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文化馆那帮身怀绝技的“闲杂人等”,都可以拉过来,让他们发挥自己所长,各自展示自己的绝活,给孩子们上精彩的艺术课。
这样也算是支持他们再就业,让他们多一份收入。
一举两得……
第411章
为什么不结婚
程雪飞想开办幼儿园,完全是临时起意。
但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说出来的。
她知道这份事业跟开录像厅不一样,开录像厅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而办幼儿园,在这个普遍不怎么富裕,人们对幼儿的教育还不够重视的年代,是很难赚到钱的,能不赔钱就不错了。
程雪飞最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既然不放心把孩子放在敌人眼皮子底下,那就自己办一个。
自己办一家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学校,不仅更放心,孩子也会得到更好的教育。
而且,教育本就是一桩神圣的事业,能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也算回报社会。
她在汪家待了一整个下午,跟他们把各项事情商量的差不多,晚饭也是在汪家吃的。
吃完饭后,就告辞离开,准备回太平庄住一晚。
汪建担心他们路上不安全,亲自送他们回去。
此时太阳已经下山,那些刚收工的人,都急匆匆地往家赶。
路上,汪建问起姜鸿宇在申城上学的情况,又说起了一些往事。
说着说着,又都不可避免地想起了朱彩云。
一想起她,两个人都有些沉默,不再说下去。
偏偏程春生哪壶不开提哪壶,问:“汪老师,你为什么一直不结婚?”
汪建微微苦笑了一下:“不打算再结婚了。”
程雪飞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扭过头看着汪建,问:
“真的不打算再结了?”
“嗯,一个人过着挺好的,省了多少麻烦事。”
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吗,还是被朱彩云伤透了心,不再相信爱情了?
汪建这样的小知识分子,跟普通人的思维不太一样,他有自己的执拗和坚持。
若非如此,当年朱彩云离开他去嫁给了郭大祥那几年,他肯定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终生大事。
但他仍然对朱彩云念念不忘,在朱彩云走后,始终保持单身。
如今朱彩云二次伤了他的心——不,这已经不算是伤心了,而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终于彻底绝了他结婚成家的念头了。
其实不结婚也挺好的,程雪飞能理解这种心态。
在后世,像汪健这样不愿结婚的大有人在,只是在这个还很传统的年代,就显得非常另类。
也许汪健哪天能三度梅开,遇到自己心仪的女人也说不准。
只是可怜了汪健的父母,别人都儿孙绕膝,只有他们孤零零的,享受不到那种天伦之乐。
汪健把姐弟两个送到太平庄的住处就回去了。
开门进家,程春生仍然很不理解地问:“我就不明白,汪老师人长的也不赖,脾气也不坏,家庭出身也很好,以他的条件,肯定能找个不错的人结婚,他为什么那么想不开?”
程雪飞幽幽地说:“大人的事,小孩怎么能理解呢?”
程春生忍不住冷笑:就不能跟我说句人话?
姐弟两个进了堂屋,拉开电灯。
程雪飞望着这个很陌生的地方,觉得不是很习惯。
又因为刚刚住进来,家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方便。
之前住在王二姨家里,缺了什么,直接找王二姨借就行了。
炉子里没有火的话,跟王二姨说一声,就可以直接用她的炉子,过后还一块蜂窝煤。
没有水喝的话,也可以从王二姨的热水壶里倒一点。
王二姨对她很照顾。
可是搬到这里,只有他们姐弟两个在这住,真的是一穷二白,要什么没什么。
没有煤气灶,炉子也是冷的。
还好,灶房里有堆木柴,程雪飞刷了锅,点上木柴,烧了一锅热水。
有了热水,这个家才勉强有了点生活气息。
等洗刷完躺在床上,看着空荡荡的只有她一个人的床。
没有姜鸿宇,没有孩子。
没有录音机,连本能看的书都没有,数钱玩儿也没意思,心里没着没落的。
哎,漫漫长夜,孤枕难眠啊!
她实在有些睡不着,喊了住在另一间屋子里的程春生:
“春生——”
“嗯?”
“唱首歌我听吧?”
