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门歌-我花开后百花杀原著-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要是不通知陛下就擅自决定,败了就是万死难辞其咎,便是成了也得到陛下的面前请罪。
  “殿下,此事已然耽误不得。”仲平直效劳祐宁帝多少年了,对祐宁帝的脾气还不了解?
  若是祐宁帝亲自在这里,看到这里的惨状,或许会孤注一掷。可祐宁帝不在这里,哪怕他们把这里的情形说得再刻不容缓,都还没有出现水患与人员伤亡,比起往年那些洪涝,可谓不值一提,祐宁帝不会轻易松口。
  然则这里与往常不同,往常来势汹汹,他们抗击得也义无反顾,虽然有损伤,可到底不算惨烈。
  现下这里却是看似温和无害,是还未到爆发之时,一旦爆发,那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他们将会毫无招架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整个城被水吞没。
  “如此大事,若不禀明陛下,你我眼里可还有君上?”萧长彦坚持。
  “殿下,此法可行。然则挖掘渠道之时,需得将这些地方的积水暂时堵在一处,待到渠道成后放水。”仲平直还是极力劝说萧长彦,“大雨一直未曾断绝,臣与陶公按如今的雨势推测,最迟两日,必得动工挖掘渠道,否则渠道未曾完工,我们要先受堵住的积水反噬,此法就再难成事!”
  “仲公,小王知晓仲公心系百姓,小王这就去传信与陛下。”萧长彦说着抱手一礼。
  他才迈开步伐,就被莫远挡住了去路,萧长彦目光锐利地看了一眼莫远,转头看向沈羲和:“皇嫂这是何意?”
  “太子殿下情势凶险,我既然知晓解救他之法,就不可不试一试。”沈羲和淡然回视,“百姓尚且还有一日等,可我却不知活人一直无脉象,能等多久。亦或是……太子殿下有个三长两短,景王殿下以死谢罪?”
  “皇嫂!”萧长彦面色一沉,“子不语怪力乱神,神明指引一说,子虚乌有,皇嫂何故借此生事?”
  “神明指引,子虚乌有?”沈羲和似讥似讽道,“这话,景王殿下似乎说得有些晚。我与太子殿下尚未来登州之前,未曾听闻景王殿下如此义正言辞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萧长彦一噎。
  都忘了萧华雍是因何而来登州,这不是出了个天降奇石?
  陛下都默许了萧华雍按照天降奇石的意思来登州,那会儿没有觉得怪力乱神荒谬。现在又说不能信这些,岂不是自打嘴巴?
  一时间,萧长彦也无法反驳沈羲和。
  “天降奇石,是景王殿下传回京都,是陛下认可,才会命太子前来。有此在前,便是陛下授命,听从天意。此刻我亦是奉皇命而为。”沈羲和说得理直气壮。
  瞥了萧长彦一眼,转而对萧长卿与仲平直道:“水患一事刻不容缓,信王协助仲公,调派人手,即刻行事。”
  顿了顿,她眸子微转,斜向萧长彦:“若有人从中阻拦,一律按违抗皇命处置——格杀勿论!”


第660章 总得有人站出来
  沈羲和一锤定音,且有理有据,形势比人强,萧长彦知晓他不但没有立场反驳,更甚者他若是执意反对,也只能是落得一个被沈羲和软禁的下场。
  不出半日,萧华雍作为储君,被神明附体,是上苍不忍百姓受苦,特意借太子之体,告知治水之法,正好与先前天降奇石遥相呼应,百姓们信以为真。
  故而陶专宪与仲平直提出引流入海的法子,竟然没有一个人担忧与畏惧,他们在沈羲和散布的一系列谣言下,对此深信不疑且期待不已。
  由萧长卿调配人手,陶专宪与仲平直拟订动工之法,驻守的军卫也被沈羲和指挥得团团转,不仅要监督百姓动工,还要尽力从县内调运动工所需之物。
  儿郎们被编制分批轮流开始挖掘渠道,女郎们熬药烧饭,确保大雨之中劳动的壮力不受风寒侵蚀。
  沈羲和与萧华雍督促着朝廷运送的粮物,这一动工所需之物大幅度增加,先前运送的头一批粮食至多三日就能耗光。
  萧华雍在集体动工的次日便醒来,萧长彦还有什么不清楚?所谓的神明附体,不过是这夫妻二人联合起来的唱的戏,目的就是顺利达成引流入海这个治水之法。
  整个县城内,能够去挖渠道之人,包括年过五旬的陶专宪都亲自去了,萧长卿更是以身作则,披着蓑衣,与百姓为伍,宛如一个庄稼汉,挖得热火朝天。
  不能加入的人都在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上下一片,众志成城,萧长彦也不得不与萧长卿一道跟着干活儿,看着这样人人辛劳,却无怨无悔的画面,萧长彦心里也极其复杂。
  若是这法子能成,萧长彦心里对沈羲和是深深钦佩的,这样的魄力和才智,也难怪她有胆色去肖想那样的位置。
  “皇嫂,便不怕海水反噬么?”这一日,回到县衙,萧长彦终于看到来督促进度,关心粮物消耗的沈羲和,忍不住将心中的疑惑问出来。
  自从与萧长卿一道亲力亲为带头挖掘渠道,萧长彦每日忙得比九伏天练兵还要累,也再未见到沈羲和。
  原本目不斜视,只打算与萧长彦见面颔首致意就擦身而过的沈羲和顿住了脚步:“景王殿下,你可有旁的法子,破眼前之局?”
