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贵那是嘴角都已经咧到了后脑勺了。
安排出来是四个人跟着朝阳他们兄弟俩,一是为了学拖拉机,二是跟着打先手。
其余的人妇女们都在麦场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一半的除花生和割黄豆。
这两种作物都不多,就是村里任务的数量。
前几年大家都饿怕了,这些没有玉米棒子禁饿的,他们都少种。
这次不能用拖拉机拉秋了,所以牛车都用上了。
大家现在的话题都是外村现在才刚开始掰棒子。
魏开云这里也已经把房山起来了,不过因为厂房比较大,中间没有墙垛子撑着所以就要用木材撑着。
这边一共找来了两个木匠,这里也是干的热火朝天的。
朝阳和向东两个商量着,向东旋地,朝阳播种。
李存山还有村里几位老人跟在他们后面。
主要是检查,怕出现漏播的情况。这可是关系着明年一年的收成的。
老百姓对于播种是最重视的,没有种子,也不会有丰收。
李存山又调过去六个人,他们就负责往外背玉米秸子的根部。
王树林村里已经收了三分之一的玉米,这还是直接锁的玉米秸子的,不是以前那样用小镐刨,要不速度更加的慢。
静初这几天累的都抬不起头来来了,不过她还在坚持,想着自己比别人幸福多了,至少自己能吃到现成的饭菜,而且每顿饭都有肉。
“静初,你要不就请假。”
“哥,不行的,我怎么好意思?我可以的。”
他们知青,村里都会给他们劳动评分的,自己不能因为这件事给自己影响。
“咱们已经不错了,至少营养跟得上。”
“嗯,那就坚持吧。”
赵小丽也去上工了,她因为怀孕的关系,就是负责在打麦场剥玉米。不过这也不是轻省的活。这秋收也没有轻省的活。
老杨非常的担心她,不过吴嫂子说这样没有问题的,她们两个都是在打麦场干活,到了时间就回家做饭,不过还是有人不满意,倒不是因为赵小丽,而是吴嫂子。这件事闹到了王树林那里。
“你们还是干的轻省,人家帮着干是人情,不干也在理。”
被骂了一顿的妇女灰溜溜的回去继续上工了。
这段时间不用干活也是好的,能偷懒就偷懒。
赵小丽挺生气的,干脆就不要吴嫂子去了,但是被老杨和吴嫂子拒绝了。
758秋收
几年之内吴嫂子都会生活在这里,那样对她不好。
“小魏那里是不是都已经收完了?”晚上赵小丽问。
“应该都已经种上小麦了。”
“也来咱们这里吗?”
“嗯,王村长和李村长已经说好了,这样可以多种小麦。
小丽,你千万别累到了。”
“我知道的,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再说还有吴嫂子在旁边提醒我。”
丁晓娟也在麦场干活,她自从伙食上好了,现在已经好了很多。
陈辉嘱咐她就慢慢的干,也不差她一个。
“我知道的,赶紧的吃饭,这几天你都瘦了很多。”
“可不是,小平他们也是。他们还不如咱们,我跟着你吃到油水,他们就比较苦了。”
虽然这样说,但是也没有请他们过来吃饭,毕竟他们的日子现在真的挺难的,丁晓娟的怀像一直都不好,有好吃的还是要留给她的。
“今年吴红表现的挺好的,一直也没有去打麦场去干活,还在地里坚持着。”
“黄莹的事对她触动挺大的吧?”
“我觉得也是这样的。你说黄莹到底去了哪里?”
“肯定是逃到了很远的地方了,我想她一辈子都不可能回来了。”
“也是,回来就是枪毙了。”
两口子休息了一会儿,听到钟声,各自去干活了。
王树林满嘴的火炮,而且嗓子也哑了。没有办法,每天要说太多的话。
不知道现在李云贵哪里什么进度了?村里已经收拾出来了有一百亩地了,按照上次的估计,还有一周,人家小麦就种完了。不行还得抓紧。
有了这个决定,在地里干活的人更多了,麦场那里的玉米棒子都快堆满了,毕竟在这里干活的都是老弱病残。
王树林的想法是在这周之内能够收拾出来二百亩地。这样时间就可以跟上了。
其余的几个村子也都在秋收,他们不知道可以直接的锁玉米秸子,所以速度更加的慢了。
这也不能怪李云贵,都是在忙着大秋,哪有时间和闲人去通知?
