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密太妃道:“快起来吧,你们难得过来宁寿宫一趟,若是太过拘束了,反而不美。”
又望着此时认生,十分拘谨的嘉祥道:“这是小公主吧,还是第一次见。不知道公主也要过来……”
她伸出手去,立时便有宫女奉上一只荷包,她将它递给了嘉祥,微笑着道:“不是什么好东西,拿着去玩吧。”
嘉祥自小到大接了不少的赏赐,此时态度落落大方,接过来之后便向密太妃道了谢,“谢谢玛嬷。”
她是个极真诚的孩子,道谢的神情十分认真,越发惹人怜爱。
勤太妃不免也要给嘉祥见面礼,是一块玉佩,“这还是圣祖爷在时赏赐的,公主出生晚,没有能够享受到皇玛法的疼爱,拿着这块玉佩,皇玛法会保佑公主健康成长。”
康熙长寿,见过不少孙辈。
似他那样伟大的帝王,婉襄也很仰慕,遗憾不能见到,可惜如今的嘉祥是不会懂得这意思的。
嘉祥仍旧很有礼貌地同勤太妃道了谢,婉襄作为嘉祥的额娘当然也要客气一番,而后众人才各自落座,开始闲话家常。
裕妃开口便是:“要恭喜勤太妃了,万岁爷已经下旨将您本氏子孙由包衣拨出,编立世管佐领,又着您的兄长之子来管理,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第253章 出宫
勤太妃一家人得以出包衣籍; 这是果亲王在外办事得力的缘故,勤太妃也很是谦逊。
“皇上对弟弟们向来慈爱,允礼能有今日; 也是皇上这个皇兄教导得宜的缘故。”
“哀家于朝堂没什么贡献; 一把年纪了也只能在这宁寿宫中吃吃喝喝,还要国家奉养; 实在是惭愧。今次皇上加恩,更不知要如何回报。”
“只能盼着允礼往后能继续为皇上分忧,不辜负皇上的恩德。”
裕妃也同她说客气话,“瞧您说的; 为国家养了这样的一位贤王还不是功绩,什么才是功绩呢?”
“再说了; 您和几位太妃一样,万岁爷一年到头养着您几位; 根本花费不了什么。俗话说‘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万岁爷也是巴不得您们长命百岁呢。”
也没有忽略了密太妃; “庄亲王这些年也一直都为万岁爷办事,屡屡为万岁爷夸奖,您二位便享着儿孙的福; 多多陪伴小辈们几年,这也是小辈们的福气。”
前头的话是客气,到后来倒也颇多真心。
方才在宫车上裕妃嘲笑婉襄要一个人寂寞地过日子; 等儿子长成方能出宫; 但此刻婉襄忽而觉得,更害怕寂寞的人分明是裕妃。
对如今的密太妃、勤太妃好; 便像是对着将来的她自己。
裕妃带了重阳花糕过来; 此时也是用点心的时候; “知道您二位牙齿如今都不大好,因此并没有让御膳房的御厨在这花糕上放葡萄干和坚果。”
“都是些容易克化的食材,也依据您们的口味调的味道,正好尝一尝。”
密太妃也吩咐了宫人沏茶过来,“人已老了,喝茶也不像圣祖爷在时那样讲究了,只有些老君眉,解腻却是好的。”
在不熟悉的人跟前,婉襄从来都是沉静的。
裕妃和两位老太妃对话,她几乎都不说话,只是坐在一旁微笑,看起来没有半点个性。
密太妃以为婉襄便是此等性情,反而对她颇多怜爱,时常相让,请婉襄多吃一些。
一旁勤太妃忽而道:“吃了半辈子饽饽了,再吃这花糕,反而也有些不习惯。一年又一年,绿蕙,今年重阳,你们可登高了?”
裕妃回答她:“圆明园中哪有什么高山,不过是登了登园中的高楼而已。臣妾倒是最喜欢天然图画的竹薖楼,周边湖光山色,景致十分怡人。”
“说来果亲王还负责圆明园中官兵侍卫调动,待明年夏日里,真该请太妃们也去圆明园游览一番才是。”
密太妃看起来却兴致缺缺,“人老了,不喜欢到处走动了。也不像年轻时那样怕热,摆一座冰山便觉得正好。”
“那竹薖楼既然风光不错,想必要走许多路,哪里还能走得动呢?”
裕妃出言宽慰她,“太妃娘娘若是当真想要赏景,庄亲王那般孝顺,便是背,也背您上去了,那里用您自己走动呢?”