  萧长彦微微一怔,眼前之局,指的是积水日益严重,大雨绵绵不绝,萧长彦诚实摇首:“并无。”
  “治水迫在眉睫,仲公与陶公提出的法子,不论成与不成,都是唯一之法。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水患不除,这座城终究会成为水城,城中百姓一样没有活路可言,既然如此,为何不孤注一掷?”沈羲和反问。
  萧长彦哑口无言,他想了想后道:“事情并不到这一步,百姓可以迁移。”
  萧长彦是做过最坏的打算,若是陶专宪二人实在没有稳妥的法子,大雨仍旧无情侵袭,他打算上奏陛下,迁移城中百姓。
  他们能够扫出一条让萧华雍等人入城的路,就能弄出一条迁移百姓的路。
  “水火无情,蔓延可至千百里。文登县百姓可以迁移,然则文登县被吞没,殿下焉知大水不会殃及下一个县?当真如此,殿下是打算再弃一个县?”沈羲和微抬下颚,面色沉凝,眸色浅淡,看着萧长彦,“听闻殿下用兵如神,难道战场上,殿下也会弃城而逃?”
  “这不能相提并论。”萧长彦反驳。
  战场上,面对的都是穷凶极恶,犯我领土的敌人,他的责任是护住自己的家国和百姓,哪怕是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他也不会有丝毫退缩。
  现在面对的是天灾,他心中百姓是首要。
  “在我看来,并无不同。”沈羲和淡声道,“不过是殿下承担不起失败之责罢了。与敌军对垒,殿下不会投降不会低头不会认败,也是因殿下承担不起逃败的后果。”
  萧长彦忍不住拳头一握,他发现沈羲和是个言辞从不尖酸刻薄,粗鄙狠绝的人,她的声音也清泠得像山涧的泉水涤荡过浅溪,甚是悦耳动听,偏她的话却是最让人难堪。
  萧长彦不想承认沈羲和的话,却又无法反驳,后者他可以义正言辞告诉沈羲和,他身为军之统帅,他的血魂都不容他做逃兵。但前者,他却不得不认为沈羲和所言没有错。
  是的,他承担不起这个法子若是失败,因他之故而造成满城百姓溺亡的代价,他无法想象他死后都要被千古唾弃,在史书上因为这样的愚蠢和冲动留下供后人引以为戒的一笔。
  “总要有人站出来不是么?”既然你们不敢,那就由我来,“成了皆大欢喜,不成也不过是逃不过的结局,为何要为着些许浮云般的名声,而踟蹰不前?”
