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狄思科不去要那八套楼房自然是有原因的。
  运输公司的新建房早就已经入户了,留给落实私房政策的房子,都是被职工挑剩下的。
  在楼层和采光上总得有点问题。
  而且他始终记着岑深关于地价的评论,王府井值六万五千斤小米,城墙根儿只值三百斤小米。
  运输公司的房子已经盖到公主坟了,再往西边一公里就是苞米地。
  在许多老人看来,超出二环的地段都是大农村。
  狄思科觉得那边跟城墙根儿也没什么区别,从地段上来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最主要的是,四合院的空地面积大。
  即便是1:1。2的比例兑换房屋,狄思科也觉得他亏了。
  他这地皮比房子值钱。
  万一哪天小姨回来了,看到一间完整的四合院,总比七零八落的几间楼房要舒坦吧?
  不过,这些考量他是不能跟王家夫妻讲的,便感叹道:“我家老太太打小长在农村,住了一辈子的平房,想在院子里养些鸡鸭,种点菜。若是住了楼房,哪能做这些?不过,我们年轻人喜欢楼房,毕竟过日子方便嘛。所以我计划好了,你们单位的八户,只要搬走五户,能空出一个院子就成。不乐意走的那些可以换几套楼房。所以,你们搬不搬都行,全凭自愿。”
  “不用我们搬,那您单独找我们干嘛?”王大哥还挺清醒。
  “我只是出于私人感情,觉得王大嫂实在不容易,才先来找你们谈谈。”狄思科简单讲了他自家大哥大嫂的情况,“当年我那个大嫂要是跟着我大哥回北京,过的恐怕也是王大嫂这种日子。不但居住环境逼仄,还要伺候老人孩子,照顾下面的小叔子小姑子。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辛苦一天下班回来还得给一大家子做饭吃。”
  王大嫂被他说得眼眶都湿了。
  她的辛酸竟是被外人道破的。
  “王大哥,我说句不中听的,嫂子在您家辛苦这么多年,也该让她松快松快了吧?”狄思科满脸真诚道,“您两个弟弟的年纪跟我差不多,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结婚以后都想过二人世界,谁乐意跟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啊?不如趁这个机会让他们尽快跟单位申请住房,有个自己的地盘。”
  王大嫂本就意志不坚定,这会儿更是被狄思科说动了心,越想越觉得还是搬出去好。
  她两个小叔子其实人还行,但是跟小叔子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总没有两口子关起门来过日子自在。
  她婆婆总仗着有三个儿子在身边,家里家外趾高气扬。
  若是能把这三个儿子分开,也能让她消停点。
  “孩子他爸,你觉得呢?”
  王大哥犹豫道:“这事还是听咱妈的吧,她年纪大了,咱尽量别招她生气。”
  “行。”狄思科无所谓道,“您二位再跟大娘和两个弟弟商量一下。咱院儿里最先搬走的五户人家,我可以提供搬家服务。到时候我出钱租辆卡车,争取一趟就帮大家搬完。”
  闻言,王大嫂再次动心了。
  当年她娘家搬家的时候,都是用小推车和三轮车一趟趟倒腾的。
  搬了好几天才安顿下来。
  要是这个小狄能给他们弄辆大卡车,那可真是省事了。
  王大嫂回家吹了几天枕头风,再加上王大哥那天被狄思科的话触动了心结,弟弟结婚后,早晚要分家,不如借此机会直接分开,也省得他以后不好开口。
  毕竟这房子是他爸留下来的,他接了班,再占了房,这事好说不好听。
  单位那边给他们找的新房虽然不大,但附近有个重点小学。
  早点搬过去的话,期中还能插班。
  夫妻俩合计一番后,以孩子上学为由,劝老太太搬家。
  他们要是先搬过去,还能挑个面积大点,采光好点的房子。
  两个成年儿子的分量比不上机灵的大孙子,老太太哭了几天后,终于还是点了头。
  最坚定的钉子户,第一个背叛了群众。
  这是谁也没想到的。
  王大嫂不想背上叛徒的名声,便帮着街道办的同志做起了动员工作。
  “这房子本就是私产,人家现在跟咱讲道理,才好声好气地劝搬,帮着租大卡车。要是咱们一直死犟着,还不知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来!你看他家那几兄弟,一看就不像什么正经人。万一像有些拆迁队似的,给咱来点黑的白的,咱还过不过日子了?”
