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取信于中唱公司,他刚在大舅隔壁租了一个院子,交了三个月的房租。
狄思科笑着说:“那门面房被人占了那么多年,估计不好腾退,等我去法院办了手续以后。先去跟人家商量一下,得余富出两个月,让人家找新店面。”
提起房子里的原住户,兄弟几个就想叹气。
门面房的商户还好说,实在不乐意搬家,大不了就跟他们收租金嘛。
总不会让自己吃亏。
可是,那四合院里的住户可怎么办啊?
突然拿着房本去让人搬家,恐怕不好办。
二哥嗦着鸡骨头问:“你去实习是什么时候?”
“只要政审过了,接到通知就得去。”
具体时间他不清楚,一直处于等通知的状态。
“你去实习以后,哪有时间管这些事?我看你也别拖了,”二哥劝道,“拿到法院的判决书就赶紧去房管局,让他们出面跟那些老住户谈。”
郭美凤赞成地点头:“没几个月就要过年了,你得给人家留出找房和搬家的时间。没有让人家过年搬家的道理!”
当然,他们也不想把自己的房子留给人家过年。
郭美凤迷信,只想在春节到来前把这些东西处理好。
狄思科得了二哥和郭美凤的指点,第二天一早就去法院办了手续,然后带着材料去房管局换房本。
房本不是能轻易到手的,按照人家的工作程序,还得等上些日子。
但是房管局的同志答应了,帮他们给门面房和四合院里的住户下达腾退通知。
狄思科这个房主本人需要在场,他觉得只靠他自己,面对那一院子住户时,恐怕气势上有点弱。
于是,就把身强体壮的二哥三哥也带上了。
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也爱看人下菜碟,所以兄弟三人把当初去“中唱”谈业务的那身行头翻出来,重新穿上了。
腾退归还房屋通知,是由房管局和街道办的同志联合下达的。
三人磨磨蹭蹭,特意晚了半小时才到。
这天是周末,四合院里的住户几乎全在家。
突然听说要让他们搬家,院子里顿时就炸庙了。
房管局的同志念完通知便让到了一边,街道办的同志负责对大家进行安抚。
但是,整个院子有十几户人,大家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任他们说什么都没用。
狄思科他们还没走到院子门口,就听到了里面的争吵声。
“这房子是国家分配给我们的!你说让搬,我们就搬,你算老几啊?”
“对啊,这房子是我们单位的房子,要想让我们腾房,先跟我们单位交涉去!只要单位给我安排了新房,我立马就搬!这破院子我早就住够了!”
“你们搬吧,我不搬!”一个老大爷的声音掺杂在里面,“我在这住了几十年,死也要死在这里头!”
第30章
一纸腾退通知, 让四合院里彻底变了天。
早已过惯了平静日子的住户们,都被这通知打得措手不及。
狄家兄弟三人进院子时,有个王家老太太正拍着大腿喊“不活了, 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儿女们围着劝, 小孙子被吓得呜呜哭。
搬个家的事, 就莫名其妙变成了要命的事。
二哥打小儿就烦这种坐地拍腿的老太太,原本还冷眼瞧着她撒泼, 想让街道办的同志先跟住户谈判。
可是这老太太嘴里不干不净的, 哭着哭着就开始诅咒了。
他哪还能放任不管!
“我说大娘,我们只是让您搬家,又不是要您的命!咱们之间没仇没怨的,不带您这么方人的吧?”
瞧见了打扮得很像有钱人的罪魁祸首,老太太立马就蹦了起来, “怎么就不是要我的命!我们在这院子里住了三十年了!我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都是在这儿长大的,老头子也是在这里没的!这里就是我的根!你把我的根抢走了,不是要我的命是什么?”