  话音落下,沈羲和目送前方,在碧玉撑着的雨伞下离开。
  萧长彦目送着她远去,阴雨朦胧,发丝轻摆,水气氤氲,灵韵远去。
  他的心里还在回响着方才沈羲和的话,总要有人站出来。
  这话谁都懂,可懂了还义无反顾站出来,极少人能够做到。
  萧长彦神色有些复杂,他也算领教过了沈羲和的手腕,能够将一件极有可能引发众怒的事情,翻手间便落实到人人信服的地步,以她的聪睿,他相信她完全可以逼出一个站出来的人,未必需要她亲自来承担。
  然则她却没有,沈羲和在他看来不见得是个多么光明磊落之人,却在大义面前,没有半点推诿,这样的女郎,萧长彦从未见过。
  恍然间,他有些明白,为何他的太子皇兄,会对她如此痴迷。
  “回来了?”萧华雍站在门口堪堪能够遮挡雨水的地方,对沈羲和翘首以盼。
  让沈羲和不由想到他们尚未成亲前,每每她要去东宫之时,他也是这样等着他。
  视线下落,他的衣摆一片湿濡,这是雨水溅落迸溅的小水珠打在衣摆上,也不知他站了多久,才浸湿了这么一大块。
  “姜奶茶,你尝尝。”萧华雍将手里捧着的一盅温热的茶水递给沈羲和。


第661章 我有夫人,何所惧哉
  他们成婚之后,萧华雍渐渐也发现了沈羲和一些偏好,尽管她并没有特意表现出来,但细心留意还是能察觉,沈羲和喜欢吃奶制品,只要加了羊乳或者牛乳之物,她总能多吃一些。
  近来她总是天亮就冒雨而出,天渐暗才伴雨而归,他是个卧床不起的人,不能伴在他左右,要是天晴他还能假装拖着病体跟着,现下这样的天日,他便是想拖着病体也不大好。
  看着就是去添乱,只得在府邸里等着她归来,闲来无事用姜与牛乳煮了热茶,他觉着味道极好,这才在这里等着,盼着她能第一时间尝一尝。
  要说整个县内,唯一清闲的就是萧华雍,他这体弱多病让他不得不静养,可饶是如此,也没有人有半点微词,甚至太子殿下什么也不用做,都比整日陪着他们在泥地里挥汗如雨的萧长卿与萧长彦,更得百姓的心。
  因为太子殿下是神明指引,拖着病体,来带着他们渡过难关之人。
  “你若真受了寒,谁来候着我归家?”沈羲和双手捧着温热不烫手的瓷盅,暖意从指尖深入肌肤,蔓延到了她的心里。
  知晓她担忧自己,萧华雍转过身,取了斗篷为她披上,拉着她在一旁的小亭子坐下:“我省的,有你在我身侧,我哪敢不爱惜自己?快尝尝,我这新茶。”
  沈羲和本就不是个逮着不妨,喜爱唠叨的性子,低头掀开瓷盅,浓郁的奶香伴随着暖气袭来,让她忍不住深嗅一口,拿起勺子就忍不住尝了一口,闻着虽然有姜的气味儿,但喝着没有丝毫姜的辛辣。
  “我知晓你不喜姜。”萧华雍看到沈羲和舒展的黛眉,轻声道。
  她不喜姜的辛辣,平日里的菜肴都是能少姜便少姜,先前为她熬得姜汤,可比让她喝药还为难,这才琢磨了一下,驱寒到底是姜更佳。
  “香醇绵长,直暖入胃,好茶。”沈羲和忍不住夸赞,然后放下了勺子,捧起瓷盅小口小口连续喝着,很快将一盅都饮尽,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
  “还有,我命人去取,我们回房。”萧华雍唇角就没有落下。
  沈羲和微微颔首,两人相携往前,一高一矮,极为和谐,明明连手都没有牵着,却像发丝在风中纠缠一般,说不出的缱绻旖旎,好似潮湿的冷风都消减了些许寒意。
  与东宫夫妇其乐融融不同,远在京都的祐宁帝,终于收到了迟来的传信,是萧长彦传来,倒不是告状,而是他的职责必须将发生的种种尽数上报。
  祐宁帝看完之后,一巴掌拍在了案桌上,震得几个大臣都心口一紧,个个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先开口。
  祐宁帝愤怒,是觉着沈羲和好大的胆子,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敢自作主张。但萧长彦将事情不偏不倚,也没有添油加醋地缓缓道来,包括沈羲和反驳萧长彦的话在内,愣是让祐宁帝想要责难,都找不出出发点。
  说他们目无君上,消息也递来了,之所以这么慢,实在是登州情况特殊,而登州的水患等不到陛下回信许可。说他们装神弄鬼,偏是他先认可了天降奇石,亲自下令派了萧长卿护送萧华雍去登州……
  一口气憋在心口,祐宁帝气得发堵,暗自后悔将沈羲和弄到京都,思及此不由隐晦扫了刘三指一眼,去查沈羲和的性情之事,是由刘三指负责,查出来的人可比真正的人难缠多了。
  做事滴水不漏,随机应变之能更是令他都不得不赞叹,强势却又不冲动,睿智却不自满,比沈岳山更难应付!
  刘三指把头低得更低,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那位太子妃又出了幺蛾子,他这一辈子,事事妥帖,从未有一件事儿办得令陛下不满意,唯独在太子妃这儿出了纰漏。
  压下心中的不愉,祐宁帝扫了眼垂首恭敬的大臣们:“登州之事……既已成定居,又得上苍指引,是我朝之福,传令下去,全力补给登州。”
  大臣们听了也觉得匪夷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