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日食春饼,春盘,贵人似乎很喜欢。临近分娩了,贵人正是应当多吃些东西,保养精神。”
  去岁春日里,婉襄就很喜欢吃春饼。
  春饼者,以开水烫面,涂抹香油,巧手烙成双合饼。吃的时候将两片薄饼摊开,将想要吃的菜加入,而后卷成筒状。
  清廷风俗又与前朝不同,满族人生活在东北,喜欢吃鹿肉、野鸡肉、关东的鹅肉、野猪肉等等。
  而后再与茼蒿、酱瓜、豇豆角、甜酱、葫芦条、绿豆粉等各种食材一同放入红漆描金等食盒里,制成“满洲合菜”。
  和惠公主关心,婉襄笑着答话:“嫔妾是喜欢吃春饼,尤喜欢加上熏鸭肉与甜酱。今日午膳时一连吃了三个,还被万岁爷笑话呢。”
  “今年膳房的五辛盘准备得也好,到底是御厨,葱、姜、蒜、韭、辣芥都可以切得那样细,又那样匀称。”
  五辛盘中都是辛味食物,可以活气血,发散邪气。
  立春之后阴消阳长,是应当活跃身体的时候。
  同时“辛”又同“新”,有很好的象征意义。
  “去岁时嫔妾倒是不爱吃,今年觉得姜丝辣丝丝的,再加上甜酱,味道也很不错。”
  和惠微笑着又下一针,“有身孕时口味改变,也是很正常的事。”
  “今年膳房准的的春盘翠缕红丝,装五辛的珐琅盘也备极精巧,确实比从前强些。”
  谈过了膳食,婉襄随手拿起了一件已经做好的小衣服。
  “今年是辛亥年,这小猪绣得真可爱,是公主做的么?”
  这衣服料子寻常,不过是普通麻布,但很柔软,应当也十分透气。
  而这小猪用五色丝线绣成,神情十分神气。因为丝线甚多,衣服反面还用更柔软的棉布垫了垫,不会使小婴儿幼嫩的肌肤收到伤害。
  和惠公主同时抬起头,望着婉襄笑了笑,“刘贵人喜欢么?”
  和惠公主其实并不是什么绝色的佳人,五官肖似怡贤亲王,轮廓则类极兆佳福晋,相比于怡贤亲王的英气,气质仍是偏端庄一些的。
  一笑之间更为温婉,使人如沐春风。
  婉襄也望着她笑,“自然是喜欢的,公主的手工,便是宫里手艺最好的绣娘也比不上。”
  不过婉襄也就更奇怪,似和惠公主这样高贵的出身,怎会将这样多的精力都放在这件事上。
  “我自小受皇额娘教导,虽为公主,也要知四时之理,知苎麻之事。不可骄纵任性,要体察下情。在宫中总是长日无聊,因此学会了做女红。”
  她看着婉襄将那件衣服放回去,“这是送给刘贵人的孩子的,今年也是巧,阿嫂也有身孕,将要生产,我手里的这件就是要送给阿嫂的。”
  和惠公主亲切地称呼富察氏为“阿嫂”。
  富察氏实在是个很好的人,虽然是熹贵妃的儿媳,但即便是与熹贵妃为敌的嫔妃宫人也挑不出她半点错,都愿意与她为善。
  皇后亦道:“和惠生产时凶险,将本宫的命都吓去了半条。”
  “前几日本宫已经命人前往妙峰山的碧霞元君祠进香祈福,保佑你和伯塔月顺利生产。”
  碧霞元君是民间信仰的女神,说起来同富察氏之间还有些渊源。
  富察氏一生为乾隆养下了两个嫡子,但可惜都不长命。
  皇七子永琮薨逝之后,富察皇后跟着乾隆东巡,有碧霞元君入梦,因此乾隆便带着她一同去泰山顶的碧霞宫祈福。
  这样早就结下了缘分。
  婉襄向皇后道谢,“多谢娘娘关怀,嫔妾定然会平平安安地将这个孩子生下的。”
  从去年在裕妃面前犯起糊涂之后,有旁人在场时,皇后便总是沉默居多,她知道婉襄是诚心道谢,也不再说什么,彼此心领而已。
  转而又问和惠公主,“你方才说万岁爷提及的那个蓝什么……蓝芝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蓝芝生?
