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哥还不知道我要什么呢!”这时候答应得未免也太爽快,分明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他又自负,“朕是天子,难道还有朕给不起的东西不成?”
  那倒也不是。
  “前几日因淑慎公主有孕,您赐了她一柄金质的“宜子宜孙”如意,保佑她平安生产。”
  淑慎公主的额驸明年二月即去世,这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个孩子,应当也就是历史上乾隆的三阿哥,永璋的福晋。
  “我就想起来,九月里婉成要成婚,新房之中需要一柄压被的如意,我可以将您从前送我的一柄金錾花如意赐给她么?”
  她不想让雍正为柳记谦和婉成赐婚,但并不代表她这个做姐姐的,在他们成婚的时候也没有任何表示。
  这柄如意是赤金质地,通体錾刻镂雕缠枝纹花朵,工艺十分复杂。
  如意头为宝盖,珍珠为花心,碧玺为花瓣,翡翠为叶片。边缘处都有圆润的碧玺、翡翠、珍珠交错着镶嵌,用量足有数百颗。
  成婚之时,这柄如意最是体面重要,她想自己赐下去,祝福他们的婚姻,祝福他们福绥绵长,子孙满堂。
  “那又何须用朕赏赐给你的如意赏赐他们,让内务府再造一柄“宜子宜孙”如意便是了。若为成婚……再添个‘喜’字。”
  若是旁人,婉襄当真也不觉得“宜子宜孙”是什么太好的祝福。两个人的日子都还没有过明白,如何“宜子宜孙”?
  不过这两个人一个是她的妹妹,一个是她的祖宗,那还是宜子宜孙吧。
  说起来雍正赏赐给淑慎公主的那柄如意,婉襄也是很喜欢的。
  这一柄便纯然是赤金的,如意身上錾刻“宜子宜孙”这四个字,若是将来遇见什么困难,相形之下也更值钱。
  说起来,若是历史上柳家曾经得到过一柄这样的如意,她却连听都没听说过,不会是被哪一代的不肖子孙拿去变卖了吧?
  雍正抓着弘曕的手,轻轻拍了拍婉襄的头,“又在想什么呢?”
  婉襄连忙否认,“没想什么,在感念我皇上皇恩浩荡,使庶民尽沾雨露。”
  拍他马屁他又不愿意,伸手拧了拧婉襄的面颊。
  恰好嘉祥抓住了一只萤火虫,装在玻璃罐子里兴奋地朝着他们跑过来,见雍正如此,便叉着腰教训他,“阿玛又欺负额娘了。”
  这一句还不够,“阿玛睡觉的时候也欺负额娘,把她压在……”
  婉襄连忙把雍正的手拍掉,捂住了嘉祥的嘴,没有让她再说下去。而后将嘉祥抱起来,安稳地坐在自己膝上,看她晃着她的小腿。
  才坐下来,嘉祥和弘曕便望着彼此笑,拉了拉小手,嘉祥将她刚刚抓到的萤火虫展示给弘曕看。
  弘曕十分捧场,又发出欢呼激动的声音,让嘉祥十分满足。
  弘曕和其他人都十分难以交流,和嘉祥却没有障碍,他们一起说了许久的话,雍正和婉襄即便认真听,也没法听懂。
  再抬头望向彼此,纵然是这样熟悉的面容,在一起便觉得快乐,他们都笑了笑。
  “带着他们在这里走一走吧。”
  婉襄欣然同意,从长榻上站起来,仍旧抱着嘉祥。
  在父母站起来的时候,两个孩子也要牵着手,让婉襄和雍正的距离也紧密不可分。
  月色之中的荷花有种别样的美丽,流萤本就是刻意从有芦苇水草的地方抓来的,嘉祥扑了那样久,早就消失了。
  他们一直沿着湖岸边走,又有一处可以入水的台阶,夏夜里不过走这几步也觉浑身是汗,婉襄将嘉祥放下来,在雍正目光的鼓励之下脱去了鞋袜,将一双脚浸到了透凉的湖水里。
  那件事并为对嘉祥造成什么影响,她仍然亲近水。和雍正牵着手,扭着身子也要像婉襄一样坐在湖边,把鞋袜都脱去。
  周围很安静,雍正每次都会让宫人们给他们最大的空间,不会有人打扰。
  所有要做的事好像都做完了,做错事的人都付出了代价,婉襄的头不再疼,心里再也没有积压着的心事。
  她摘了一片荷叶,倒扣在嘉祥头上做帽子,弘曕看了也要,便也给他一片。
  而后婉襄和嘉祥并肩坐在一起,雍正很快抱着弘曕也如是,这就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日子。