这老太太家的情况跟老狄家差不多,一大家子挤在两间北房里。
不过, 他们家是大儿子大儿媳带着孩子住大屋, 老太太带着两个未婚的儿子住小屋。
狄思科挺想不通,这种日子有什么可留恋的。
要是有人跑去他们的电影厂家属院说, 给他们换地儿住,他们家肯定举双手赞成。
“大娘,这房子是单位分配给您的,我们把房收回以后,您再让单位重新分配新房就好了。”
狄思科跟房管局的同志了解过, 这院子里的十五户中,有八户是运输公司的职工。
当年运输公司的自管房房源紧张, 便跟房管局租赁了公产房作为职工住房。
如今的单位分房,并不是分给你,产权就是你的了。
职工得到了福利分房,只是能以更低廉的价格租房而已。
每月要按时交租。
像老狄家在太平里胡同的房子,每平米的租金是两毛二,两间房每月只需交七块钱。
老狄活着的时候,他们家是双职工家庭,两人工资加起来有将近一百块,七块钱的房租只是工资的零头,所以那会儿几乎没什么生活压力。
老太太横眉立目道:“你们说得轻松!要是单位有房,我们还至于在这破院子里憋屈几十年吗?”
她坚决抵制让单位重新分房!
单位住房按照职工工龄,厂龄和家庭成员情况进行分配。
她家住的这两间屋子,是老头子在世时单位按照他的条件分配的。
当时她公婆也在,家里一共有七口人,这房子就是七口人的标准。
但是老头子走了以后,由大儿子接班。
如果让运输公司重新为他们家分配住房,会根据大儿子的条件分配。
兄弟姐妹不算人头,就只能分到四口人的住房。
两间房瞬间变成了一间,她为什么要搬?
街道办的同志劝道:“大娘,这房子是人家的私产,咱们早晚要给人家腾出来。您一直在这住着就是侵占人家私有财产,是可以去法院告咱们的!”
“您甭吓唬我!我就是一老太太,身体不好,腿脚儿也不利索,不禁吓!万一吓出个好歹来,还得由您出医药费!”
狄思科察觉有越谈越崩的趋势,便给二哥三哥使眼色。
要不咱先撤吧?
人家刚得到通知,感情上不好接受,还有逆反心理。
不如给大家留些考虑时间,兴许要不了几天,自己就想通了。
房管局和街道办的同志处理这种腾退的业务,还算有些经验。
头一天基本谈不出结果,甚至几个月都未必有结果。
这事不能急。
更不能把人逼急了。
既然老太太开始耍无赖了,他们也没有谈下去的必要,将通知留下,就带着人撤了出来。
狄思科觉得他们家以后要住在这里,还得跟街道办的同志搞好关系,便握着人家的手好一通感谢。
二哥还以庆贺乔迁的名义,给人家每人塞了一份糖果点心,以求同志们能在接下来的腾退大业中多出点力。
之后的几天,狄思科抽空跑了一趟运输公司,将房管局的书面通知交给了后勤。
对方毕竟是国有企业,不可能占用私人的房子。
反正都是为职工租房,在哪里租不是租?
对方答应,只要职工主动提出换房要求,他们就会尽快为其安排新住房。
也就是说,单位可以给职工另外租房,但问题的关键还在职工身上,得让他们自愿搬家。
那院子里的住户简直是铁板一块,没有一个肯主动搬离的。
哪怕有一两户的心里已经动摇了,也仍是顾及老街坊的面子,勉强坚持着。
三哥往前门那边跑得勤,去的次数多了,便发现了两个比较薄弱的突破口。
一个是小学体育老师,他曾多次抱怨住处距离学校太远,上下班不方便。
另一个是王家儿媳妇,她是这个院子的组长,每月替房管员收齐整个院子的房租水电费,在院儿里的人缘不错,但跟婆婆的关系一般。
狄思科听了三哥的介绍后,决定从最难搞的,拥有超强战斗力的王家老太太那里下手。
要是能将最顽固分子策反,那么再劝剩余住户就容易多了。
周六这天傍晚,狄思科在胡同口等到了接孩子放学的王家老大夫妻,提出请他们去前面的饭馆坐坐,顺便谈一谈房子的事。
王老大推着车子就要绕过他回家,王大嫂却在犹豫片刻后,按住了男人的车把。
“既然狄同志已经来了,不如听听他想说什么。”王大嫂对狄思科客气道,“家里已经做了我们的晚饭,饭馆就不去了,有什么话咱们在这谈吧。”
狄思科笑道:“我听说您家是由您掌勺的,您还没回家呢,怎么可能做好饭了?别客气,我也不多请,咱们每人来碗面条就好。”
说着就把人带去了胡同口的小饭馆。
还真的只点了几碗面。
“嫂子,运输公司那边愿意帮大家重新租房,您已经听说了吧?”