  她在院子里人缘好,将利弊分析给大家,竟还真的劝动了两户。
  月底时,随着老王家的家当被大卡车拉走,人心便彻底浮动了起来。
  这个院子里,除了那八户运输公司的职工,还有两户乳品厂职工,以及五户拆迁安置居民。
  五十年代城区拆迁的时候,政府把他们临时安置在了这里。房屋重建以后,他们应该搬去新房住,但是这边地段好,商业繁荣,跟政府协商后,便用新房跟这几间公房进行了置换。
  随着这套院子住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环境也越来越破败,不少人都有了想要搬离的心思。
  但他们要求搬进楼房,或者是差不多地段的平房。
  这种安排置换房屋的事,就要由房管局出面负责了。
  等到狄思科终于接到学校的实习通知时,院子里的十五户人家,虽然只搬走了两户,但还有十一户是有意向搬家的。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行动。
  狄思科对此表示理解,毕竟人家既要上班又要找房子,有孩子的还得给孩子看学校。
  这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让他比较头疼的是,有两户人家是表态过坚决不搬的。
  一户是那位“死也要死在这里头”的老爷子,也是运输公司的职工,占着整个院子条件最好的正房。
  另一户是当年的拆迁安置户,就是看中了这房子的地段,哪儿也不想去,占着二进院子的东厢房。
  狄思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最终请不走这两户,那就把他们挪出来,凑到一块儿,按月收他们的房租。到时候前后隔开,各走各的门,几家人相互不打扰。
  然而,他们退了一步,这两户人家却并不领情。
  他们现在住的是条件最好的两间房,为什么要搬?
  狄家兄弟和街道的同志轮番去讲道理,做工作,这两户人家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商量好了绝不动地方。
  要是搁在以前,二哥绝不受这个窝囊气!
  这房子是我们的,你鸠占鹊巢就是你没道理!
  他浑起来找上几个兄弟,把这两家的东西全扔出去,这两家人也拿他没办法。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他家老五正在当大干部的关键时期,他跟老四又当了中唱代理商,要是因为这点事就砸了口碑,实在是不值当。
  *
  既然房子已经归还了,腾退就只是时间问题。
  狄思科如今挺满足的,对房子腾退的进展并不怎么着急。
  事缓则圆,再等等,说不定还可以想出其他办法。
  他将两套房子托付给了几个哥哥,自己拿着通知书,精神饱满地去经贸部报到了。
  他们学校一共有十名同学进入政审环节,不过最终来报到的只有九个人。
  其中有三个是英语专业的,让甄主任好几天都精神焕发。
  临出发前,甄主任又把他们三个喊去了办公室,叮嘱他们去了以后要眼尖、腿快、手勤、嘴严。
  多听多看多学习,别浪费了这次的宝贵机会。
  几人被她这郑重其事的样子弄得挺紧张,忐忑地跟着大部队出发了。
  经贸部从四所部属高校中,总共选拔了二十二名实习生。
  这是他们第一次组织即将毕业的学生来部委实习,所以一切流程非常正式,跟往年的毕业生入职程序差不多。
  来报到的第一天,就把他们请进了一间大会议室,由人事司的同志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
  经贸大学的九个人有主场优势,来报到的时候,只带了常用书籍和纸笔。
  另三所高校的学生是从外地坐火车过来的,第一天来报到,还随身带着铺盖卷和脸盆水壶。
  进了会议室,就将行李在后面堆了一地。
  主讲同志还没来,会议室里都是各校的学生。
  狄思科旁边坐了一个浓眉大眼的男生,见他两手空空,搭话问:“同学,你没带行李啊?”
  狄思科摇摇头,“你们什么时候接到通知的?怎么不早点过来办理入住?”