  “唱支采莲曲吧,婉襄。”
  婉襄笑起来,低头望向嘉祥,“唱支采莲曲吧,嘉祥。”
  嘉祥于是就唱起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还是那首《西洲曲》,已经伴他们走过很漫长的岁月了。
  天阶夜色凉如水……当回去休息了。
  作者有话说:
  新春快乐~祝福uu们阖家团圆,新的一年事事顺利。


第245章 周岁
  弘曕是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生的; 到十二年这时,恰满了一周岁。
  白日里热闹了一场,见了那么多人; 婉襄倒还是更喜欢夜晚她和雍正两个人安静的时候。
  抓周本是汉人习俗; 满人入关之后渐渐接受了这些习俗,便是康熙当年也让雍正也抓过一次周。
  “我听闻当年四哥抓周; 抓的是一支笔,而后懂事的小太监便递上了墨来,让您在地上写字,最后写了一个‘敕’字; 引得圣祖爷大惊失色。”
  “敕”在这时是与皇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皇帝的命令叫“敕命”; 皇帝的诏书叫“敕书”,皇帝的册封叫“敕封”……
  寻常人不能随便乱用。
  雍正便轻嗤了一声; “汉高祖斩白蛇; 鱼腹丹书; 狐狸能作人语,婉襄,你觉得都是真的?”
  汉高祖是刘邦; 传言中他是赤地之子,斩杀白帝之子化成的白蛇起义。
  而鱼腹丹书与狐狸作人语,高喊:“大楚兴; 陈胜王!”都是陈胜和吴广的把戏。
  他们都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 但婉襄当然不会相信有这样的事,所以雍正一周岁就能写“敕”字; 当然也是无稽之谈。
  婉襄原本也就是随口一说; 不指望当真得到些什么; 她还是兴致勃勃地看着今日抓周,宗室女眷们送给弘曕的礼物。
  “兆佳福晋送给弘曕的是一只黄色玻璃做的水丞,我记得四哥从前也用过两只差不多的,一只是黄色玻璃光素的,往里面插一支细的笔,便像是一只梨。”
  “还有一只是椭圆形的,质地是不透明的乳浊玻璃,虽然很小,但是做得很精致,线条流畅,质地也很细润。”
  雍正正在批奏章——儿子过生日,可碍不着老子什么事,该加班还是加班。
  闻言抬头看了一眼,“这恐怕还是当年十三弟用过的,特意找出来送给弘曕,盼着他能像十三弟一样成才。“
  婉襄下意识地就想说,为什么弘曕不是像自己的阿玛一样成才,很快又反应过来,那这“材”,一般人还当真成不了。
  “裕妃娘娘送的是一套象牙管宝翰宣纶狼毫笔,这样多的笔,啧啧啧……”
  也不知道弘曕要用到什么时候去。
  清代皇子一般六岁就会上学,运气不好一些的,像雍正这样,要一直读书习字到大几十岁。
  野史上记载有一个故事,说弘曕幼时在圆明园中玩,偶然遇到了乾隆。
  乾隆喜爱自己这个幼弟,招手让他过去,结果他却害怕自己这个皇帝兄长,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
  乾隆倒是也没跟他生气,只将他身边的宫人全部惩罚了一遍。
  弘曕真不愧是她的儿子,若是有人天天押着婉襄天不亮就去读书,一年只有寥寥几日能够休息,婉襄也只想溜之大吉。
  “富察福晋送的是两方墨,一方是星聚万年枝墨,另一方是吴天章龙宾十友集锦墨。另外高侧福晋也送了松花石素池砚。”
  都是康熙年间的旧物了,十分珍贵。
  “水丞、笔、墨、砚……送给男孩子的全是些文房用具,好像男孩子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似的,当真是没意思。”
  雍正撇了她一眼,“也就是你这个额娘实在不着调,送他什么走马灯、毽儿、琉璃喇叭、布噔的,全是些小孩子的玩意儿。”
  婉襄不服,“弘曕本来就是个孩子。人生的前几年不需要那么上进努力,四哥瞧嘉祥,她不就长得很好么?”
