩的脸上气色红润,看着十分年轻。
因为刚出月子,她带着月子吃出来的富态,越发显得珠圆玉润,像是刚熟透的樱桃。
她满头青丝盘成对月髻,额上插着牡丹富贵纹的华盛,发髻上两边各簪着八宝簪。在她细嫩的脖子上戴着一串拇指头大小的南珠串。
耳边是同样的南珠耳坠。十指纤纤上面戴着三个黄金镶翡翠宝戒。
从头到脚,她珠光宝气,闪闪发光。
屋子里衣香鬓影,香气浓浓。
周氏怀中抱着用红色缎面襁褓包着的男婴,与四周前来贺喜的贵妇们谈笑风生。她的脸上带着矜贵的笑容。
有一位穿着蓝裙的中年贵妇笑着道:“一看这小公爷就是个天生带福气的。你们看着小脸圆嘟嘟的,小嘴上的唇珠多圆润,还有这鼻子……”
那中年贵妇夸个不停,周氏听着脸上的笑容更浓。特别是她听着那贵妇一口一个“小公爷”,心里别提多舒爽了。
因为她还只是个妾,儿子也只是庶子。按秦律,庶子和旁支是不能继承爵位的。
那贵妇说“小公爷”也就是暗里抬举了她和她的儿子。
母凭子贵,她周氏的儿子是“小公爷”,那她可就是未来的北国公夫人了吗?
周氏笑眯眯开了口:“钱夫人,您看您说的。我的悦儿还小,说他是小公爷可太早了。”
蓝裙贵妇一听,立刻笑着说:“哎,怎么会太早了呢?这府中不就是只有他是男丁吗?将来他不做小公爷,谁做?”
一旁有个穿着红锦百褶裙的胖贵妇立刻插话:“就是啊。再说我可听说了,府中的大夫人不是去乡下了养病了吗?”
一提这话茬,刚才还满屋子谈笑风生的贵妇们都不约而同停了下来。
突然地安静。
诡异,尴尬。
群聊真是怕空气中突然的安静,特别是一屋子的女人。
这突然的安静表面下肯定是暗潮涌动,八卦之魂熊熊燃烧的点。
周氏不动声色看了那胖贵妇一眼。
她心中有点恼火。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明知道她是妾,那一位到了余县庄子养病的隋氏才是正牌夫人。
胖贵妇满脸尴尬。她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可是该怎么圆回来呢?
周氏轻咳了一声,把怀中的男婴交给奶娘。她这才细声细气地开口:“说来夫人和大小姐已经去了庄子一个月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妾身在坐月子也不好派人打听……”
她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愁容:“唉,可怜的夫人一片爱女之心。真是老天爷不开眼让大小姐小小年纪就染上了那等恶疾,也不知道熬得过还是熬不过。……”
第62章 宠妾周氏(二)
她说着擦了擦眼角不存在的眼泪。
屋子里的众贵妇一听这话,各自心领神会,这明里是在担心,可是话里话外都是在咒正牌夫人和小姐早死早投胎呢。
世家勋贵豪门都是一个样,内宅的斗争永远都比外人看到的更精彩。
众贵妇纷纷安慰。周氏也就趁机收了愁容,转嗔为笑与众贵妇说起话来。
正在这时,门帘子挑起,一位头发发白的嬷嬷走进来,笑着道:“二小姐来了。”
周氏眼中亮了亮,连忙道:“快让她进来。”
正说着话,众贵妇只闻到一股很好闻的香气,清清淡淡的似兰花又似茉莉。
“好香。”有人赞道。
不一会,外面响起了悦耳的环佩叮当声,一位大约十一二岁的标致小美人由众嬷嬷丫鬟们簇拥着进来。
众贵妇只觉得眼前一亮。
这位小美人身穿一身湖水绿长裙,上身是月白色的短袄,短袄锦面上绣着一朵朵粉绿色的不知名花儿,十分清雅秀气。
她瓜子脸,月牙眼,鼻子挺翘,唇色淡淡的。
她五官没有周氏的美艳,反而有种寡淡的优雅。配上她清淡过头的穿着,当真是一根青莲白玉葱似的小美人。
周氏见到她来了,赶紧起身招呼:“我儿来了,赶紧坐在我身边。”
她说着连忙让下人去搬锦凳。
众贵妇们知道眼前这位便是周氏的大女儿——姜定晴,也是北国公府中的二小姐。她年岁与姜定柔差了一岁。
姜定晴上前拜见,声音温柔如水:“女儿给母亲请安。”
周氏拉过她的手,上下打量:“今日做功课怎么迟了这么久?可是夫子留堂了?”
