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傻子的童养媳-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四五天。他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光具有速度造成的,而且他还推断出光跨越地球轨道所需要的时间是22分钟。1676年9月,罗麦预言预计11月9日上午5点25分45秒发生的木卫食将推迟10分钟。巴黎天文台的科学家们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观测并最终证实了罗麦的预言。
  罗麦的理论没有马上被法国科学院接受,但得到了著名科学家惠更斯的赞同。惠更斯根据他提出的数据和地球的半径第一次计算出了光的传播速度:214000千米/秒。虽然这个数值与目前测得的最精确的数据相差甚远,但他启发了惠更斯对波动说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这个结果的错误不在于方法的错误,只是源于罗麦对光跨越地球的时间的错误推测,现代用罗麦的方法经过各种校正后得出的结果是298000千米/秒,很接近于现代实验室所测定的精确数值。
  1725年,英国天文学家布莱德雷发现了恒星的“光行差”现象,以意外的方式证实了罗麦的理论。刚开始时,他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直到1728年,他在坐船时受到风向与船航向的相对关系的启发,认识到光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公转共同引起了“光行差”的现象。他用地球公转的速度与光速的比例估算出了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13秒。这个数值较罗麦法测定的要精确一些。菜德雷测定值证明了罗麦有关光速有限性的说法。
  光速的测定,成了十七世纪以来所展开的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受当时实验环境的局限,科学家们只能以天文方法测定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还不能解决光受传播介质影响的问题,所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始终悬而未决。
  十八世纪,科学界是沉闷的,光学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继布莱德雷之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酝酿,到了十九世纪中期,才出现了新的科学家和新的方法来测量光速。
  1849年,法国人菲索第一次在地面上设计实验装置来测定光速。他的方法原理与伽利略的相类似。他将一个点光源放在透镜的焦点处,在透镜与光源之间放一个齿轮,在透镜的另一测较远处依次放置另一个透镜和一个平面镜,平面镜位于第二个透镜的焦点处。点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齿轮和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第二个透镜后又在平面镜上聚于一点,在平面镜上反射后按原路返回。由于齿轮有齿隙和齿,当光通过齿隙时观察者就可以看到返回的光,当光恰好遇到齿时就会被遮住。从开始到返回的光第一次消失的时间就是光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根据齿轮的转速,这个时间不难求出。通过这种方法,菲索测得的光速是315000千米/秒。由于齿轮有一定的宽度,用这种方法很难精确的测出光速。
  1850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改进了菲索的方法,他只用一个透镜、一面旋转的平面镜和一个凹面镜。平行光通过旋转的平面镜汇聚到凹面镜的圆心上,同样用平面镜的转速可以求出时间。傅科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光速是298000千米/秒。另外傅科还测出了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通过与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比较,他测出了光由空气中射入水中的折射率。这个实验在微粒说已被波动说推翻之后,又一次对微粒说做出了判决,给光的微粒理论带了最后的冲击。
  1928年,卡娄拉斯和米太斯塔德首先提出利用克尔盒法来测定光速。1951年,贝奇斯传德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光速是299793千米/秒。
  光波是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当代人们对电磁波谱中的每一种电磁波都进行了精密的测量。1950年,艾森提出了用空腔共振法来测量光速。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微波通过空腔时当它的频率为某一值时发生共振。根据空腔的长度可以求出共振腔的波长,在把共振腔的波长换算成光在真空中的波长,由波长和频率可计算出光速。