“唔?”程春生似乎有些奇怪,老半天才反应过来,“是不是换了新地方,睡不着?”
“嗯,麻烦你贡献下你优美的嗓音,给我唱首催眠曲吧。”
“你想听什么歌?”
“随便你唱,你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她相信以程春生的品味,总不能给她唱老掉牙的样板戏吧。
程春生也不怯场,一咕噜从床上坐起来:“终于派上用场了——听好了,下面由人民表演艺术家程春生给你献歌一曲《绒花》!”
程春生清了清嗓子,有模有样唱了起来: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漓漓鲜血染红它;
啊啊绒花绒花;
啊啊一路芬芳满山崖;
——
程雪飞听着弟弟算得上优美的男中音,浮躁的心慢慢沉了下来。
不多久,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两人在街边吃了油条豆腐脑。
吃完早饭,程春生骑车把姐姐送到文化馆,看见姐姐进了文化馆,才转身朝汪家走。
葛英雄见她终于回来了,问她在满仓县那边怎么样,玩的开心不,端木馆长为人如何,录像厅开的顺不顺利。
完了又告诉程雪飞这边的情况。
陈秋云自从挨了两个耳刮子以后,连学校也不去了,每天在家里嚷着要报仇,非要把这两个耳刮子打回来。
孙家的人也生气,也想找回面子。
但无奈找不到人,有气没地方撒,只能硬生生把火气憋回去了。
从那以后,葛英雄每次回家,都故意错开上下班的时间,要么早走,要么晚走,生怕碰上孙家的人。
可他到底是跟孙家的人住同一栋楼,难免会碰面。
有次出门打酱油,在院子里碰见孙大桥,葛英雄来不及跑,被孙大桥追上了。
孙大桥扯着葛英雄一顿数落,数落他站错了阵营,不该向着程雪飞,应该把程雪飞交出来当面理论理论,躲起来当缩头乌龟算什么英雄好汉!
葛英雄当时极其无奈地说:“大桥,这事真找不到我身上,如果是你媳妇跟我媳妇掐架,你找我算账,这是应该的,男人为媳妇出头天经地义。
但程雪飞又不是我媳妇儿,你找我也没用啊,我也管不到她头上去。再说,她人跑了,我怎么知道她去哪了?”
第412章
改造废品收购站
孙大桥没再继续没完没了地扯皮,阴着脸说:
“行,之前的事,咱就不追究了,如果程雪飞回来,你必须告诉我!”
葛英雄控制着想把酱油泼到孙大桥身上的冲动,问:
“我告诉你,你要干嘛?”
“你别管我干嘛,你告诉我就是了!”
葛英雄说:“你都不告诉我要干嘛,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说完就朝自己楼道里走。
不光孙大桥会在半路上堵葛英雄,陈秋云也几次到葛英雄家里,在葛英雄的媳妇文丽面前搬弄是非,说葛英雄一定是跟程雪飞搅和在一块了,让文丽提防着点。
文丽不糊涂,她明白陈秋云是抱着“我不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的态度,故意挑拨离间,想把他们家给搅乱好在一边看热闹。
文丽才不会上当,她表面上附和陈秋云,等陈秋云一走,依然跟葛英雄情比金坚。
文丽相信自己的丈夫,以她这么多年对葛英雄的了解,葛英雄就算有贼心,也没那个贼胆。
老少好几辈,丢不起那个人。
葛英雄他爸也特意找葛英雄问过这事,葛英雄仍然一副问心无愧、与我无关的态度。
他说自己顶多算是个旁观者,没有参与打人。
他当时拦着陈秋云,那是正常人的反应,换了谁都会那么做,不是故意拉偏架。
没能拦着程雪飞,是因为根本没料到程雪飞敢动手打人。
更没料到打完第一次,还有第二次。
葛福顺听出儿子其实有意向着程雪飞,他没说什么,又旧事重提,让葛英雄去白塔乡当副乡长。
葛英雄仍然拒绝了。
他不当副乡长,他现在就喜欢当文化馆的馆长。
葛福顺忧心忡忡地劝他,他这样跟孙家的人作对,让红梅夹在中间很为难。