姜定晴黑白分明的大眼扫了一眼众贵妇,这才淡淡道:“让母亲担心了。今日是弟弟的满月日,我陪着老夫人前去佛堂给弟弟念了一遍经,这才来迟了。”
她说完挣开母亲周氏的手,一一见过诸位贵妇们。
众贵妇们见她整个人清新雅致,温和有礼,都一个个赞不绝口。
周氏见自己的女儿受人欢迎,眼中浮起掩藏不住的得意。可以说自己当真是命好,头一胎生了女儿却得了夫君还有婆婆的心。
姜定晴一出生就玉雪可爱,乖巧懂事。夫君姜于峰宠爱,那整天吃斋念佛,古板顽固的婆婆——老夫人更是爱若珍宝。
现在她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再加上生了儿子,这北国公正牌夫人的位子眼看就要唾手可得了。
姜定晴打招呼一圈,乖巧地坐在周氏身边的锦凳上。
周氏笑着问她功课,姜定晴都口齿清楚地答了。
周氏忽然问:“前些日子夫子不是说你有篇短赋写的好吗?拿出来给大家瞧瞧。”
姜定晴眸光微闪,柔声细语道:“那篇赋夫子说文笔还稚嫩,欠了火候。不过父亲倒是喜欢,拿了去与几位老友品鉴去了。”
“母亲这下要女儿拿出来,女儿可拿不出来。”
周氏自然不懂什么诗词歌赋,只是一个月前姜定晴突然写了一篇什么赋,夫子欣喜若狂拿给了姜于峰。姜于峰大加赞赏,拿着这篇短赋不断去和自己的好友们吹嘘炫耀。
第63章 宠妾周氏(三)
这什么赋什么的,只要能让她脸上增光,她自然是会“不经意”有机会就在众人面前提的。
果然姜定晴这么说底下又是一片赞赏声。
“小小年纪就会写赋,简直是大才女啊!”
“就是啊,别家的孩子在这个时候还没启蒙呢。”
“我要是有这么一个女儿,简直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呢。”
“……”
众贵妇赞不绝口,姜定晴却低头垂眼似乎在想什么。
这个时候,外面有嬷嬷进来,捧着一大堆的礼物。
那嬷嬷笑着说:“老夫人说今儿是小少爷的满月。她老人家喜静,一大清早就替小少爷在观音面前念诵经文祈福了。现在这是她给小少爷的一点心意。”
说着,在众贵妇羡慕的眼光中礼物一件件呈了上来。
一座羊脂玉滴水观音、两只金象,四套金手镯金锁,还有各种各样小金饰,十几匹上好杭绸,还有八支赏给周氏的金钗和精美首饰。
余下了是一匹红缎子,那缎子织着暗纹,放在日光下竟隐约有七彩光泽。
那嬷嬷笑着道:“老夫人这一匹缎子是特地赏给二小姐的。老夫人说了,难为二小姐每日都过来陪她念经颂佛,一片孝心可嘉。”
“不过小小年纪穿得太素净了。这是宫中赏下来的云锦,让二夫人给二小姐裁一身新衣去。”
周氏受宠若惊地从嬷嬷手中接过缎子。
这云锦她听过,是专门上贡给宫中的。民间一匹听说价值百金都求不到。在宫中,也就只有皇后和一两位宠妃有这云锦。
老夫人当众赏姜定晴,看样子是打心眼里喜欢她,也是敲打周氏不可以因为生了儿子怠慢了自己的宝贝孙女。
周氏接过云锦,千恩万谢。
众贵妇更是惊得瞪大了眼睛。
这国公府的老夫人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北国公府中的女主人真的要换了吗?
