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红楼,王夫人选择咸鱼-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呢料摸起来柔软,还十分暖和!”
  平熙帝这才亲自上手摸了摸。果然没觉得刺手,手里的触感跟按在厚棉花堆里似的柔软舒适,还触手生温。
  “这上面看起来粗糙一些的,乃是用的羊毛纺织成毛线,再用毛线编织出来的;下面的则是用贴着皮肉的羊绒纺织成线,编织而成。陛下您请看——”
  元春亲手从宫女手中接过从荣国府带出来的雀金裘,抖开来翻过来让平熙帝看里头的衬子。
  “这雀金裘的里衬就是用这羊绒线编织而成,昨夜臣妾穿着这雀金裘还曾乘船游湖,竟一点寒风也没感觉到!”
  平熙帝站起来亲自接过元春手里的雀金裘,里衬确实是没有经过染色的羊绒线织成的衬子,上手也没感觉什么重量,平熙帝干脆自己披上试了试,他快步往外面走,屋里放了火盆,他想着怕是不好感受这羊绒线织成的里衬有多保暖。
  只是没想到这才几步路的距离,迎面寒风让他稍微有些窒息。但身上当真是一点寒意也没感觉到,反而跟揣着火盆一样温暖!
  等平熙帝重新坐回去,这雀金裘他就舍不得还回去了,不着痕迹地交给李茂,他笑着嗔怪道:
  “今儿一大早恒儿便穿着雀金裘在朕跟前走来走去,朕还以为他是在炫耀从外祖家里得了好东西呢,倒是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内情!”
  元春暗自深吸一口气,忽略其他,跟平熙帝说起王晴教给她的主意来:
  “陛下,这羊毛羊绒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保暖御寒,而是在于削弱鞑靼的实力!”
  这羊毛羊绒的,怎么又跟削弱鞑靼的实力有所关联了?
  元春知道平熙帝积威日重,已经不能跟从前一样把什么都摊开来自己说完了。
  而是要含蓄些,让他自己把关键地方说出来,如此他才不会日后惦记着报复。
  于是便拿春秋战国时期的旧事来迂回点明,“陛下可还记得,昔日齐国是如何兵不血刃破了鲁国的?”
  平熙帝脑子不笨,想必等会儿就能想明白其中的关窍,元春从袖子里拿出一张没有裁过的的纸,上面记录了羊毛跟羊绒的几次清洗过程,以及纺线的流程。
  “这些契书里的人都是母亲跟舅舅特意找来的,他们签的活契跟寻常契书不一样,母亲跟舅舅还承诺他们的儿女都可以入贾氏族学读书,男子若是有天赋,族里还会倾力培养。
  这清洗羊毛跟羊绒需要大量的水。但用过之后的水就成了难以入眼入鼻的污水,要在远离人烟的地方才好做。”
  说完,元春便把平熙帝给请出去了。


第138章 羊毛带来的思考
  齐国轻松让鲁国破国的事件平熙帝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他当年在上书房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也只是随意一撇,知道有这样一段历史便成了,并没有深究。
  可眼下听元春的意思,这羊毛羊绒之于鞑靼,就跟鲁缟之于鲁国一样,他怎么可能不对羊毛羊绒上心!
  这时候平熙帝才有心情翻看从元春那里拿来的羊毛羊绒清洗之法跟纺织编织之法,一张将他御书房里的御案完全覆盖的宣纸上,完整地记录了各个流程,以及每个流程所需要的关键和工艺。
  李茂打开装有契书的匣子,从里头翻出来两个庄子的契书,看地址乃是连在一起的,就在京郊二十里的位置,也不算偏僻了。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庄子原本的主人一个是齐国夫人王晴,另一个是王晴的娘家兄长王子腾。
  平熙帝接过两张契书一看,心里不禁觉得好笑,这王子腾恐怕是真心想要辞官,而不是做个样子。
  毕竟这羊毛羊绒一事实在是事关重大,且获利颇丰,他们担心把握不住也是应该的。
  平熙帝心里对贾家跟王家的那点芥蒂尽数去了。毕竟能助他立下丰功伟绩的臣子着实不多,太上皇更是一辈子都没遇上,他能侥幸让人家交出一个高产的土豆来,已经是极大的幸运。
  可人家还能拿出更加有意义的东西助他兵不血刃的开疆拓土,他若是再有什么什么想法,那可真就是棒槌!
