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年代福妻满满-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觉得那一堆,我和向东上午半天都拉不回来。”

    “行,到时候可以铺地面还能省很多的钱,干的不错。”

    朝阳听到了魏开云的表扬,激动的咧着嘴笑。

    晚上一家人吃的还是肉包子,大米水饭。豆角炒腊肉,辣椒胡萝卜丝。

    “心语,家里的菜我明天给老杨的人送点。”

    “好,一会我给你去准备。还要给点肉吗?”

    魏开云摇头“不用,我去看看,要是没有油,给几斤油吧。”

    姜心语没有等到明天,晚上魏开云就给他们送过去半框的豆角,半框的茄子,还有黄瓜,西红柿。

    那边带头的知道魏开云,笑着感谢了,知道他们带来了油和粮食,也就放心了。

    “你们有什么需要就找我,要是急事,就回家去找我媳妇。”

    这边点头应了,他们知道。这是再盖厂房,他们以后可以在这里工作。

    第二天李云贵只让儿子和侄子去拉一趟,回来好往外运玉米秸子,这样就就可以腾出地来了。

    今年的玉米秸子就是直接的在底部用镰刀割下来的。旋耕机可以把根部都旋出来。这样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李家村秋收,乡里其他的村还没有开始,主要是还没有熟。

    王树林今天过来找老杨。“我是真的着急,人家都收秋了两天了,今天是第三天,咱们我看着还得个四五天才可以。”

    “王村长,你可以去李家村看看他们的进度。”

    “我是想着今天去,这不是过来借自行车了吗?”

    “别了,我也去看看,咱们开车去。”

    两人到了李家村,根本就在村里看不到闲人。远远的听到拖拉机突突的声音。

    “老杨,我去找李云贵。”

    “行,我去我朋友家去看看。”

    两人分开了,老杨去了魏家,发觉也是锁着门呢,所以他去了房场。看着地基已经码上了,旁边放着一垛一垛的青砖,这速度挺快的。

    可是自己的兄弟们也没在这里?这是跟着一起去干活了?

    老杨又回了村里,问了一个小孩,才知道很多人都在麦场干活,他跟着一起过去了。

    姜心语看到老杨过来,立马的放下手里的活计“杨师傅,你怎么过来了?有事?”

    老杨的兄弟们也都急忙的跑过来了。“杨哥你来了。”

 756秋收

    老杨笑着看着姜心语“我过来看看。”

    “没事就行,我去干活了,有事你叫我。”

    老杨叫过来十多个兄弟。“怎么样?”

    “还行,住在大队部,我们自己带了粮食,还有魏哥给我们还送了菜。”

    “行,现在在城里也是无所事事的,还不安全,就在这里安心的干下去。”

    几人都点头,他们跟着老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连着杨哥都是一起下来避着了,可是他们都有家,有父母。每个月白拿着杨哥钱也不好意思了,所以有了这个机会,他们当然不会嫌弃了。

    “杨哥,我们十二个也就能干小工的。”

    “没事的,我今天就去接大工过来,明天也开始盖房了,其实真的没什么,你们都学好了,咱们以后有机会成立一个建筑公司。”

    几个人都笑着点头,这事要是别人说,他们不相信,但是杨哥说他们就相信。

    “粮食带的不够,就直接去找你魏哥,现在你们只能自己累点,要是平时雇佣一个妇女做饭也行,但是现在正是大秋,没有人手。”

    “杨哥,我们都会做饭的,你放心吧。”

    “好,我离这里远,你们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可以去找你们魏哥,他说话和我一样,他有事,你们也要尽心尽力的。”

    “是,我们都知道了。”

    “好,你们干着吧,他们不会亏待你们的。”

    老杨从麦场出来前和姜心语说了一声,然后去地里看了。

    正好赶上向东拉着玉米秸子回来,向东停下车,跳下来“杨师傅。”

    “嗯,向东吧,这玉米秸子这样锁的?”

