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年代:村花妈咪火辣辣-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友富又雇了马车,搬来脚手架,买来水泥和白石灰,把几间屋子的里外墙粉刷了一遍。
  然后把所有屋子都打上水泥地面。
  再去买了几车青砖,把整个院子铺平。
  几天工程下来,等葛英雄和汪父汪母再来看时,几乎认不出这个地方了。
  从前的破烂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小院。
  整条大街看上去都顺眼多了。


第413章 
  招生
  程雪飞又让杨大画家过来,发挥他的特长,在墙上刷宣传画。
  外墙上刷了蓝天白云、儿童背著书包上学的童画,在最上面用蓝色的颜料刷上“希望幼儿园”几个宋体大字。
  小院被这么一整顿,附近的人都知道这里要办一家幼儿园。
  此时,汪母要办幼儿园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她也顺便开始招生工作。
  这年代孩子多,生源肯定不是问题。
  但程雪飞的目的是要想要打造一家优质幼儿园,优质幼儿园,收费就不能太低。
  哪怕她不指望幼儿园给她赚钱,也不能让幼儿园留下一摊坏账,陷入恶性循环。
  那样的话迟早倒闭。
  她跟葛英雄打听过了,实验小学的学前班,每学期保育费十二块,书本费两块,共十四块钱。
  这个价格,已经低到几乎没有利润了。
  公办学校,是国家兜底,哪怕没有利润,也能维持下去。
  但民办学校不一样,民办学校是个人自负盈亏。
  所以学费到底该收多少,才能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既不让幼儿园亏本,又不至于让家长无法接受。
  这是个最棘手的难题。
  程雪飞与汪父汪母商量,询问他们的意见,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
  “教育事业,不能唯利是图,而且这是个长期事业,我没打算在三年之内收回成本,但是希望收上来的学费能维持幼儿园的正常开支,包括老师的工资,教学用具的消耗等等,所以学费只会比公办的学前班高,不会低。”
  汪父点头,问:“那你打算怎么收?”
  “我粗略算了下,想维持基本运营的话,学费定在二十比较合适,包括书本费,你们觉得怎么样?”
  汪母沉吟道:“二十块钱,价格不低。不过,按照你的办学标准,也确实不高。”
  汪母觉得好为难,本来以为办家幼儿园不是什么难事,自己和老伴儿两个老教师,应该有经验。
  可是,他们忽略了,他们只是有教学经验,但没有办学经验。
  而且,程雪飞要办的幼儿园,不是随便在家里圈块地方,看着一群孩子玩,她要办一家正规的学校。
  这就有些超出老两口的认知了。
  学校都是国家的,从来没有出现过个人办学校的先例,程雪飞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可是转念一想,古代的私塾,不就是个人办的学校吗?
  这说明,个人办学校,不是没有先例。
  只是在这个年代里没有人敢这么做罢了。
  程雪飞敢这么做。
  她胆子大,有魄力,一上来就大刀阔斧地把那座破烂厂改造的光鲜亮丽,几乎不计成本。
  光是在这座院子上投入的钱,就很难赚回来,所以汪父汪母都替程雪飞捏一把汗。
  现在到了要定学费的时候,就更纠结。
  学费高了没人来,学费低了就赔本。
  他们好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汪父道:“小程,办幼儿园,比我们原本想象的要难得多,这不是个赚钱的行业,你得有个心理准备。”
  程雪飞语气轻松地说:“大姨夫,你放心吧,我从一开始就有心理准备,哪怕三年后,幼儿园倒闭了,至少我的孩子上完幼儿园,这笔钱,就当是给我闺女给我儿子交学费了。”
  汪父汪母都被她这种乐观又洒脱的态度折服了。
  当然,也得手里有钱才有底气这么说。
  汪母道:“那就按照你说的,学费二十,包括书本费。”
  程雪飞又说:“因为这个学期已经开始了,我们幼儿园最早也得到十一月份才能开始正式上课,这样学期已经过了一半,所以剩下的半个学期,学费也只收一半,只要十块钱。”
  汪父汪母一起点头,都觉得这样很合理。
  一下子让人家拿二十块钱来交学费,好多人可能无法接受。
  降到十块,可能就没那么抵触了。
  这也是“零割肉不疼”的道理。
  除了这个,程雪飞还跟他们提议,她打算在幼儿园开设午餐,以方便那些因为工作中午不方便照顾孩子的家庭。
  餐费按月另收,每月五块。
  午餐保证孩子每个星期吃两次肉。
  这个自行选择,不强求。
  愿意留在学校吃的留在学校,不愿意的中午接回家。
  程雪飞相信,这会成为他们幼儿园的一项优势。
  把最主要的事情确定下来后,程雪飞就开始拟定招生宣传单。
  宣传单内容如下:
  招生通知:
  自今日起,希望幼儿园开始招收学龄前(三至六岁)新生入学,正式入学时间为十一月一日,鉴于到时学期过半,学杂费包括书本费为十元。
  报名时间:每日上午八点至十点半。
  报名地点:希望幼儿园,向阳南路,初中学校旁。
  招生负责人:周新枝园长。
  本园可为中午不方便回家的幼儿提供午餐,餐费每月五元,保证饮食质量和肉类补充。
  本园特聘一批高中毕业生,为孩子提供优质文化课教育,另外设立音乐、美术、体育专业艺术课程,聘请业内专业人士为学生上课,激发孩子潜能,为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培养人才!