……
在众人惊疑不定中,这一场满月宴就隆重开席又宾客尽欢地结束了。
内屋中,周氏屏退众丫鬟,这才露出疲惫神色。她捶着肩头看了姜定晴一眼:“今日做得好。老夫人总算是给足了我们二房的面子。又是诵经念佛替你弟弟祈福,又是送厚礼的。”
“恐怕今日过后,整个京城的勋贵圈都知道我们北国公府的二房要正位了。”
姜定晴淡淡道:“母亲也别太张扬了。那篇短赋怎么来的母亲心里清楚。适而可止就行了。”
周氏撇了撇红唇:“怕什么?你没长成母亲这么美,就得图点才名。这在你爹面前可是法宝。”
姜定晴听了眼中掠过冷冷的恨意。不过她面上却十分平静:“女儿知道了。不过……
她秀眉颦起,似乎在纠结什么。
周氏目光一闪:“不过什么?”
姜定晴看了周氏一眼:“母亲别忘了庄子那两位好像没事呢。”
第64章 宠妾周氏(四)
提起这事,周氏脸色沉了下来。她当然知道这事。
本来以为姜定柔染上了恶疾,那一位也跟着去了乡下。这基本上等于等死了。可没想到前几日传来的消息竟然说姜定柔病好了。
怎么可能病好了?怎么可能?得了那种病怎么可能会好起来?……
周氏杏眼中寒光闪闪,都是恨意。
姜定晴柔声细气的开口:“女儿听说老夫人那边的钱嬷嬷被扣住了,周四管家也被打瘸了一条腿回来。”
周氏冷哼:“那没用的东西怨得了别人?”
姜定晴拿了案几旁边的茶盏慢慢抿了一口。她年纪虽小,但是一举一动却十分稳重从不出错。简简单单喝茶却姿态优雅,一看就是自小有意训练过的。
她喝了茶润了润嗓子,这才又开口:“女儿听说,钱嬷嬷被扣住是因为符纸有问题,当场就拿住了。”
她话音刚落,周氏不由变了脸色:“难道不是因为钱嬷嬷顶撞了那人?”
姜定晴红唇边勾起冷笑,清冷的眉眼扫了眼周氏:“母亲还真的信那边传话的人?”
周氏的脸发白:“传话的人就是这么说的。”
她说完浑身都不好了。这么隐秘都能被发现? 而且还当场拿住了?
难怪她一直探听不到庄子的消息,先前以为是隋氏为了遮掩姜定柔的恶疾做的手段。现在她觉得事情压根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已经彻底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姜定晴依旧是轻声细语:“这事我觉得有点蹊跷。按道理大姐姐是死定了的,那符纸只是加几道催命符罢了。能识破,除非是有人懂得药理看得出来。以大姐姐平日胆小的样子,也不像是偷偷瞒着府中学了药理的人。””
“再说了,能把钱嬷嬷扣下来不放人,看样子不像是大夫人的做事风范。”
周氏心烦意乱:“这还用你说?”
她忍着气:“你说的都是废话。回去吧,这事我再仔细想想,好不容易把这对母女赶出府,绝对不能让她们再回来。”
她说着就吩咐外面的嬷嬷丫鬟带着姜定晴下去。
姜定晴看了周氏一眼,淡淡提了一句:“母亲还是尽早让父亲给弟弟定个名字。”
定了名字,上了族谱,就是北国公府的人。
周氏点了点头,口气和缓了点,吩咐下人们要照顾好姜定晴。
姜定晴慢慢出了周氏的西苑。她身子弱,披着藕荷色披风。身边的心腹奶娘王氏唠唠叨叨地吩咐她注意脚下。
姜定晴忽然开口问:“奶娘,你觉得大姐姐是什么样一个人物呢?”
奶娘王氏嗤笑:“人物?二小姐说这两个字太抬举那一位了吧?她除了脸蛋长得好看点,还有什么是拿得出手和二小姐比的呢?”
奶娘王氏说完,旁边的几个贴身丫鬟就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她们说的都是夸赞姜定晴,贬低姜定柔的话。
姜定晴小脸上神色平静,低头沉思着什么。
她眼底有淡淡的疑惑,似乎是既定的戏本上生旦净末丑都安排好了。忽然间出了岔子。
戏,不是按着她排好的演了。
奶娘王氏忽然说:“二小姐不用担心东苑那一位,倒是二夫人如今有了小少爷,二小姐还是担心下自己吧。”
今天周氏的态度很明显转变了。她虽然对姜定晴不错,但更看重刚出生不久的儿子。
毕竟,那才是她立足北国公府的根本。
姜定晴微微一笑:“奶娘,我知道了。”
她说完在丫鬟嬷嬷们的前呼后拥下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这只是无数个北国公府中安静又暗潮涌动的日常一天罢了,没什么稀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