    “嗯,魏师傅实验过,地里剩下的根用旋耕机非常的轻松。”

    “还真是有办法,这样就更加的快了。

    好了,你去忙吧,我去转转。”

    “好,杨师傅,魏师傅在东边的那块地里。”

    “好,我知道了。”

    老杨一路上观察着,活计这样干真的不错。

    这是李家村第三天大秋,看着他们已经收了有三分之一了。

    而且收完的玉米地,已经都清理出来了。这是随时都可以种小麦了。

    转了一圈后,老杨找到了魏开云。

    “怎么样?这样的生活挺满足的?”

    “呵呵,还行。”

    “没想到你们两口子都能干的下去农活。”

    “去房场去看了吗?”

    “嗯,看过了,还行,速度挺快的,我过来和你说一声,我这就去接大工。”

    “别少了,最少也要四个大工,村里再出两个,十二个小工,六个大工,十天之内一定可以上梁的。”

    “我也没有看到大梁和檩子。”

    “都准备好了,都在木匠家里。”

    “行,我去市里了,晚上过来。”

    “去吧,看到有肉就弄过来点。”

    “好,我知道了。”

    老杨已经跟王树林说过了,所以开车离开了。

    王树林和李云贵正在一起锁玉米秸子。

    “哈哈,让村长给我们来帮工。”

    “一边去,老李啊,你们大概几天能开始种麦子?”

    “五天之后绝对可以的,你那时候没有时间了过来看吧?”

    “没有时间了,我们四天以后也开始收秋。”

    “老王,你放心,我们都是真这么种的。”

    “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本来看着拖拉机拉秋眼热,你们也没有时间给我们用。”

    “不行了,两台机子一起干,一个耕地,一个播种。”

    “嗯,你们快点干,几天能够种完?”

    “最少十天。”

    “十天。那就是半个月以后了,那样我们地里也都收拾的差不多了。”

    “老王你放心,只要我们这里结束了马上就去你们那里,别人要等到你那里干了一半,我才会从你们村开走一台。”

    “行,够义气。

    今年你们村的玉米长得挺好的,冬小麦也一定会好,我看着眼热。”

    “明年就好了,你们村不是也定了拖拉机了吗?”

    “是啊,定了,但是还没有给我时间让我什么时候去提车。”

    “等着吧,没有办法的事。”

    “是啊,只有等着了。

    对了,我看到你们村的那片棉花地的棉花长得太好了。”

    “那是试验田,到最后看着产量是多少?要是可以,明年就多种棉花。”

    “要是好了,给我点棉花种,就是少给点也行,我们自己培育。”

    “行,没有问题的。”

    中午的时候王树林在李云贵家吃的饭,就是贴饼子,炒咸菜。没有办法,都要干活,李雪也跟着在麦场干活。

    这中午的饭还是李雪回家去做的。

    “不好意思了老王,等到农闲了我请你吃饭。”

    “已经非常的不错了,我们村收秋准备吃大锅饭,留着几个妇女专门做饭。”

    “这个办法好,我忙活忘了。”李云贵直拍脑袋。

    吃过午饭后,两人也没有休息,拿着镰刀直接下地了。

    玉米秸子挺费事的。还要困成捆的。这样才能好装卸车。将来给队里的牲口铡草的时候也省劲。

    有很多的老人,也没有歇着。都在一直的干活,这比往年要轻松了很多。

    下午上工后,是菲菲自己过来的,李雪毕竟年纪大了,时常的关注着菲菲,怕小丫头受到了伤害。

    姜心语哄睡了两个小的,赶忙的过来干活,因为现在正忙着,李雪也没有往很前凑。

    太忙了,连着四五岁的小孩子都出动了,虽然他们干不了什么,但是,还是力所能及的干一些轻巧的活计。

    李雪从来没有在大秋的时候回来过,这次真的见识到了热火朝天的秋收的景象。

    真的非常的震撼,也对了村里的生活了解了,太不容易了,每一粒粮食都是那么的珍贵。

    就算这玉米收完了,还有大豆,花生,红薯。

    这是一直要忙碌到入冬了。农民真是太辛苦了。

    李雪虽然心里想着心事,但是手上的动作并不慢。

    因为她也不好意的,小孩子们都在干,自己可是不能太给爸爸丢脸了。自己绝对可以的,两个弟弟也表现的非常好。

    其实李红军哥俩是受到了秋收后可以上山的吸引。

 757秋收

    下午老杨开车回来,带着四位瓦工。也是安排到了大队部住。

    他给兄弟们带回来了五十斤的大米,二百斤的玉米面,还有十斤的豆油。

    “栓子,今天晚上让你魏哥给你们送肉吃。”