  弘曕今日抓周,眼前之物水果、糕点、官诰、笔砚、算盘、四书五经并一本诗集。
  而弘曕一生,就像是他抓周时抓到的那本诗集一样,原本于国家也没有什么贡献成就,又何必那么辛苦。
  这社会没有那么多出路,男子的想法总归和女子不一样,他们没有继续讨论下去。
  “我还是最喜欢四哥送我这柄青玉嵌彩色石荷鸟图如意。”
  弘曕周岁,于婉襄也是喜事,所以雍正疼爱婉襄,也送了她许多礼物。
  这柄如意青玉质,如意首为卷云式,首与柄上各以碧玺、碧玉与青金石镶嵌出一副荷塘对燕小景,色泽淡雅。
  燕趾端雕琢海水纹,“荷”、“燕”为“河晏”,取“海清河晏,天下太平”之意。
  “大海风平浪静,黄河河水澄明,便是‘海清河晏’。却并没有提及长江。”
  “日前内阁学士凌如焕奏言,伊奉差湖北学政之时,知自湖北彝陵州至四川夔州府,数百里之间两岸对峙,滩险石巨。”
  是长江天险之地,“此处商民往来,若遇风涛之险,便只能依赖江边之小船救援。然而归州城外如今不过只有救生船三只而已。”
  “上百里流域,只有小船三只,那怎么能足够呢?”
  雍正点头沉思,“无论江河湖海,水上之事,都须得谨慎。朕前几日也得到消息,瑞安营都司佥书林逢春及弁兵遇风溺毙,当真是……”
  他觉得惋惜,不想再提。
  “三峡之地树木价格颇贱,不过二三十两银子,便可以造一艘小船。朕已令湖广总督并四川巡抚清查三峡之地所需船只树木,嗣后回报处理。”
  婉襄总觉得这时候的雍正才是最有魅力的。
  她望着他痴痴地笑了片刻,为他察觉,低下头去偷笑,“在那里做什么?朕口干舌燥,去给朕沏一盏茶来。”
  婉襄从善如流,很快站起来给他沏了一盏菊花普洱。
  小暑已过,阳气旺盛。须得要劳逸结合以保护阳气,菊花普洱最为适合。
  雍正还有事忙碌,顾及不上沏茶的人,“苗疆有事,多由于兵役之扰累。过往许多文武官员不知防微杜渐,使得苗人忍气吞声多年,终逞邪谋。”
  其实从明朝开始,贵州便有群苗滋事,汉民为其摧残,夷亦受其荼毒,使朝廷有削弱贵州土司势力之意,连续发动战争,消灭了四大土司之三。
  到清初时,水西土司又被消灭,使得四大土司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法不责众,苗民深居深山,占尽沿江而出之便利,使得雍正时期贵州苗患更甚于清初土司之乱。
  少民之事最是错综复杂,苗族性悍好斗,又居云、贵、川三省交界,谁都不想沾上这麻烦,也就无人管束,更促就贵州苗区的化外之地。
  雍正六年时鄂尔泰任云贵总督,便进言雍正曰:“若不改土归流,三省交接皆受其扰。”使得雍正下定了决心,甚至不惜动用重兵。
  五年之间,开辟出来的土地便称为“苗疆”,或者“新疆”,设立了占地二三千里的古州、台拱、清江、都江、丹江、八寨六厅,合称“新疆六厅”。
  在筑城驻兵、建厅设治之时,因为对清兵恐惧甚深,雍正十年,雍正十一年苗民也都和清兵爆发了不同程度的冲突,但最终胜利的当然是清廷这一方。
  不过平定苗疆之意,自雍正六年开始,到雍正最终驾崩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会给他造成很多的困扰与麻烦。
  “朕上月已令弘历、弘昼入值办理苗疆事务,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历练。”
  到明年二月,贵州黎平人包利将在古州以“苗王出世”号召苗民反清——果然都要弄出点异像来。
  而后因官吏滥征钱粮,古州地区的八妹、高表等寨苗民蜂拥而起,聚众两万余人。
  他只能处理部分事务,后面的事……便全都要交给乾隆了。
  婉襄简直想劝雍正不要那样上心了,反正结局……
  她什么都不能说,她发现她总是以结果论,却忘记了,这结果是原因促成的。
  婉襄知道自己在此时不能表现出任何异样来,“四哥好好喝茶,好好烦恼,我要继续去看今日新得的那些东西了。”
  方才那柄青玉嵌彩色石荷鸟图如意还只是小意思,雍正更送了她一套木镶各色玉石瓜果的九九如意。
  如意九柄成套,最中间的一柄为灵芝,而后是石榴、瓜蝶、佛手、仙桃各一对,分别取义天地长春,喜庆多字,绵绵瓜瓞,福寿吉祥。
  如今九柄陈列,只觉得精美富丽之外,的确给她带来了热闹喜庆之感。
  婉襄再次欣赏了一番,忽而沉默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