  “哈哈,接到通知我们就立马买火车票,结果还是晚了一步,今早刚到的!”
  “部里给你们提供宿舍了吧?”
  “那肯定的呀!”这男生挺健谈,不用狄思科多问,就自己聊开了,“这边宿舍条件不怎么样,不过有得住就成了。这次实习就俩月,怎么着也能坚持下来啊!”
  狄思科默默听着,心里不由一动。
  还没去宿舍,就知道住宿条件不好。
  学校通知他们会实习半年左右,这人却说只有两个月……
  “我怎么记得之前通知的是半年时间?”狄思科疑惑问。
  “先干俩月,然后过年,过年以后还能不能出现在这里,就全看咱自己的造化了!”
  他说话的声音不小,会议室里又安静,听了他的话,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
  狄思科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话题,便自觉闭了嘴。
  不过,他不问,不代表别人也不好奇。
  前排有个女生扭头问:“我也记得是实习半年的,怎么变成两个月了?你消息准吗?”
  “准啊,这几年在京直属单位,每年只招两三百个毕业生,咱们这些人不可能都留下,肯定要筛选啊。而且上面发文了,从明年起,应届毕业生要去基层锻炼,不建议直接进部委工作。咱部里就算想留人,也只能留最优秀的那么几个。”
  等他透露完消息,会议室里就彻底安静了。
  大家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坐进了这间会议室,然后你跟我们说,比赛尚未结束。
  这只是个开始。
  两个月后还有新一轮的筛选,而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彼此的竞争对手。
  难怪甄主任叮嘱他们认真学习呢,要是只能呆两个月的话,确实得抓住机会多学点。
  大家老实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有老僧入定的,也有翻出书本来看的。
  过了不到一刻钟,有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推门走进来,怀里抱着厚厚一摞资料。
  “哪位同学帮我发一下资料?”他在会议室里胡乱扫了一眼,前排坐的都是女同学,便随口点名说,“有个迪斯科同学是吧?迪斯科来帮我发一下。”
  狄思科:“……”
  每当老师不知点谁回答问题时,十次有十次都点他。
  这位是人事司的一位副处长,专门为他们做岗前培训工作。
  对方先是按照惯例,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情况。然后,信手拈来地讲了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既然是培训,重点还是放在对实习生的要求上。
  “在座的青年同志,都是经贸战线的新兵,在这里我得明确跟大家提几点要求!”
  见他面容严肃,语气郑重,二十几个人齐刷刷拿起纸笔,准备做记录。
  “大家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如果年轻人们没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就很容易被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搅得迷失方向……”
  花了半小时强调第一点后,对方又话音一转,要求大家加强纪律。
  “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外事无大小,一切要请示。遵守纪律是我们对外工作的最高标准,决不能抛弃理想,以权谋私,一切向钱看!”
  向来看钱的狄思科:“……”
  有点心虚是怎么回事?
  培训课按部就班地进行了一下午。
  接收了满脑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后,学生们昏头涨脑地端着饭盒去食堂吃饭。
  袁媛跟狄思科和杜斌坐在一起,望着饭盒里的大虾,满足地说:“这里伙食真好呀,还便宜!”
  “那你就争取留下吧,”狄思科笑道,“留下以后天天都是这种伙食水平!”
  在陌生的环境里,身边有熟悉的同学,袁媛的话也多了起来,指着他手边的资料问:“你怎么来食堂吃饭,还带着它?”
  这是刚才那个副处长发的资料,是一份《对外经济贸易工作人员守则》。
  狄思科胡乱“嗯”了一声,没答话。
  他心里有点犯愁,这守则上的最后一条,明确要求工作人员,“讲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抵制资本主义思想腐蚀。不出入不正当的娱乐场所,不观看**的电影电视……”'1'
  那他去歌舞厅和茶座唱歌,算不算出入不正当娱乐场所啊?
  他觉得人家那娱乐场所挺正当的。
  也没啥**涩情服务,大家都是正当娱乐。
  但是,两个月后又得筛选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