  当代计算出的最精确的光速都是通过波长和频率求得的。1958年,弗鲁姆求出光速的精确值:299792。5±0。1千米/秒。1972年,埃文森测得了目前真空中光速的最佳数值:299792457。4±0。1米/秒。
  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研究历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从人们设法测量光速到人们测量出较为精确的光速共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但在这期间每一点进步都促进了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的发展,尤其是在微粒说与波动说的争论中,光速的测定曾给这一场著名的科学争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第152章 
  肖潇当然知道这个年代不太可能有人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或者齿轮,不过他的真正用意是启发人们对光的思考,打破这个时代人们的一些认知。所以他并没有将这道理放到难题集考验的考题之中,因为他知道没人能找到答案,于是放到了扩展思考题,只是旨在要人们认识到光的存在。光学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一个基础学科,也是现代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大致经历了几何光学、被动光学、量子光学和现代光学等四个时期。小到人们使用的眼镜,大到载人航天技术的应用,证明了光学在人类发展中无比重要的地位。肖潇作为一个动手能力几乎为零的废柴,他不会磨镜片,也不会做电机,能想到的便只有开发这些古人的潜力,让他们自己动脑发明。第一步便是打破他们的认知。
  天上住着神仙,地下有阎罗王,水里龙宫金碧辉煌?肖潇表示等到天文望远镜出来,人们看到一个又一个荒芜的星球之后便会知道自己认识的狭隘。而与生俱来的认知一旦被打破,那么再想像之前一样坚定便不可能了,这便是肖潇想要看到的结果。现代高度发展的科技自然伴随着“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衰败,可是对比百姓的幸福程度,肖潇更希望高科技的到来,让白玉国尽快进入“工业革命”时代。
  “现在自然测不出来,只有理论支撑,”肖潇看着荣千秋收拾教具,心里想必须要说服刘自明将玻璃尽快上市,毕竟是一项便民发明,“至于理论的话,大概下个月我们便会讲到。”
  围着肖潇的二年级生吵闹起来,想到自己马上就学到了感到激动。肖潇也没有管,看荣千秋收拾好了便让监生们让出一条道来,带着他离开了学堂。不过肖潇要去找张毅三人,于是便让荣千秋会博士厅,自己则调转方向往广业堂走去。
  “你和他关系很好?”
  肖潇的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他一回头发现竟然是多日不见的荣子晋。说来也是奇怪,荣子晋自从上次在博士厅见过荣千秋之后便再也没有单独出现在肖潇面前,只是上课的时候会和洪博文一起出现。肖潇虽然也好奇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不过这荣子晋终究不熟,他便息了探究的心思。
  “你说荣助教?”肖潇摇头,“同僚而已。”
  “我劝你还是跟他保持距离的好,”荣子晋哼了一声,“他可不是什么好人。”
  肖潇觉得有些好笑:“那你是好人了?”
  荣子晋嘴角一下子耷拉下去,却不知为何没有反驳,只是沉默。两人之间的气氛突然冷凝下来,荣子晋什么话都不说,肖潇便也不说话。直到快走到广业堂时,荣子晋突然停住脚步,神情复杂地望着肖潇:“如果,我说如果我们必须为敌,老师会对我手下留情么?”
  肖潇皱眉,思考荣子晋这句话的含义。是荣左相要有什么大动作了?还是刘自明要对荣家下手了?
  “算了,当我没问,”荣子晋突然一扬嘴角,“不过看在最后的师生情谊上,我还是想提醒老师一声,小心荣千秋。”
  荣子晋说完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留下一头雾水的肖潇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发呆。不知怎的,肖潇心中竟然生出一丝奇怪的不舍来,就像有种两人再无交集的失落感。可是肖潇的脚仿佛生了根,提不起追赶的念头。追上了又怎样呢?他要问什么?又要怎么挽留?
  努力忽略心中的不适,肖潇走进广业堂将要去吃饭的冯有才三人叫了出来。自从看到《难题集》的成书之后,肖潇便将小说的印制也交给了平成书局,昨天肖潇便将第一本成书领了回来。可惜今天上了一天的物理课,肖潇到了放学才抽空把这书送给三位。
  “这是我们写的那《择天记》?”张毅不敢置信地摸着深蓝书皮上三个墨字,抬头看肖潇的眼里仿佛有星光。另外两个人也渴望地看着那一本书,小脸泛着不正常的红晕。
  “因为是第一本的缘故,所以让郑博士重新编写了一番,将你们三个人写的段落挑选好的混合起来,”肖潇解释道,“剩下的提纲不是发给你们了?我建议你们可以集思广益,三个人合写,这样也能保证质量。”
  “当然这主要是为了减轻郑博士的工作量,”肖潇分析着三人的表情继续说道,“你们也可以推举一个人出来继续写,另外两个则写新的,我把提纲给你们。”
  三人接过提纲之后对肖潇深深鞠躬行礼,感谢肖潇考虑如此全面。看着学堂里的监生一个又一个的走出来去吃饭,肖潇告诉他们分成在什么时候发放给他们之后便离开了,摸着咕咕叫的肚子往聚贤门走。
  “几天还去不去醉仙楼?”