葛英雄当时笑了笑,跟他爸说:“爸,你放心吧,红梅一点都不为难,但凡她有一点为难,也不能发生这样的事。”
葛福顺没听懂,问他是什么意思。
葛英雄没回答。
但当时在一旁的葛师傅听懂了。
葛师傅对自己的外孙女和程雪飞之间的恩怨了解的一清二楚,比葛英雄知道的更多。
一开始,他以为这只是两个女孩子之间小打小闹,只要不让她们碰面就行了。
没想到红梅这丫头居然敢挑拨孙副县长一家人跟程雪飞作对,导致现在这个无法挽回的局面。
葛师傅很无奈,他知道,就算这时候教训自己的外孙女也已经晚了,矛盾已然产生,想和解也不可能了。
他只能交代葛英雄,让葛英雄以后防着点,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葛英雄答应爷爷,说他会注意的。
如今程雪飞又在临河县现身,葛英雄多少有点提心吊胆。
尤其听程雪飞说她已经在着手准备开办幼儿园,葛英雄就提醒她小心防范孙家的人出来作对。
谁知程雪飞笑着说:“没事,开办幼儿园,我已经托付给别人了,由别人牵头,我只负责出钱和策划,应该一时查不到我身上。”
“你找了谁帮你牵头?”
葛英雄很好奇,没听说过程雪飞在县城有什么人脉,除了他,还有谁肯在这种时候出面帮助程雪飞?
程雪飞回答道:“是住在一中家属院的汪老师一家。”
葛英雄一脸豁然开朗的表情说:“那位老汪老师,也教过我,我跟他儿子汪健是同一届的学生,你是怎么认识他们一家的?”
“姜鸿宇和那位小汪老师都在西埠中学教过书,住同一个宿舍,后来姜鸿宇住院,老人家还到医院给我们送过饭,所以我认识他们。”
葛英雄发出了然的声音,笑着说:“妙啊,你居然能说动他们,他们一家在县城还是很有面子的,好多干部都是他们的学生,能请到他们为你出面,哪怕有人想从中作梗,估计也会权衡一下。”
程雪飞也笑了。
“老人家很开明,答应帮我的忙,还帮我出谋划策。所以,办幼儿园这事,势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找块场地。
葛大哥,你对县城熟悉,你帮我参谋参谋,哪里有合适的地方?”
葛英雄当下拿了张白纸,凭借记忆,把县城主要干道画了出来。
每条街道上有什么单位、什么工厂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程雪飞说她希望找个位置便利、地方宽敞的地方,不但要有明亮的教室,还要修建操场,让孩子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葛英雄答应去帮她打听一下。
就这样,程雪飞在背后出钱出点子,把其他事情交给汪老师一家和葛英雄,还有文化馆那些人一块帮忙,没两天,事情就有了进展。
在县城中学旁边有座空院子,之前是家废品收购站。
但因为废旧破烂堆积太多,影响市容,学校师生每天经过这里时,看到这里乱七八糟的,也很有意见,最后学校就把废品收购站赶走了。
废品收购站走了,留下一地垃圾无人清理,谁也不愿接手这个地方,院子就此闲置了。
程雪飞去看了那个地方,觉得正和心意,位置好,守着大路,紧靠中学,氛围很好。
她不介意这里之前是废品收购站,只要把垃圾清理了,重新装修下,把屋子里外粉刷一遍,地面重新平整,铺层青砖,好好打扮打扮,绝对是个好地方。
地方找好,由汪母出面把院子租下来,价格很白菜,几近上千平的院子,每年只要四百块。
租房也是汪母出面签字,所以,大家都以为是汪母打算开办幼儿园,没人怀疑到程雪飞头上。
确定好地方后,程雪飞回家找到堂弟程友富,问程友富有没有时间接下这个工程。
程友富亲自来现场看了下工程量,回去找了四个人来。
四个人带着铺盖和工具,还有做饭的家伙事儿,直接在这里安营,用了两天时间,把垃圾全部清运出去。
程友富又雇了马车,搬来脚手架,买来水泥和白石灰,把几间屋子的里外墙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