现在朝阳和向东两兄弟配合的非常的默契。村里今年准备种几百亩的小麦,现在还有三分之一的没有种完。
厂房已经上盖了,现在就是通风。这里已经成了李家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最标志性的建筑。
魏开云已经和李云贵说好了,这十二个人不要工资,但是以后他们在这里工作。
“小魏,这么多人,村里的乡亲们怎么安排?”
“李村长,他们帮着盖房,已经是功劳了,至于你担心的村里的人员安排,那就一家一个人,也一样不是未婚的小青年,这是药,对人的身体不好。”
“可以安排这么多人吗?”
“兑药,换装,送货,采购,销售,你放心,绝对安排的开,你以为老杨给咱们青砖,人工是为了什么?”
“好,我同意了。”
“李村长你放心,绝对不会让你难做的。
还有既然他们要工作,咱们是不是要建宿舍呢?”
“这个还要建?”
“你只要给一块地就行了,现在他们还可以自己盖宿舍的。”
“行,就在厂房旁边可以吗?”
“可以吧,我通知他们明天开始,不过石头咱们得花钱,村里要是没有钱,我先垫上。”
“有,买石头的钱还是有的。”
就这样,栓子他们十二个人没有回去,接着盖房子。
这件事,李云贵特意的招了大家伙,通知他们。
村里人听说可以每家一个人人,虽然还是有点不满意,但是也没有强烈反对的。这件事就这样拍板了。
李云贵第二天就入了乡里找邢乡长汇报工作。
“好,我明天跟你一起去市里,咱们所有的手续办下来后,就去银行申请借钱。”
李云贵这才心里踏实了。终于有了眉目了,不用担心没有钱了。
其实魏开云已经说过要是真的没有钱,他和老杨两人想办法,这农药厂一定可以办起来的。
但是李云贵心里不踏实,还是希望走公家的渠道比较好。
他骑车回到村里,直接找魏开云。
“那挺好的,李村长不要有心里压力,没事的,我和老杨出钱,就是借给村里的,你放心,没有别的。”
李云贵被说的有点不好意思。马上转移话题。
“小魏,咱们除了除草剂还有别的吗?”
“还有杀虫剂。这个比较简单,农业大省已经在用了,就是氯氰菊酯这类的,我这里有几个方子,你带着给市里的领导和银行的工作人员看看。”
李云贵识字,但是看着里几个方子,觉得云山雾罩的。
“咱们拿着方子给别人看会不会让别人泄露出去?”
“这只是大方子,真正的核心技术,我不会漏出去的,这个我本来想要给朝阳或者向东的,但是他们俩年纪小,我怕对他们身体以后有妨碍,所以我就安排他们去采购部,这也是我过一阵出去带着他们两的原因。”
“小魏,你放心,这方子我谁也不会告诉的。”
“对于李村长我当然放心了。交给你是最稳妥的。”
李云贵心里高兴,魏开云已经给儿子的路安排好了,这样就是最好的了。
晚上李存山过来找李云贵“咱们高粱地都空着,是不是人工种上小麦?”
“存山大哥,我觉得还是不要了,七百亩地的小麦已经不少了,最困难的还是明年麦秋,如果收不上来就白搭了。”
“怎么会收不上来?”
“那就耽误了种高粱了,今年咱们村的高粱产量是五万斤,除去交工的,三万斤,咱们还有两万斤呢,所以绝对不能耽误了高粱的种植。
再说,咱们也得养养地不是?”