  选择希望幼儿园,让我们为你托起明天的太阳!
  汪父汪母看了程雪飞拟定的招生宣传单,都笑的不能自已。
  还从来没见过如此热情洋溢的招生通知,这算是头一回见着。
  程雪飞让人去买了一沓红纸,回来让文化馆几个笔杆子帮忙抄写宣传单。
  先抄了几份,让黄世仁熬了盆浆糊,在文化馆门外的墙上贴了一张,又到幼儿园门口贴了一张。
  再就是到菜市场人多的地方贴。
  黄世仁在满仓县时,跟程雪飞一块去贴录像厅的宣传单,都贴出经验来了,知道该往哪贴效果最好。
  这边,汪父汪母也掏出家里的笔墨纸砚,拿出过年写对联剩下的红纸,抄了两张。
  抄完,老两口熬上浆糊,拎着浆糊来到学校家属院最前面的一堵墙下,在上面刷上浆糊,把宣传单贴了上去。
  正贴着,遇到一个几十年的老邻居徐大妈,正挎着个柳条篮子往外走,似乎要去买菜。
  徐大妈的老伴儿也是个老教师,已经过世了,现在跟着同样是教师的儿子住在这大院里。
  徐大妈见两人在这贴红纸,老远就笑呵呵地问:“哟,老汪,老周,家里有什么喜事,贴那么大张红纸?”


第414章 
  招老师
  汪父刷完浆糊,转身点头笑笑:
  “老周同志最近办了个幼儿园,过来贴个招生通知。”
  徐大妈走了过来,站到红纸下看了两眼,发现好多字不认识,也读不通顺,就不读了,一脸好奇地问:
  “初中旁边那家幼儿园,真是你们家开的呀?”
  汪母讪讪地笑着:“是啊……”
  “哎哟……”徐大妈啧啧感叹,“你们怎么这么想不开,退休日子多清闲,又有退休金,小健也有工资,你们全家人过的多滋润,怎么又想起来去开幼儿园呢?又累又不赚钱,你看看那么大的排场,投了不少钱进去吧,猴年马月才能赚回本?”
  汪母和颜悦色地说:“反正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就当是发挥余热了。”
  “闲着没事?闲着没事就赶紧让小健结婚啊,他结婚了,给你们生个孙子,你们不就有事了吗?”
  汪父汪母一听徐大妈说起这个,脸上的笑容就逐渐消失了。
  但徐大妈还没完,凑到汪母面前,拉着汪母的胳膊说:
  “老周,小健不小了,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不结婚,太不像话了,你们别由着他!
  赶紧催催他,找个人结婚,把终生大事给办了。
  头婚的找不着,找个寡妇也行啊,虽然名声不太好听,但会过日子会生孩子就行了。
  你说挺好个人,怎么打了光棍了,好歹是个当老师的,熬成了老光棍,影响多不好!”