“说白了还是不想走动,不想去圆明园陪我们这些小辈罢了。太妃娘娘当真是小气。”
这话说得俏皮,活跃了两位太妃年华逝去,子孙又不得常相见的淡淡哀伤。
密太妃便道:“到底还是绿蕙这张嘴,叫人又恨,又哄得人高兴。皇上子嗣稀少,不比圣祖爷,果然你也是有福气的。”
“说来万岁爷虽好,但到底比不上骨肉至亲,总有疏忽的时候。两位王爷都早已开府,在朝堂上身居要职,其实也该将两位太妃接出宫去居住,像圣祖爷的宜妃、荣妃、惠妃她们一样。”
裕妃说完这句话,便微笑着望向婉襄,“谦嫔,你说是不是?”
婉襄还以为裕妃是忘记了,不是所有有子太妃都能和儿孙一起居住的这件事,没想到她今日和她一起到寿康宫来,却是为了这件事。
雍正年间,这两位太妃并没有能够出宫,即便到乾隆年间,也只允许她们岁时伏腊,令节寿辰之时在各自儿子的府邸之中小住一阵子。
哪里是婉襄能左右的。
裕妃将祸水东引,两位太妃都有些掩藏不了殷切,微笑着望着婉襄。
婉襄只当没有听懂裕妃的暗示,“圣祖爷崩逝,也有十来年了。自康熙六十一年起,两位太妃就都住在宁寿宫中,想必习惯了。”
“连夏日里去圆明园小住都不愿出门,更何况要到王爷们的府邸里长住呢?”
这话未免有些不近人情,婉襄也不忍得。
“况两位王爷都是年富力强之时,正该为国家效力之时,也并没有太多时间居留府邸之中。王爷们都孝顺,若是太妃在王府中,定然要晨昏定省,否则岂不是失了礼数,要为言官攻讦。”
“万岁爷也是考量了这些,因此才没有请两位太妃出宫去居住的。”
做了母亲的女子,总是将儿女放在第一位考虑,两位太妃一听婉襄此言,方才活络的信息也就平息了些许,又让婉襄吃茶,将这件事揭过去不提。
反而是裕妃看起来仍有些不愉,低头喝茶,顺从两位太妃的意思,没有再提。
嘉祥老实得久了,此时就有些坐不住,又嫌弃太妃们的花糕太甜——年纪大了,味觉不太灵敏,因此口味总是较常人更重一些。
密太妃细心,重又让宫人们端了其他的糕点过来给嘉祥挑选,而后让宫人带着她去宁寿宫后的小花园玩耍。
这时候的花园不如乾隆时期华丽,不过也足以让嘉祥这样的小孩子感到新鲜了。
众人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婉襄放下了茶盏,主动关心和亲王的那个女儿。
“小格格的身体好些了么?上次见过之后便时常挂念着,只是忙于收拾东西回到紫禁城来,因此没有相问。”
这是裕妃的心事,上一次朗吟阁其他人都没注意,婉襄却注意到了。
她要让密太妃来抚养小格格,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婉襄给她递了梯子。
“还是老样子,天气一冷,怕是更难捱了。阿玛诸事忙碌,额娘又不上心。”
“本宫到底是做玛嬷的,从前没将永锳管好,如今更没脸过问小格格的事——便是名字,也都还没有取好呢。”
密太妃和勤太妃年纪大了,更听不得这样的事。因涉及她们婆媳关系,也不好贸然开口多言。
婉襄便道:“若是小格格能养在宫中就好了……其实两位太妃平素都无事,若是吴扎库福晋府中事务繁杂,有些忙不过来,倒是不妨让两位太妃照顾。”
也许是因为乾隆刚刚登极,富察皇后也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在雍正十三年八月以后到乾隆元年,兰牙迭也正是养在丧仪时没有许多事要做的勤太妃膝下的。
裕妃不意婉襄直接将这话说了出来,讶然了片刻,便以眼神探询密太妃的意思。
也许是宁寿宫中实在寂寞,虽有儿女,庄亲王和愉亲王也有儿女,却终归不能日日相见,密太妃当然是心动的。
但话语之中仍是要推辞,“哀家都老成这样了,如何还能照顾孩子。怕是没有精力照管,将来彼此麻烦。”
裕妃懂得她的意思,“那自然也不是此时就要让密太妃费心。总要孩子略大一些,能走会跑了才会送来,再者,也要问问万岁爷的意思的。”
这件事的确不急于一时,要到明年才能有眉目。
但裕妃做事也向来有些草蛇灰线的意思,彼此之间先通个气,到时候也好着手安排。
太妃们年老,到底精力不济,这般坐了一个多时辰,也就到了彼此告辞的时候。
出宁寿宫时裕妃走在前头,婉襄走出几步,忍不住停下来看了看宁寿宫辉煌的建筑。
檐廊柱枋间为镂空云龙套环,枋下云龙雀替,皆饰浑金,夕阳之下,无比堂皇富丽。
和困在其中的女人们一点都不一样。
“谦嫔。”
在上宫车之前,裕妃唤了婉襄一声。
她快步朝着她走过去,正欲上车,便听裕妃道:“婉襄,你以为本宫希望你向万岁爷进言允许太妃们出宫,是为了本宫自己么?”