  方才雍正也提起过。
  和惠便继续耐心道:“蓝芝生本是宁远大将军岳钟琪麾下的一名兵丁,一月之前中伏,为敌所掳。可三月间却忽而又逃回到了巴尔库尔,还带回了一些军机。”
  到底是怡贤亲王的女儿,说起战事来头头是道。
  “说是准噶尔小策零顿多卜准备从北路进攻我军,希望我军将兵力都压到北路上去。但皇阿玛并没有相信,他觉得蓝芝生能逃回来本来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更何况带回来这样的消息。”
  一个普通兵丁,能这样跑回来,的确像是一个传说神话。
  “这恐怕只是准噶尔贼兵之计谋,想要声东击西。”
  然而蓝生芝说的是对的。婉襄在心里说。
  “蓝芝生还带回来一条消息,说是准噶尔敌将多尔济、波罗特要带着准噶尔臣民迁居哈剌沙尔。这地方是回部族人耕种之地。”
  回部,即是乾隆“香妃”的部族。
  除却这个,这样多陌生又拗口的词汇,婉襄已经觉得有些晕乎乎的。
  她也不知这些是满语词汇还是蒙语,总是熟悉满蒙文字的皇后与和惠公主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
  和惠公主继续说下去,“耕种之地,约略并不宽敞。噶尔丹策零若是要率部前往,总有一两万人,哈剌沙尔这样的地方,难道真能容纳得下这样多的人?”
  “便是真能容纳,准噶尔部原本居住在伊犁,其西北部与图尔古特、哈萨克相邻,他们都与准噶尔为仇敌,策零又岂敢舍出自己的巢穴,远居哈剌沙尔?”
  她最后下了结论,“这些事都是说不通的,皇阿玛今日同我谈起,一个字也不肯相信。”
  转折也总来的猝不及防,“然而皇阿玛一再向他们强调对于蓝芝生、哈密回子之言要谨慎再谨慎。”
  “四川提督纪成斌参赞军务,闻贼人侵扰吐鲁番之信,便派遣樊廷领兵四千赴援,令皇阿玛大为光火……”
  婉襄想起来,六月的和通泊之战,战败原因是因为前线的将领轻信了敌军放出来的讯号。
  总是做不了正确的决定,失败是无可避免的。
  连后宫妇人都在讨论与战事相关的话题,可知如今的局势究竟已经有多紧张。
  乳娘将刚刚睡醒的桑斋多尔济抱进了五福堂中,房中氛围一下子就改变了。
  人人都争相逗弄胖嘟嘟的婴儿,没人再提起方才的话题了……


第108章 结缘
  婉襄坐在勤政亲贤殿里用筷子夹黄豆吃; 每吃一颗,便念一句佛号。
  雍正批奏折的间隙里抬头望了她一眼,“人家拈佛号都在煮豆之前; 哪有人一边吃一边念的?”
  四月初八佛诞日; 吃结缘豆,结来世之人缘。
  婉襄被他打断了; 便停下来。
  “煮豆之前我没有拣过佛豆,也只好现在来弥补了。这些是皇后娘娘赏给我的,这边是四哥的。”
  “吃豆子是结缘,念佛号便是为这孩子积福。”
  佛家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都是命中注定的; 而在四月初八这一日吃煮好的黄豆、茶豆、青豆,便可以和施豆之人结缘。
  有缘分的人下辈子再相遇; 便会相处和睦,相爱相亲。而没有缘分的人会擦肩而过; 甚至于彼此憎恶。
  雍正闻言; 停笔的时间更长; “朕平时倒不觉得你有这样相信佛理。”
  婉襄当然不相信。
  她来自一个什么事都可以用科学解释的,没有神明的世界。
  “母亲为了孩子,再没有意义的事都会做。更何况我也希望来世还能遇见四哥; 还能遇见仁慈善良的皇后娘娘。”
  但不要是如今的这种关系了。
  他微笑了一下,神情略微有些落寞,而后又低头继续批阅奏章。
  “‘仁慈善良‘; 这评价很高; 皇后待你很好么?”
  婉襄知道他在失落什么,想要哄他高兴; “皇后娘娘待我当然很好; 总有时令糕点赏给我吃。”
  像是关怀小辈一样。
  说来也很奇怪; 她从来都不觉得她和雍正之间有太大的差距,却总觉得自己和皇后是隔辈之人,她近来几乎日日都往天然图画去,日日见皇后与和惠公主。
  婉襄总觉得皇后待她和待和惠公主是一样的,皇后给她的,是她缺失已久的女性长辈的关怀。
  雍正便斜睨了她一眼,“朕特意让人到京城街市上给你买来的榆钱糕,又比不上旁人了?”