  再说,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知道,有些人家原本对朝廷对皇室忠心耿耿,可就是因为自身势力大了,便引来各方瞩目,容易受到攻讦。
  那个时候他还不是皇帝,很是不明白,为何他的父皇竟然连是非忠奸都看不清楚。
  如今等他自己做了皇帝,这才明白,原来有时候便是人家什么也没做,甚至十分安分,但自身体量大了,就构成了原罪!
  不过,得了这羊毛纺线编织的法子,怎么也是一件大喜事,平熙帝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带着李茂往太上皇居住的太极宫走去。
  太上皇如今看着小日子依旧过得不错。虽然瘦削了许多,但面色还算红润,想来是因为宫人们十分听话,又有他那些小嫔妃们伺候仔细的功劳。
  太上皇见平熙帝突然过来,就知道这小子肯定是有什么事儿,看他一脸掩饰不住的喜色,想必又有什么大喜事了。
  “怎么突然过来朕这边了?”
  平熙帝可不理会太上皇的冷脸,他自顾自地行礼,又十分熟练地在太上皇对面坐下。
  “瞧父皇说的,儿子不是有空便来看望您老人家嘛。”
  太上皇日常汤药不断,这屋里又烧了地龙,显得干燥不说,这药味还有点经久不散的意思,总归不是什么养身体的好地方。
  所以,太上皇能稍微给平熙帝一点好脸色,便算得上明晃晃的示好了。
  “你得了那高产的土豆,将来必定能让万民都能吃上一口,如此丰功伟绩,可与本朝太祖比肩!你今日红光满面,特意来朕这里,难不成又得了什么巨大的好处?”
  平熙帝也不卖关子了,直接笑道:“正是如此!朕从齐国夫人手里得了一个将羊毛纺织成线,来编织衣服的法子,那衣服御寒效用极佳!”
  太上皇可比平熙帝更加敏锐,他一听便知道这背后除了能让天下万民添一个御寒的法子,还能让朝廷像当年的齐国大破鲁国一样,轻而易举叫草原上的鞑靼再无力南下侵扰,甚至还能叫鞑靼人从此归顺国朝,让国朝开疆拓土!
  太上皇,太上皇真是羡慕得眼睛都红了,怎么以前就没发现贾家那个儿媳妇竟然还有这样的运气呢?!
  太上皇当然不想认命,尤其是不想对自己这个儿子认输。可如今事实都摆在眼前了,他也不得不承认,他有时候就是欠缺了那么一点机缘。
  勉强想通了的太上皇正色问平熙帝道:“既然这羊毛干系甚大,你要如何嘉奖齐国夫人兄妹?”
  这正是平熙帝眼下最烦恼的事情,先前王晴拿出土豆,他给王子腾升了个武英殿大学士的虚衔,后来又给了贾政一个丰裕侯的爵位,王晴本人更是破格封了齐国夫人的超品诰命。
  可这羊毛所带来的影响只会比土豆更大。毕竟羊毛不仅能辅助开疆拓土,还能充盈他的私库,以及国库。
  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决定新成立一个衙门来专职负责羊毛的各项事宜。
  如此,又会产生不少官位。可以说,一旦羊毛生意铺开来,国朝这边从上到下都会受益,只有鞑靼那边从长远来看损失不小罢了。
  太上皇见平熙帝不说话,便恶趣味道:“不如让那王氏兄妹配享太庙吧。”
  这话太上皇说得轻描淡写,背后满含恶意。但是听在平熙帝跟戴权和李茂两个大太监耳朵里,那可就跟石破天惊一般!
  平熙帝反射性地便要反驳太上皇,可还没等他把话说出口,先行一步的脑子就开始想了许多。
  齐国夫人已经是王晴能册封的顶点了,眼下已经封无可封,根本无法再加恩于她了。
  而贾贾政呢,作为荣国府的男丁,他也不想再继续加恩荣国府。虽然看起来贾家大房跟二房迟早要分开,但在大房彻底成长起来以前,想必两房即使是分家了,关系也会无比亲密,因为王晴拿贾琏当儿子呢。
  所以贾家也无法再加恩了。
  至于王家,他当然可以给王子腾一个可以世袭的爵位。可作为老牌勋贵,他看在王晴作为提供土豆和羊毛纺线法子的主要人物。
  既然让王子腾参与进来,肯定就是打着让王家也跟着捡功劳的主意。
  如此,他也不能再增加勋贵的势力,不然不利于朝堂的稳定。
  那么问题来了,让王氏兄妹配享太庙一事听起来十分荒唐,但仔细一想,还真是大有可为!