  汪母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儿子一直没结婚,家属院里有很多人在议论,还有人说他家儿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虽然老两口已经有心理准备,但听人家当面说,还是觉得挖心。
  这老徐,就是个直肠驴,什么都敢当面说,一点不避讳。
  因知道老徐就这德性,没什么恶意,汪母也不真的生气,推了推徐大妈的胳膊,催她:
  “行了,老徐,多谢你操心,你去买菜去吧,回头去晚了,好的都给人挑走了,你就等着捡菜叶子吧。”
  徐大妈没有立马就走,又抬头看了看红纸上的内容,问上面写了什么。
  汪母趁机把他们幼儿园招生的事项说了。
  老徐爱串门,爱往人堆里扎。
  什么事只要让老徐知道,那几乎整个大院就都知道了。
  所以跟老徐说的明明白白。
  徐大妈听了挺感慨,直夸老汪两口子越老越时髦,办的幼儿园也这么高端大气。
  “咱们院里有好多孩子都准备上学前班的,我顺便帮你问问,要是有谁愿意来的,我让他去找你。”
  汪母笑着说:“老姐妹,那就谢谢你了!”
  “瞧你客气的,我去买菜了。”
  徐大妈走了后,汪父汪母又到家属院后面去贴了一张。
  遇到熟人就跟人宣传。
  老两口在家属院里人缘不错,一直跟人和和气气的,从来不跟谁红过脸。
  众邻居听说他们办了个幼儿园,而且条件很不错,本着邻里互助的心意,都愿意主动帮忙宣传。
  谁家要有适龄的孩子,也会主动帮忙打招呼问一下。
  教师家庭,比一般家庭更重视孩子的教育。
  之所以好多学龄前的孩子没有去上学前班,多数是因为现在的学前班实在教不了什么内容。
  学前班的老师没什么文化,把孩子送给他们,还不如自己在家教了。
  现在听说两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办起了专业的幼儿园,还聘请高中毕业生来教孩子。
  而且据听说学校环境设施什么的都不错,将来还会开设很多艺术课程,慢慢的就动了心思。
  所以,汪父汪母很快在教师家属院收到了第一批学生。
  这时候,幼儿园的场地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要置办桌椅板凳、书本教具之类的。
  还要招聘幼儿教师。
  程雪飞就把赵体育从满仓县叫了回来。
  赵体育依依不舍地离开满仓县,以为回来是让他处理录像厅的琐事,没想到刚一回来,就分派了许多艰巨的任务给他。
  包括招聘老师、采购书本教具,这些他从没经历过的事!
  赵体育自从跟了程雪飞后,就从一个刚从高中毕业、什么都不会的学生,变得无所不能。
  真正的哪里有须要,就到哪里去。
  好不容易录像厅的事业干顺手了,以为能轻松一点,好家伙,现在又让他负责幼儿园的工作!
  没办法,现学也得硬着头皮上!
  工作上的事他不发愁,他现在愁的是幼儿园的事看样子够他忙一阵子。
  哎,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回满仓县。
  想到那边还有个人盼着他早点过去,赵体育心里就特别着急。
  着急也没办法,他还得继续跑腿打工。
  但愿尽快结束手里的工作,早点放个假!
  赵体育刚回来,就马不停蹄地展开工作,回到乡下,通过人找人,拉过来四个同届的女同学。
  都是高考落榜的学生,落榜后没有出路,在家等着嫁人的。
  现在听说有份幼儿教师的工作,都很高兴。
  第二天上午,几个人就约好了一块坐车去县城,来到中学旁边的希望幼儿园,在那里找到赵体育。
  赵体育又引四个姑娘去见周园长。
  周园长挨个面试,面试结果不错,四个姑娘相貌端正,口齿清晰,普通话说的也比较标准。
  绝对比实验小学的某些教师强。
  凭她们的学历和水平,要是有个城镇户口,肯定能被招进工厂当正式工人。
  只因为是农村户口,家里也没有关系和门路,才没法进城找工作。
  汪母对这种浪费人才的情况还是很痛惜的,但这是当今社会的现状,没办法。
  现在把她们招进来,也算人尽其才。
  这天正好是星期六,汪健不用去上课,在家辅导了一会儿程春生,就走到幼儿园这边看看母亲。
  进来后,看见教室里多了五个年轻人,猜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