    “好的。”所有人都高兴,杨哥还是最照顾他们。

    老杨开车去了魏家。家里还是锁着门,他直接的去麦场找到了姜心语。

    看到猪肉,姜心语实在是太高兴了,家里人秋收都太累了。

    “小姜,这半扇的一半也给你,你帮忙炖肉给兄弟们送过去。

    还有这板油,你也帮着耗出来,我给他们十斤豆油,怕不够吃,再说不吃点点荤腥也没劲。

    这是给你们的二十斤的豆油。还有一百斤的大米。”

    “好,我每次炖肉都给他们送过去一些。”

    “麻烦你了。”

    “没事的,客气什么?”

    老杨离开后,姜心语进屋去看了看两个孩子给他们换了尿布,喂奶后也没有去麦场,直接开始炖肉。

    一锅炖肉,一锅耗油。香味飘满了院子。

    油渣直接的盛出来,一会儿也给他们送过去,炖菜的时候放上油渣也好吃。

    就着油锅,姜心语炖菜,豆角,土豆,茄子,一大锅也给他们端过去一大盆。

    自家晚上就是大米粥,馒头。

    老杨开着车去找了王树林,李云贵请他们留下吃饭。被拒绝了。

    车上还有肉,回去赶紧的让吴嫂子弄出来,马上也开始秋收了,这是最累人的。

    晚上魏开云和尚师傅两人端着菜和肉给他们送过去。那边已经在贴饼子了。这下菜不用弄了。

    “你们放心的吃,我明天再给你们送过来。”

    家里的豆角茄子也不多了,不行就去别人家换点。

    晚上吃炖肉,孩子们也满意,虽然每天都有肉但是那是腊肉,和新鲜的肉不一样的。

    第二天是肉包子,早上多做了,中午还是。

    姜心语这几天累的腰酸背痛的,可是还是在坚持。

    魏开云从地里的活种脱离出来了,他监督厂房的施工。

    村里的两个瓦匠也不在参与秋收。这样这边也是风风火火的。

    魏开云想了想,还是去找李云贵。

    “还是找个人负责给他们做饭吧,最好是男同志,女同志不太方便。”

    “那就让大成子吧,他腿不利索,以前大食堂的时候就是让他做饭的。”

    “行,马上就让他过来做饭吧。”秋收进入了第五天的时候玉米棒子已经收上来一半了,现在麦场里已经堆起来一垛垛的橘黄色的玉米垛。

    这里的速度没有收玉米的速度快,李存山又调过来十多个妇女,这样速度就快了很多。

    朝阳他们两个没有一会儿闲工夫,两个小伙子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拉砖头,现在已经全部都拉回来了。

    李云贵看着大家伙这么累,和李存山还有弟弟商量着杀一头猪直接记在大队的账上,给大家伙改善一下。

    这活计正好就给麦场的妇女身上。

    所以在秋收的第七天,中午在大队部吃到了炖肉,三合面的馒头,当然盖房的也过来一起吃了。

    姜心语看着大家脸上纯真满足的笑容,觉得这时候的人真的很容易满足。

    有了油水,大家干活更加的有干劲了,虽然每个人都又黑又瘦了,但是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

    今年的粮食产量要比去年多三分之一。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多分几百斤的粮食。

    老百姓最高兴的事就是丰收。这就意味着不会挨饿了。第八天的时候,所有的玉米都收上来了。

    老天爷真的心疼他们,这天晚上下雨。虽然没有下一夜但是绝对够了种地的湿度了。

    李云贵那是嘴角都已经咧到了后脑勺了。

    安排出来是四个人跟着朝阳他们兄弟俩,一是为了学拖拉机,二是跟着打先手。

    其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