王大嫂点点头。
“那您应该劝劝大娘,趁着有挑房的机会,先去选个朝向好的呀!”狄思科点评道,“你们现在住的那间房的采光不好。孩子长期晒不到太阳的话,可能会影响发育。而且我跟运输公司后勤的同志建议了,租的新房尽量有对口重点学校,方便孩子上学。”
“我们家由我妈说了算,”王大嫂黯然道,“我们谁劝都不好使。”
狄思科了然戳破:“大娘是怕单位会少分给你们一间屋子吧?”
他之前始终想不通,那破院子有什么可留恋的!
院子里都是各家私建的小厨房,为了在小厨房里接水方便,公用水管上被横七竖八地接出来好几根管线,再加上满院子的晾衣绳,简直凌乱不堪。
就这种居住条件,哪至于让王大娘要死要活的?
等他回家仔细琢磨这一院子的住户时,才渐渐品出了些意思。
王大娘不是舍不得这破院子,而是舍不得那两间屋子。
他们一旦跟单位提出重新分房,面积可能会减少近一半,最好的情况是给他们分个一室半。
王老大气急败坏道:“既然您什么都明白,还找我们谈什么?您能多陪我们一间房吗?”
“王大哥,听说您还有两个弟弟没结婚,但是有正式工作。他们完全可以趁机跟单位申请自己的住房,或是单身宿舍,哪个单位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职工没房子住。认真算起来,您家的房间不但不少,还能多出来一间。”
男人嘲讽道:“我们兄弟住在一起好好的,您一开口就要给我们分家是吧?”
“您家如今瞧着亲热,那是因为两个弟弟没成家。一旦有人成了家,你们的日子就平静不了,总要有人搬出去。到时候您打算带着嫂子搬走,还是让您弟弟搬走?不如趁着这次的机会,由我当这个恶人,推着你们把家分了,省得以后影响兄弟感情。”
王老大跟弟弟的感情很好,闻言就将筷子往桌子上一拍,气愤道:“你们这些有钱人,懂什么兄弟感情!为了让我们搬家,就想尽办法劝人分家,真是丧良心!”
头一次被当成有钱人的狄思科心情还挺微妙。
他故作无奈道:“你们乐意搬就搬,不乐意搬我也无所谓。其实,你们这样有单位的职工要是真的选择不搬家,对我来说是好事一桩!”
王老大讥诮一笑,他一个字都不信。
“我说的是真的,”狄思科笑道,“你们可能不了解政策,不知里面的门道。像我们这种因为落实私房政策而归还的房屋,如果其内的住户不愿搬离,你们所在的单位必须对我进行补偿,以房换房。”
王大嫂惊讶地问:“还有这种政策?”
“当然,这是市委在80年下达的140号和171号文件中明文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挤占了私人住房的,必须谁占谁退。我既然要收房子,总不能什么都不懂就冒冒失失地跑来让大家搬家。”狄思科笑问,“运输公司这两年盖过家属楼吧?”
王大嫂点点头。
“其中有些新房一直空置,没有分给职工,这个应该有人议论过吧?”
王大哥也下意识跟着点头,他们单位的职工都私下说那些空房是留给领导的。
“你们单位属于有落实私房政策任务的单位,新建职工住宅必须拿出20%的房源,落实私房政策。你们这八户人家如果都不乐意搬,那我就能从你们单位以1:1。2的比例,要到八套新建楼房住宅。”
王家夫妻,以及吃得满嘴酱汁的小王小朋友,都震惊地望着他。
八套房啊!
王大哥结巴着问:“那,那你怎么不去要那八套楼房啊?我们单位的新建楼房条件很好,有厨房,自来水和抽水马桶。”
狄思科不去要那八套楼房自然是有原因的。
运输公司的新建房早就已经入户了,留给落实私房政策的房子,都是被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