“行,我就是看着大家都闲着,有点不舒服。”
李云贵哈哈大笑“存山大哥,哪里有闲人,马上壮劳力们就开始晒粮了。咱们今年早点交公粮。”
“行,我明白了。”
“存山大哥,你安排三个可靠的人帮着小魏去摘棉花,要是产量真的高,咱们就留种,明年最少也种几十亩地的棉花,也不至于用五斤的棒子顶一斤的棉花来交了。”
759秋收
“我去,我早就看着那片棉花眼馋了。”李存山嘿嘿的笑。
“我明天要去市里办农药厂的手续,你不盯着怎么行?”
“有云强呢。”
李云贵拿李存山真是没有办法,不过要是自己有时间,也一定会过去摘棉花的。看着棉桃上顶着雪白的棉花,确实是看着眼馋。
“云贵,这农药厂我觉得一定会挣钱的。”
“可不是?我还想着等到有钱了,咱们就弄个酒厂,今年一定试试吕同志教的酿酒的方法,要是可以,咱们也可以试试,反正秋后咱们也没事。也不用做多大的。”
“这个可以有。”李存山就好喝酒。
“云贵,我没学会,你今年给我酿点酒呗?”
“行,等到冬天再说。吕同志说,咱们可以放进地窖里。不过还是先得把坛子放在炕上,要不然就怕发酵不好,不行咱们还是等到明年暖和了再说。”
“不行?今年这么好的年头,怎么能没有酒?咱们现在就去?我给你打下手。”
“现在?”
“对,我家里还有几十斤的高粱,都用上。”
“也行,就拿着你的高粱试试?要是不成了,你的粮食可就白搭了。”
“那我也愿意。”
两人说干就干,直接去了李存山家里,他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闺女们都嫁出去了,儿子们也都结婚分家出去了,现在就他们老两口子自己过日子。
李存山的媳妇听到要用高粱酿酒,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高粱今年老头子可是没让自己动,这下终于让他等到机会酿酒了。
这累了一年了,爱喝,想喝就随着他吧。
李云贵让李存山把准备工作做一下,然后回家去吃饭了。
屈小丽听说下午要酿酒,也赶忙的背着高粱袋子。让朝阳抱着酒坛子去了李存山家里。
“嫂子,今天就在你家做了,我一会儿抱柴火过来。”
“不用,家里柴火还是有的。你也给云贵酿酒啊?”
“是啊,他这累了一年,今年咱们一定好过,他也爱喝一口,不就是点高粱米吗?让自己的爷们也过一个顺心的年。”
“小丽就是懂事。”
李云强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也背着高粱米,带着坛子过来了。
村里的男人哪有不好酒的?累了一年了,都想着闲着的时候喝几口。
下午哥三就开始忙活了,整整的一个下午,三家的就都做好了。
魏开云一家人四个大人确实在摘棉花。三个大孩子留在家里看着两个小的。
他们也想来地里干活的,但是身高是短板,够不到棉桃。
这一亩地的棉花,四人一人两条垄,也就是一趟,他们手里的蛇皮袋子已经装满了,直接放在了地头。
魏开云和姜心语在纺织厂干了这么多年,虽然姜心语没有接触过生产,但是也知道棉花的好坏。
“这棉花可以,我估计明年村里一定会种的。”
“那就把棉籽都给村里,咱们以后也就是每年都种一亩地,留着一家人做棉衣,做被褥就行了。”
魏开云哈哈大笑“咱们一家现在这是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啊。”
“可不是,要是再会弹棉花,织布就更完美了。”
刘嫂子在一边笑了,“我会弹棉花。”
姜心语哈哈大笑“咱们一家人都快成了全才了。”
到了时间,姜心语推着八袋子棉花回家了。两个小的该醒了。
这两个孩子还是挺贴心的,等到他们会翻身的时候,也是农闲的时候了。
整个下午,他们一家人把一亩地已经爆开的棉花都摘出来了,整整的十六袋子。还有一些棉桃没有爆开,这棉花有的可以到了冬天才爆开的。
不过魏开云说他们只摘三次,剩下的就人工破开。
那样的棉花发黄,也没有弹力。不过要是给小孩子做垫子还是可以的。
晚上吃饭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