婉襄停顿了片刻,在来时的位置坐好。
“娘娘是亲王之母,当遵循荣妃、惠妃、宜妃、定妃之例。”
裕妃大约也没料到乾隆不按常理出牌,只允许她遵从后来的密太妃之例,年节下出宫小住。
“小格格和吴扎库氏将来想必是相看两相厌,本宫终归是要出宫的,因此才要将小格格托付在宫里,或是其他的王府里。”
在王府里,当然又比宫人好。裕妃是拳拳为孙女考量之心。
“你方才在宁寿宫前驻足,难道你当真不怕将来走进这活死人墓中了却余生么?到时候本宫也会让弘昼进言帮你的。”
可惜她的结局是已经注定好的,她也早就同雍正说过,那时她会好好待在宫里,守着他们的回忆。
她没法答应裕妃任何,“嫔妾不觉得这是活死人墓,将来嫔妾也会好好地在宁寿宫中住下去。”
但此时为什么要考量这样的问题呢,她和雍正还有时间。
“本宫也不希望那一日到来,不管你信不信……”
裕妃从不愉之中解脱,陷入的是伤感,“一起去一趟绛雪轩吧,婉襄,本宫与你,许久没有独自长谈过了。”
第254章 盐务
“……其实几位太妃在嘉祥和弘曕出生的时候都有礼送来; 今日见了嘉祥,又再次给了见面礼。”
“密太妃送给嘉祥的荷包里装着的是一块伽楠香莲花带珠饰翠佩。”
伽楠香雕成的莲花上下都有珊瑚珠装饰,下部的珠络上还悬挂了两块翡翠; 形状为葫芦与鸣蝉; 婉襄倒不知这是何意。
沉香之中油性足,体质重而性懦者经过挑选加工之后即为伽楠香; 以其制作出来的首饰、佛珠等都带有淡而独特的芳香。
婉襄将它举起来闻了闻,“这味道当真好闻。”
伽楠香多产于东南亚佛国,因此常常与宗教联系在一起。
“朕有几串很好的伽楠香佛珠……”雍正在批阅奏章的间隙里抬头看了她一眼,转换了话音; “不过你又不信佛。”
信佛的人是雍正。
“勤太妃送给嘉祥的是一块翡翠子孙万代长方配佩。”
这翡翠应当属于干青种,浓绿悦目; 色纯正无邪,透明度不好。雕刻子孙万代纹; 葫芦、蔓与叶相互缠绕。
枝与蔓皆有连续不断之意; “蔓带”与“万代”音相同; 故古人以此寓意子孙万代,连绵不断。
这块玉佩以彩绳穿珍珠络结,上面还有一块晶莹剔透的红色碧玺; 色泽分明鲜艳。
古人倒是不避忌红配绿的搭配,并且也很会控制红与绿各自的饱和度,不会产生不和谐之感。
康熙所送; 子孙万代……意图也太明显了; 怪道没有装在荷包里,是直接拿给嘉祥的。
相比于勤太妃; 密太妃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难怪能为内宠颇多的康熙生下三个皇子; 除了早夭的那一个,另两个都得了亲王爵位。
不过这朝代,女子再聪明往往也不能有什么建树,似后宫女子,看起来地位崇高,到底还是要以生育来论英雄,不可谓不悲哀。
“朕想起来还有一只以伽楠木做的笔筒,你若是喜欢的话,朕让他们找出来给你。”
这东西婉襄倒是能用得着,也当然不会同他客气。
托那拉氏和富察氏的福,婉襄只是搜集了一下定礼上所用的那些礼物的信息,如今便只剩下一百件不到的文物信息要采集了。
有时候也会觉得很恍惚,会想要慢下脚步。但每一次她望见雍正,都觉得自己加快速度是没有错的。
他说过,他爱她的。
每次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