  “难得也就难得在‘街市’这两个字上,若御膳房中做的,可没有这样难看。”
  当然,也不是刘婉襄记忆中的味道。
  婉襄笑着刺了他一句,拈起一块榆钱糕看了看。
  这榆钱糕白绿相间,青翠可爱,不要说香气,便是模样也令人食指大动。
  不过婉襄并不敢吃。
  “我还是想要多结些缘。”她又开始拈黄豆。
  “这些佛豆是熹贵妃着人烧煮的,一共一万粒,都送到了朕这里。朕给了皇后黄豆与青豆各三百三十三粒,茶豆三百三十四粒,她给了你多少?”
  一万粒佛豆到雍正手里,而后按地位分下去,剩余的便散给宫人,以及圆明园外的百姓。
  但他给她的和给皇后的数量是一样的。
  雍正虽然嘲讽她,但他并非是不相信。她爱慕他,便相信他所相信的一切事物。
  煮豆燃豆萁,施豆结人缘。
  “青豆和黄豆各三十三粒,茶豆也是三十三粒,只比给和惠公主的少一颗茶豆。”
  若皇后仅仅将她当作寻常宫嫔,她是得不到这么多的。
  雍正点了头,并没有评价什么。
  片刻之后又问她,“还有谁给了你结缘豆?”
  婉襄看着桌上分地清清楚楚的小碗,“和惠公主给了我各三颗,裕妃娘娘也是,还有……宁嫔娘娘。”
  言及宁嫔,雍正似乎也有意外,“宁嫔近来在杏花村深居简出,发落园中诸事,朕许久没有见过她了。”
  “自上次之后……你们之间还有往来么?”
  熹贵妃被雍正解除禁足之后很快重掌大权,雍正又以皇后推荐之故,让宁嫔来一同协理六宫事。
  因为一件事成了仇敌的两个人,如今要合作,六宫中人品出了不同的味道。
  只有受命的那一日,宁嫔过来雍正面前谢了恩,而后除却必要场合,几乎都没有出现在他面前。
  她眼中也没有从前的那种光亮了。或者她不再爱慕他了。
  婉襄坦然道:“很少。我和宁嫔之间原本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她偶尔用她的高贵来关怀我,并没有什么深情厚谊。”
  “上次的事情扑朔迷离,我又毕竟有了这个宝贝,与其继续亲近,还不如不要沾惹,以免惹祸上身。”
  自那一夜在圆明园中赏秋夜星空之后,婉襄便常常拿“宝贝”这个词来调侃雍正。
  她刚刚说完,雍正便放下手中的笔,大步流星地朝着她走过来,让她下意识地往后倾了身体。
  一直走到婉襄面前,彼此的衣料都黏在一起,他俯下身来,将那些佛豆都纳于他胸膛之下,静静地凝视着婉襄。
  “宝贝?”
  婉襄的眼睛不自觉瞪大了,连孩子都有了,她和雍正之间自然不能说是同彼此不熟悉,不过不需要她的任何诡计他便这样唤她,仍是第一次。
  她的唇角微弯,正想要说些什么,便见雍正低下头去,伸手抚摸着她的小腹。
  “宝贝,皇阿玛将来一定会很疼爱你的。”
  原来是在唤着孩子。
  婉襄连忙收起了她荡漾的春/心,装作不在意地别过了脸去,让他能和他的宝贝在她面前独处一会儿。
  而后很快就听见了雍正轻笑的声音,隐忍的,而后终于爆发,变成初夏之夜里压过虫鸣蛙声的畅快笑声。
  婉襄回过了头来,望着他的模样微微有些恼怒,许久之后他终于停下来,用双手捧住了婉襄的脸。
  “到如今了,脸上终于长了些肉,看起来更像个宝贝了。等到生产之后这些肉也不要消下去,那才最好。”
  他见婉襄仍然没有消气,反而故意要撩拨她,“这孩子还没有出生,额娘便先吃上了它的醋,这可怎么是好?”
  “才没有。”
  “真没有?”
  他在她身旁坐下来,伸手揽了她的肩膀,让她能够以一个舒服的姿势躺在他怀里。
  躺是躺了,只仍然不主动说话。
  雍正忽而又问她,“今夜在皇后那里用晚膳,都吃了些什么。”
  婉襄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但人家毕竟是皇帝,不好不答话。
  “罗汉面筋一品、素馅包子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口蘑炖面筋一品、奶/子二品、饽饽十品……”
  四月初八是佛诞日,初七日开始,宫中信佛的嫔妃便不吃荤了。
  也因为春夏时不比冬日,菜蔬丰富,吃了一整个冬日的荤腥,的确也应当换换口味了。
  婉襄盘点了半日,觉得没有什么遗漏了,一抬头便撞进他笑眼里。
  被她发觉了笑意,雍正佯装正经道:“果然没有吃醋。”
  婉襄终于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