  肖潇刚准备上马车,却没想到又遇到郑白。郑白笑眯眯地抚着胡子说道:“今儿可是月初,该公布一楼的擂主了。”
  郑白对肖潇自信满满,心想这回可要去蹭一顿喜酒,一解酒馋。肖潇终究抵不过郑白的死缠烂打,想到自己去确认一下也好,便拉郑白上马车往醉仙楼前去。
  “你可得请喝酒!”郑白开心地胡子又一翘一翘的,“这最后的胜者除了你还有谁?”
  两人踏入醉仙楼的大门,果然里头闹哄哄的,看来这结果才出来不久。只是当有人眼尖看到肖潇进门之后,便突然用一种混杂着同情和兴奋的视线注视着他,然后扭头告知同桌的友人。还没等肖潇和郑白找到位子呢,两个人发现这一楼的吵闹声竟然渐渐小了下来,直到最后竟然安静到针落可闻。
  “肖博士要吃点什么?”小二清脆的声音打破了这奇怪的氛围,他对肖潇倒是记得挺清。
  “博士?一个连一楼擂主都不是的博士?”有人小声嗤笑,可惜在这安静里显得分外刺耳,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看向这个胆大的“出头鸟”。跟他同桌的人连忙扯扯他的袖子,讪笑着望向肖潇。
  “一楼最后的胜者不是你?”郑白震惊地数着肖潇诗作底下的正字,不懂为什么比第二名多三个还赢不了。
  小二递过菜单,咧了咧嘴赔笑道:“肖博士可能不知,这必须要当过三次擂台主、最后正字最多才能升上这二楼。博士虽然正字最多,可只做过两次擂台主,所以自然……”
  “毕竟当时只剩下十几天,肖博士没能一直当擂台主其实也很正常,还请博士下个月继续了。”小二说完便离开了,好像生怕肖潇找茬一般。郑白却是忿忿不平,觉得肖潇不应该连一楼擂台主都当不上。
  “时也,命也,”肖潇失落的同时还要安慰郑白,“毕竟时间短,其中一个三天突然被人夺去擂主之位其实也正常,我下个月继续参加便是。”
  附近坐着的客人在屏息凝神听完肖潇的话之后心里也放松下来,敬佩这肖博士是个有肚量的君子。于是有几人便站了起来,举着酒杯说要敬肖潇。
  “肖博士的为人在下佩服,这一杯酒敬博士!”又有人起身举杯高声喊道,见吸引了肖潇的目光,便仰头闷了那杯酒。
  “佩服?”
  就在大家和乐融融、你来我往之时,一个不和谐的熟悉嗓音却伴随着门口几个身影响起,原来正是肖潇好久未见的王博士。肖潇正纳闷儿怎么哪儿都能遇到这个人,刚放到嘴边的酒杯停在半空,却不知王博士其实是来享受胜利的。
  王博士自从那次被肖潇一通操弄弄得失掉面子之后,睚眦必报的他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回去连觉都不睡了,王博士整晚都在研究如何好好报复肖潇一番,直到第二天听人说肖潇的诗作被贴到醉仙楼墙上之后才突然有了主意。已经上到第四层的王博士自然熟记醉仙楼的规矩,尤其这打擂必须要当过三次擂台主、最后正字最多才能升上,所以他一算日子便打算在这上面使坏。他知道这醉仙楼是国子监监生必去挑战的地方,因此能拿到星星的人肯定也有他们国子监的监生,于是联合几位看不惯肖潇的博士们要求监生们在其中一个三日期限中集中去给那天纵投票。结果自然是成功了,虽然肖潇最后不知道会不会是正字最多的人,但是那三日正字结算的结果却是天纵成了擂台主,肖潇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升到二层。
  “有什么好佩服的?连二层都上不去的国子监博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