  唯一的阻力,想必就是王晴的女子身份了。
  等平熙帝走回御书房,他脑子里已经有了相对完备的计划,而且还想着借着王晴配享太庙一事挡在前头,他在后头让户部催缴欠款一事就没那么显眼了。
  于是,应该给王晴和王子腾的封赏还没有下来,开年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平熙帝下令让户部催缴国库欠款。
  大朝会上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曾在国库借过钱。但是除了当年荣国府跟王家还有林如海,就再没见着其他人还钱了,平熙帝搞出这样一出,可谓是犯了“众怒”。
  就连太极宫的太上皇都觉得平熙帝草率了。


第139章 敲边鼓
  元春知道此次贾家跟王家必定能再次获得巨大的利益。但同时她也明白,贾家跟王家在平熙帝心里大概已经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所以她必须要做点什么,让平熙帝就算不念着贾家王家的好处,最次不能再次对贾家跟王家产生戒心。
  于是元春带着从荣国府带出来的几套毛衣直接去了皇后那里,本来她就想着先跟皇后分一分的,只是后来想着平熙帝是个小心眼子,这才先找了平熙帝过来。
  皇后也奇怪呢,她可知道元春刚刚才找了平熙帝。
  而且她还知道平熙帝回去没多久就去了太上皇那里。
  皇后跟元春的感情一直很好,唯一不算好的也就是元春刚进潜邸那时候。
  元春随意屈膝算是行礼了,皇后跟她身边的女官宫女们都当没看见,都习以为常了。
  “怎么这时候过来?我这里可没什么好吃的点心招待你了。”皇后随口问道,她知道元春一定是有正事,没见抱琴手里拿着包袱嘛。
  元春就着抱琴的手把包袱打开,露出里面的几套毛衣,抖开一件上衣给皇后看,“这是荣国府做出来的毛衣,用羊绒纺织成线,再织成这毛衣,御寒保暖极好!”
  皇后上手一摸就明白了,只是看这衣服只有领口跟两个袖口和下摆有洞,看着浑然一体,她一时还不知道怎么穿呢。
  元春比划一下,“直接从领口这样套上变成,这衣服还有点弹性,不用担心拉坏了。”
  皇后见猎心喜,直接把元春撂在屋里,自己去了后面换衣服,抱琴则跟着进去指导皇后如何穿戴。
  没一会儿,皇后便出来了,看得出来重新梳过了发髻,但面上一派喜悦。
  “这衣服可真是好!我就这会儿就要热的流汗了似的!”
  说着,皇后又看了看元春带来的大包袱,里头还有几件呢,“你这是还要往太后娘娘跟太上皇那里送?你这样包在一起可不好送啊,我给你重新收拾一下吧。”
  皇后当然知道元春肯定不会出这样的纰漏。虽然看似是在给元春扫尾,但她心里十分高兴,毕竟这说明元春是非常信任她的。
  元春从里头拿出一件递给皇后身边的女官,“这一套是给安王殿下的,他身子弱。若是一直用炭盆对身体也不好,有了这衣服,至少可以让他偶尔出门透透风。”
  皇后一边招呼女官赶紧给安王送去,让他早点穿上,一边回过头跟元春说话:
  “你们家可真是很有些巧思呢,这男子的衣服竟然做成了高领。难不成就是考虑到咱们女人的发髻比男子的发髻要高大一些么?”
  元春也笑,“哪里就这样说了,我母亲的意思是,咱们女人更加耐寒也更加爱美!”
  皇后略略一想,还真是如此,跟元春笑成了一团。
  等到两人笑够了,元春这才说明来意:“我想着让娘娘您陪我去慈宁宫跟太极宫走一趟呢,这里还有太后娘娘的衣裳跟太上皇的衣裳。”
  皇后听了,不免又感慨贾家人想得十分周到,也乐意跟着元春走一趟,去太后跟太上皇那里混个好脸。
  果然,上了年纪的人只会更加喜欢这毛衣。毕竟又轻又薄还十分御寒保暖,太后一穿上都想去外头逛逛御花园了。
  虽然这时节除了水仙就没什么花好看的。
  只是,太后看了给太上皇的衣服,脸色就变得有些奇怪,她忍了又忍,终于还是问了出来:“这衣服一开始不是给太上皇的吧?”
  元春稍微迟疑了一下,但想着太后一直很照顾他们母子,便说了实话:
  “这一套原本是给皇上准备的,可皇上拿了臣妾的雀金裘,臣妾想着昔日太上皇跟皇上身形相差不多,便孝敬太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